最近常聽人說起一句順口溜: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仙人指路;仙人指路不如一夜頓悟。 大丈夫當(dāng)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源自于儒家思想。 儒家講求“入世”。 做學(xué)問,求功名。成就豐功偉業(yè)。崇尚仁,義,理,智,信等陽剛的信念,由剛而修煉至無為境界―――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fù)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為的設(shè)定了許多做人準(zhǔn)則,規(guī)矩。以求規(guī)范社會。。。多是入世法。 道家則不然,講究“出世”。 清靜無為,道法自然。崇尚柔軟可勝剛強,。“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與儒家大不同的是,認(rèn)為“智慧出,有大偽,國家昏亂有忠臣,六親不合有孝慈”認(rèn)為儒家的思想是“亂之始”,不贊同競爭,做學(xué)問。認(rèn)為得道者可以做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而這種能力,必須通過清靜無為地修養(yǎng)才可能做到。而儒家的功利心,是無法做到的。 這種從陰柔入手,修至無為境界的方法,是不適合現(xiàn)實的名利社會的,所以道家多是出世法。 佛家是先出世,后入世。佛家來自外邦,非土生土長,所以沒有陰陽的思想體系。講求戒,定,慧的修行法門。持戒,入定,出智慧。四大皆空,明心見性。 修小成佛法,以達“自了漢”的境界――開悟,解脫煩惱;大成佛法講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因為修行會讓他開悟,具大智慧,然后看到萬物皆空,本來一體。所以才會有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救人如救己(萬物本來一體)的思想。 儒家思想更好理解,更符合人的本性(功力之心,人皆有之),更易為執(zhí)政者所用,教化民眾,規(guī)范思想,維護社會穩(wěn)定。所以幾千年來,儒家文化最受青睞,也有發(fā)揚光大。。。但儒家思想的弊端也不少,最易培養(yǎng)出偽君子。歷朝歷代都人才輩出。。。 道家思想,與人的本性相違,多神秘色彩,不易理解,更不易運用。且易流于消極,有助于遁世思想蔓延。 其實道家思想所揭示的,是更深刻,更本原的規(guī)律。沒用根性,智慧,及堅定的修行,難以得道,更別說運用自如了。但善其道者,便可以翻云覆雨,改朝換代。。歷史上歷朝歷代的交替時節(jié),都有道家人物出來輔佐,便是鐵證。所以道家的修行是可以達到仙人指路,一夜頓悟的境界的。 佛家思想,就更神秘莫測了。其一是因為它來自外邦,和我們的傳統(tǒng)思想不同,其二是汗牛充棟的佛經(jīng),讓人不知所宗。 其實一句話概括佛家思想就是:般若菠蘿蜜多――修煉得到大智慧,達到彼岸的境界。 通過戒定慧的此地修行法門,也是可以達到仙人指路,一夜頓悟的境界的。 這樣看來,似乎佛道,要比儒家更高深了。其實也不能這么簡單武斷地下結(jié)論。哪一種思想體系都博大精深,絕非三言兩語可以比較清楚。 何況,我們又何必一定要分出個高下呢?不同人有不同的根性,適合不同思維結(jié)構(gòu),只要我們能開悟,得大智慧。又何必一定要分出高下呢?最適合我的,就是最好的。這就應(yīng)了佛經(jīng)中那句名言:一切賢圣,皆以有為法而有差別。(高明的人,會因人而已,因材施教地給你開悟的法門)。 希望更多的人,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可以早日開悟,達到智慧的彼岸。也許就可以不必讀萬卷書,走千里路,也不必仙人指路,就可以直接頓悟了。哈哈,善哉!善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