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老街巷
芙蓉街
芙蓉街
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而得名,街位于珍珠泉群之中,鄰近歷代兩大府衙和貢院、府文廟及古城主干道。金、明、清時,向是文人墨客飲酒賦詩之地。清代詩人董蕓曾寓居“芙蓉館”,因而書聲朗朗,流水潺潺,垂柳依依,意境優(yōu)雅。
更為現(xiàn)在人們所熟悉的是芙蓉街的民俗、商業(yè)風貌。清同治年間,這里已有多家眼鏡店、樂器店,與鄰近的書、碑貼、文具、古玩店主的大小布政司街構成了濟南文化商業(yè)中心,民國后,又開有武學官書局,文雅齋等多家書店、瑞蚨祥祖店、濟南最早的鑲牙館、照相館以及燕喜堂等著名飯店都誕生或集中在這里。
芙蓉街的建筑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發(fā)展變化,中西合璧至今仍存。芙蓉也即荷花,是濟南人最喜愛的花,因而,芙蓉街的四泉一街一巷均以“芙蓉”為名,其所承載的悠久而燦爛的文化,成為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街巷之一。
芙蓉街正位于泉城濟南的中心,南起泉城路、北至西花墻子街南口,因街中路西有芙蓉泉而得名。如果說“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泉城濟南的絕妙寫照的話,那么“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就是芙蓉街及其周圍地區(qū)的真實描述。芙蓉泉在濟南七十二泉中名列第四十二,是名泉中極具特色的一眼:她既沒有趵突泉的豪放也沒有珍珠泉的婉約,她身藏于民宅之中給人一種“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但是這一切都逃不出詩人的慧眼,清代著名詩人董蕓在其成名之作《廣齊音》的壓卷篇《芙蓉泉寓居》中這樣寫到:“老屋蒼臺半畝居,石梁浮動上游魚。一池新綠芙蓉水,矮幾花陰坐著書”。
芙蓉街的建立年代已經(jīng)無法考證了,根據(jù)史書記載金、元時芙蓉泉旁邊建有“姜家亭”;明朝中期,德王府右史、詩人許邦才曾在附近建“瞻泰樓”;清朝康熙年間,德王府故址建山東巡撫衙門,將德王府的西苑廢為民宅,芙蓉街的路東也建起了民房和鋪面;清朝著名詩人董蕓曾經(jīng)在芙蓉泉附近寓居……
在濟南的老街中芙蓉街是很熱鬧的。明清時期這條街的四周多是巡院、都司、布政司、貢院和府學衙門,良好的地理環(huán)境吸引了眾多商家來此開店營業(yè)。著名的瑞蚨祥布店,清朝同治年間濟南的第一家眼鏡店“一珊號”,當時濟南最大的百貨商店“文升行” ,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王祝晨、許德一等人開辦的教育圖書社均曾在芙蓉街落戶。著名的畫家俞劍華、岳祥書也曾經(jīng)在這條老街上居住開業(yè)招攬學子。芙蓉街一度成為經(jīng)營文房四寶、樂器文教用品、古玩字畫以及印刷業(yè)為主的商業(yè)街,同時還聚集了刻字、銅錫器、樂器、服裝鞋帽小吃店等店鋪作坊,街道兩邊店鋪鱗次櫛比顧客盈門,加之街上的住戶大多祖籍章丘一帶,有做生意的傳統(tǒng),芙蓉街也開始從單一的文化街向文化、商貿并行發(fā)展過渡,商業(yè)的繁榮也把芙蓉街推向了一個異常興盛的階段。
芙蓉街過去有四座廟,從南向北依次為:土地廟、龍神廟、關帝廟、文廟。其中以文廟和關帝廟最為著名。文廟始建于北宋熙寧年間,曾是濟南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科舉時代文廟是來自全省考生赴考的必經(jīng)之地,科舉時代考取秀才者入縣學、府學為生員,也稱“入學”或者“入泮”,這是封建士子仕途的起點,為此清朝順治年間在芙蓉街北段梯云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橋,名曰“青云橋”取青云直上之意,并修建坊額題有“騰蛟起鳳”的牌坊。梯云溪、青云橋、騰蛟起鳳牌坊之名都是因文廟、府學、秀才們而命名的,當時外地來的文人雅士都把到芙蓉街一游引以為幸。久而久之考生秀才們拴馬匹的地方便成了現(xiàn)在的馬市街,張榜公布考試成績的地方便成了如今的榜棚街,雖然現(xiàn)在梯云溪、青云橋、騰蛟起鳳牌坊早已損毀遺跡全無,文廟也只殘存大成門和大成殿以及破舊的影壁,但是憑這些遺跡足以想象當年祭拜孔子時鼓樂喧天萬人景仰的盛況和芙蓉街的繁榮。
走進現(xiàn)實中芙蓉街就好像走進了一座年久失修的歷史博物館,盡管隨著歷史的變遷,陳跡漸少,但從沿街二層小樓的精美木刻仍可推想出當年老街的繁榮。
為了方便車輛的通行,壓實的柏油路取代了年邁的石板路,老街外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和幾乎呈爆炸增長的人口扼殺了老街的泉脈,年輕人只能從發(fā)黃的照片上一睹當年泉水的風采。往來熙攘的人流車輛的喧囂掩埋了老街的寧靜和閑適,街道兩邊來自大江南北各色小吃煎炸濃烈的氣味取代了當年文廟傳出的裊裊香煙。芙蓉街象一個沒落了的貴族,雖然破舊的華服依舊在身但還得為了晚飯而四處奔波。
漫步在芙蓉街上,雖然這里早已沒有了過去的青石板路,再也聽不到青石板下淙淙的水聲,但經(jīng)年累月世事滄桑的歷史沉淀會使你一不小心就踩出一個故事來。你要把腳步放輕些、再放輕些……
當然,濟南的老街不僅納儲了泉水的靈氣,而且老街還有種兼容并包的氣魄。在密密匝匝的民居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巍峨壯觀的洋建筑。它們卓爾不群,又妥貼安然地沉入其中。坐落在芙蓉街上高大氣派的原濟南教育圖書社顯現(xiàn)出巴洛克風格,造型簡潔別致的衛(wèi)生鑲牙館則是以歐洲古典風格為主的典型建筑,而位于將軍廟街的天主教堂和位于后宰門街的基督教會更為老街增添了濃厚的異域風情。漫步老街,如同行走在世界建筑的園林中,各式各樣的石柱、扶壁、山花、尖塔顯得典雅高貴。如今,除了教堂,這些洋建筑早已經(jīng)是人去樓空,無奈地盡染了歲月的風霜。它們是老街別樣的風景,但并不是濟南的心脈。
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它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文廟。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臨泉人家在這里淘米濯衣。北魏時期,濟南士大夫即在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也即王府池子。池水北出為曲水河。舊時,每年三月三,各地文人聚會于此,到水邊洗濯以清除不祥,宴會開席,文人們將盈滿酒的杯子放在托盤上,又將托盤放在“流杯池”水面上任其漂流而下。托盤漂至拐彎處往往會停下來,于是,坐在河邊的人必要端杯一飲而盡,然后即興吟詩,如詩作不佳便會被罰酒。這種曲水流觴盛會一直流行到清代。
現(xiàn)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貌。曲水亭街,叫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極富文化韻味。
濟南老街的布局多依托泉水的流向,雖稍顯得隨意散亂,卻也多了份蜿蜒的靈氣。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迤邐而來的泉水匯成小河與曲水亭街相依相伴,一邊是青磚赤瓦的老屋,一邊是從容流過的清泉,水面波光粼粼、水中青藻飄搖,水旁楊柳依依。臨街人家在這里淘米、洗衣,使老街古舊中透出活力,沉靜中顯出生氣。清澈的泉水于院內、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它們經(jīng)年不息,在家家戶戶的生活里淺吟低唱,使?jié)线@座北方古城擁有了些江南水鄉(xiāng)的明麗嫵媚。
館驛街
六十年代館驛街老照片
館驛街位于天橋區(qū)轄區(qū)內,在舊時濟南西圩子墻西側的永鎮(zhèn)門外,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據(jù)記載“館驛街”的形成源于明代,原為歷城西郊中的一條大道。明代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移至濟南并在館驛街設譚城驛,是傳送公文,迎送官員的館驛,百姓稱“接官亭”。
“譚城驛”的名稱源自何處?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于平陵城置譚州,貞觀六年(公年627年)譚州廢,更名為齊州,州治位今濟南市。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設山東行中書省,同年在齊州舊治置“譚城驛”,即今山東省濟南市館驛街。濟南自商代晚期,西周、東周至春秋為古譚國濼邑。
驛站
驛站的士兵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wǎng),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扎、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站。
漢代郵驛統(tǒng)一名稱叫“驛”。規(guī)定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fā)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一千六百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guī)定,并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zhí)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于戰(zhàn)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于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并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漸發(fā)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一千六百余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
十九世紀中葉以后,驛站經(jīng)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據(jù)《歷城縣志》載,清乾隆年間這一帶稱“十王殿街”,后來在館驛和十王殿間逐漸形成街巷,館驛街因館驛而得名。早先的館驛街是條土路,后曾鋪成碎石路。1929年加以翻修,1931年修成黑沙石路,1933年改作青花崗石板路,長 760米,寬7米,東起英賢橋,西止緯一路,現(xiàn)為瀝青路面。20世紀初,這條街上有三多:人多、廟多、會館多。到上世紀四十年代,這里已演變成一條商業(yè)街,商品種類繁多,有農具、日用百貨、筐子、簍子、建筑材料、糧食、布匹等。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里成了經(jīng)營炊具、竹遍、絲網(wǎng)、爐具等土雜品特色一條街。
后來到了清朝末期,鐵路暢通,航運興盛,驛夫、驛馬用得越來越少。尤其到了1906年,濟南設立山東郵政管理局,原館驛站便徹底廢除,此街的驛站功能也就逐漸消失,而商業(yè)功能卻日益顯現(xiàn)。后來商埠開埠后,這里南通經(jīng)二路和魏家莊等地,西至緯一路和火車站,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有了人氣,這里的店鋪也開始增多。有些店鋪像馬車套具、油燈馬燈、麻袋繩索等還多少帶有些原來驛道的影子。其他商品還有五金、農具、簍筐、葦席、黑白鐵器、竹簾編織、玻璃琉璃以及日用百貨等等。
據(jù)記載,當時會館多,在館驛街上就有江蘇會館和河南會館兩座,另外,還有位于南圩子門里的奉直會館等都是陰會館。一些外鄉(xiāng)人死后不能馬上運回原籍,就暫時安置在陰會館里。有時候,一些乞丐也會跑到陰會館里借宿。據(jù)說有一年,一個乞丐在江蘇會館里借宿時點火取暖,結果引發(fā)火災,會館棺木焚毀,場面非常悲慘。
1932年9月3日,禍害齊魯百姓的軍閥張宗昌在濟南火車站被刺身亡。張死后,全濟南城沒有一家棺材鋪愿意賣棺材給他用。無奈,當局只好將其尸體移放到安徽會館。但濟南老百姓知道后,紛紛揚言要燒尸毀祠。安徽籍的士紳聞訊后,也紛紛致函抗議。會館方面見此情景,擔心因此受牽連而遭殃,只好令張的家屬移尸別處。據(jù)說當時館驛街兩處陰會館附近,一到晚上便行人很少,整條街都顯得陰森森的。但不管會館的功能如何,它的出現(xiàn)卻代表著近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和繁榮。也正因為濟南老城里曾有這些會館,才能讓我們對明清時代濟南的經(jīng)濟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館驛街西口十王殿舊址
館驛街西口的德國式洋樓,大門上方牌匾寫著“江寧府酒樓”字樣,整體建筑仍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它是津浦鐵路管理局舊址,在其出現(xiàn)之前,這里曾是十王殿的舊址。“十王殿”的名字在老一代濟南人心目中還是印象比較深的,以至于這座洋樓建成很長時間后,人們仍稱呼其為“十王殿”大樓。
提起“十王殿”這個地名,可謂無人不曉。其實,濟南的“十王殿”不光咱濟南老百姓知道,連貴為天子的皇帝也知道。1904年濟南開埠時,“十王殿”這一地名就曾被袁世凱、胡廷干等人寫進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奏折:“擬就濟南西關外膠濟鐵路迤南,東起十王殿,西至北大槐樹,南沿赴長清大道……”的四千余畝地界“作為華洋公共通商之埠”。
追溯起來,濟南“十王殿”建造年代很早。十八世紀的《歷城縣志·地域考》中就有“十王殿街”(今館驛街西段)的記載,可知那時“十王殿”就已經(jīng)建造多時,且周邊已形成街巷。但近百年來,濟南人所稱的“十王殿”實際是作為一處地名使用的,指的是現(xiàn)今經(jīng)一路東首(天橋南頭往東)、小緯北路南口、明湖西路西口、緯一路北口、館驛街西口那處街心廣場一帶。1904年膠濟鐵路通車后,當局開始在原“十王殿”殿址處修建津浦鐵路管理局辦公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膠濟鐵路與津浦鐵路的車站合二為一后,這里改作津浦鐵道賓館。
1937年日軍占領濟南后,這里曾成為日本人的特務機關駐地??箲?zhàn)勝利后,這里一度成為國民黨警備司令部所在地。解放后,這里曾作為山東賓館,后來成了部隊的招待所。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還是被產權單位當作酒樓使用。他慨嘆地說,現(xiàn)在館驛街上的老建筑有的已經(jīng)損毀,有的已經(jīng)改造,原汁原味的不是很多了。只有從一些幸存的老建筑中,才能隱約看出該街當年的輝煌。希望這些老建筑能一直保存下去,給以后的人們留下一些這座城市的古老記憶。
“十王殿”作為地名稱謂,濟南人耳熟能詳???#8220;十王殿”究竟是座什么殿呢?恐怕就鮮為人知了。原來,所謂“十王殿”就是人們通常說的閻王殿。
普利街
普利街最早叫柴家巷,因這條街上賣柴的比較多而得名。關于柴家巷最早的記載在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據(jù)《歷乘》載:“三元宮(道教廟宇),一在桿石橋,一在柴家巷。”據(jù)記載,柴家巷東起筐市街南口,西至普利門橋,北有靖安巷,南有郝家巷、西券門巷,全長417米,原為碎石路面,在上個世紀30年代改為瀝青路面。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濟南開商埠,為便于城區(qū)與商埠間的交通,1908年在永鎮(zhèn)門與永綏門之間增開普利門,取“普遍得利”之意,此后街隨門名,柴家巷便改稱普利街。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續(xù)修歷城縣志》中記載:“柴家巷今稱普利街。”由于該街是老城區(qū)進出商埠的主要通道,因此這里生意繁華,店鋪擁擠,一度成為商人聚集的“金街”,許多老字號也紛紛來此開設分號。
除了商號密布,普利街上還曾有一位值得濟南人懷念的人。這位濟南人便是明代詩人李攀龍,他歷任郎中、陜西提學副使等職,官至河南按察使。他先后與謝榛、王世貞、宗臣、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等結社論詩,是明代文學“后七子”首領之一,被尊為“宗工巨匠”。其《滄溟集》風行天下,歷百年而不衰。據(jù)說,李攀龍死后,李家家道中落,其愛妾蔡姬、盧氏及兒媳馮氏在柴家巷居住,以賣餅為生,生活過得很艱難。明末詩人王象春曾寫道:“荒草深埋一代文,蔡姬典盡舊羅裙??蓱z半天峨嵋雪,空自頹樓冷暮云。”董蕓也曾有詩道:“柴市歸來日又斜,蔡姬遲暮倍堪嗟。羅裙典盡紅顏老,斷腸西郊賣餅家。”
開普利門之后,這里日益繁榮,普華鞋店、贊玉堂、泰康食物店、治香樓百貨店、老茂生糖果莊、裕興顏料公司、大生東雜貨店等老字號遍布街頭。如今,走在這條老街上,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經(jīng)的熱鬧與喧嘩。
雖然,如今普利街已繁華不再,很多老字號也漸趨衰落,甚至已經(jīng)消失,但仍有幾家老字號在經(jīng)營,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普利街東頭就是遠近聞名的草包包子鋪了。草包包子鋪的歷史可謂家喻戶曉。店鋪創(chuàng)始人叫張文漢,他沉默寡言,生性老實憨厚,人們戲稱他為“草包”。后來他開了一家包子鋪,一時想不起該給店鋪起個什么名字,干脆拿自己的外號做了店名。長久以來,草包包子以其皮薄、餡多、味美、灌湯而譽滿泉城。家住普利街的周女士一提起草包包子就有說不完的話。她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住在草包包子鋪旁邊的一個小胡同里,包子鋪里的人都很喜歡她。她特別喜歡鉆進包子鋪的廚房里玩,因為廚房的廚師叔叔總會給她點兒小零食,讓她樂此不疲。
剪子巷
剪子巷位于趵突泉公園北部西側,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共青團西路,南止花墻子街,西通盛堂巷和五路獅子街,東連大、小板橋街。過去的剪子巷街面用石板鋪成,泉水從石縫中汩汩冒出,水流成河,清澈的泉水終年奔流不息,步行經(jīng)過這里的人,或腳踏擺在水中的磚石上跳躍而過,或脫掉鞋、襪趟水而行,正所謂,“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中走”。那時隨意掀開一塊石板就是汩汩的清泉,泉水清澈,婦女在浣衣洗紗,老人在樹陰下納涼,小伙伴們則趟水玩耍,體現(xiàn)出古老泉城的特點,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清光緒年間,巷內店鋪密集,光鐵匠鋪多達十幾家,其產品主要是剪、刀、鍋、鏟、勺及鋤、鐮、锨、镢等小農具。店鋪多為二層樓房,前店后坊,生意十分火爆?,F(xiàn)在的剪子巷已不再那么繁華,泉水也已沒有,成為一條普通的街巷,但那往日的風韻,仍然留在人民的記憶中。人們現(xiàn)在談起來仍然津津有味,仿佛舊時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眼前。
官扎營
官扎營中街糧店
成豐面粉廠
官紮營形成于何年何代,民間有多種說法,一是相傳明朝洪武年間已規(guī)模初具,二是大約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間,至清末民初人口漸旺,又有一說是清道光年間建立,起因皆為此地先是有兵營駐扎,而后有百姓定居,故名“官紮營”。根據(jù)史料顯示,官扎營街的形成,最大可能是始于清末民初之時。官扎營街有前街、中街、后街、西街著稱,道路主向東西走勢,特點是街內有街,街內有巷,巷內有巷,七曲八拐,交錯縱橫,猶入迷宮。官扎街巷名稱因地理位置和人們的美好愿望而成,如:仁厚巷,相傳由舊時私塾先生命名,取仁義忠厚之意;居仁巷,意為仁者所居之地;同樂巷,為共同歡樂之意。五路巷,因該巷有五條道路相通;神槐巷,民初時巷口有一古槐而名,通普巷,此路因與商埠通往而名;隆懷巷是張興隆和李懷仁在各自的名字中取出一個字而得名;清鴻巷則是由王保清和茅鴻熙共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