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為教學的主要目標?,F(xiàn)就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效率談幾點體會。
一、多教給學生識字規(guī)律。少讓學生機械識記 識字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然而,漢字數(shù)量多,筆畫繁,結構復雜又使得教師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學生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學,這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確實困難重重。因此,采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喚起學生對識字的興趣,顯得非常重要。 剛入學的孩子對認字有很強的好奇心,因為認字讀書使兒童有一種“長大了”的成就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機械學習后,他們對認字會漸漸失去熱情。因為兒童平時對字音和字形的識記,主要靠機械記憶來完成,學生無論是聽是讀還是寫,都在進行著大量重復練習,占用了較多時間,容易產生疲勞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每個字寫上三遍,就產生單調刺激的抑制作用,導致精神疲勞,影響識字興趣。因此,只有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和規(guī)律,使他們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加快識字速度。首先,幫助學生打好識字基礎。一是教好漢語拼音;二是教好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和構字率高的獨體字。 其次,教給學生識字的基本規(guī)律。一是讀音類推的規(guī)律。學生對前后鼻音難分清,就教他們利用同聲旁的字類推。如,“青”是后鼻音,由“青”構成的“請、清、情、晴、蜻、精、睛”等都是后鼻音;“安”是前鼻音,由“安”組成的“按、案、鞍、氨”等也都是前鼻音。另外,平舌音、翹舌音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這樣只要記住少量的同聲旁的字,就可以記住更多的字。二是分析字形的規(guī)律。如,在教“打、抱、提、托、抬、拉”這些字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構字特點,因為這些字的字義都與手有關,所以是提手旁,從而揭示構字規(guī)律。再如遇到一個生字時,我們可以先看它是什么結構,再找出這個字的偏旁,看有沒有已學過的字可以作比較等。三是教給筆畫筆順的規(guī)律。學生對帶“走之兒”的字往往先寫“走之兒”部分,所以教第一個帶“走之兒”的字“遠”時,我就告訴學生,凡是帶有“走之兒”的字,“走之兒”都是最后寫。在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練習中都有“寫好鉛筆字”這一內容,其中滲透了不少筆順規(guī)律。四是掌握筆畫變化的規(guī)律。學生學了“木、禾、米”等字,再學“村、種、糧”等字時,應讓學生知道這幾個獨體字放在左邊做偏旁的時候,字的最后一捺都要變?yōu)辄c。學了“土、王、工”等字后,再學“地、玩、功”等字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得出這些字做偏旁時最后一橫要變成提。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為學生識字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 二、多把握重點,少“音、形、義”面面俱到 識字教學要把音、形、義緊密結合起來,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比如看圖識字,教材的特點是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字義,幫助正音。這部分生字的字義大多是學生容易理解的,字音的學習也不太難。就應把重點放在字形教學上,再根據(jù)班級學生平時發(fā)音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確定字音教學的難點。例如,教學蘇教版第二冊第一單元集中識字篇,我找來圖片、從網絡上下載相關的體育運動比賽實況,由于孩子們熟悉這些體育活動,字音、字義不需多講解,重點放在字形分析上。在分析字形時,又突出幾個易寫錯的字,如,“槍”的右邊筆順,“泳”的第五筆和第六筆等。 隨著識字量的逐步增加,在幫助學生分析字形時,我不斷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選擇對比、拆分等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去記字。例如,在學“跳”字時,有孩子立刻想到了“桃”,這時我就自然而然地將“跳”和“桃”擺在一起,既記了生字,又鞏固了舊字,更主要的是幫助孩子學會了區(qū)分。在教“跳、跑、蹦、趴、蹈、踢”這些字時,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fā)現(xiàn)這些字都是與腳(足)有關。 對字義的教學也因字而異。漢字是表意文字,許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如果要將每一個字的不同義項都教給學生,那自然是費時又費力的,事實證明也是不需要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有的生字(詞)讓學生通過多讀去慢慢體會,可能比老師講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有的生字除了在課文中的意思外,其他意思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我就采用擴詞來幫助學生理解其他的意思。如學習“品”字時,課文中講的是“獎品”,學生通過擴詞“小品”、“一品官”、“品德”、“品嘗”等,知道了“品”的不同含義。 三、多寓識字于游戲之中,少搞形式主義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只能持續(xù)15分鐘左右。課堂上,如果教師能根據(jù)識字的要求,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動一動、演一演。寓識字于有趣的游戲活動之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識記漢字的興趣。如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井”和“金”,讀準字音是難點,可以通過“拼音和漢字交朋友”的游戲來幫助學生識記。 幫助學生識記漢字的游戲,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要求而定,如剛教完生字,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的生字還不熟悉,一般采用“當小老師”、“猜字謎”、“摘蘋果”(把你認識的“蘋果”摘下來讀一讀,放在籃子里,看誰摘得多)等游戲;當學生能大體識別所學生字時,可以通過“開火車”(按順序依次認讀)、“找朋友”(把若干個音節(jié)放到若干個生字中,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換衣服”(給一個字連續(xù)換幾個形旁,讓其余同學分別讀其音、釋其義,練造句)等形式來鞏固識記生字的效果。根據(jù)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還可以把各種練習寓于競賽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生字。 游戲雖然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但游戲的形式不宜過多,要精心設計,突出重點,切不可為追求課堂形式的多樣而片面搞形式主義的游戲。否則,就會過多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 四、多當堂鞏固,少回家練 識字教學要講究五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其中的“手到”往往會因課堂教學時間沒掌握好而被擠掉。實際上,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與寫字教學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不論是“集中識字”,還是“分散識字”,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是否讓學生動手寫。 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對一個班的學生同樣施教后,將他們分組進行練習,一組為“當堂練習組”,要求學生當堂每個詞寫兩遍,當堂聽寫一遍,不留家庭作業(yè);另一組為“回家練習組”,學生課上不練,只留家庭作業(yè),每個詞抄寫四遍。第二天上語文課,兩組同學同時聽寫昨日練習的詞語。結果第一組的正確率為98.5%,第二組的正確率為94.2%。為了避免實驗數(shù)據(jù)的偶然性,后來我又將兩組對換練習方式,進行同樣的對比試驗,數(shù)據(jù)雖然有些差異,但“當堂練習組”的情況優(yōu)于“回家練習組”是肯定的。其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是正確率高。不管從書寫正確的^數(shù)看,還是從正確字的總數(shù)量看,“當堂練習組”均優(yōu)于“回家練習組”。二是鞏固率高。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回家練習組”的學生沒有—個全對,而“當堂練習組”仍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無差錯。三是識字效率高。“當堂練習組”的練習量只是“回家練習組”的四分之三,所占時間只有“回家練習組”的三分之一,可是詞語的正確率、鞏固率卻遠遠超過“回家練習組”。 “當堂練”優(yōu)于“回家練”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1 “當堂練”能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學生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問題,出現(xiàn)差錯能及時糾正。“回家練”則失去了及時反饋及有效糾正的效能。 2 “當堂練”是在遺忘高峰前加以強化,記憶效果好。“回家練”,遺忘已開始,很多字詞的練習有如重新學習,談不上強化記憶。 3 從學生練習時的心理及環(huán)境來看,“當堂練”的學生在一起練,教師又在一旁指導,學習氛圍良好,處于最佳狀態(tài);“回家練”時,一般干擾較多,又占據(jù)了學生的娛樂時間,這樣練得越多,學生越會反感。 五、多與生活結合,少孤立識字 要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效率,教師不僅要注意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還要與學生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識字不單單在語文課上,學習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漢字的環(huán)境里,生活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家庭、街道、商場、景點,都是學生的識字環(huán)境。家門上的門牌信息,生活用品上的漢字,電視字幕、電視廣告都能激起學生識字的欲望和幫助孩子識記漢字。 學生生活的范圍有多大,語文學習的范圍就有多大。提倡識字與生活相結合,不僅是識字本身的需求,也是當今社會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天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打交道,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識字,一定會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受益匪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