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雜說23
作者:太極網(wǎng)羅http://www./archiver/?tid-3458.html&page=2 只要不斷超越了從前的自我,哪怕一點點,也就夠了,江海之水也不過是點滴久聚而成,但它們都是無意而成。此理耐人尋味。 l 意重傷身,請引起注意??吹皆S多朋友,練功求這求那,然后就頭痛了,頭昏沉了,時間久了必然受傷。還有的朋友意重,以至引起睡眠不好,這都是常犯的毛病,如不注意定然于身體有損。還有的朋友練拳時非常注意氣的運行,這樣練出的拳必然發(fā)滯,然后就會覺得發(fā)僵,這是必然。心死神活。心這里指人的后天意識。 l “心死神活”能否翻譯成現(xiàn)代心理學術(shù)語——顯意識淡出后,潛意識被激活。這樣一來,“純以神行”的最高階段,太極拳就由思考的拳變成下意識的拳、無意識的拳和本能的拳,所謂的“神”就指本能和下意識。這樣解釋,一是理清了練拳的思路,二是拓寬了對太極拳的視野——太極拳和古今中外的拳術(shù)乃至文化相暗合處甚多,如美聲唱法的共震點(氣根)就是丹田處,如美國一個現(xiàn)代舞蹈流派主張以小腹為力源,隨著感情推動身體,又如任何一種用于實戰(zhàn)的武術(shù)都追求得心應(yīng)手、出神入化,不會一邊想一邊去打。 l 日本戰(zhàn)后一共授予了400多名劍道8段(最高段),在日本練習劍道的200萬人中每年也只有10人左右有此殊遇,片中的主人公曾獲全日劍道大賽冠軍的石田7段也是第5次考試才獲得8段,在720名7段考生中只有6人通過次考試。我為此震撼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日本對武術(shù)考段的極端嚴格,每位考生都是45歲以上且獲得7段8年以上的高手,但初試、復試仍要各自淘汰90%以上,反觀國內(nèi)的武術(shù)8段制考試簡直是笑話,只重資歷不重功夫、又濫又多又搞平衡,自毀長城;第二是像石田這樣高手的水平,我以為劍道是武術(shù)的終極表現(xiàn)形式,拳術(shù)的失誤不過是挨打受傷而已,而劍道的一次失誤是以血和生命為代價,因此在速度、落點和心智上有終極的要求,石田的劍術(shù)給我很多技術(shù)上的啟迪;第三是他們對于劍道的理解,比如“心即劍道”等認識和太極拳的終極境界是一致的,尤其注重真心和真意。 l 近來晚上有些時間,開始且學且練詠春拳的(米離)手,詠春門中也認為離手更近乎太極推手。我覺得離手是一種另類推手,它沒有太極推手“敷、吞、蓋、對”的氣勢,但充滿了彈性和寸勁,初練為方、熟練為圓,且雙手互搏、連消帶打,更接近于實戰(zhàn),在中短距離內(nèi)的防守堪稱完美。我一直沒有機會系統(tǒng)地學習太極推手,相信離手練熟后也尚可一戰(zhàn),這種像鋼絲一樣充滿彈性和韌性的離手對于練陳拳的我來說,真是太合適了。 l 立足太極看太極,眾家雜沓,然皆離不開“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離不開神到意到勁到。兄弟我練陳拳,但對楊、武二家的拳論心服久矣,董英杰在《太極拳釋義》中說得太好了——“太極拳系內(nèi)家拳,力出于骨、勁蓄于筋,故不求皮堅肉厚,但求氣沉骨堅……為返本還原之功夫”、“……如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鐺,到老無成”,其余種種玄說,皆是皮相。 跳出太極看太極,各位不要固步自封、畫地為牢,我覺得太極除在氣、經(jīng)絡(luò)等內(nèi)功外,包括在意、勁方面與其他武術(shù)相通互補處極多。以虛實而論,柔道算不算太極,哪位推手大師敢到奧運會上和人家試試;以用心之專、用意之真而言,劍道算不算太極,日本武術(shù)拳禪一體,很厲害;以扌朋勁、寸勁、彈性勁而言,詠春算不算太極,先手談再下定論不遲……按陳王廷創(chuàng)拳之說,取戚繼光長拳就有29式,難到戚繼光編的就是太極拳?非關(guān)形式,里面的東西被改造過而已,太極門內(nèi)的爭執(zhí),意義不大。 太極的練法,由外而內(nèi)、由內(nèi)而外,互相裨補。比如撣筋和開胯的關(guān)系,鞭腿的境界是以支撐腿為立軸,另一條腿要像掛在胯 上的一條飄帶,用的絕對是丹田部的力量,和太極的境界無異,拳擊的不開肩、散打的不開胯絕對是庸手。撣筋和開胯的區(qū)別在于前者開筋、后者開骨關(guān)節(jié),但有密切的聯(lián)系——前者好比攻占了一座城市,后者是很好的治理和運化這座城市,是互相依賴的。我不太樂意把武術(shù)人為區(qū)劃分為很多種,而應(yīng)該認為不同武術(shù)形式指向的核心只有一個。 l 太極功夫的高低有三比:一比身體健康,二比打,三比做人,微斯人,吾誰與歸。 l 太極推手……規(guī)則有三:1 ,要絕對地保護對方。2, 不爭輸贏好壞。3,放得下面子。 (我覺得應(yīng)該再加上一條:不用二道力。二道力的解釋為:被對方控了要害,對方為了不傷我而留住了我,在對方松開想暫停的時候,我立刻又回攻對方,這時我所用的即為二道力。此力很危險,萬萬用不得!此時應(yīng)以友好的方式從新再來。因此鬧出的誤會和不愉快,時有發(fā)生。在此提出與大家磋商。) l 功夫得時自然來,強求不是好辦法。用心為上。 l 拳論上講:‘有為般般錯,無為處處真’。 同時還有一句:‘只知無為修大法,不知有為是根基’。 l 「董英杰在《太極拳釋義》中說得太好了——“太極拳系內(nèi)家拳,力出于骨、勁蓄于筋,故不求皮堅肉厚,但求氣沉骨堅……為返本還原之功夫”」,這是董英杰先生在經(jīng)驗談中談勁、力,除此之外,該書在「太極拳體用解」還提到「勁由于筋,力由于骨」,遽聞吳公藻先生著「吳氏太極拳」(1980香港出版)有影印其先人吳鑒泉先生所藏之「太極法說」,得自班侯先生,有一百多年歷史,其中「太極拳體用解」也提及「勁由于筋,力由于骨」陳微明先生為其師弟鄭曼青先生著作「太極拳十三篇」寫序中有「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劑而起,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乖摃隹谠E篇中說「九、曰能發(fā)勁。勁與力不同。勁由于筋。力由于骨。故柔的活的有彈性的是勁。剛的死的無彈性的便是力。………..」。勁、力來源不同,功用互異,太極拳尚勁不尚力,自無疑義,習練太極拳設(shè)若筋、骨不分,勁、力不明,則舉動輕靈,節(jié)節(jié)貫串,恐難問津。 l 太極拳是“出很少力的內(nèi)勁勝大力的拳”。不知大家是否有腳底被拿飄的感覺,被拿飄絕不是大力拿的,而是內(nèi)勁拿的,這種內(nèi)勁可以很輕很輕。被拿飄后縱有千斤力也用不上。這是其中一個情況。另外兩人搭手,總有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被別人掌握,自己用的力全被返回。掌握臨界點的人可以用很少的力控制對方,讓對方的千斤力使不出來。要做到上述兩點,需要有千斤承受力作后盾。 l 太極拳,是通過螺旋、纏絲,“避實擊虛”。太極拳“松”出來的勁力,自我感覺很輕,對方的感受都是很沉重。 l 內(nèi)勁,說不清,但練出的人都有相同的認識。沒練出的人或沒接觸過的人,靠猜只能是盲人摸象。臨界點同樣也不容易說清,非練到方能感覺確實有那么一點,對方過來的力完全被返回。如果沒被很輕的內(nèi)勁拿飄,不會相信有這種東西的存在。為什么不相信,因為根本就沒見過,根本就沒見過,導致的可能就是根本練不出什么內(nèi)勁。如果好多東西靠語言就能助人練成,那么多的拳論應(yīng)當足夠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