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腹、胸部與頭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厲兌。
主要病候
原文《靈樞·經脈》: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伸,數(shù)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gàn,脛骨)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語譯本經異常表現(xiàn)為:颼颼戰(zhàn)抖發(fā)冷,喜歡伸腰,屢屢呵欠,面色暗黑。病發(fā)時厭惡別人和火光,聽到木器聲音就惕惕驚慌,心欲跳出,獨自關閉門窗而睡。嚴重的則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響,腹部脹滿。這是小腿部氣血阻逆導致的骭(gàn,脛骨)厥癥。本經穴能主治有關“血”方面所發(fā)生的病癥:躁狂,瘧疾,溫熱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唇生瘡疹,頸部腫,喉嚨痛,大腹水腫,膝關節(jié)腫痛;胸前、乳部、氣街(氣沖穴部)、腹股溝部、大腿前、小腿外側、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運用。氣盛有余則身體前面發(fā)熱,表現(xiàn)在胃部則為消化強而容易饑餓,小便色黃;氣虛不足則身體前面發(fā)冷、寒戰(zhàn),胃部了寒則感到脹滿。
循行:
起于鼻翼兩側(迎香),上行到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與足太陽經交會(睛明),向下沿鼻柱外側(承泣),入上齒齦內,回出,挾口兩旁,環(huán)繞嘴唇,向下在頦唇溝承漿穴(屬任脈)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后下緣到大迎穴處,沿下頜角(頰車)上行過耳前,經過上關穴(客主人),沿發(fā)際,到達前額(神庭)。
面部支脈:本經脈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過橫膈,屬胃,絡脾。
缺盆部直行的脈: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挾臍兩旁(旁開二寸),下行至腹股溝外的氣街(氣沖)穴。
胃下口支脈: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沿腹腔內下行到氣街穴,與直行之脈會合,而后下行至髀關,直抵伏兔部(大腿前側),至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
脛部支脈:從膝下3寸處(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側端。
足跗部支脈:從足背上沖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交于足太陰脾經。
病候
腸鳴腹脹,腹痛,胃痛,腹水,嘔吐或消谷善饑,口渴,咽喉腫痛,鼻衄,胸部及膝髕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病,發(fā)狂等證。
其病癥:
可出現(xiàn)足中趾及脛部支撐不適,拘緊疼痛,足部活動感覺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緊疼痛,髀前部腫,疝氣,腹部筋肉拘緊,向上牽制到缺盆和頰部,突然發(fā)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則掣引眼瞼不能閉合;如有熱邪則筋松弛使眼瞼不能睜開。頰筋有寒使筋脈緊急,牽引頰部致口角移動;有熱時則筋肉松弛收縮無力,所以口歪。
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
地倉大迎下頰車,下關頭維對人迎,
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滿出梁門,
關門太乙滑肉起,天樞外陵大巨里,
水道歸來達氣沖,髀關伏兔走陰市,
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底,
下巨虛下有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同,
內庭厲兌陽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