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覺得蟋蟀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lián)系了起來。蟋蟀被直接喚為“促織”。
蟋蟀,古代異名很多。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三"胡家村"條開列數(shù)種:"考促織,《爾雅》曰:' ,天雞。'李巡曰:'酸雞。'郭璞曰:'莎雞,一曰樗雞。' 《方言》曰:' 孫,一曰蜻 。'《爾雅翼》曰:'蟋蟀生野中,好吟于土石磚甓下,斗則矜鳴,其聲如織,故幽州謂之促織也。'"此外,"蛩"一名也較常見,
而北京多呼為"蛐蛐"。對于蟋蟀的記載,早至《詩》的時代,《國風(fēng)·唐風(fēng)》有《蟋蟀》一章,以"蟋蟀在堂,歲聿其逝"復(fù)沓歌詠,感嘆歲月易逝。從此之
后,蟋蟀便成為秋天的一個標識,當悲秋演化為中國文學(xué)的重要母題時,在萬物代謝的背景里,唧唧的蟲聲已不再是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而被賦予了豐富的
象征意味與隱喻意義,來得特別凄清蕭索,引人遐思。所以,杜甫在《促織》詩里嘆道:"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而李子卿在《聽秋蟲賦》則說:"由
是知悲秋者自此生興,感物者因茲為主。""逆旅愁聽,鳴蛩四壁;欲解寒衣,蕭然淚滴。"意境凄愴已極。
蟋蟀也叫“促織”,據(jù)老人說,它們的歌唱是提醒人們紡紗織布。
古代婦女一聽到蟋蟀的叫聲,便知秋日已到,離冬天不遠了,于是抓緊時間紡織,這便是‘促織’一名的由來了。
小時候
每到處暑前后,娘總是拆洗衣服,并唱給我聽,
蟋蟀的歌詞是“拆拆洗洗,擱在柜里,不拆不洗,現(xiàn)時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