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顧曉鳴教授撰文指出:
青少年以結束生命的方式逃避失意、困難和挫折之原因探討。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專家認為,主要有四大因素:
個人心理因素,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渠淑坤教授認為:自殺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較內(nèi)向,具有自卑、依賴性強、情緒不穩(wěn)、固執(zhí)、敏感多疑、心理閉鎖等性格特征。
這種偏執(zhí)性人格,常會導致當事人對事物產(chǎn)生歪曲的認識以及消極悲觀的情緒。自殺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自私的不計后果的表現(xiàn),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
教師因素,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心理咨詢部部長宋桂英說:教師與學生之間人格上不平等關系是受中國幾千年來倫理綱常的深刻影響而形成的。目前的普遍問題是老師教育方式方法過于單一,對學生心理也缺乏足夠的認識。老師們迫于升學壓力,往往只重視應試教育,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明顯不足,同時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學生的自尊。
家庭因素,“望子成龍”的思想在一些家長心中根深蒂固。家長溺愛孩子,一切事情均包辦代替,造成孩子缺乏獨立性?;蛘哂捎诩彝コ蓡T之間的不和,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刺激,產(chǎn)生人際交往的恐懼、不安全感等心理,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社會因素,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蕭條、政治動蕩、貧富差距、競爭壓力、戀愛關系等都會給青少年帶來心理上的沖擊及刺激,心理承受力差的人這時候就會產(chǎn)生輕生念頭。
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指出:
所有的學校應該從生命教育起始,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tài)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三大基本模式。點化和潤澤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是生命主要歷程,它基于自然生命,在現(xiàn)實的生命之中,追求生命的完善。生命是教育起點,也是教育終點。加強對人們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敬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也就是要培養(yǎng)被教育者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對自然的親近,對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對美好的向往。如果一個人沒有這種敬畏之情的話,就很可能成為一個無法無天的人,一個對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沒有約束的人,一個缺少憧憬與精神追求的人。在學生階段,應該讓一個人真正感受到成長是幸福,不斷超越自我是幸福,克服困難實現(xiàn)了教育目標同樣是幸福。
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
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與提升》一文中指出:生命教育的目標: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教育的途徑是: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生命去撞擊生命,用生命去滋潤生命,用生命去燦爛生命。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把握;給孩子一些困難,讓他自己去面對;給孩子一些問題,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在鼓勵中建立自信;在合作中培養(yǎng)誠信;在欣賞中贏得自尊;在原諒中學會寬容;在分享中學會給予;在信任中學會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