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遠塵囂,清言怡道心。
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松江華亭人。年二十九,焚棄儒衣冠,卜居昆山,后筑室東佘山,杜門著述。時人名流雅重之,名傾朝野。多次薦征,屢辭不應。他一生不仕,八十二而卒。《小窗幽記》為其寄興之作。
“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而天下竟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涼散。”世人迷醉,只有不求利祿才是清涼散。
“怪小人之顛倒豪杰,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吾輩。”顛倒方為“小人”,折磨才見人品!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jié)之為真。”報德、逃名、直節(jié)乃為人之道。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當面諛者必背后毀,初交歡不如久處無厭。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通人情察物理則世事圓融。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議事當知其利害,當事要忘卻利害。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凡事過猶不及,真理多走了一步,往往就成了謬誤。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藏巧忍屈,清明而作濁晦之態(tài),是至高境界。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德怨兩忘,恩仇俱泯,處世之良方。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帶感恩之心對待一切,則事實亨通。
“澹泊之士,必為穠艷者所疑;檢飾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正人君子必犯小人所忌,不可不慎。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倒運之人,應究其初心;成功之人,要看其結(jié)局。
“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nèi)精明,而外渾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纔是生成的德量。”是非太分明遭忌,好丑兩相宜是德。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quán)勢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澹。”有林下之風,則輕權(quán)勢淡利欲。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適意蓬門者,堪貯金屋。”能安心草舍適意蓬門者,方能登玉堂金屋。
“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好話沒有是非,氣話不顧利害。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shù),用術(shù)者,乃所以為拙。”說廉就是貪,無巧才是巧。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善惡在于一念之間,知惡不惡,欲善不善。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wù)撸幢乇M忘名利之情。”山林之趣不在說,厭名利者未必忘。
“從冷視熱,然后知熱處之奔馳無益;從冗入閑,然后覺閑中之滋味最長。”相反的經(jīng)驗讓人更看得透!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久伏必高升,早開必先謝,禍福相倚,奇正相依。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貧富在心,勞逸在神。
“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情和興不可盡,盡則無趣味。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讀得兩行書,說得幾句話。”多讀書,少說話。
“看中人,在大處不走作,看豪杰,在小處不滲漏。”大人小處看,小人大處看。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風浪中識英雄,逆境中見襟懷。。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處事不急,為人謙讓有涵養(yǎng),凡事灑脫是養(yǎng)心。
“輕與必濫取,易信必易疑。”得之易,則失之快。
“智者不與命斗,不與法斗,不與理斗,不與勢斗。”樂天知命,智者所為。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間。”心地清明,簟食豆羹之人善。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妄生是非,故知無事之人好為生事。”無事之人生是非,有事之人忙耕織。
“才人經(jīng)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人生一世,能不為名利,出世玩世,方是高人。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人生之累在戀字,隨方逐圓在耐字。
“天下無不好諛之人,故諂之術(shù)不窮;世間盡是善毀之輩,故讒之路難塞。”諛諂之術(shù)無窮,讒言之路難塞。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忙可銷清福,謗可銷清名。
“造謗者甚忙,受謗者甚閑。”工心計者忙,無心計者閑。
“好談閨閫,及好譏諷者,必為鬼神所怒,非有奇禍,則必有奇窮。”好閨閫閑話,好嘲笑譏諷者,必遭神怨天譴。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眾人言多不可行,小人妄言不可信。圣人賢明言簡而明。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畢竟學問中工力未透。”功力不到,學問不足,難以陶镕人。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撿點。”亂言傷天地之和,慎事積終身之福。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纍,自成富翁。”善言積德如市人求財,必定有福。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善惡在一念之間,知此則必抑惡揚善,就能役使鬼神矣。
“出一個喪元氣進士,不若出一個積陰德平民。”貪官不如良民,虛名怎得實際。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仙佛圣徒不過是了,一味欲了是不了。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空。”一年好景須記取,莫使酒杯空對月。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為佳,此與高人韻士誤墮塵網(wǎng)中何異。”美食真味是本色,絕色佳人不化妝。
“善默即是能語,用晦即是處明,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適境。”善默即是能言,安心即是適境。
“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心平氣和,神斂言簡,容人味和,守靜天寧。
“處事不可不斬截,存心不可不寬舒,待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處事果斷,存心寬舒,律己嚴明,待人和氣。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欲,則心自清。”聽言以理,學道心清。
“先澹后濃,先疏后親,先遠后近,交友道也。”交友要先淡后濃,先遠后近,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欲場中,肝腸欲冷。”意氣能溫無苦惱,肝腸欲冷無嗜欲。
“人當溷擾,則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諸境諸景無非在心,心寧則氣象自別。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重新成為天真的孩子,這是返老還童真境界。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頭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得到,從多入少。從有入無,才是學問的真消息。”時時檢點才是真學問!
“筆之用以月計,墨之用以歲計,硯之用以世計。筆最銳,墨次之,硯鈍者也。豈非鈍者壽,而銳者夭耶?筆最動,墨次之,硯靜者也。豈非靜者壽而動者夭乎?”鈍為體,靜為用,寧為硯永年,不作筆早夭。
“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不戀不厭,瀟灑一生。
“透得名利關(guān),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guān),方是大休歇。”透不得名利,怎參得透生死?
“人欲求道,須于功名上鬧一鬧方心死,此是真實語。”能淡卻功名之心,方可言求道之心。
“病至,然后知無病之快;事來,然后知無事之樂。故御病不如卻病,完事不如省事。”事物兩極,病然后知健好,苦然后知樂強。病苦教會人知健樂。
“諱貧者,死于貧,勝心使之也;諱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諱愚者,死于愚,癡心覆之也。”人生不要為生活忌諱,要忌諱的是天命!
“古之人,如陳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貨古玩于時賈,真?zhèn)坞y知。”古人誠懇,今人狡詐。
“士大夫損德處,多由立名心太急。”功利心是損德之本。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勿躁,勿畏,勿多欲,勿多言,勿持勇妄為!
“剖去胸中荊棘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快活世界心無障礙,心無荊棘人我來往得順暢。
“揮灑以怡情,與其應酬,何如兀坐;書禮以達情,與其工巧,何若直陳;棋局以適情,與其競勝,何若促膝;笑談以怡情,與其謔浪,何若狂歌。”怡情達理,讀詩書尚清談,嘯歌山泉。
“拙之一字,免了無千罪過;閑之一字,討了無萬便宜。”藏拙免罪,悠閑便宜。
“斑竹半簾,惟我道心清似水;黃梁一夢,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須知機息機。”世事黃粱一夢,全在道心似水,任他冰冷難耐,出世入世機緣。
“榮利造化,特以戲人,一毫著,意便屬桎梏。”利祿榮華如夢,著意便戴枷鎖。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小害者,惟書。”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惟讀書有利無弊。
“事忌脫空,人怕落套。”踏實不會落空,不貪不會落套。
“能于熱地思冷,則一世不受凄涼;能于澹處求濃,則終身不落枯藁。”耐得寂寞,處得冷落,一世不凄涼,終身不枯槁。
“會心之語,當以不解解之;無稽之言,是在不聽聽耳。”人言以不解不聽為好。
“藹然可親,乃自溢之沖和,妝不出溫柔軟款;翹然難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遜順從容。”為人沖和裝不出,生性倨傲不謙虛。
“極難處是書生落魄,最可憐是浪子白頭。”書生落魄總會過去,浪子白頭嘆息已晚。
“密交,定有夙緣,非以雞犬盟也;中斷,知其緣盡,寧關(guān)萋菲間之。”緣來緣去莫強求,隨緣不是空話頭。
“堤防不筑,尚難支移壑之虞;操存不嚴,豈能塞橫流之性。”人欲之堤不筑,操行必定難守。
“發(fā)端無緒,歸結(jié)還自支離;入門一差,進步終成恍惚。”開頭好就少支離,入門好進步快。
“打渾隨時之妙法,休嫌終日昏昏;精明當事之禍機,卻恨一生了了。”勿謂糊涂打渾,精明禍卻一世。
“形同雋石,致勝冷云,決非凡士;語學嬌鶯,態(tài)摹媚柳,定是弄臣。”有個性不是凡士,矯態(tài)摹俗是弄臣。
“豪杰向簡澹中求,神仙從忠孝上起。”簡澹是生活之本,忠孝乃為人之根。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關(guān),誰能透過;獨美人名將,老病之狀,尤為可憐。”生老病死人人有,美人老病難關(guān)。
“日月如驚丸,可謂浮生矣,惟靜臥是小延年;人事如飛塵,可謂勞攘矣,惟靜坐是小自在。”人生忙碌不自在,靜臥小坐即自在。
“能脫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脫俗遭忌,清高人厭。
“處巧若拙,處明若晦,處動若靜。”藏拙之道,養(yǎng)生之技。
“好讀書非求身后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不求名利,讀書才能持久。
“一間屋,六尺地,雖沒莊嚴,卻也精緻;蒲作團,衣作被,日裡可坐,夜間可睡;燈一盞,香一炷,石磬數(shù)聲,木魚幾擊;龕常關(guān),門常閉,好人放來,惡人回避;發(fā)不除,葷不忌,道人心腸,儒者服制;不貪名,不圖利,了清靜緣,作解脫計;無罣礙,無拘系,閑便入來,忙便出去;省閑非,省閑氣,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處?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復日,歲復歲,畢我這生,任他后裔。”禪緣道心過時光,一生無悔是上乘。
“草色花香,游人賞其真趣;桃開梅謝,達士悟其無常。”處世悟無常,方是真達人。
“人常想病時,則塵心便減;人常想死時,則道念自生。”常想病與死,即是真徹悟。
“真放肆不在飲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賣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認得當下真,是以常尋樂地。”真看透世事人生者,萬事不在心,唯有當下眼前。
“富貴功名、榮枯得喪,人間驚見白頭;風花雪月、詩酒琴書,世外喜逢青眼。”富貴榮辱轉(zhuǎn)眼間,記取當前好風景!
“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始是閑。”人生等待無盡頭,永遠沒有知足時;未老時分能得閑,方是人生真境界。
“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空靜在有無之間,不在談空耽靜中。
“以書史為園林,以歌詠為鼓吹,以理義為膏梁,以著述為文繡,以誦讀為災畬,以記問為居積,以前言往行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修持,以作善降祥為因果,以樂天知命為西方。”以善心讀書行事,則樂天知命。
“云煙影裡見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山水影里悟真身,禽鳥聲中識干戈。
“平地坦途,車豈無蹶;巨浪洪濤,舟亦可渡;料無事必有事,恐有事必無事。”小心則無事,大意失荊州。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處古人閑。”但得心有閑,山林朝市都一般。
“世上人事無窮,越干越見不了,我輩光陰有限,越閑越見清高。”閑忙在己心,越空越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