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2011-05-06 13:30:30)
2011年5月6日 曾國藩,字文正,出生于清仁宗嘉慶十六年的十月十一日,公元1811年的11月26日,湖南省雙峰縣荷塘鄉(xiāng)白楊坪。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不僅在政治、軍事、洋務上有顯赫的功勛和成績,而且在治學、治家等教育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一生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價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目標來規(guī)范自己和家人的。他是儒家思想的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一種永不服輸?shù)倪M取精神,一種為人處世的至高境界,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淵源。曾國藩的一生是一個在中國近代堅守并實踐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信條的典型代表,而他在“治國、平天下”方面的政治建樹又是以他在“修身、齊家”方面的努力為基礎(chǔ)的。曾國藩的家教思想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湖湘文化和良好家風的傳承影響。 曾國藩的高祖應貞(字元吉)終生以勤勞致富,常常告誡子孫:“勤儉立身”,“耕讀保家”。其曾祖父競希一生克勤克儉。祖父玉屏(字星岡)“年輕時游逛懶惰,但卻能“幡然悔悟”,后來一直天未明就起來做事,農(nóng)活做得特別好。由于他本人“早年失學,壯而引為深恥”決心讓其子孫讀書,獵取功名,因而對子弟督促管理的很嚴。曾玉屏治家極嚴,他創(chuàng)立了一些家規(guī),要求家人必須遵守,他要求家人謹行八件事:讀書、種菜、飼魚、養(yǎng)豬、早起、灑掃、祭祖、敬親睦鄰;疏遠六種人:看風水的、算命的、醫(yī)生、和尚、巫道和做客賴著不走的。他還經(jīng)常教訓自己的子孫“君子在下則排一方之難,在上則息萬物之器”“以儒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曾國藩對其祖父非常崇拜。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困苦于學,轉(zhuǎn)而發(fā)憤教督諸子,把光大門第的希望寄托在曾國藩兄弟身上。 曾國藩把家訓歸結(jié)為“早掃考寶書蔬魚豬”。早掃,就是早起和掃除;考就是祭祀祖先;寶就是睦鄰,要做到鄰里之間“患難相顧”;書,指讀書明理;蔬、魚、豬也就是種菜、養(yǎng)魚、養(yǎng)豬。他把此作為家訓的內(nèi)容之一,教育諸弟子侄,并希望世世代代守之。曾國藩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訂出了“不晚起,勤打掃,好收拾”的戒條,也要求家中子弟皆以“貪睡,晚起”為戒,以“早起,灑掃”互勉。他嚴格要求子弟,主要是防止子弟們好逸惡勞,染上紈绔習氣。 在曾家大院的正中廳屋懸掛著曾國藩手書的《曾家八本家訓》: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曾國藩家書·致紀澤、紀鴻,咸豐十一年三月》)。 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 1、修身進德的思想教育。曾國藩非常注意人格修煉,人格修煉對他事業(yè)很有幫助,首先是誠,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個是敬,敬畏,內(nèi)心不存邪念,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第三個就是靜,心、氣、神、體都要處于安寧放松的狀態(tài)。第四個字是謹,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個字是恒,生活有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獨”,舉頭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記日記,對每天言行進行檢查、反思,一直貫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斷給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儉、要謙虛、要仁恕、要誠信,知命、惜福等,力圖將自己打造成當時的圣賢。許多人都認為人格修煉是空虛的東西,認為修身是虛無縹渺的東西,甚至還是迂腐的,但曾國藩一生的事業(yè),修身才是他事業(yè)成功最重要的原因。這是曾國藩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他對諸弟及子侄的要求。曾國藩對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嚴格,雖然他常年在外做官、帶兵、打仗,但家信未嘗間斷,溫言細語,言傳身教,諄諄誘導,勤勞儉樸,知書達理,不求做官發(fā)財,不以優(yōu)越地位自居。這些的實現(xiàn),就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的品德、心態(tài)、價值觀和思想境界的高尚。在當今社會,隨著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越來越優(yōu)越,有些家庭對孩子放任自由,好吃懶做,坐享其成,寵慣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之所以曾氏家族子孫很有成就,從家訓中對子孫要求必須進德修身,熱愛勞動,養(yǎng)成勤奮的品德有非常重要的關(guān)系,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 2、立志、立業(yè)的思想教育。曾國藩認為,立志堅韌是成就事業(yè)的基礎(chǔ)。他不斷地教誨子弟,要立大志,有理想,不可甘居下流。在立業(yè)上教誨子弟:“不能勤奮以圖自立,則仍無以興家而立業(yè)?!币舱窃谠鴩慕逃拢乃膫€弟弟和兒子都建立了一定的功業(yè)。 3、持家的思想教育。曾國藩認為,持家應以孝弟、勤儉、倡和、戒驕傲奢侈為主。他大力提倡孝弟,將孝弟看作是修身、齊家的主要內(nèi)容,孝敬老人,與鄰居和睦相處。勤儉是傳統(tǒng)美德,曾國藩教誡諸弟及子侄,要“勤儉自持,習苦習勞”,并將勤與儉列居八德的內(nèi)容。曾國藩30歲時,做了一件青緞綢褂,于慶賀及新年時穿,穿了30年,還如同新的一般。在南京總督府任內(nèi),要求夫人及兒媳們,每晚要績麻紡紗,下廚做飯。要求兒孫們要尊老愛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鋪張浪費,一些子女對父母不孝敬,甚至有的子女不贍養(yǎng)父母,特別是農(nóng)村的老人,年輕時積累的財產(chǎn)都為兒子蓋房,娶媳婦,年老體弱時,沒有生活來源,沒錢看病,甚至基本生活都難以保證,老年的生活很凄涼,人都是要老的,自己也是兒女的榜樣,自己如何對待老人,兒女也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在社會上來說,父母辛辛苦苦把兒女養(yǎng)大,特別是農(nóng)村的老人,養(yǎng)孩子很苦,一個連父母都不養(yǎng),不愛的人,還能稱其為合格的人嗎?誰還愿意和你交往合作呢?但是這類人大有人在,所以曾國藩的孝親敬長很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西安協(xié)和醫(yī)院任超院長有一句話說得好“孝順兒女天照應,孝順的兒女為人正直、忠誠、善良,事事都有人愿意幫助。”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孝敬老人。 5、“自概之道”的思想教育。曾國藩的自概之道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盈滿虧損,極盛至衰的自然法則;二是以史為鑒;三是主張自概。他認為要想使家族及個人永遠持盈保泰,就要自覺地做到自概和先概,若被他人所概,一切后悔就來不及了。要做到自概,第一要廉、謙、勞,第二要求缺概盈?!?/span>孫所以汲汲饋贈者,蓋有二故。一則我家氣運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為持盈保泰之道。舊債盡清,則好處太全,恐盈極生虧;留債不清,則好中不足,亦處樂之法也。二則各親戚家皆貧,而年老者,今不略為資助,則他日不知何如?!?/span> 家庭教育的原則、方法。曾國藩在其家庭教育中貫徹了有關(guān)德才統(tǒng)一原則和知行統(tǒng)一原則。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方法,則有多端,比如:遠紹祖德、循循善誘、訓誨教誡、防患于未然、以身作則、省察自我,等等。曾國藩的弟弟曾國潢仗哥哥之勢欺壓百姓,甚至出了命案,曾國藩耳聞后,一天趁著曾國潢不備,拿一把錐子朝著他的大腿猛戳去,頓時鮮血涌出,曾國潢痛苦的看著哥哥,曾國藩平靜地說:“傷你一下都這么痛苦,你干的那些事和這比較呢?”后來曾國潢收斂了很多。 曾國藩家教特色及其影響概括為以下幾點: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其影響也是深遠的。從其家族看,曾國藩的幾個弟弟都是立功、立業(yè)有成,是當時叱咤風云的人物,諸子侄乃至后世子孫也頗多有成就。而且,其家庭教育思想超越了他的家庭和時代,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我們今天的子女教育有著不少的借鑒和啟發(fā)意義。 曾國藩要求孩子們一生銘記16個字———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家庭節(jié)儉就興盛,人勤勞就健康,能勤勞能節(jié)儉,就永遠不會貧窮衰落。 曾國藩的“住”也是很普通的。曾國藩的家(富厚堂)和他弟弟曾國荃的豪宅相比,簡直是差遠了。就這樣的一個富厚堂,曾國藩聽說花了那么多的錢,他都不忍去住。富厚堂沒有雕梁沒有畫柱,就是一種非常拙樸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這個房子有一個書樓,體現(xiàn)出的就是湖南人的耕讀之風。整個房子只不過比一般的農(nóng)戶的院落大一些而已。 至于“行”,在那個時代,官宦人家一般坐轎子??墒牵鴩獏s在信里告訴孩子,你要步行去辦該辦的事,絕不許使喚轎子。同時他對孩子們還這樣要求,不許使喚奴婢給你添茶倒水,你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 曾氏家庭教育內(nèi)容全面、細致,還表現(xiàn)在他的思想開明,注重實際。 曾國藩認為孩子讀書未必是為了做官,讀書在于明理,所以當長子曾紀澤連著三次考科舉不成功,并向父親提出不再走科舉之路的時候,曾國藩同意了,他寫信告訴曾紀澤,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曾紀澤后來的路,在當時人來看絕對是旁門左道。那個時代,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去接觸西方文化,更不要說去學說洋文了,而曾紀澤居然在32歲的時候?qū)W英文。這個遠見卓識,應該說既有他認識到的,也有他父親告訴他的,這說明曾國藩在這一時期對文化的理解更為深刻了。作為中國人,秉持、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應該的,但是當國門被人強迫打開之后,你不去了解外國的情況,你如何能夠在世界之林立足呢? 還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曾紀澤曾經(jīng)用英文撰寫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國先睡后醒論》,發(fā)表在倫敦的《亞洲季刊》上。用英語撰寫文章介紹中國,這是當時很多中國人所做不到的。 影響之三:在當今,曾國藩的教育思想深深影響著曾國藩的家鄉(xiā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曾國藩故里雙峰縣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是湖南省著名的狀元之鄉(xiāng)、名人之鄉(xiāng)、女杰之鄉(xiāng)、書畫之鄉(xiāng),有兩院院士曾昭掄、劉耕陶、劉蕓、謝和平、鄧啟東。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多人,學子崇尚文明、吃苦耐勞。其中在海外留學的博士、專家、科研人員五百多人。 曾國藩的社會教育理念 曾國藩是以衛(wèi)道士自居,他把儒學,中國傳統(tǒng)的儒學,看作是立國、為學和做人的不二法門。儒學對曾國藩很重要,他認為你要立國,要治國,你需要靠儒學,你做人需要靠儒學,你做學問也需要靠儒學。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他又提出了要向西方學習,學習他們的長技,去造船,去造炮,造現(xiàn)代的槍炮。他向清政府建議,向美國派遣詹天佑、嚴復等留學生一百五十名,學成回國后,對于我國有相當?shù)呢暙I。曾國藩不把“西學”當作洪水猛獸,他主張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他是很富有民族憂患意識的,面對著積貧積弱的當時之舊中國,一再發(fā)出建立機器局,主張學習西洋科學技術(shù),這種主張在頑固保守、固步自封的晚清統(tǒng)治者眼中無異于“洪水猛獸”,將會受到朝野方方面面的排擠和打擊,而他不顧個人成敗得失和性命安危,力排眾議,堅持己見,并親自參與,這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而這種勇氣就源于他對“治國、平天下”始終有強烈追求的理想人格。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追求也成為曾氏家教思想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直接影響了子孫后代們愛國主義思想的鑄就。在這方面,他兒子曾紀澤就是一個典范,為收復新疆伊犁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清朝政府外交史上的唯一勝利。 曾國藩以他自己廣博的學識、豐富的閱歷和超人的智慧對其子女們進行諄諄教誨。這種嚴格的家教又造就了一個興盛不已的曾氏家族,出現(xiàn)了像曾紀澤、曾廣鈞、曾約農(nóng)、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干部。它給我們當代教育以很大的啟發(fā)。曾國藩要求孩子們銘記的16個字“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仍然有很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F(xiàn)代很多人都忽視或是忽略了家庭教育,其實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只有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作用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中首當其沖的還是家庭教育,因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就是家庭。曾國藩認為學習是一件十分艱苦而又必須長期堅持的事情,非經(jīng)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不能成功。他的終生學習理念,對于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正常思維的人都是有益的。他主張“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在當代社會仍然經(jīng)久不衰,我們只有不斷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才能適應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才能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才能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