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7月8日消息:據(jù)《勞動報》報道,從鼎盛時期的500多家到現(xiàn)如今市中心僅存的兩家大型專業(yè)書場,評彈由盛及衰從書場的動蕩史中便可知一二。近日,有媒體爆出兩大書場之一的雅廬面臨拆遷,已有91年歷史的滬上最老書場或將就此消失。
記者昨日來到位于順昌路315號的雅廬書場,下午一點半,演出照舊,聽客眾多。在雅廬書場,你感受不到任何關于這個城市分分秒秒內的巨大變遷。書場的經理吳繼平昨天告訴記者,媒體一下子蜂擁而至報道要拆,但其實并沒有那么夸張。“我們至今沒有接到過相關通知,更不屬于媒體所講的116號地塊。”
而在熱鬧的南京西路上,鄉(xiāng)音書苑的境遇則好得多,一來有上海評彈團撐腰,二來有其他商演的成功運作模式。在這里的評彈顯得更為雅致高端。雖然市場運作有方,但上海評彈團的團長秦建國依然認為,“僅靠書場一定輸!”待到離別才珍重,吳韻評彈遭遇的尷尬絕對不是個例,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一直在被討論,但路在何方,似乎無人知曉。
最老書場演出依舊
位于順昌路靠近合肥路的雅廬書場是上海現(xiàn)存的最老的專業(yè)書場,在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內,南京西路上的鄉(xiāng)音書苑和雅廬書場可以被并稱為滬上兩大書場。就在近日,有媒體爆出,擁有眾多鐵桿戲迷,承載著無數(shù)聽客美好回憶的書場也將面臨拆遷命運。不少老觀眾聞聽此言,戀戀不舍,希望這個消息只是空穴來風。
記者昨日下午親赴雅廬書場,下午一點半,徐少華的評話《姜子牙與聞太師》正在照常演出。在雅廬百來人的演出場地中,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書場經理吳繼平告訴記者,每天一點半到三點半,雅廬書場都會請來評彈藝人登臺表演,每個月會有兩到三出不同的戲。
據(jù)了解,書場的票價一直維持在5元,還送給聽客們一杯熱茶。吳繼平說:“5元其實已經算高價了,在蘇州的一些書場,花上2元就可以聽一下午。如果要漲個五毛一塊的,聽客們早鬧翻天了。”
在這座已經有91年歷史的書場里,大多數(shù)聽客也都是“化石級”的。昨日,記者從今年82歲的顧老伯處了解到,雅廬書場在他們開始聽書的那個年代也只能算是小字輩。“像這么熱的天,上海有一家仙樂書場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就配備了冷氣。而有百年歷史的玉茗樓書場更是人多得不得了。”顧老伯有些遺憾地說:“現(xiàn)如今這些書場拆的拆,關的關。一晃,超過百年歷史的玉茗樓書場關門也有超過十年的時間了。”
是否拆遷仍無定論
對于即將遭遇拆遷的境遇,書場經理吳繼平有些無奈甚至頗有怒意地說:“不知道為什么媒體瞎寫,雅廬書場根本不在116號地塊,我們至今也沒有接到通知說要馬上拆遷。”吳繼平表示,雅廬目前的演出狀況一切正常,7月1日至15日的節(jié)目早就安排妥當,8、9月份的演出也已經在計劃中。“拆遷?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了,我們先把戲迷安頓好,其他的事情不去理會。”
記者了解到,雅廬書場所在的順昌路合肥路其實屬于115號地塊,的確已經被劃入拆遷范圍。但昨日記者向該地拆遷辦詢問時,對方也沒有具體告知雅廬書場何時會動以及動到哪里去。不過附近的居民早就知道拆遷的事兒,他們告訴記者,一街之隔的116號地塊已經有幾戶人家搬走了,“他們大概是這里最先搬走的。”
駐場演員收入或受影響
雅廬書場昨日上演的是評話《姜子牙與聞太師》,來自上海東方評劇團的徐少華頗受觀眾歡迎,演出過程中,徐少華憑借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和一些即興的發(fā)揮贏得陣陣掌聲。演出結束后,記者來到雅廬書場狹小的后臺,在只能橫放一排椅子的房間里,徐少華一邊擦著汗一邊換衣服。
1978年便登臺演出,一演就是三十三年,徐少華親眼見證了評彈的由盛及衰。他告訴記者,評彈書場以前的數(shù)量超過電影院,當時就連北蔡、花木、周浦這樣較為偏僻的地方都有人氣極為火爆的專業(yè)書場。但從80年代末開始,評彈就走起了下坡路。在他得知雅廬書場有可能遭遇拆遷時倒也不覺得驚訝,“現(xiàn)在像我們這樣的演員才剩幾個了?觀眾的年紀也是越來越大,很多老年人來聽一場評彈能睡好幾遍,不是因為評彈不好聽,而是因為實在聽不動了。”
今年已經50來歲的徐少華在雅廬的演員中算是年輕的,曾在雅廬書場表演彈詞《清末冤案》的季惠君女士已經62歲了,剛從太倉評彈團退休的她難以割舍對評彈藝術的喜愛,毅然選擇重新上崗,給觀眾們帶去快樂。據(jù)了解,這些演員唱足三小時,也只能拿到兩百元左右的報酬,類似于徐少華這樣的演員一個月也就3、4千元的收入,如果雅廬關門大吉,他的收入將會受到明顯影響。“我不想從什么文化保護去談,演員也要養(yǎng)家糊口,我熱愛評彈這份事業(yè),但也要有這個平臺?。?#8221;徐少華頗為誠懇地向記者說道。
鄉(xiāng)音書苑衣食無憂?
同樣地處中心城區(qū)繁華地段,位于南京西路的鄉(xiāng)音書苑則顯得有些衣食無憂。由于依托了上海市評彈團以及市場運作方面的成功探索,鄉(xiāng)音書苑已經逐步成為蘇浙滬地區(qū)最具知名度的專業(yè)書場。而品牌項目“鄉(xiāng)音860”也已經從市場上獲得了不俗反響。
上海評彈團團長秦建國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xiāng)音860”首次開辟了夜場天天演。每周三至周日的晚上,“鄉(xiāng)音860”劇場推出評彈、滑稽、民樂、相聲等不同演出。而傳統(tǒng)的評彈演出依然會放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秦建國認為,這樣的運作模式已經有了不錯的市場反響,“我們在上午開設青年演員的評彈專場,意在公益和推新人,下午的長篇則滿足鐵桿戲迷,而夜場則是純粹的商業(yè)化操作。”
但鄉(xiāng)音書苑如今的熱鬧背后也有不少難言之痛,首先是它的票價,一臺評彈演出定價在25元,晚場則要高至50元,這樣的定價策略遭到不少口誅筆伐,甚至是同行的不滿。東方評劇團的演員徐少華就很直接了當?shù)卣f:“25元還能算是親民價嗎?老年人去聽長篇是有癮的,天天花25元,一個星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付出,這已經偏離了評彈的本質了。”對此,秦建國有著自己的苦衷,他告訴記者,鄉(xiāng)音書苑如今的場地租賃費、水電煤等開銷很大。“劇場并不是我們自己的,就連電費也是以商業(yè)用電的價格來算,劇場的開銷占到我們劇團總投入的很大一部分。”據(jù)了解,鄉(xiāng)音書苑的運營成本并非是人們想象中的政府全包,除了上海評彈團自身的經費,并沒有額外的補助。所以從劇場運作上,秦建國只能自己摸索出一條合適的道路。
書場能否“關一還一”
在上海現(xiàn)存的書場中,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有經濟后盾,俗稱公辦的書場,大部分也只是臨時書場,如上海各區(qū)的文化活動中心,基本上是福利型的,每年有一定的經費撥款,對外售票也只是象征性的;第二類是有部分補貼,如免交房租,無償供給水電煤及音響設施,缺額部分由經營者通過票款等辦法自行解決;第三類是鄉(xiāng)、鎮(zhèn)、農村供銷社轉制后由個人承包或個體業(yè)者開辦的,也有是聽書人“下海”自掏腰包所辦的書場,目的是讓老聽客有書聽,讓老年人有個地方聚聚、聊聊。
而雅廬書場則屬于第二類。據(jù)悉,雅廬書場所在的區(qū)政府一年大概要補貼60、70萬元的運營成本,所以僅僅憑借每天300多元的票款收入,想要自負盈虧絕無可能。
秦建國認為,現(xiàn)如今僅僅依靠開辦書場來贏利肯定會輸?shù)煤軕K,一定要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秦建國說:“那些關掉的美琪書場,大華書場、西藏書場都是曾經響當當?shù)奈幕放?。但關了之后,卻沒有一個能夠還出來的。如果可以關一還一,哪怕是換了地方,面積變小了,戲迷們也會很高興。那么大的上海難道真的留不下幾所聽書唱書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