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詩詞中的“撞韻”、“擠韻”和“連韻”
詩詞是要押韻(壓韻)的,即在詩詞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由于從古至今漢字的聲韻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現(xiàn)代兩個聲韻系統(tǒng),所以詩詞的押韻也大體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按照古聲韻系統(tǒng)來押韻,二是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聲韻系統(tǒng)來押韻。在詩詞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用舊聲韻和新聲韻的詩人都不在少數(shù),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遵循古聲韻的,詩押《平水韻》就可以了,如果寫古體詩,還可以鄰韻通押。詞一般按《詞林正韻》來押韻。遵循現(xiàn)代聲韻系統(tǒng)的,詩詞都按《中華新韻》押韻就可以,沒有必要區(qū)分今體詩韻、古體詩韻和詞韻了,因為《中華新韻》只有十四個韻部,已經(jīng)很寬泛了,如果再寬,就寬得沒有邊了。 押韻其實就這么簡單,但是還有一些細節(jié)是需要注意的。今天,我想就押韻過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撞韻、擠韻和連韻及其破解辦法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在談撞韻、擠韻和連韻之前,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押韻八戒”。 古人所謂的“押韻八戒”,即一戒落韻、二戒湊韻、三戒重韻、四戒倒韻、五戒啞韻、六戒僻韻、七戒擠韻、八戒復(fù)韻。 落韻 也叫出韻。就是用一個別的韻部的字與一首詩中原來韻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韻,這是不允許的。律詩的首句用臨韻不算落韻,因為首句本來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許從寬。這種情況叫“孤雁出群”。也有人在律詩的最后一句用臨韻,名之曰“孤雁入群”。我個人認為,“孤雁出群”是一種從寬處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從寬是沒有根據(jù)的。當然,詩的結(jié)句或結(jié)聯(lián)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結(jié)尾處。出于意境上的考慮,為了不至于因韻害意,有時候偶爾來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最好不要濫用,畢竟它與“孤雁出群”不同。至于中間的一些句子出現(xiàn)落韻則是絕對不允許的。 湊韻 俗稱“掛韻腳”。就是為了押韻,勉強選用韻部中一個與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連貫、不關(guān)聯(lián)的字,湊成韻腳。這是不行的。 重韻 就是重復(fù)押一個字做韻腳,這也是不可以的。 倒韻 就是為了押韻,把正常的詞顛倒過來。比如“風雨、先后、新鮮、慷慨、凄慘、玲瓏、參商、琴瑟”等等,把它們顛倒過來寫,就覺的非常別扭。平時習慣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為了押韻而有意顛倒詞的習慣順序。 啞韻 就是用一些聲調(diào)讀起來不清晰,意義也不明顯的字押韻。并不是所有是平聲字都適合做韻腳的。有的字看起來不喜歡,讀起來也不響亮,就不要免強使用它了,否則會使整個詩句都感覺萎靡不振。“欲作佳詩,先選好韻。凡音涉啞滯者,便宜棄舍”。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們的話,可參考。 僻韻 就是用不常見的生僻的字押韻。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幾個認識?又如上平一東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專門喜歡找一些生僻的字來顯擺。其實,他不知道他顯擺出來的正是一種詩病。袁枚老先生說:“李杜大家,不用僻韻,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擠韻 又叫“犯韻”、“冒韻”。就是詩句中使用了與韻腳同韻的字,造成句讀拗口。但是,與韻腳連在一起的疊韻是一種修辭手法,不算擠韻。 復(fù)韻 就是一首詩中,意思一樣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復(fù)地押。比如押了“憂”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這類的押韻是要盡力避免的。它與重韻是一樣的道理。 除了以上“押韻八戒”之外,實際上還有兩種押韻的情況也會對詩詞的韻律美造成一定的傷害。那就是“撞韻”和“連韻”,其中尤以“撞韻”危害最大。 一、撞韻、擠韻和連韻對韻律的傷害。 (一)撞韻。就是不用韻的句子最后一個字(為了與“韻腳”相對應(yīng),我們叫它“白腳”,比如七絕的第三句)也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字。 從一般角度上來講,如果發(fā)生了“撞韻”,整首詩中句腳的字韻就缺少了變化,讀來粘滯、澀口,所以不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例如: 山林烏啼月痕移,云卷風疏竹影低。 清淚絲絲夢中洗,泉聲夜落小樓西。 這首詩寫得生動活潑,基本上還是不錯的。但我們讀起來總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這是因為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現(xiàn)了“撞韻”的“硬傷”。“洗”字一出來,后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壓住了。讀到那里,就覺得別了一口氣,“西”字的韻律感讀不出來。 再如,最近一位網(wǎng)友寫的一首《題三門峽水電站》: 寂寂蒼生含淚怨,巍巍大禹幾曾憐。 何如炸卻焚香案,治我黃河萬里瀾。 從結(jié)構(gòu)安排、遣詞造句上來說,還是很好的,立意也是有一定高度的。但第一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撞韻現(xiàn)象,讀起來象順口溜,破壞了它的美感。 (二)擠韻:前面已經(jīng)解釋了什么是擠韻,現(xiàn)在舉個例子加以說明。例如: 相逢之處草茸茸,峭壁攢峰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這首詩情景描寫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聲的二冬韻,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這兩個字,也在二冬韻里,這就“擠韻”了。但是我們要注意,“茸茸”二字是疊字用法,不屬于“擠韻”。 (三)連韻:就是相鄰的兩個押韻句的韻腳用了同音字作韻字。連韻也叫“合音”。 連韻對詩句的韻律是有傷害的,在七絕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所以,詩人在創(chuàng)作七絕的時候也是比較注意的。因而要在古人絕句中找出“連韻”的例詩是非常困難的。相對來說,律詩中連韻現(xiàn)象要多一些。例如: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杜甫《堂成》 其中“巢”和“嘲”就是連韻。 我把撞韻、擠韻和連韻以及“押韻八戒”中的其它毛病合起來稱之為“押韻十戒”。 嚴格說來,“押韻十戒”是對詩人提出的高層次要求,是一種押韻技巧。“十戒”所指出的問題,并沒有違反詩詞押韻的普遍規(guī)則,不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硬性規(guī)定。但是,它們又確實會對詩詞優(yōu)美和諧的韻律造成一定的傷害,有時甚至是很嚴重的“硬傷”。所以,要想寫好詩詞,這些問題基本上是要克服的。所謂克服就是避免。 二、破解撞韻、擠韻和連韻的辦法。 古代和現(xiàn)代一些對聲韻問題有深入研究的詩人、詞家和評論家對此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遺憾的是,他們只是提出了防止出現(xiàn)這些傷害的要求,換言之,他們只是告訴我們不能出現(xiàn)這種傷害,而并沒有進一步總結(jié)出一旦出現(xiàn)“傷”的時候,如何對它們進行“醫(yī)治”,從而使之有“傷”而無“害”。因為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情況是很復(fù)雜的,有時候“傷”是避免不了的,硬要去避,就有可能會因文害意、因韻而害意。為此,必須有一種補救的辦法,以盡可能地將它們的傷害消除。 這個問題比較深奧,要破解這個問題,需要作者有相當?shù)奈淖竹{馭能力。下面,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創(chuàng)作體會,結(jié)合古人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成功經(jīng)驗,談?wù)剛€人初淺的看法。 (一)應(yīng)該避免的“硬傷”。 前面說了,“押韻八戒”中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要避免的。具體說來,就是要力戒落韻、湊韻、重韻、倒韻、啞韻、僻韻、復(fù)韻。因為這些問題一般都對詩詞韻律美的傷害程度很大,而且根本無法破解。因為它們的傷害不僅僅是聲韻上的,還有意境、語法、視覺美感上的傷害。 但其中的“擠韻”、“連韻”相對其它幾種情況來說,對韻律的傷害要小一些,也不存在意境、語法、視覺美感的傷害。“撞韻”對韻律傷害雖然比較大,但它與“擠韻”、“連韻”一樣,也沒有意境、語法、視覺美感上的傷害。更重要的是,有時候這些問題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 當它變得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怎么辦呢?能不能有一種辦法將它對詩詞韻律的傷害降低甚至是消弭于無形呢?這就是我們下面要探討的問題。 (二)破解撞韻、擠韻、連韻的方法。 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當詩詞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撞韻”、“擠韻”和“連韻”的時候,應(yīng)當如何將其對詩詞韻律的傷害進行消除。 詩中押韻的句子我們叫它“韻句”。對于韻句而言,如果整句詩的句讀重心落在了最后一個字上,也即落在了韻字上,這樣的韻我們稱之為“死韻”。 反過來,如果整句詩的句讀重心落在韻字之前的別的字上,這樣的韻我們稱之為“活韻”。 一般來說,韻腳為“死韻”時,撞韻、擠韻、連韻就會對詩詞的韻律產(chǎn)生傷害,形成“硬傷”;而韻腳為“活韻”時,撞韻、擠韻、連韻就不會對詩詞的韻律產(chǎn)生太大的傷害,甚至完全有傷無害。 比如上一例中,后三句的句讀重心分別是“低”、“洗”“西”,這時“洗”字的撞韻必然會對全詩造成嚴重傷害。 相反,如果我們想辦法將韻腳的韻字做成“活韻”,那么,不論是撞韻、擠韻、連韻都不會對韻律造成太大的傷害,甚至于完全不構(gòu)成傷害。例如: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七絕·初春小雨》 在這首詩中,“處”字撞韻了,可是我們卻感覺不到撞韻的傷害,仍然覺得全詩流暢上口。關(guān)鍵就在第二句的“近卻無”的句讀重心落在了第五個字“近”字上,而結(jié)句的重心落在“滿”字上,這樣這兩句詩的韻就成了“活韻”。全詩就成功的避免了撞韻所造成的傷害。 我們不難看出,解決詩韻好壞的根本,是要明白什么是“活韻”、什么是“死韻”。如果你的作品多一些“活韻”句,即便有一些傷,也可能傷而無害,決不會構(gòu)成詩詞的“硬傷”。但如果你的作品中都是“死韻”句,就會造成詩詞的“硬傷”,有傷必害。 做成“活韻”有那些方法呢?有兩種辦法: 1、轉(zhuǎn)移句讀重心,讓整個句子的句讀重心落在韻腳之外的其它字上。 這是最重要、最常用的辦法。上面已經(jīng)講過,我就不再講了。 2、在韻腳盡量選用開口韻字,少用收口韻字。 如“晚煙殘”讀起來感覺拗口,雖然“煙”、“殘”這兩個字不屬同一個韻部,只是鄰韻字,卻也類似于“擠韻”造成的傷害。 但“晚煙寒”劫很爽口,而“寒”與“殘”屬于同一韻部,同樣的韻字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音韻效果呢? 這里的關(guān)鍵是:“殘”表示出一個過程,但它自身又是一個收口音字,以至句意在腦海中還沒有充分展開時,發(fā)音就結(jié)束了。這樣“擠韻”對句讀的傷害就凸現(xiàn)出來了。 而“寒”只是一種感覺,又是開口音字,腦海中的意和音是同步發(fā)展的,所以“擠韻”的傷害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以收口音字為韻腳時容易成為“死韻”,而以開口音字為韻腳時容易做成“活韻”,這使全詩的后續(xù)發(fā)展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音韻變化。例如: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七絕·泊船瓜洲》 先看“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的兩個“山”字,由于在韻腳“山”字之前還用了一個“山”字,而又不屬于修辭意義上的反復(fù),較之使用一個與韻腳同韻的字危害更甚,所以是比一般的擠韻現(xiàn)象更為嚴重的擠韻,可是因為它用“數(shù)重山”將韻字做成了活韻,于是擠韻造成的傷害就不明顯了。 再看轉(zhuǎn)句末尾的“岸”字,本是嚴重的撞韻,可是我們卻感覺不到撞韻的傷害,仍然覺得全詩流暢上口。一是因為最后的“岸”是個開口音字。二是詩人不但將上句韻腳的“山”做成了活韻,還在緊接著的第四句用“照我還”,把結(jié)句的句讀重心從韻腳的“還”字上轉(zhuǎn)移開了,韻腳也變成了“活韻”。這樣,就把撞韻的傷害消于無形。 前面說過,連韻對絕句韻律的傷害表現(xiàn)尤為突出,所以古人在創(chuàng)作絕句的時候是特別注意的,要在古人絕句中找出“連韻”的例子十分困難。下面就以一首連韻的七律來說明破解之法: 新年草色遠萋萋,久客將歸失路蹊。 暮雨不知溳口處,春風只到穆陵西。 孤城盡日空花落,三戶無人自鳥啼。 君在江南相憶否,門前五柳幾枝低。 ——劉長卿《七律·使次安陸寄友人》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萋”、“蹊”兩個同音字組成了“連韻”。但作者第一句用“遠”字吊口,把“遠萋萋”一句做成了“活韻”。從而也就避免了連韻的傷害。 同樣,末句“幾枝低”的“枝”字與“低”字雖不是同一韻部,但屬于鄰韻,對聲韻的妨害也近似于擠韻。而且,越是靠近韻腳的地方,發(fā)生擠韻時的傷害也就越明顯。這里,雖然“幾”字是本句的句讀重心,看似將韻腳的“低”做成了活韻,但由于“幾”字也與“枝”韻母相同,只是聲調(diào)不同而已,而“枝”與“低”屬于鄰韻,所以讀到結(jié)尾的“幾枝低”的時候感覺仍很粘滯,不爽口。 以上講了關(guān)于破解撞韻、擠韻和連韻的一般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需要指出的是,具體情況有時是很復(fù)雜的,不能膠柱鼓瑟,不知靈便之術(shù)。比如擠韻,是指在句中用了與韻腳同韻的字。如果用了同一個字算不算擠韻呢?當然。我認為,如果這個字不是有規(guī)則的重復(fù)使用,不能構(gòu)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音樂效果,它就是擠韻,而且是擠韻中的一種最嚴重、最極端的情況。另外,一般來說擠韻的字距離韻腳越近,傷害就越大。但如果它們連在一起的話,卻又不是擠韻,而是修辭手法中的疊字入韻。有時看起來沒有連在一起,而是通過一種特殊的手法相連,如“瞧一瞧”等,它是一種特殊的構(gòu)詞法,其實與“瞧瞧”是一樣的,只不過為了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而加上了一個沒有意義的、充當中輟的字,我們也不妨將其作為疊韻看待,而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擠韻現(xiàn)象。 再有,我們說過,撞韻的傷害是比較大的,一般應(yīng)設(shè)法避免,如果不可避免,就必須要將韻腳上的韻字盡量做成活韻。若是活韻也做不成,是不是可以采取類似于做活韻的辦法,轉(zhuǎn)移發(fā)生撞韻的這個句子的句讀中心,沖淡發(fā)生撞韻之字的聲韻效果,使它聽起來不那么刺耳呢?這是當然的,也可以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比如上面講到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個“綠”字就很搶眼、很入耳,在句中分量很重,是句讀重心,重中之重,它也有效地沖淡了“岸”字的聲韻效果,從而進一步消弭了撞韻的傷害。正因為這樣,詩人才為我們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摘自《逍遙樓詩詞論稿》) 詩歌的押韻有哪些現(xiàn)象需要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