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無量香光網(wǎng)站
怎樣做一個居士
二、三類法門
修學佛法的法門雖多,若從大體上說,可分三大類: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脫道。
第三是菩薩道。
學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脫道;學佛的著力點,卻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與解脫的最大關(guān)鍵。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離開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脫道。
解脫道的求取,也不等于佛果的圓成,解脫生死的人,并不就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須將人天道與解脫道兼顧并重,這便稱為菩薩道。
從性質(zhì)上說,人天道是偏重于福業(yè)的經(jīng)營,比如布施、救濟、放生、戒殺、社會公益等事;解脫道是偏重于慧業(yè)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禪、拜佛、念佛、聽經(jīng)、看經(jīng)等等。最要緊的,還是在于戀世與出世的區(qū)別:如有戀世的心,雖修慧業(yè),仍是人天福報;如有出世的心,雖營福業(yè),也歸解脫之道。
毫無疑問地,學佛的目的,不在人天道;佛教的態(tài)度,也不僅在解脫道。自求解脫,也要使得一切眾生求得解脫,自求解脫是慧業(yè),助他解脫是福業(yè),?;垭p修的,便是菩薩道??梢?,佛教的宗旨雖是出世的,佛教的方法卻是入世的。因為自求解脫,是求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所謂出世,也是為了出離世間的苦惱。救濟眾生,是為幫助眾生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雖然出世,卻不逃世。同時,佛教所謂的解脫,是重于心--精神的自在,不受五欲(粗)的煩惱的束縛,這便是心解脫,便可離欲界而生色、無色界,乃至出離生死;若能不受無明(細)的習業(yè)及無知的束縛,便是慧解脫,便可超脫生死,乃至成佛。因此,解脫了的人,固然不受生死的束縛,但也并不就是不受生死,因為為了度眾生,他們?nèi)皂毶?。不過,他們的生死,是出于自由意志(愿力)的自主,不同于一般凡夫的生死,是由于煩惱造成(業(yè)力)的牽引。正像一個去監(jiān)獄為犯人講演的自由人,雖也進入監(jiān)獄,接觸了犯人,但他的心里感受,與被法律制裁而監(jiān)禁在獄中的犯人,是不同的。所以,已經(jīng)解脫了的人,雖入生死,仍不以生死為苦;雖在生死,卻不受生死的束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