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記宋鐵巖烈士 尉常榮 (一) 宋鐵巖烈士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著名將領。他原名孫肅先,字曉天。 1909 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縣大綏河區(qū)前蒐登河村。他八歲入學,先后在本村私塾、大綏河高等小學、吉林師范念過書。1925年他考入長春第二師范學校時,因受“五卅運動”影響,即投身反帝反封建、反賣國賊的斗爭洪流,經(jīng)受了鍛煉和考驗。到1927年他成了學生運動的領袖,帶領二師學生參加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行修筑吉會鐵路的斗爭,取得了勝利。此后不久,在學校由他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秋聲書社”并擔任主編。“秋聲”在該校教師、地下黨員楚圖南的關懷指導下,對愛國學生起了很好的輔導作用。 1929年秋,宋鐵巖到北京求學。經(jīng)與黨組織聯(lián)系,參加了“互濟會”。1931年春他考入北平中國大學,不久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擔任“互濟會”中國大學分會主任。因他品學兼優(yōu),為人熱情,在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不久被選為中國大學學生會主席和北平大學生聯(lián)合會理事。 “九·一八”事變后,宋鐵巖多次帶領同學走上街頭、撒傳單、貼標語,發(fā)表演講,舉行示威游行。12月宋鐵巖被選為北平學生南下請愿團代表,并為負責人之一。17日他們向國民黨中央黨部請愿時,遭到軍警鎮(zhèn)壓,有30余人被槍殺,百余人受傷,被捕者甚多;宋鐵巖也遭逮捕,倍受折磨。在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國民黨反動政府被迫釋放了被關押的學生。宋鐵巖出獄后,留在北京繼續(xù)進行抗日救亡活動。 (二) 1932 年秋,朱鐵巖受黨的派遣回東北從事兵運工作。1933年初,他和舅父、共產(chǎn)黨員曹國安及于克等同志,一道到吉林東大營偽警備五旅14團迫擊炮連當兵。經(jīng)過一番工作,在端午節(jié)聚餐時他們舉行兵變,擊斃了偽連長、率領起義隊伍到達磐石抗日根據(jù)地,經(jīng)組織安排編為南滿游擊隊迫擊炮連。 1933 年冬,為粉碎敵人的“討伐”,將游擊戰(zhàn)爭擴展到南滿地區(qū),楊靖宇率隊南征,宋鐵巖也跟隨前往。他們于 1934年2月,在濛江縣的白江河密林召開了各抗日軍首領會議,組建了“江南抗日聯(lián)合軍總指揮部”,選舉楊靖宇為總指揮,隋常青為副總指揮,李紅光為參謀長,宋鐵巖為總政治部主任。 會后不久,楊靖宇得知:敵人準備進山‘“討伐”的情報,為避敵鋒芒,他們將主力部隊轉(zhuǎn)移到遼寧桓仁縣老禿頂子山。這里是1933年楊靖宇留下一批人開辟的根據(jù)地,其范圍包括哈堂溝、鬧子溝、磊子溝、嗅水頭、仙人洞、馬鹿溝等地。 芒種前的一天,楊靖宇率領三個騎兵連化裝襲擊東昌臺。行動前宋鐵巖找一些白布撕成條,做袖標,蓋上用肥皂刻制的偽軍番號印鑒以蒙騙敵人。第二天清晨,三個騎兵連以快速動作,攻入東昌臺,兩個連偽軍被繳了械。我部燒毀營房后迅速轉(zhuǎn)移,撤出了東昌臺。這時,敵人從新賓蜂擁而至,與我軍交火,從中午打到天黑,敵人傷亡慘重,我軍二連金連長和五、六名戰(zhàn)士犧牲了,還有多人負傷。當晚,從老禿頂子來人接應楊靖宇撤出戰(zhàn)斗。經(jīng)桓仁縣北部的歪脖望、老禿頂子西北的大西溝,到達老禿頂子附近的哈堂溝。 第二天,宋鐵巖協(xié)助楊靖宇,在仙人洞召開了獨立師領導干部和地方武裝負責人會議。會議決定,以老禿頂子抗日游擊根據(jù)地為依托,向本溪、鳳城、寬甸等地發(fā)展游擊區(qū),和那些地方的抗日軍會合,創(chuàng)建新的抗日游擊根據(jù)地。 會后不久,楊靖宇兵分三路,進行西征,向新賓挺進,一、二路各一個連,分別由曹國安、王仁齋帶領,三路有兩個連和衛(wèi)士隊,由楊靖宇和宋鐵巖帶領。楊、宋率領的這一路從二密穿過公路,經(jīng)英額布,于第二天到達木頭伙洛,同另兩路會合。當天晚上,楊靖宇就派人到永陵附近觀察地形和敵人的部署情況,宋鐵巖一直跟隨楊靖宇在新賓一帶活動。 1934 年 10 月,宋鐵巖被任命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獨立師南滿第一游擊大隊政治委員。他帶領游擊大隊抵達樺川縣的北夾溝的山上。 翌日清晨,撫松縣五里河偽警察隊長王福德,率領一個中隊向游擊大隊包抄過來。宋鐵巖當即下令集合帶部隊上了山頭,這時敵人攻上來了,用五、六挺機槍向山上掃射。宋鐵巖面對強敵,鎮(zhèn)定自若,他揮動匣槍,邊指揮,邊向敵人射擊。這次戰(zhàn)斗打得非常激烈,宋鐵巖的傳令兵小洪和小謝相繼犧牲。當敵人沖到溝塘邊時,又有兩名隊員中彈犧牲,兩三名負傷。他們陣地后面是大江,沒有退路。在宋鐵巖的指揮下,部隊同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戰(zhàn)斗。 這次戰(zhàn)斗從早晨打到晚上,敵人才撤退。游擊隊犧牲了34人,其中有27人的頭被敵人割去了,見此情景,隊員們異常悲痛,他們把王福德看作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致表示要為犧牲的同志報仇雪恨。 戰(zhàn)斗結束后,宋鐵巖向師部報告了戰(zhàn)斗情況。師部指示,要他們想方設法消滅王福德。 宋鐵巖向全體指戰(zhàn)員傳達了師部指示,并動員20余名打圍的獵手參加游擊隊。這些獵手槍法好,地理熟,作戰(zhàn)勇敢。其中一位姓孟的炮手槍法特好,無論是飛禽,還是走獸,只要叫他看見,保證一槍命中。為了向這位炮手學習,宋組織部隊練習槍法。經(jīng)過艱苦的訓練,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射手。一次,宋鐵巖率領部隊行至安圖邊界的東岔時,尖兵飛報:從樺川來了三百多名日偽軍,正從西岔通過。宋鐵巖立即帶隊上山迎擊敵人。隊員們見到敵人就要打。炮手們說我們先給敵人點厲害嘗嘗。這些炮手一齊開火,一下子就打死打傷 40 余名敵人。日偽軍見勢不妙,奪路而逃。 (三) 春節(jié)過后,宋鐵巖率部到臨江一帶開展游擊活動。3月間,宋鐵巖部由樺川轉(zhuǎn)戰(zhàn)到濛江。這時,南滿第一游擊大隊改稱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教導團,由楊俊衡任團長,宋鐵巖任政治委員。 這時雖然已是清明時節(jié),但北國仍是千里冰封,白雪鋪地。指戰(zhàn)員們常常在荒山雪地里野營。夜里,滴水成冰,寒風刺骨。冷得大家睡不了覺,就坐在地上攏火取暖,過著“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的艱苦生活。隊伍天天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轉(zhuǎn)游,地上的積雪很厚,山間小路很滑,行走十分困難,不少人凍傷了手腳。指戰(zhàn)員們經(jīng)常是吃上頓沒下頓,有時幾天吃不到一粒糧食,不得不以樹皮、草根或干癟的野果充饑。這時身患肺結核病的宋鐵巖身體十分瘦弱,他步履沉重,呼吸困難,走一段路就停下來喘喘氣,咳嗽一陣子。但他一直以超人的毅力堅持行軍、打仗。同志們見他行走吃力,想攙扶或背他,他說什么也不讓,硬是挺著腰板,堅持往前走。大家非常關心他,弄到好吃的就給他送去。他不忍心自己吃,東西不論多少,都分給部下。 1935年3、4月間,宋鐵巖率部回到濛江,和軍部會合。這時軍部調(diào)周建華到教導團任政治委員,宋鐵巖調(diào)回軍部,又同楊靖宇并肩戰(zhàn)斗。 1935年冬,日軍三毛師團、藤井部和偽“靖安軍”李壽山部共幾萬人,在東南滿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冬季大討伐”。為了消滅敵人,宋鐵巖奔走各地,發(fā)動和組織群眾支援部隊。他還協(xié)助楊靖宇指揮,采用打伏擊、掏老巢或夜襲敵后等游擊戰(zhàn)術,與敵周旋,打得敵人首尾不能相顧,連吃敗仗。他和楊靖宇于 10月間,在柳河大孤山至八道江之間的旱蔥溝設埋伏,一舉截獲了邵本良從孤山子運往八道江的 40 輛大車軍需品,還俘虜了邵本良的小老婆。接著,又取得了通化縣熱水河子等戰(zhàn)斗的勝利。日軍三毛司令見“紅袖頭”(即偽靖安軍)被人民軍打得潰不成軍,極為懊惱,氣急敗壞地把這支無能的隊伍調(diào)出整訓。日寇的“冬季大討伐”被粉碎了。 1936年初,日偽當局,以偽滿軍政部顧問佐佐木為首,率領一、二、三、五軍管區(qū)偽軍共一萬六千余人,準備對東邊道北部各縣再次進行討伐。 楊靖宇得到敵人要進行“討伐”的情報后,立即召開軍黨委會議,和宋鐵巖等一軍領導同志研究了反“討伐”的方針和對策。最后決定主力部隊南下,把敵人引走,用“走”和“拖”的辦法與敵作長途周旋,在運動中尋找戰(zhàn)機,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 一切準備就緒后,楊靖宇于3月末率軍部和一師主力部隊從柳河縣根據(jù)地出發(fā)南下,向桓仁、新賓、本溪等縣挺進。宋鐵巖也跟隨前往。一路上,他協(xié)助楊靖宇采用疲敵戰(zhàn)術,到處設疑兵,牽著邵本良的偽軍往前走,并派小股部隊不斷的騷擾,不讓他們吃好飯,睡好覺。 (四) 1936年,是東北人民抗日斗爭大發(fā)展的一年,東北的抗日游擊戰(zhàn)爭形成高潮。這一年2月10日,以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軍至第六軍軍長楊靖宇、王德泰、趙尚志、李延祿、周保中、謝文東和湯原游擊隊、海倫游擊隊名義簽署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統(tǒng)一軍隊建制宣言》發(fā)表,東北各地的抗日武裝從2月下旬開始,相繼改編為東北抗日聯(lián)軍。東北人民革命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軍。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宋鐵巖任政治部主任。 同年6、7月間,在吉林省金川地區(qū)的會家溝,召開了南滿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楊靖宇當選為中共南滿省委書記,宋鐵巖當選為中共南滿省委委員。 緊接著宋鐵巖又參加了楊靖宇和抗聯(lián)二軍政治委員魏拯民召開的東、南滿黨和抗聯(lián)一、二軍主要領導干部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魏拯民傳達了共產(chǎn)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精神和中共代表團關于撤銷滿洲省委,組成四個省委和編成路軍的指示,將東滿省委和南滿省委合組為東南滿省委(亦稱南滿省委),魏拯民任書記,楊靖宇、宋鐵巖等為委員,抗聯(lián)一軍和二軍合編為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楊靖宇任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宋鐵巖任政治部主任。會議決定抗聯(lián)一軍一、三師和二軍一部進行西征。西征軍的行動部署是以本(溪)、桓(仁)抗日游擊根據(jù)地為依托,從遼陽、岫巖、營口等地敵兵力薄弱的地區(qū)迂回向西挺進,跨過遼河,直奔山海關、熱河。 6月初,當楊靖宇從日偽的報紙上看到共產(chǎn)黨部隊在熱河一帶活動的消息后,非常興奮,他斷定我黨領導的軍隊已到達熱河地區(qū),于是派人前去聯(lián)系。并命令一師進行西征。 宋鐵巖的肺結核病一直沒好,身體消瘦,十分虛弱,出發(fā)前,一師的幾名主要領導干部,勸他留在后方休息。宋鐵巖說什么也不答應,堅持和大家一起去西征,他堅定地說:“西征是到新區(qū)斗爭,這個任務本身就很重了,再加上道路不熟,困難就更多些,這些都要求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你們幾個人的指揮戰(zhàn)斗任務和開展地方工作的任務已經(jīng)夠重的了,再把政治工作加到你們幾個人身上還得了,我必須得去!” 在宋鐵巖,程斌和李敏煥的率領下,一師西征部隊從本溪縣老和尚帽子附近的鋪石河出發(fā),由“占東洋”的抗日軍帶路,翻山越嶺走小路,晝夜兼程、經(jīng)過本溪縣境的套子峪,太平山等地,從連山關與下馬塘之間跨過安奉鐵路。 遼陽、岫巖屬新區(qū),情況復雜,敵情嚴重。為避免與敵遭遇,加快進軍的速度,西征軍一直在山嶺迂回前進,經(jīng)常晝伏夜行,一走就是幾十里,甚至上百里。飯吃得很不規(guī)律,有時一天連一頓飯也吃不上。這種惡劣的條件,使宋鐵巖身體難于承受。西征開始不久,就看他食欲不振,步履沉重,呼吸困難。每到休息的時候,他總是咳嗽不止,說話困難,不斷地用拳頭捶打胸部。但他非常樂觀,一直精神抖擻地堅持行軍打仗,鼓勵大家奮勇前進。由于連續(xù)不斷的行軍打仗,加之營養(yǎng)嚴重缺乏,使他的病情急劇惡化。高燒不退,大口吐血,不能吃飯,只能喝一點雞蛋清,每天都由戰(zhàn)士們用擔架抬著走。他看戰(zhàn)士們抬著他翻山越嶺,負擔很重,體力消耗很大,有時還得打仗,實在不忍心。又想到征途遙遠,道路艱難,自己的病又不能很快好轉(zhuǎn),老叫人家抬著走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他同意了一師幾名主要領導的勸告,決定回本溪縣和尚帽子山休養(yǎng)。一師領導派少年營一個排護送他往回返。臨行前,他和一師主要領導研究了工作、總結了經(jīng)驗教訓,分析了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應采取的相應措施,然后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西征部隊。 西征部隊歸來后,看到宋鐵巖臥床不起,病情仍然十分嚴重。一師主要領導向他報告了西征情況,安慰他安心休養(yǎng),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1937年陰歷大年初一( 宋鐵巖的犧牲,是抗聯(lián)一軍的巨大損失,楊靖宇親自主持了隆重的追悼會,眼含熱淚的戰(zhàn)友們悲壯地唱起了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追悼歌》。
宋鐵巖用畢生的精力,實踐了他從軍時立下的誓言:“提鞭策馬赴戰(zhàn)場,巨獻三杯熱中腸,怒火交流我心燒,將把人類大敵消,資本惡魔捕殺盡,工農(nóng)專政牢又牢”。 宋鐵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宋鐵巖永垂不朽! (趙 犁 編輯)
宋鐵巖烈士紀念碑位于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掌鎮(zhèn)胡家堡子村和尚帽子山上。這里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宋鐵巖烈士的犧牲地。
歡迎訪問遼寧雙擁優(yōu)撫工作圖書館http://lnsyyfgz.360do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