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門冬湯 來源:《古今名醫(yī)方論》 作者:羅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主之。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 (十 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二斗,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喻嘉言曰∶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 。 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者,謂肺藉其清涼,知清涼為肺之母也。有貝母之名者,謂肺藉其豁痰,豁痰為肺之母也。然屢施于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之癥,而屢不應(yīng),名不稱矣。孰知仲景妙法,于麥冬、人參、甘草、大棗、粳米,大補(bǔ)中氣以生津液,津液隊(duì)中,又增入半夏辛溫之味,以開胃行津而助潤肺,豈特用其利咽下氣哉?顧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shí)善用半夏 。 注解: 麥門冬湯 出自《金匱要略》。有滋養(yǎng)肺胃,降逆和中之功。用于肺胃陰傷氣逆之肺萎和胃陰不足證?,F(xiàn)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kuò)張、慢性咽喉炎等肺系疾患。 組成:麥門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參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棗12枚 用法:上六味藥,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 功用:滋養(yǎng)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虛熱肺痿,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胃陰不足證: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病機(jī):胃陰不足,虛火上炎,灼傷肺陰,虛氣上逆。 配伍特點(diǎn):甘潤劑中少佐辛燥之品;培土生金。 辯證要點(diǎn):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kuò)張,慢性咽喉炎,或慢性萎縮性胃炎屬胃陰不足,氣逆嘔吐者. 方論: 本方所治虛熱肺痿乃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所致。病雖在肺,其源在胃,蓋土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則肺之陰津亦虧,終成肺胃陰虛之證。肺虛而肅降失職,則咳逆上氣;肺傷而不布津,加之虛火灼津,則脾津不能上歸于肺而聚生濁唾涎沫,隨肺氣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則肺津損傷愈重,日久不止,終致肺痿。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肺胃陰傷,津不上承,則口干咽燥;虛熱內(nèi)盛,故手足心熱。胃陰不足,失和氣逆則嘔吐;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為陰虛內(nèi)熱之佐證。治宜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方中重用麥冬為君,甘寒清潤,既養(yǎng)肺胃之陰,又清肺胃虛熱。人參益氣生津?yàn)槌?。佐以甘草、粳米、大棗益氣養(yǎng)胃,合人參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歸于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陰虛,虛火上炎,不僅氣機(jī)逆上,而且進(jìn)一步灼津?yàn)橄?,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溫燥之品,但用量很輕,與大劑麥門冬配伍,則其燥性減而降逆之用存,且能開胃行津以潤肺,又使麥門冬滋而不膩,相反相成。甘草并能潤肺利咽,調(diào)和諸藥,兼作使藥。 加減變化: 若津傷甚者,可加沙參、玉竹以養(yǎng)陰液;若陰虛胃痛、脘腹灼熱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養(yǎng)陰益胃止痛之功。 用藥禁忌:肺痿屬于虛寒者不能用本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