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清西陵同時于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的第24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締約國大會上,被成員國全票通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河北易縣的清西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分別于今年4月和5月舉行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標志揭幕儀式。清初先建陵于遵化縣馬蘭峪西(東陵),雍正8年(1730年)選易州永寧山下太平峪為陵址(西陵),翌年興建泰陵,乾隆時有詔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間在東西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有東西陵之分。
清東陵位于北京以東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昌瑞山主峰兩側(cè)向東西伸展,層層降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清東陵始建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帝后妃陵寢,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寢。東陵內(nèi)建有順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豐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以及孝莊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東陵、孝貞顯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孝欽顯皇后(慈禧)的菩陀峪定陵,還建有五座妃園寢。從1663年起至1935年止,先后葬入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包括孝莊文皇后和慈禧在內(nèi)的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東陵建筑,以孝陵為中心,左右排列在昌瑞山下。東側(cè)為景陵、惠陵,西側(cè)為裕陵、定陵,整個布局井然有序,氣氛莊重,肅穆和諧。各后妃園寢,大多數(shù)按照各墓主生前侍奉皇帝的關系環(huán)繞排列在各帝陵周圍,形成了以帝陵為中心的相對獨立系統(tǒng)。清東陵的建筑布局,體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觀點和宗法制度等級。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距北京120余公里。陵區(qū)東起梁格莊,西至紫荊關,南到大雁橋,北止奇峰嶺,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北依層巒疊嶂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東流的易水河,青草萋萋,古樹參天,風景雄偉而幽美。清西陵陵區(qū)內(nèi)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西陵的陵園建筑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間,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雍正的泰陵。泰陵居于陵區(qū)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其東西兩側(cè)。嘉慶的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規(guī)模與泰陵不相上下。道光的慕陵工藝精巧,規(guī)模雖小,但其工程質(zhì)量之堅固超過了泰、昌二陵。崇陵是光緒的陵墓,在泰陵東5公里,是我國現(xiàn)存帝陵中最后建造的一座。
清王朝的帝陵陵址選擇在這二處是有原因的,特別是東陵的陵址,與政治風水極有關聯(lián)。所謂政治風水,就是假借風水外衣為其政治需要而服務。這在封建社會,是統(tǒng)治者所慣用的。入關后的順治帝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然而野史與傳說的雜亂,卻給東陵陵址的選定,披上了層令人恍惚的紗衣。其中一說是順治自己看中的:順治帝“嘗校獵遵化,至后為孝陵之地,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郁非常,可為朕壽宮’。因自取佩?(即指環(huán))擲之,諭侍臣曰:‘?落處定為穴,即可因以起工’。后有善青鳥者(風水先生--筆者注)視之,相驚以為吉壤也?!保ㄐ扃妗肚灏揞愨n.方技類》)一說是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帝選中的,由于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帝未及為自己壽宮動工,就吊死在景山。明朝亡國之君未能如愿享用的“萬年吉地”,于是就被清王朝開國之主占用了。還有一說是欽天監(jiān)杜如預、楊宏量等“勘測過孝陵”。產(chǎn)生多種說法的原因,是與滿族入關統(tǒng)治漢族有關的。清統(tǒng)治者入關后,在攻克揚州時,多爾袞曾致書史可法勸降,信中聲言:“國家之撫定燕京,乃得之于闖賊,非取之于明朝也?!鼻迦腙P奪的不是大明天下,而是幫助明滅李自成的。反映到墓葬問題上,就出現(xiàn)了明崇禎帝選的陵址,傳給清世祖順治的“佳話”,這對于贏得漢人之心,在政治上是需要的。出于這個政治目的,順治的孝陵乃至清朝以后的歷代陵寢,大體都吸納了明朝帝陵陵制。
首先,關于墓葬的風水,完全遵循了關內(nèi)漢族堪輿術的一套理論。如孝陵為順治自己選陵址一說;如乾隆帝在《哀明陵十三韻》中所稱:“英雄具眼自非常,豈待王廖陳其藝?!保ㄍ?,指山東王賢;廖,指江西廖均卿,均為當時著名風水大師。)清帝選陵址,也是件宮內(nèi)大事,乾隆帝自認為也學會了堪輿術,不需要聽任漢族堪輿家的點撥了。
其次,清東、西兩陵的地面建筑,其大體格局,也同明陵相仿。以孝陵為例:石碑坊、神道、大紅門、圣德神功碑、石象生、石橋、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及寶城寶頂?shù)染鶄?。只有圣德神功碑,自道光帝的慕陵開始,以后的四帝陵均沒設置。
第三,清入關前遵行的是火化。據(jù)《東華錄》記載,乾隆帝在追述滿清墓葬制式時曾說:“本朝肇跡關東,以師兵為營衛(wèi),遷涉無常,遇父母之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隨身捧持,聊以隨其不忍相離之愿,非得已也。”土葬是滿族入關后才從順治帝開始的。順治帝雖然葬在孝陵,據(jù)載也是火化后才土葬的。他6歲登基,在位18年,24歲突然死去,成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據(jù)《大清會典事例》所載,順治十七年(1660),深得順治帝寵愛的董鄂妃紅顏薄命死去,福臨郁郁不歡,不到半年因病痘死于養(yǎng)心殿。后在北京景山壽皇殿按佛教進行了火化。由浙江玉林通?的弟子茆溪行森禪師為其舉火,火化后葬入孝陵。因此,順治帝的孝陵葬式,是滿清墓葬制式轉(zhuǎn)向漢族陵墓制式的一個過渡。以后的清帝葬式幾乎全遵行漢族自古以來的“冢以藏形,廟以安神”這一墓葬制式。
第四,對龍文化的接受。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稱:“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咸池”、“北宮玄武”,四神拱衛(wèi)天帝的“中宮”。后來有了發(fā)展,認為四神在天上是保衛(wèi)天帝,在人間是保衛(wèi)帝王和他的臣民,在墓中是保衛(wèi)墓主和他的靈魂。四神在墓葬中的出現(xiàn),最早在西漢晚期,而且很快在墓葬中盛行起來,成為中國古代漢族的喪葬習俗,陵寢制度。清帝陵中,不僅在地面建筑中,隨處可見龍的形象,就在地宮里,也是極力效法的。例如道光帝的慕陵地宮便是如此,還引出了個故事。按乾隆帝定的規(guī)制,道光帝的陵寢建在東陵,歷時七年,于1827年建成,并葬入了孝穆皇后。1828年某天夜里,道光皇帝夢見孝穆皇后在一片汪洋中向他求救,醒來便覺不快,擔心自己的地宮出了問題,即去東陵查看,果然發(fā)現(xiàn)地宮浸水。道光帝大怒,下旨拆除陵墓,改在清西陵龍泉峪建造新的陵寢。道光帝認為地宮進水是“群龍鉆穴,龍口吐水”所致,在建造新陵時,將金絲楠木隆恩殿上的龍頭做了修改:整個天花板上,不用各帝通用的彩繪,而是用香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龍頭向下俯視,張口鼓腮的形狀。除此,道光帝傳旨在隆恩殿的雀替、隔扇、門窗等各個部位,都用金絲楠木雕以各式的龍,龍頭朝上,形成“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景觀,以便讓龍在天上爭相吐香,不往地宮里吐水。出于這個原因,在以后的帝陵中龍的裝飾才減少了。
第五,清初由于順治、康熙和雍正帝對漢地佛教的推崇,不僅表現(xiàn)在執(zhí)政時期,在陵墓葬式上也留下了蹤跡。例如乾隆帝的裕陵地宮,在其石門、各堂的兩壁、券頂都有精美無比的佛像浮雕、圖案和經(jīng)文。八扇石門雕有八大菩薩,罩門兩側(cè)雕有四大天王。前殿又稱明堂,其券頂刻有五方佛。中殿又稱穿堂,其東西兩壁刻有“五欲供”。五欲供為明鏡、琵琶、滌香、水果。天衣五件物品,寓意只要戒除五欲,即可進入西方樂土。中殿券頂處還刻有24尊佛像。后殿又叫金堂,券頂上刻著三個佛像,東西兩壁各雕“八寶”和一尊佛像。此外,地宮石棺床四壁還雕著整齊細密的經(jīng)文,用梵(古印度文)番(藏文)兩種文字陰刻,達三萬余字。簡直就是一座精美絕倫的佛堂。還有雍正帝的泰陵,在隆恩門西側(cè)有座配殿,為喇嘛念經(jīng)場所。后來由于乾隆帝尊崇漢地歷代帝王所尊崇的儒學,將儒學視為正統(tǒng),佛、道等視為異端,特別道光以后,漢地佛教文化在清帝陵寢中的地位才逐漸消失。
第六,清代每年清明的大祭,也完全仿照明代,皇帝或王爺要在寶頂上舉行上土禮。在祭禮前二刻鐘,皇帝在明樓方城下從王公大臣手中接過“竹篚’(盛貢物的小竹筐),親自奉篚將土送至墳頂,跪下畢恭畢敬地添土于墳上。為了尊敬死者,每次所用之土,均為石門工部專程預備的“客土”--精心選取的未經(jīng)牛羊踩過的凈土。在舉行敷土禮時,皇帝與隨行官員們的腳上,都得套上事先準備好的黃緞襪套,如果一時疏忽,忘記穿襪套就踏上寶頂,則要被看作犯了大不孝敬之罪。
總之,清代的帝陵規(guī)制,處處都表現(xiàn)了入關初期所稱的思想,即清朝不是劫奪明朝,而是“幫助”明朝剿滅李自成的,是明朝的繼續(xù)與發(fā)展。顯然這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關于墓葬方面,其實,無論是漢族墓葬文化,還是滿族墓葬文化,都統(tǒng)屬于中華民族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歷史在十五世紀中葉,讓這二個民族的墓葬文化交融而已,都是中華民族墓葬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因坐落在沈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與福陵和永陵齊名,合稱 “關外三陵”,但其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1651年),后經(jīng)康熙、嘉慶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規(guī)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墻(圍墻),極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中部,從正紅門到隆恩門;后部,從隆恩門到寶頂。主體建筑都建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兩側(cè)呈對稱布局,建有輔助建筑。前部在繚墻外,參道兩側(cè)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正紅門為繚墻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正紅門內(nèi)的參道兩旁,有華表、石獸和大望柱,兩兩相對,既整飭又肅穆。石獸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大白”和“小白”。這兩匹石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據(jù)說是以墓主生前最愛騎的兩匹駿馬為原型雕琢而成。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里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圣德碑”。隆恩門是方城的正南門,與碑亭相對。方城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繚墻,仿佛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后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臺階為底座,以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墻,故又顯得異常華麗。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內(nèi)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huán)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8.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qū)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huán)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yōu)美,環(huán)境獨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秦俑雕塑和制作的工藝,是中國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寶,宣示著我泱泱中華的古老文明。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制封建王朝。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208年營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guī)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據(jù)史載,前后歷時38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余人。這位叱咤風云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后人留下了千秋偉業(yè),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陵園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筑有內(nèi)、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陵區(qū)分陵園區(qū)和從葬區(qū)兩部分。陵園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nèi)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約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狀如覆斗。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F(xiàn)存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遺跡和陪葬物。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范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
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fā)現(xiàn)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zhàn)車百乘以及數(shù)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 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zhàn)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zhàn)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zhàn)車1輛,陶馬4匹,是統(tǒng)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cè)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 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制、作戰(zhàn)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這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fā)現(xiàn)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jié)構(gòu)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始皇陵(英文名稱: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于1987年根據(jù)文化遺產(chǎn)遴選標準C(I)(III)(IV)( VI)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目錄》(編號: 200-005)。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fā)現(xiàn),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于地下。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tǒng)一中國的皇帝,歿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huán)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結(jié)構(gòu)復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態(tài)各異,連同他們的戰(zhàn)馬、戰(zhàn)車和武器,成為現(xiàn)實主義的完美杰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9.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在我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qū)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gòu)成的景區(qū)。由于八九百年來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地面建筑遭到破壞,但遺跡尚存,尤其是9座王陵陵臺和已探明的140多座陪葬墓交錯有序、星羅棋布地散落在賀蘭山麓的沖積扇上,仍可見昔日的輝煌。西夏王陵陵區(qū)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東西寬約4.5公里,南北長約10公里,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平坦開闊,海拔在1130米至1200米之間。其規(guī)模與北京的明十三陵相當。初建時每個陵園均有地下陵寢、墓室、地面建筑和園林,獨立占地都在10萬平方米左右,形制與布局大體相同。由于西夏與內(nèi)陸的關系相當密切,因此其陵園平面總體布局,按照我國傳統(tǒng)的以南北為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局排列,兼容了唐代和宋代帝陵形制的建筑布局和基本特點,而在陵臺、墓室、碑亭、角臺方面,又具備西夏獨有的建筑風格,形成了漢族文化、黨項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昔日的王陵,根據(jù)文獻記載,從南到北分布著門煩、碑亭、月城和宮城,宮城內(nèi)有獻陵和塔狀陵臺等建筑。陵臺以夯土筑成,七層八角,逐層內(nèi)收,每層收分處為檐木結(jié)構(gòu),并掛有瓦當、滴水和屋脊獸;夯土臺外部有砌磚包裹,陵臺外形呈塔狀。而如今僅存夯土陵臺、殘垣斷壁和一片瓦礫。西夏王朝是11世紀至13世紀黨項族建立的統(tǒng)轄我國西部的地方民族政權(quán)。從元吳建國,共傳10帝,歷時190年,直到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的9座王陵分別是太祖李繼遷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吳泰陵、毅宗李諒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獻陵、祟宗李乾順顯陵、仁宗李仁孝壽陵、桓宗李純?莊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西夏自景帝李元吳稱帝至末帝李硯亡國共傳10帝,若加景帝追尊的其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共計12帝。西夏只有9座王陵,后三代皇帝因死于成吉思汗滅西夏期間,故未能造陵。陵園分成三個區(qū)域:南區(qū)、中區(qū)和北區(qū),其中以南區(qū)的裕陵和嘉陵最大,俗稱"雙陵"。
西夏帝王陵墓見諸史籍的有:太祖李繼遷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諒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獻陵、崇宗李乾順顯陵、仁宗李仁孝壽陵、桓宗李純?莊陵、襄宗李安全康陵。據(jù)志書載:“李王墓賀蘭山之東,數(shù)冢巍然,即偽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西夏陵襲用唐、宋時代的昭穆葬法,由南向北按左昭右穆葬制排列,形成東西兩行。每座帝陵都自成獨立完整的建筑群體,坐北朝南,呈縱向長方形制。四周建城垣,筑有角臺、神墻。神墻南端正中建左右對稱的闕臺,臺頂有闕樓。往北是碑亭,各陵所建碑亭不一,有兩座或三座。發(fā)現(xiàn)的殘碑,記載有陵主的生平事跡,用漢文、西夏文兩種文字碑刻。進入月城門內(nèi),在御道的兩側(cè),原排列有許多雕刻精美的文臣武士石像,它們面面相對。內(nèi)城,四面以神墻環(huán)繞,四角原建角樓,四墻正中置門闕。城內(nèi)偏西土臺是獻殿遺址,為祭典場所,其后偏西北有高大突兀的陵臺。從已發(fā)掘的莊陵看,陵臺殘高二十余米,塔上多有磚瓦堆積和殘留椽洞,當初為八角五層或七層的樓閣式實心建筑,這在中國陵園建筑中是別具一格的?,F(xiàn)在這由黃土夯筑形似圓錐體的遺物,被國外友人稱為“中國的金字塔”。在獻殿與陵臺之間有成魚脊狀的土梁,是墓道封土,封土下面便是通往墓室的甬道。陵臺前現(xiàn)遺留有一大坑,為西夏陵遭劫時所致的盜坑,坑下部便是墓室,也就是地宮。西夏陵在蒙古滅西夏戰(zhàn)爭中,地面建筑被摧毀殆盡,財寶被挖劫幾空?,F(xiàn)在是一片殘垣斷壁,惟剩一個個土墩。一座座金字塔般的夯土巨冢,成為西夏陵的象征。
明代安塞王朱秩炅有《古冢謠》詩曰: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時王與侯。當年拓地廣千里,舞榭歌樓竟華侈。豈知瞑目都成夢,百萬衣冠為祖送。強兵健卒常養(yǎng)成,渺視中原謀不軌。
風雨西夏,黨項悲歌。西夏在我國歷史上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輝煌的業(yè)績和燦爛的文化,西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園中的一簇奇葩,西夏文字則是這簇奇葩中最為閃亮奪目的明珠。西夏陵殘碑是蒙古軍隊破壞西夏陵的見證。從目前收集到的三千三百多塊西夏殘碑看,一處出土的殘碑多則千百塊,少則幾塊,除了仁孝壽陵殘碑綴合出一塊能讀通的16字西夏篆文碑額外,其余殘碑沒能拼集出一塊完整的碑文來。還有陵區(qū)出土的八九座石像碑座,獠牙外露,怒目圓睜,雙乳豐腴作跪狀,有人說是碑座,有人說是祭床,至今沒有定論,依然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梢哉f,游覽西夏王陵,宛如進入一座迷宮,直惹得中外學者爭說西夏嘆興衰,指點九陵論長短。
10.昭陵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淵次子,母竇皇后。封秦王,通過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而后繼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后中毒死,葬昭陵,年號貞觀。
昭陵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東北22公里九?山的主峰上。九?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huán)水繞,有涇水環(huán)繞其后,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頗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tǒng)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嫉妒太宗之功,屢次陷害,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唐太宗先發(fā)制人,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爾虞我詐、嗜酒色如命、畋獵成性的兄長李建成,并同時殺死了謀害他的弟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自己當了皇帝。第二年改元“貞觀”。他繼位后,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勇于納諫,發(fā)展經(jīng)濟,國力昌盛,出現(xiàn)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jīng)濟、文化的高度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昭陵依九峻山峰,鑿山建陵,開創(chuàng)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jù)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關于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边@里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币虼?,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岳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精心設計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漢以來的座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潛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長安城的建制設計的。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宮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宮城之南,為百官衙署(即政治機構(gòu)),外廓城從東南北三方拱衛(wèi)著皇城和宮城,是居民區(qū)。昭陵的陵寢居于陵園的最北部,相當于長安的宮城,可比擬皇宮內(nèi)宮。在地下是玄宮,在地面上圍繞山頂堆成建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門。據(jù)史書記載,昭陵玄宮建筑在山腰南麓,穿鑿而成。初建時駕設棧道,棧道長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宮,而棧道并未拆除,就在棧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宮人居住,象對待活人一樣對待皇后,待太宗葬畢,方拆除棧道,使陵與外界隔絕。玄宮深75丈,石門五道,中間為正寢,是停放棺槨的地方,東西兩廂排列著石床。床上放著許多石函,里面裝著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干塊大石砌成,每塊石頭有二噸重,石與石之間相互鉚住。據(jù)《舊五代史.溫韜傳》載,“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華麗的宮殿,蒼松翠柏,巨槐長揚。杜甫在《重經(jīng)昭陵》詩中說:“靈寢盤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云飛。”在主峰地宮山之南面,是內(nèi)城正門朱雀門,朱雀門之內(nèi)有獻殿,是朝拜祭獻用的地方,與門闕距離很近,整個遺址約10米見方,加門闕南面約20米見方的場地,仍然是一個狹小的遺址。在這里曾出土殘鴟尾一件,經(jīng)復原后高1.5米,寬0.6米,長11米,以此件的高度來推想,獻殿的屋脊,其高應在10米以上,應該是重檐九間,才能合于比例。門闕之間約5米,恰在獻殿正中。由此可推想這座殿堂是多么高大;所有這樣的殿宇樓閣構(gòu)成的建筑整體,又是多么宏偉。獻殿南面過20米的場地,是橫向的一條深溝,可證這里不可能有別的石刻,也不可能再有別的建筑物。九?山屬石灰?guī)r質(zhì),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沖刷,不僅山陵建筑無存,就連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但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gòu)造遺留之痕跡:山勢外形逞馬鞍形(當?shù)厮追Q筆架山),南面山體兩側(cè)巖層伸出,逞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吡群圹E,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筑有關。根據(jù)文獻記載,昭陵建筑時,在南面山腰鑿深75丈為地宮,墓道前后有石門5重;墓室內(nèi)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nèi)裝隨葬品。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這都可想象這個“山下宮殿”內(nèi)部寢殿層層竅深和宏麗的情景。當時地宮外面還有許多木構(gòu)建筑,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于地宮前面四周山勢陡峭凸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巖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用棧道連結(jié)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筑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回繞旋轉(zhuǎn),這從杜甫所寫的《重經(jīng)昭陵》“陵寢盤空曲”詩句中得到證明。雖然前人的這些記載未必絕對可靠,但從中卻可看出其規(guī)模的富麗堂皇和工程繁難的程度。昭陵四周當時建筑,根據(jù)宋敏求《長安志圖》記載:“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寢宮為中心點,四周回繞墻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周圍12里”。在主峰地宮山之北面,是內(nèi)城的北門玄武門,設置有祭壇,緊依九?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層臺階地組成,愈往北伸張愈寬,平而略呈梯形,在南三臺地上有寢殿,東西廡房,闕樓及門庭,中間龍尾道通寢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筑群。在司馬門內(nèi)列置了十四國君長的石刻像:突厥的頡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爾、李思摩、吐蕃松贊干布,高昌、焉耆、于闐諸王,薛延陀、吐谷渾的首領,新羅王金德真,林邑王范頭黎,婆羅門帝那優(yōu)帝阿那順等。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貞觀時期國內(nèi)各民族大團結(jié)、唐對西域的開拓以及與鄰邦關系的盛況。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壞,今可見者有七個題名像座,幾軀殘體和幾件殘頭像塊。前人曾說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雜佩,壯哉,異觀矣!”從發(fā)現(xiàn)的殘體來看,石像高不過六尺,連座約9尺許,并未超過常形,頭像殘塊可以看出確有深眼高鼻者,有滿頭卷發(fā)者,有辮發(fā)纏于頭者,有頭發(fā)中間分縫向后梳攏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見有弓刀雜佩者。服裝有翻領和偏襟兩種,其余則不能確知。僅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這些石刻像也應屬于寫實之作。
在祭壇東西兩廡房內(nèi)置有6匹石刻駿馬浮雕像,馳名中外,曾有詩云:“秦王鐵騎取天下,六駿功高畫亦優(yōu)?!边@是李世民自己選定的題材。他在隋亡以后,為統(tǒng)一割據(jù)的局面,鞏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權(quán),南征北戰(zhàn),馳騁疆場,他騎過的六匹馬,聯(lián)系他的戰(zhàn)叻。據(jù)說當時擔任營山陵使、工部尚書、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起圖樣,由筑陵石工中的高手雕鐫而成的。這六具石雕駿馬是在平面上起圖樣,雕刻人馬形狀的半面及細部,并使高肉突起,稱之浮雕,也叫“高肉雕”。每邊三具,皆背靠后檐墻而立。居記載,原石在每塊上角有歐陽詢書太宗自撰的馬贊詩,隨后另有殷仲容隸書刻于座上,這些今俱不可見,原詩收入《全唐文》中。六駿的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馬咼”、“白蹄烏”?,F(xiàn)存西安市博物館,其中“颯露紫”、“拳毛馬咼”二駿,于1914年被盜運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昭陵六駿刻于貞觀十年,各高2.5米,橫寬3米,皆為青石浮雕,姿態(tài)神情各異,線條簡潔有力,威武雄壯,造型栩栩如生,顯示了我國唐代雕刻藝術的成就。在“颯露紫”中表現(xiàn)了唐太宗在與王世充作戰(zhàn)時為流矢所中,丘行恭進前為他拔箭那種親切形象。昭陵的這些石刻在品類、造型及題材上,既不取生前儀衛(wèi)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獨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寫實,富有政治意義的不同凡響之作。
昭陵的寢宮,是供奉墓主飲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筑在陵墓旁邊的山上,后因供水困難,移到山下,稱“陵下宮”,在山陵的西南腳下,與南面的朱雀門大致在一條線上,后因山火焚毀,就移于封內(nèi)的西南方的瑤臺寺,距陵18里。據(jù)瑤臺寺遺址出土的題刻殘石看,晚唐時期與建陵同祭于此。這里是守陵宮女住宿之處,不但是皇帝謁陵、公卿巡陵必到之處,也是春秋祭、朔望祭、節(jié)日祭、日進食、朝夕祭之處,不是宮人供養(yǎng)如常制之處。
今昭陵下宮遺址未作清理,其規(guī)模不可知。
昭陵還分布有功臣貴戚等陪葬墓167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個龐大的陵園。這是援引漢代的制度,唐代從獻陵開始。起初只限于賜葬,隨后允許申請陪葬,漸次擴到子孫亦可從葬陪陵。據(jù)昭陵有碑及出土墓志記載:陪葬者或享受國葬,喪葬所需概由官府;或官為立碑;或贈米粟布帛;或賜衣物;或給羽葆鼓吹等。還有預賜塋地,以便生前就修造墳墓。也有為紀念戰(zhàn)功而起冢者,如李靖墓起冢象陰山、積石山;李績(徐懋功)墓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犍山(即郁都斤山);阿史那社爾墓起冢象蔥山;李思摩起冢象白道山等。再還有皇帝親為撰書碑文者:如魏征碑為唐太宗撰書;李勛碑為高宗撰書,更足以說明他們所受的寵榮。陪葬墓的石刻也極為精美,溫顏博墓前的石人,魏征墓碑首的蟠桃花飾、尉遲敬德墓志十二生肖圖案和石槨,的仕女線刻圖等,皆為當時藝術精品。從墓內(nèi)還發(fā)現(xiàn)大量的精致的工藝品,例如李績墓中出土的“三梁進德冠”,花飾俊美,據(jù)說唐太宗親自設計了三頂,賜予最有功之臣,李勛得了一頂。眾多陪葬墓襯托了陵園的宏偉氣勢,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屬,更能點綴陵園繁華景象。同時也反映了唐太宗時君臣之間‘義深舟楫”的關系。有“榮辱與共,生死不忘”之意。唐太宗能與功臣“相依為命”,既不濫殺功臣,且妥善安置,使能保持晚節(jié),死后還能安葬在一起,這種做法在帝王中實屬罕見。
昭陵地面建筑雖被毀壞了,又屢遭戰(zhàn)亂的破壞,但陵園遍布著豐富的古跡和文物,還藏有大量的古代美術工藝品及其他文物,有待發(fā)現(xiàn)。昭陵博物館里展示了許多墓碑和墓志,保存了大量的有關唐代的政治、經(jīng)濟等各方面的史料,為我們展示了初唐書法藝術的高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