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jīng)》有云“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愿聞其約奈何?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又云“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氣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我的理解,凡治病,適其至所,就是要把握個“度”,把握這個“度”是最難的,把握好的,就能“適其至所”,把握不好,要么病重藥輕,杯水車薪;要么就病輕藥重,藥過病所,反傷于人。這里說的是劑量。此其一。 其二,藥的氣味厚薄說的都是藥性,和現(xiàn)在說的小量藥和大量藥是不同的,也就是現(xiàn)在說的用藥輕重,和藥性的升降,并沒有直接關系。辛甘發(fā)散為陽,不是說小劑就發(fā)散,大劑就不發(fā)散,酸苦涌泄為陰,也不是說大量用就涌泄,小量用就不涌泄。還有現(xiàn)說的淡以通陽,說是淡味滲泄為陽的另一說法。那么到底是是不是藥劑量大了辛甘藥就不發(fā)散,小了才發(fā)散?劑量大的酸苦藥就涌泄,小了就不涌泄呢?這種說法我持否定態(tài)度。就單說麻黃一味藥,要是一劑藥中用6到10克,在一個成人來說,可能發(fā)汗,也可能不發(fā)汗,用15到30克,多數(shù)情況是肯定要發(fā)汗的,為什么呢?是藥性使然,而不是劑量大了就下沉,量小就發(fā)散。此為藥性決定升降。再說一個藥連翹,在溫病學派興起后,這味藥用于“辛涼解表”,說量一定要小才會辛散,量大就入里了,聽一教授講溫病學,也說某醫(yī)先看一下病人,不好,讓他去看,他一看處方是對的,唯其中的連翹用量太大,后改小連翹用量再服,線果病人第二天好了,我聽了就感覺不是那么回事。要說連翹一味藥,大量用是可以用到幾十克以上的,一公兩以上也不會就因量大而入里,這里的問題出在哪里呢?我想是煎不得法,所謂淡味滲泄為陽,還不止說味淡之藥,所有藥在煎煮后都是可以調整氣味的,這和做菜煮湯是同理的,肉少水多,湯就淡了,肉多水少,肯定湯味濃厚,這是從配比來說。煎服方法上,如果用開水武火急煎,這同樣可以把味濃厚的變?yōu)橄”〉?,取其氣而不取其味。反之亦然?#8220;陽為氣,陰為味。”“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fā)泄,厚則發(fā)熱。”通過在煎煮時調整方法(主要指文火武火,開水涼水)和時間,可以改變藥的氣味厚薄。 其三,從藥物的配伍上,同樣可以調整氣味厚薄,改變升降浮沉,如麻黃湯,麻黃本來已經(jīng)有發(fā)汗作用了,不用桂枝也可以發(fā)汗,問題就是要加量,但加量后會發(fā)生汗出而心悸,這樣就產生了副作用,減量用又不起作用,就加了桂枝,一來增強發(fā)汗解表,一來桂枝可以防止麻黃所帶來的心悸,所以用桂枝和不用桂枝是不同的。麻杏石甘湯中用了石膏,石膏的用量比麻黃大得多,麻黃就不再發(fā)散了,這也是因為配伍后發(fā)生了藥性的變化。(這里只從這方面來說一下,其中還有更多的機理不在此討論。)增加需要的效果,減少副作用的發(fā)生,是配伍的最終目的。一個藥物在方劑中的數(shù)量增減,總是要以切中病機為目的。 其四,服用方法,方的大小,藥的多少都有了,煎出的藥到底如何服用呢?常說的治外感藥在飯后服,治內傷的藥在飯煎服,這是常法。還有熱服法,冷服法,各種不同,都是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出效果。古人有“湯者,蕩也;丸者,緩也。”其說我看有兩方面,一是說湯藥比丸藥見效要快,一是說凡病可以急治的,多用湯,要緩治的,多用丸。另一方面,從方便病人的角度來考慮,能用湯的用湯,能用丸的用丸,也為不失其法,這只是說用藥,其它的用針,用灸,膏藥,推拿等就不說了。“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愿聞其約奈何?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其五,藥后將息,這個常有人忽略,《傷寒論》中有桂枝湯服后將息法,說“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在服藥后,將息可以促進藥力,將息不得法,也會影響藥效。麻黃湯后面也有“覆取微似汗,不須粥飲,余如桂枝法將息”,都是說明服藥后不是藥吃了下去就行了,還要“將息”。 其六:藥之有毒無毒,古人有“聚毒藥以供醫(yī)事”,說明是藥三分毒,以藥之偏性來治人陰陽之偏,是為“治在權衡相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渡褶r本草經(jīng)》把藥分上中下三品,“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yǎng)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jīng)》。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jīng)》。下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jīng)》。”這里面是把藥分為有毒無毒來論?!秲冉?jīng)》有“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不盡,行復如法,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天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病。”說的也是藥分有毒無毒,我們用藥能用發(fā)無毒之藥治病當然是最為安全的,但在需要用到“有毒”的藥時,也不能顧忌藥有毒就不用,“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只要無使過之,無傷其正就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