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創(chuàng)作的八大誤區(qū)
詩詞創(chuàng)作的八大誤區(qū) 一、不要格律的誤區(qū)——這是最大的誤區(qū)! 格律是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要過的第一關,沒有了格律,律詩就不成律詩,絕句就不成絕句,詞也就不成詞了。當然,古風和古絕是不拘格律的。 現(xiàn)在寫詩詞的人很多,數(shù)以百萬(甚至千萬),但是不懂格律或不肯學格律的卻占很大部分。有許多人認為格律束縛太嚴,不肯學,還以“突破格律”自詡。事實上,這些“突破”的背后,往往隱含著對音韻的無知和在詞匯組織方面的無能!漢語里同意詞,近意詞相當多,這給了作者很大的選擇余地,同一意思完全可以用平仄相反的詞來表達。如果詞匯嚴重匱乏,自然無法適應格律的要求! 有人認為格律可有可無,實際上他根本沒有領會格律在詩詞發(fā)展史上的作用。格律是古人總結(jié)了上千年經(jīng)驗才制定的,它使得詩詞不但歌唱時優(yōu)美動聽,還使得詩詞在朗讀時一樣擁有抑揚頓挫的音韻美,所以,即使樂譜失傳,歌詞仍然可以流傳至今?,F(xiàn)代的歌曲,雖然歌唱時很動聽,但是一旦用來朗讀,頓時覺得拗口——正是因為沒有了格律的緣故。如果沒有了曲譜,幾百年后誰還會記得現(xiàn)在的這些歌詞? 二、格律極端化 與第一種誤區(qū)相反,有的創(chuàng)作者走向了相反的極端。 格律雖然嚴格,卻仍然有許多可以變通的地方供作者自由發(fā)揮。無論律詩、絕句、詞、曲都有許多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仍然有少數(shù)(實際上也不少)為了追求絕對的完美,填詞時竟然要求一個字的平仄都不許變通,甚至連四聲都要限制。例如宋朝的方千里,把周邦彥的一百多首詞全部和了一遍,不但韻腳,連每個字的四聲都一樣。還有許多人制作的詞譜(作者自詡是格律專家,還有許多人對這樣的詞譜奉若神明),沒有用多首作品校驗,僅把例作的平仄、韻腳、句讀標注了一遍,要求大家一個字平仄都不能錯地照填(龍榆生《唐宋詞格律》最甚),也屬于這種情況。 這種做法嚴重束縛了作者的手腳,使得詩詞創(chuàng)作完全失去了意義,成了文字游戲。大家可以看看名家(方千里之流除外)的作品,同一名家同一詞牌(尤其是中長調(diào))的幾首作品,有沒有平仄完全一樣的?答案肯定是“沒有”! 三、多填詞牌 據(jù)《欽定詞譜》,詞牌有800多個,加變體共2000多個體。但是常見的僅100個左右。有的作者,為了炫耀自己學識淵博,誓將全部詞牌都填一遍。今天填一個,明天填一個,后天再填一個,到頭來如同狗熊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最后一個詞牌也沒有熟練掌握!這也是一大誤區(qū)!古代名家詞人,作品雖多,詞牌并非很多,除了少數(shù)幾個創(chuàng)調(diào)大戶(柳永、周邦彥等),所用詞牌很少能超過100個,有誰能把詞牌填完了? 另一方面,填少見詞牌,更容易逃避格律(詞譜難找,還有的格律根本就沒有定型,變體很多),使得許多對格律了解不深的人無法看出他有沒有出律,因此反對格律或不懂格律的人更喜歡填少見詞牌。于是,填少見詞牌就成了逃避格律的絕好辦法?。ú贿^,想逃過我的眼睛是很難的?。? 因此我建議:禁止使用少見詞牌!尤其是罕見詞牌!非要使用,必須附帶古人例作和詞譜! 四、和韻、回文等文字游戲 和韻,又叫“步韻”,就是寫詩詞時所用的韻腳完全和某篇前人的作品一樣。在韻腳全部被限定的情況下,作者組織詞匯將受到比格律嚴十倍的限制,因此自古以來,幾乎沒有絕世名篇出現(xiàn)!眾多名家的傳世名篇,全是靠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作的,即使是蘇軾、秦觀等步韻高手,也都是靠自由創(chuàng)作的作品,而非靠步韻作品聞名于世。宋朝的方千里可謂步韻專家,可是作品多數(shù)都是垃圾!因此古代名家對步韻多數(shù)持否定態(tài)度。但是此風越演越烈,竟把文字游戲當作衡量詩詞水平的標準?,F(xiàn)代的詩詞作者,為炫耀自己的學識,追求步韻者極多。自由創(chuàng)作尚沒有佳作,況步韻乎?無異于舍本逐末!至于不懂格律的人寫步韻詩詞,更是東施效顰了! 此外,回文、鶴頂、轆轤體等情況都屬于文字游戲,但是總有許多人借以炫耀自己的“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