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過精神生活 我們擁有物質(zhì)生活,同時還擁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將人區(qū)分在不同的生命層面。這是人的不同之處,它有別于其他所有的生命狀態(tài)。家庭,需要在一起探討相關(guān)精神的話題,我們已有大量的時間落入瑣碎的生活問題,比如說孩子吃什么?拉什么?學習好不好?今天和誰發(fā)生了爭執(zhí)?這樣的話題都不叫精神生活。家庭是要過有規(guī)律的精神生活的,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在我兒子小的時候,我?guī)タ窗爬傥琛痘夜媚铩?,看完以后我兒子哭了,非常委屈、生氣地告訴我說:“那根本不是《灰姑娘》!”實際上我也很難受,因為這場舞蹈的意識層面很低,是一種敵對面的戰(zhàn)斗,主題完全是悲慘的舊社會,灰姑娘的生命完全不能自主,面對惡,只有無奈和無力。這種意識滲透著從編劇到表演的各個層面,把媽媽演成兇神惡煞的暴君,灰姑娘演成可憐者。我的兒子難過、生氣,是因為我讓他看一個意識狀態(tài)較低的演出。特別湊巧的是,當天晚上回家電視里正上演著迪斯尼動畫片《灰姑娘》,在這部片子中,灰姑娘的世界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她和小動物生活在一種彼此愛、友善的生活狀態(tài)中,善、美、接納成為了這部動畫片的主題。盡管惡依然是惡,而這完全是人的存在的兩個世界。灰姑娘在面對惡時,如何對待的態(tài)度是可以選擇和自主的。兒子坐在那兒,很安靜地看完,之后站起來說了一句話:“這才是《灰姑娘》!” 后來,我常常思考同樣是《灰姑娘》,為什么兒子有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后來我知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能捕捉生活中的意識狀態(tài)了,對意識不同層面有感知,并且吸收滋養(yǎng)自己生命的內(nèi)容。所以,我們一定要陪伴孩子過精神生活。 比如在餐桌前,家庭可以選擇一個精神性的話題。有一次兒子邀請三個同學回家晚餐,我們討論的話題是“智慧,幸福,健康,你選擇哪一項?”出乎意料的是,三個孩子都選擇了健康。我問他們?yōu)槭裁炊歼x擇健康?一個孩子說:“我之所以選擇健康,是因為有時候健康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而轉(zhuǎn)移,我天然就具有智慧,所以我用我的智慧可以創(chuàng)造幸福,只有健康我沒有辦法的。”第二個孩子說:“我現(xiàn)在正在長智慧,我無法想象長大之后我的智慧有多高,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這個問題。”就這個話題,我們討論了一個多小時,孩子和大人都非常愉悅。與自己的生命相關(guān)的話題,就是精神性的話題。 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和孩子開展一些精神活動。比如,我會經(jīng)常在家里舉辦小型的音樂會, 請朋友前來參加。在音樂會之前,我會請孩子提前做一點準備。至于準備什么呢,就好比讓孩子彈鋼琴,盡管他彈得并不精彩,但讓他參與其中的感覺很好。又比如,帶著孩子結(jié)交各類型的朋友,很多時候,我們的朋友會給孩子開啟一扇大門,享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愉悅。有一次,我請一個作家朋友來家里做客,朋友伸出手想和兒子握手,可兒子從來沒遇到這樣的事情,他站立了很久,看著那只懸在空中的手,終于把手伸了出去。兒子懂得了,和人握手是一種尊重和禮貌。 因此,家庭從事精神活動應(yīng)該是個常態(tài),這意味著你是否能向孩子開啟一扇大門,將孩子生命中關(guān)于精神的那部分開發(fā)出來,這樣孩子的成長才能平衡。精神生活是真、善、美的活動,是隱含在表象背后的本質(zhì)、審美和善。它集中地體現(xiàn)在藝術(shù)、音樂和平時生活事件或語言中。它就是生活本身。由于很多家庭并不存在這種生活,因此好的、經(jīng)典的動畫片便成為兒童精神活動的唯一補償和來源。 很多孩子的生命因為沒有精神生活而變得不敏感,甚至麻木。一次一個孩子住在我家,她說:“我給你講個笑話,有一個人上山找另一個人,他敲門,那人蹦的一聲把大門打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外面什么也沒有,下山時在路上看到他的尸體,因為他開得太猛了,把人撞下去了。”其實這個笑話并不幽默,而那個孩子告訴我,你還想聽嗎?我還有好多這樣的笑話。 我沒有繼續(xù)聽她講笑話,而是給她看了宮崎駿的經(jīng)典動畫片《天空之城》。這個動畫片的意識和音樂都特別美,我經(jīng)常會和兒子一起看。畫面上,天剛剛亮了起來,小男孩背著他的小號,從窗戶跳了出來,從這個屋頂跳到另一個屋頂,最后抵達了一個屋頂?shù)淖罡咛?。當他踏到屋頂上時,音樂響了起來輕柔地起伏著,我對那個孩子說:“今天早晨是新的一天,因為奇跡發(fā)生了——他遇到了小女孩,并且把她帶到了家里,所以他特別的愉悅,因此他拿出他最喜歡的小號,站在一個高處吹響一曲樂曲,他想用音樂把女孩從睡夢中喚醒。” 說完之后,動畫片里的男孩吹響了小號,女孩從床上坐了起來,輕盈地走到窗前,看著男孩站在外面,他們非常的愉悅??删驮谶@時,那個孩子說,我不想看了。那一刻我明白,她的內(nèi)在沒有被喚起感覺,她體驗不到精神生活的愉悅,因為她的父母沒有和她過精神生活。所以我經(jīng)常會告訴老師,每天都要給孩子閱讀世界名篇,如果孩子生命中關(guān)于精神的這部分是沉睡的,情感和精神的生命沒有被喚醒,那么有些美好而滋養(yǎng)東西他是無法感受的。 如果一個生命長久地生活在惡劣的狀態(tài)下,那么,他對粗糙的、邪惡的東西的承受力會很好,相應(yīng)的,他卻無法承受愛和美好的東西。同樣的,如果孩子生命中精神的那一部分沒有得以開發(fā)和展現(xiàn),他也不能承受美好的愛。因此,和孩子過精神生活,是我們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生活是平庸的,可我們?nèi)匀荒茉谄渲衅穱L到精神的愉悅,因為人就是精神的產(chǎn)物。盡管我們自身可能就缺乏精神生活,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精神生活,但我們可以給家庭安排一個時間,這個時間可以從事音樂、繪畫、討論、閱讀等等,即使是很短的時間也十分有用。慢慢的,孩子生命中的精神被喚醒了,舒展了,滿足了,這是讓孩子的生命得以滋養(yǎng)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是整個人類共同的嗜好,人類的核心正來源于此,而兒童尤為敏感。孩子可能本來就對精神生活有著天然的精神感覺,有著天然的熟知和親切,有著本能的嗅覺,如同植物和動物的本性。所以我們聊天的意識和語言在什么層面、在什么精神層級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但由于在我們文化和生活的周圍,許多成人并沒有成長到可以擁有精神生活的程度,這導致兒童生存的環(huán)境中就沒有精神生活。兒童從哪里獲得精神生活呢?這個來源最初是動畫片、音樂、繪畫和書籍,但是最后的精神活動應(yīng)該是人與人之間的精神互動。好的動畫片,經(jīng)典的動畫片就是精神生活。在片中濃縮這個物質(zhì)世界的一切,還伴隨著經(jīng)典的音樂和畫面——愛與邪惡,公主與惡后,神與魔鬼,魔術(shù)與現(xiàn)實,天國與地獄,這就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形象和概括,陪孩子一起看就是在過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