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回答什么知識最有價值,首先需要分析知識的價值所在。知識的價值分為知識的訓練價值、知識的自我實現價值和知識的生產力價值,還有知識的社會民主價值。最具有社會民主價值的知識是當代最有價值的知識。 【關鍵詞】知識的生產力價值;知識的訓練價值;知識的社會民主價值;知識的自我實現價值 1859 年,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斯賓塞在《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問題——什么知識最有價值? 此后該問題一直成為教育理論中的核心問題之一。斯賓塞生活于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時期,那時由于自然科學知識的廣泛應用顯著改變著社會生活面貌,人們開始意識到科學知識對于社會發(fā)展的巨大促進作用。然而當時學校里占主導地位的學科并不是自然科學,而是古典學科。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喚起人們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熱情,以便進一步發(fā)展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斯賓塞明確地提出科學知識(主要指自然科學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應當向兒童傳授各種科學知識的觀點。這一觀點在教育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個多世紀以來,自然科學知識在學校教育中無可爭辯地占據著主導地位,同時自然科學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這個時代一方面擁有令人驚嘆的物質文明,另一方面又面臨諸多嚴重的自然問題和社會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已經開始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內涵并試著作出新的回答。 一、“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問題內涵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知識的概念和知識的價值的內涵重新進行分析和界定,同時還要考慮到該問題的歷史的、社會的和政治的因素等。 (一)知識及其分類 什么是知識,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歷史上有理性主義知識觀、經驗主義知識觀、實用主義知識觀等。目前人們在知識觀上采取了務實的態(tài)度,比較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從狹義上講,知識是個體從自身的生活實踐和人類的社會歷史實踐中獲得的各種信息;從廣義上講,知識還包括個體在獲得和使用這些信息過程中,所形成和發(fā)展而來的種種技巧和能力。也就是說,知識不僅包括靜態(tài)的信息(理論和事實),而且包括動態(tài)的技巧、能力。 知識分類的標準很多。按照知識所涉及的領域可以分為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技術知識和信息知識幾大類,每大類下面還可分若干小類。例如自然知識里還可以分為物理知識、生物知識、化學知識等等?,F在人們用知識爆炸來比喻知識總量之大和知識增長之快,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識在人們心目中占有同等的地位。因此按照知識在社會群體中得到認可的程度,可以把知識分為主流知識、非主流知識、準知識。主流知識在人們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人們把它們當作是真正的知識或高級知識,比如在當今世界自然知識在人們心目中普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自然知識中的數學知識、物理知識的地位更高。因此,自然知識較其他類型知識就成為主流知識,而數學知識、物理知識又成為主流知識中的主流。非主流知識是與主流知識相比較而言,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不那么崇高的知識。在中學和大學教育中一度出現重理輕文的現象,那時的文科知識就可以說是非主流知識。同樣在文科內部也有相對的主流與非主流之分。還有一部分知識在部分人中得到承認,而在大部分人中得不到承認,這部分知識幾乎處于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狀態(tài),我們把這類型知識叫做準知識,比如一些民間手藝或民間流傳的治病偏方等等。 (二)知識的價值 要回答“什么知識最有價值”,需要進一步分析知識的價值所在。由于教育關心的根本問題是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所以我們把知識的價值分為知識的個人價值和知識的社會價值兩大類。對于個人而言,一個較完美的人一方面應具備較全面、較高的素質,一方面應該在社會中獲得成功、達到自我實現。因此知識的個人價值又可分為知識的訓練價值和知識的自我實現價值。所謂訓練價值是指知識對于個體的智力、體力、心理素質等基本素質的訓練、提高具有的作用。比如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就說明數學具有智力訓練價值。所謂知識的自我實現價值是指知識具有的促進個人理想的實現或個人在社會中取得成功所具有的作用。相同的知識對不同的人來說自我實現價值的大小是不一樣的,比如管理知識對于一個立志當企業(yè)家的人來說自我實現價值,而對一個埋頭于理論物理研究的人來說具有自我實現價值就不大。對于社會而言,一個理想的社會應當具有發(fā)達的生產力和高度的民主,因此知識的社會價值應包括知識的生產力價值和知識的社會民主價值。所謂知識的生產力價值是指知識具有的促進生產力進步的作用,比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就是說自然知識和技術知識是具有生產力價值的知識。所謂知識的社會民主價值,是指知識在促進社會的平等、民主、和諧等方面具有的作用,一部分社會知識、思維知識就具有社會民主價值。 (三)問題的歷史性和階級性 教育,簡單地講就是知識的傳授與學習。但是人們不會不加選擇地傳授、學習知識,而是傳授或學習那些在他們看來最有價值的知識(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事實上他們是這樣做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什么知識最有價值”這一問題是教育永恒的話題,是超越歷史的。但是,將哪些知識作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而發(fā)展變化的。這種發(fā)展變化的內在根據一方面是當時社會的知識狀況,即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是階級力量的對比,那個在國家中處于強勢的階級或階層,利用國家力量把那些最有利于加強和鞏固他們的政治經濟地位的知識合法地確定為最有價值的知識進行傳播和再生產,而那些對加強和鞏固他們地位作用不大或有反作用的知識則被輕視或禁止。例如,在中世紀的西歐,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用教會來鞏固和加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那時天主教神學知識成為最有價值的知識。而那些質疑和反對神學的知識被宣布為“異端”,教會還設立“異端裁判所”對進步的思想家和科學家進行殘酷迫害??墒?,到文藝復興以后,隨著科學知識的增長,資產階級在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中力量不斷強大起來,科學知識(主要指自然知識和技術知識)逐漸受到重視,以至從十九世紀中期一直到現在,科學知識一直占據主流知識的寶座。 二、對“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重新回答 以上分析中,我們對“什么知識最有價值”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它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子問題:什么知識最具有訓練價值? 什么知識最具有自我實現價值? 什么知識最具有生產力價值? 什么知識最具有社會民主價值? (一)最具有訓練價值的知識 一個高素質的公民需具備多方面較高的素質,這些素質的獲得需要經過訓練,不同的素質需用不同的知識來訓練。當然一種知識可能對多種素質的訓練有價值。比如,對于訓練語言能力,最有價值的知識可能是文學、哲學等,而哲學對于邏輯思維的訓練也很有價值。素質的養(yǎng)成有一個過程,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高中,各個階段應當分別側重培養(yǎng)哪些素質,什么知識對什么素質的培養(yǎng)最有價值,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還要指出,知識所蘊含的訓練價值需要適當的方法,即適當的教法和適當的學法才能發(fā)揮出來,如果方法不當,不但效果不明顯,可能還會起反作用。所謂“書呆子”就是不當方法的受害者。當然這種“適當”的教法和學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也會因學生的差異而有其局限性。教師的工作就是要探索和實踐那些具有普遍性教法和學法,并以這種普遍性的方法為指導,根據學生的特殊性進行因材施教。 (二)最具有自我實現價值的知識 影響自我實現的因素很多,從知識的角度分析,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個人的智能特點;二是人才在社會行業(yè)中的數量對比。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發(fā)現人的大腦至少有七種類型的智能,分別是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擁有這七種智能,差別主要在于他們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組合。這種不同的組合就構成了個人不同的智能特點,即優(yōu)勢智能領域。一個人如果在其優(yōu)勢智能領域里發(fā)展會更具競爭力,成功的機會會更大,因此最具有自我實現價值的知識應是那些與個人優(yōu)勢智能領域相匹配的知識。社會上各行各業(yè)都需要相應的知識,與這些行業(yè)所對應的主要知識,有的是主流知識,有的是非主流知識,有的是準知識,有的兼而有之。由于主流知識的崇高地位,人們都愿意學習主流知識,而不大愿意學習非主流知識,更不愿意學習準知識。結果造成了某些行業(yè)人才過剩,某些行業(yè)人才奇缺的現象。有報道,在南方的一次人才招聘會上,某企業(yè)以年薪30 萬招聘高級模具工而未果。有資料顯示,我國不缺乏碩士、博士這類高級人才,最缺乏的是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技能的高級技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人們重視理論知識而輕視實踐知識(這一點從文章開頭知識的定義中也可以看出) 。對于群體而言,社會上存在著主流知識、非主流知識和準知識的區(qū)分,對個人而言,這種區(qū)分的意義并不大。主流知識不一定能保證個人成功,非主流知識、準知識也未必不能成功。換言之,最具有自我實現價值的知識并不一定是主流知識。事實上,由于學習和研究主流知識的人相對很多,因此主流知識的發(fā)展程度很高。在主流知識領域,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個人要在主流知識領域有所作為除具有一定天賦之外,非得付出巨大的努力不可。相反,在非主流知識或準知識領域,由于涉足的人較少,因而這些領域的知識發(fā)展程度較低,人才競爭也不激烈,因此個人如果選擇在這些知識領域發(fā)展,就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最具有自我實現價值的知識是某些非主流知識或準知識。 (三)最具有生產力價值的知識 科學技術對于生產力的貢獻有目共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深入人心,所以,科學技術(自然知識和技術知識) 是最有生產力價值的知識。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生產力是柄雙刃劍,它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帶給人類莫大的災難。迄今為止,人類社會采取的是動物弱肉強食的競爭發(fā)展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生產力為某一利益集團所掌握而作為其攫取利益的工具,因而生產力的濫用就一定不可避免。如今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種種方便和實惠的同時,也正在遭受著環(huán)境污染、核戰(zhàn)爭、能源枯竭的威脅和精神過分緊張的折磨。從根本上說,生產力發(fā)展的最大受益者不是普通民眾,而是為數較少的社會強勢群體。與為數較少的強勢群體相比,普通民眾在享受少得可憐的生產力發(fā)展帶來的實惠的同時,卻不得不承受幾乎全部生產力發(fā)展的負面后果。因此,人們禁不住要問:誰之生產力? (四)最有社會民主價值的知識 自然知識、技術知識對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最有價值。生產力的作用相當于把蛋糕做大,社會民主的作用相當于把蛋糕分勻。歷史的發(fā)展已經證明,把蛋糕做大,并不能保證把蛋糕分勻,因此最有社會民主價值的知識不是自然知識和技術知識,而是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一部分,具體是哪些知識,是很復雜的問題,這里不作探討。民主和平等關乎全人類的共同幸福。當今世界諸多嚴重的問題,如環(huán)境問題、和平與發(fā)展問題、恐怖問題等等,都與民主、平等息息相關。我相信在一個平等、民主的星球上,這些問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解決。如今,人類的生產力已經空前地發(fā)達,而人類面臨的問題也空前地嚴重,因此站在全人類發(fā)展的角度來說,那些最具有社會民主價值的知識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知識,大力發(fā)展哲學和社會科學是當今時代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石中英. 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 .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黃濟. 教育哲學通論[ M ] .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天一,夏之蓮,等. 外國教育史[M] .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莫雷. 教育心理學[M] .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文章來源:中國期刊網,《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0,P55-P57 |
|
來自: 激揚青春 > 《人脈,成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