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安排作文的結構 來自風吹何方 如果說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說來,主題是解決“言之有理”的問題,材料是解決“言之有物”的問題,而結構是解決“言之有序”的問題。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說:“正如‘結構’二字的字面含義是蓋房子一樣,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優(yōu)良,如果蓋得不好,結果是毫無用場。”這說明結構對于文章是多么重要。 考場作文中,在結構上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 一、撇開中心,橫生枝節(jié)。常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寫著寫著,中途岔出別的話題。這樣的文章,從內容上看,多數(shù)表現(xiàn)為離題;從結構上看,則是文章線索分散,筆力分散; 二、恣意妄為,邏輯混亂。事先沒有通盤考慮,寫一段想一段,寫到哪算到哪,不尊重客觀事物固有的邏輯(即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和客觀規(guī)律),導致言之無序,思路缺乏條理性。閱卷老師說,這樣的作文基本上都會被打入四類文、五類文之中去; 三、層次不清,分段失當。表現(xiàn)為層次和層次之間內容雜糅交錯,在某一個段里硬將幾層意思塞進來,以致破壞了段意的單一性、內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適度感。有心的中考閱卷老師曾做過統(tǒng)計,大約有19.5%的同學分段上都存在段落太長或者過細、內容雜糅等問題。 四、缺乏過渡,忽視照應。表現(xiàn)為內容轉換過程中不會用過渡性語句,前面提到的問題在后面沒有著落,后面出現(xiàn)的內容不見前面有鋪墊。這樣一來,即使文章內容不錯、語言不錯,也會因為結構上的不嚴謹而降入二類文的行列。 五、剪裁不當,頭重腳輕。表現(xiàn)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開頭濃墨重彩,后面無尾而止(主要是因為不善于安排答題時間而沒有時間寫完留下的遺憾)。由于詳略處理不當,文章的結構不美暫且不說,還對主題的表達帶來直接的影響:中心不突出,有偏差。 如何在結構上讓文章快速升級? 一、一線貫穿。面對著復雜的事情、繁多的內容,最有效的莫過于用一條線索把有關材料貫穿起來,使之渾然一體。這個線索,可以是人(如《孔已己》中的“我”,即小伙計),可以是物(如《羚羊木雕》中的木雕),可以是中心事件(如《驛路梨花》中的打聽小屋主人是誰),還可以是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等等。 二、總分相映。包括先總后分、先分后總、總分總等方式,它們的最大好處是總提明確,分述到位,各得其所。這種結構方法,綱目清晰,中心突出。 三、抑揚轉換。欲說其美,先寫其不美;欲說其不美,先寫其美,這種以進為退的結構方式,叫做抑揚轉換。運用得當,情節(jié)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豐滿,主題因此深刻突出。 四、亦問亦答。以提問和作答來組成文章的結構,新鮮別致。其中的“問”,實際是作者的設問,組成文章的綱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體??梢栽O計成互問互答,也可以設計成自問自答。這要求作文者具有較高的思維水平,對中學生來說比較難。 五、三水并流。除開頭結尾之外用三四個大的段落作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圍繞一個主題將幾件事或某件事的幾個側面并列或交錯展開,這種橫向并列式的結構方法,就是“三江并流法”。注意:“三水”或者來自同一個源頭,或者匯向同一個大流,或者中間交叉相會。 六、回環(huán)反復。以一個與文章主題表達密切相關的句子作為基本結構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斷反復,形成全文結構的主體框架。這種方法,多用于散文、議論文和詩歌之中(比如詩歌《周總理,你在哪里》),有利于展現(xiàn)事物的層次,加強文章的氣勢,增強文章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七、一波三折。寫人敘事時有張有弛,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以吸引讀者?;蚴菓夷钤O疑法,誤會興波法,或是蓄勢陡轉法,抑揚生變法,從而激發(fā)起讀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閱讀快感。 八、首尾出彩。開頭可以采用欲揚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形成一股氣勢,把后面的內容帶動起來。結尾可以運用呼應開頭、交代結局、陡轉立止寫景蘊情、啟發(fā)鼓勵等方法。不論哪種方法,都要力求用得自然、精巧、含蓄、有力,為文章配上一個“豹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