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金錢、美色、美食、榮譽、地位等等,幾乎是無處不在。權(quán)重的地位是誘惑,利多的職業(yè)是誘惑,光環(huán)般的榮譽是誘惑,歡暢的娛樂是誘惑,甚至漂亮的時裝、可口的美味佳肴都是誘惑 ……面對這些誘惑,我們該何去何從? 用定力抵制誘惑——落寞一時,幸福一生 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金錢、美色、美食、榮譽、地位等等,幾乎是無處不在。權(quán)重的地位是誘惑,利多的職業(yè)是誘惑,光環(huán)般的榮譽是誘惑,歡暢的娛樂是誘惑,甚至漂亮的時裝、可口的美味佳肴都是誘惑 ……面對這些誘惑,我們該何去何從? 佛家有一個故事,講述了欲望和誘惑之可怕。 某個深秋的日子里,有位旅人在趕路回家的路上,被一只猛虎追趕,慌亂間他走錯了路,來到了懸崖邊。在進(jìn)退兩難之際,他看見懸崖邊上長了一棵松樹,于是立刻爬了上去,可是,老虎也開始張牙舞爪地逼過來。 正當(dāng)旅人感到絕望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眼前的樹枝垂下來一條藤蔓,于是立刻抓住藤蔓往下滑,可是藤蔓沒有到底,他整個人懸在了半空中。 往上看是饑餓的猛虎,往下看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大海中更有紅、黑、藍(lán)三條毒龍。 更不幸的是,藤蔓的根部正在被兩只黑白老鼠交互地啃咬著。正在這時候,有些濕濕軟軟的東西掉落在他的臉頰,舔一口發(fā)現(xiàn)是蜂蜜。原來,藤蔓的根部有個蜂巢。 旅人舔著甘露般的蜂蜜,竟然陶醉起來,竟然忘了自己還身處岌岌可危的境地——被老虎、毒蛇上下夾擊,而唯一的希望藤蔓還被老鼠啃咬著。然而他卻一次又一次去搖動那條救命之繩,忘情地沉醉在甘甜的蜂蜜里。 佛家的這個故事,是在向我們講述沉浸在欲望和誘惑中的人生實相。盡管面臨九死一生的緊要關(guān)頭,還非得一嘗甜蜜的甘露不可,這就是人性的不堪與脆弱之處。 藤蔓會隨著時間而磨損,而我們盡管一年又一年地越來越逼近想逃離的死亡,卻又寧可縮短壽命、危及性命也要去汲取“甘蜜”,人是如此不能遠(yuǎn)離誘惑啊!這就是佛家要告訴我們的,貪欲是多么可怕。 在美國紐約有一家芭蕾舞團(tuán),一位資深記者曾去采訪該劇團(tuán)的首席女芭蕾舞星。當(dāng)記者問她“您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時,這位曼妙動人的舞蹈家興奮地回答:“冰淇淋啊!”記者對這個答案感到非常驚奇,因為冰淇淋這種甜食含有很高的熱量,吃多了會刺激體重的增加,這對舞蹈演員來說可是最致命的打擊啊!于是,這位記者又追問道:“那你隔多久會讓自己放縱一次呢?”女舞蹈家的回 答是:“我至少有18年沒有嘗過那種美妙的滋味了!” 我們要擦亮眼睛,用自己的慧眼,抵制誘惑,讓自己健康地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像冰淇淋的美味這樣的誘惑是無處不在的。比如一家公司開出更高的薪水,讓你離開已經(jīng)服務(wù)近十年的公司,或者是一份唾手可得的私利,只是需要損失一點集體的利益——有時,這些誘惑會非常讓人怦然心動! 但是,所有偉大的人物都知道什么對于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要舍棄的,就像冰淇淋一樣,再美味,也必須拒絕!但拒絕這種誘惑和貪念是絕對需要勇氣的。 一顆缺乏約束的心靈是空虛的,游離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園的靈魂,失去了根的大樹,失去源頭的大江,只能墮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枯…… 人的一生,總是要經(jīng)歷許多不可預(yù)測的事情,但是守住最后的防線,心存高潔,不做靈魂上的背叛者,這是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并堅守的。在這個時代,只要你身旁站著一個比你老婆光鮮靚麗卻不是你老婆的女人你就會變得猥瑣起來,在旁人看來這不是錢色交易就是權(quán)色交易。也難怪人家說:如果有人問起你曾經(jīng)失戀過幾次,你一定要回答,只有兩次,一次是你愛他但他不愛你,另一次是他愛你但你不愛他。女人要自尊自愛。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誘惑,然后知其人之正直也。 面對誘惑,有的人能夠做出驚人的偉業(yè),有的人卻成了誘惑的俘虜;面對誘惑,有的人能夠守住精神的底線,有的人卻成了道德的叛徒;面對誘惑,有的人能夠參悟人生的真諦,有的人卻跌倒在地獄的深淵里。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制力,任由沖動和激情支配,那么他可能會放棄道德,隨波逐流,最終成為追逐欲望的奴隸。在《圣經(jīng)》中,溢美之詞往往會給予那些能“主宰自己靈魂”的人,而不是那些“攻城略地”的強者。 我們的人生要有所獲得,就不能讓誘惑自己的東西太雜太多,心靈里累積的煩惱太亂雜,努力的方向過于分叉。我們要簡化自己的人生,就要學(xué)會選擇,懂得放棄,要學(xué)習(xí)經(jīng)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中和內(nèi)心里的一些東西斷然放棄掉。 《金剛經(jīng)》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佛家說:“魔由心生。”只有沉下來,由定生慧,做到六根清凈、處變不驚,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心如止水不動塵,方能大徹大悟,提升人生的品質(zhì),實現(xiàn)人格的凈化,從而達(dá)到大自在的人生境界。 我們的身體、想法,以及身外的萬事萬物,都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就像一場夢一樣,去了就了無痕跡。如果常想想這些,就該知道人生無常,而發(fā)起修行的心。所謂修行,就是通過身心的修行而回歸自我的本真狀態(tài),就能放下一切,達(dá)到“色即是空”的無我境界。 古往今來的智者賢者,之所以能夠成就大事,莫不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安于平靜,追求內(nèi)心的純凈。我們要找回生命失落的價值,就必須從對貪欲的執(zhí)迷中退出來,找回生命中第一性的東西,還生命以清凈和自由。 著名作家劉墉說過:“年輕人要過一段‘潛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暫隱形,找尋目標(biāo),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積蓄能量;日后方能毫無所懼,成功地浮出水面。” 用定力抵制誘惑,讓自己有暇思索人生、規(guī)劃人生,讓自己獲得一份心靈的寧靜! 用定力抵制誘惑,縱然落寞一時,但能幸福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