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逸象
為日、《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彖》“大明終始”,大明即日?!稌x》彖傳“順而麗乎大明”,是。 注:乾純陽,故為大明,故為日。假借取象。一說,乾與離相舍于南,離為日,是以乾亦為日,假借取象。
大川、見《同人》。 注:乾卦象古文字?!兑拙?#183;乾坤鑿度上》;乾川。象形取象。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注:乾為川,故為河海。假借取象。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注:乾剛,為天故崇,故為山陵。會(huì)意取象。 石、《說卦》“乾為玉。” 注:乾為玉,故為石。假借取象。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離,相與同居。” 注:先天八卦方位。離為日,乾亦為日。 虎、《文言》“風(fēng)從虎”,“履虎尾。” 注:乾陽剛威猛,乾為君王,故為虎。會(huì)意取象。 順 據(jù)《焦氏易詁》補(bǔ)錄 注:《易詁》:“乾順行,坤逆行?!肚彾取吩?;‘乾貞子,左行陽時(shí)六。坤貞未,右行陰時(shí)六’。此實(shí)易道陰陽往來交姤之樞紐。”此系以納甲而言陰陽消息也,乾初爻在子,陽氣上行故為左為順,依次行子、寅、辰、午、申、戌六個(gè)陽時(shí);坤初爻在未,陰氣下行故為又右為逆,依次行未、巳、卯、丑、亥、酉六個(gè)陰時(shí)。此借經(jīng)典之言而來,仍為假借取象。 坤逸象 為水、《益》“利涉大川。” 注:先天八卦,坤居北方,坎為水,故坤亦為水,同乾為日,假借取象。一說,坤卦純陰,至柔之象,《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故坤為水,假借取象。 江淮河海、 注:坤為水,故為江淮河海,形聲假借。 淵、《訟·彖傳》“入于淵。” 注:坤為水,純陰靜止,故不前為回,《說文》;“淵,回水也”,會(huì)意取象。 魚、《剝》“貫魚。” 注:坤為水,為眾,水中眾多者,魚也。會(huì)意取象。 蛇《上系》“龍蛇之蟄。” 注:伏乾為龍,在天為龍,在地為蛇。錯(cuò)卦假借 云、《小過》“密云不雨。” 注:《說文》:“云,山川氣也”,坤為水為川,陰虛為氣,坤為純陰,故為云,會(huì)意取象。一說,象形取象,坤卦象古“氣”字。一說,坤土為氣,層層迭升,地氣上升故為云也,象形取象。 墟、《升》“虛邑。” 注:墟,《說文》:“大丘也”。坤為地,則坤之陰爻為土,三爻相連,層層堆積,故為大丘之象也,象形取象。 茅茹、《否》“拔茅連茹。” 注:三陰似草而相連,茅茹之象。象形取象。 逆、坤逆行?!肚彾取?#8220;坤右行,陰時(shí)六。” 注:見乾為順。假借取象。 北、先天。 注:坤先天卦位居北。借卦圖而得辭,假借取象。 心、《益》九五“有孚惠心。” 注:坤為腹,引申為身?!墩f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清人徐靈胎《難經(jīng)經(jīng)釋》:“其內(nèi)證∶臍上有動(dòng)氣”,注云:“臍上,心之位也”??梢娪晌鳚h到清,古人皆以為心在腹中,故坤為心。假借取象。 志、《益》九五“大得志。” 注:坤為心,故為志,形聲假借。 憂、《泰》九三“勿恤。” 《升彖》“勿恤。” 注:坤為心而中虛,心神不寧,故為憂。會(huì)意取象。 疾病、《復(fù)》“出入無疾”,《損》六四“損其疾。” 注:坤為心而虛,心氣不足,自然疾病,引申假借。一說,坤伏乾,乾健,故坤為疾病,錯(cuò)卦取象。 毒、《師》“以此毒天下”。 注:毒,《說文》:“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坤陰故為害,三爻皆陰,象毒草之厚也,象形取象。一說,毒,通督,治理也。坤陰而順,故為治也,假借取象。 勞、坤役天下,故勞。 注:《說卦》;“致役乎坤”,假借取象。 風(fēng)、《文言》“風(fēng)從虎。” 《內(nèi)經(jīng)》謂“風(fēng),士氣所生。” 注:假借取象。 野、龍戰(zhàn)于野。 注:《周禮·秋官》:“縣士掌野”注云:“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坤為地,故為遠(yuǎn),伏乾為王而不見,是遠(yuǎn)離王者之地也,故為野。假借取象。 郊、《小畜》“自我西郊。”郊用伏坤。 注:《說文》:“距國(guó)百里曰郊”,取象與野同。假借取象。 原、《比》“原筮,元永貞。” 注:《周易尚氏學(xué)》:“原者田也?!蹲髠?#8226;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注:‘高平曰原’。《周禮》‘太卜原兆’注:‘原,原田也’。按古皆井田,每每者,井與井相間之形。坤為拆,象原田,故曰原筮。坎為筮,坤為原。原筮,猶言野筮也。《曲禮云》:‘外事以剛?cè)?#8217;,鄭注:‘外事,郊外之事’?!秲x禮·士喪禮》:‘筮于兆域’,兆域在郊外,即原筮也。”按此,坤象田形,原即田,故假借取象。然,原即野也,原野一詞至今猶存,以野訓(xùn)原應(yīng)更便捷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