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人生修煉的最高境界,無論面對順境還是逆境都寵辱不驚,自然的面對一切。就是從日常的生活中,順其自然專注于過程少想結(jié)果,把日常生活當作一種修
煉的工具。
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安住當下。即可挖掘出潛能從而發(fā)揮出最佳狀態(tài)和水平。 “平常心是道”的解釋:
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普通人,看作是一個極其平常的人,不但從行為上與平常人保持一致,而且從心理上使自己漸漸歸于普通。 放下傲慢與自負,把自己降到普通大眾的層次。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大眾的一員,都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 返歸平凡,投身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的鎖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處理好,就是最大的修煉。 其實,世上本無佛,認識你是個普通人后,你就走向了佛國的正途。 “佛法無邊,大道無形?!蔽覀兠總€人都是用自己的一生,來證明無限終極真理的存在,這個真理就是宇宙之本源。道家謂之為“道”,釋家謂之為“佛”。 馬祖云:“平常心是道”。就是告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是通向佛國的不二法門,舍此并無他途。 下面有一個例子可供參考,“平常心”做的最好的就是林海峰。
當年,23歲的林海峰在名人戰(zhàn)中挑戰(zhàn)坂田榮男,首局敗北后,林海峰失去自信,他去找老師吳清源請教。吳清源說:“你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老天對你已經(jīng)很厚了,23歲就挑戰(zhàn)名人,這已經(jīng)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也達不到的成就了,你還有什么放不開的呢?”言畢,吳清源題寫一幅“平常心”送給弟子,林海峰由此大悟,隨后連勝三局,坂田扳回一局后,林海峰再勝一局,挑戰(zhàn)成功,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名人。 林海峰說:“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為輸了棋而難過了?!彼類塾玫念}詞是“無我”,頗具禪意的簡短兩字,深意卻盡在其中。 (專注于下棋的過程,將勝負置之度外,是林海峰取勝的關(guān)鍵。) 再例如: 在奧運會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著名體育運動員,由于太想拿金牌了,心理壓力太大從而臨場發(fā)揮不佳,與金牌失之交臂。相反,有許多不知名的云動員,由于沒有拿金牌的心理壓力輕裝上陣,往往能取的不錯的效果,有的還超常發(fā)揮,奪得了金牌。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體操王子李寧。 在1984年第23屆奧運會由于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沒有奪金的壓力,他超常發(fā)揮,一舉奪得了自由體操、吊環(huán)和鞍馬三枚金牌、跳馬銀牌和全能銅牌,男子團體銀牌。被俞為體操王子。 后來在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由于是他體育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奪金與保持體操王子名聲的壓力太大,總想拿金牌得冠軍,在比賽中馬失前蹄,摔了個大跟頭,連決賽都沒進去。 在體育竟技與各種考試中,保持平常心態(tài)是非常重要的,平常心往往能使人超常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績。那就是不要想結(jié)果,專注于于比賽與考試的的過程,將勝負置之度外,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樣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績,而這正是是保持平常心態(tài)的關(guān)鍵。 真理的根扎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鳳儀先生說:“道在平常。飲食起居都是道”。真理在最平凡之間,要在日用平常的瑣事中來體現(xiàn)真理。
-----------------------------------------------------
禪宗有這樣一公案。有一位禪師有三個弟子,有一天,師父問三人: “門前有二棵樹,榮一棵,枯一棵,你們說是枯的好、還是榮的好”?大徒弟說: “榮的好”。二徒弟說: “枯的好”。三徒弟說:“枯也由它,榮也由它”??窗?,無論你選擇前兩者中的哪一種心態(tài),都會產(chǎn)生得失之心,因受外境影響而或喜或悲,如枯也由它,榮也由它,則無論世事如何變遷, 皆可泰然處之。
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說: “這里是個好地方,因為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辈灰粫?,另一個小姑娘說: “這里是個壞地方,因為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我陷入了沉思。世人皆生活在高低、美丑、是非、好惡的對立空間里,有人以樂觀的心態(tài)生活,處世,見到的都是陽光的一面,有人則以悲觀的眼睛看問題,觸目所及都是黑暗和災難。到底哪一種心態(tài)更好呢?
紅極一時的臺灣女作家三毛,一向歌唱生活與愛情的美好,一直在文章中呼喚著生命的美麗: “生命真美麗,讓我們珍惜每一個朝陽再起的明天”。而這樣一位女作家,竟然在1991年以自殺的方式棄世而去, 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困惑,到底該如何評定她的悲觀與樂觀呢?也許,她一向看到的是刺上的玫瑰,但最終卻因玫瑰也會殘敗,凋零而無法以樂觀的心態(tài)譜寫出完美的生命之歌, 由于太追求完滿,她的生活終于無法再完滿了。
美籍華人張純?nèi)?,一位慈愛的母親、賢惠的妻子、作家、歷史學家、人類偉大的人權(quán)斗士。在深入調(diào)查日軍二戰(zhàn)中在南京留下的暴行期間,接觸的全都是無比殘忍和血腥的歷史事實, 一個個悲慘的故事,反反復復地讓她陷入痛苦的深淵,讓她由此透視了人性的丑惡。人性中扭曲的東西,會使最令人難以言語的罪惡在瞬間變成平常瑣事。 2004年11月9日,她最終由于精神上無法承受如此大的壓力,用一把手槍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離去震驚了整個世界。她看到的是玫瑰下的刺, 因為飽覽了人性的丑惡而走入極端,無法發(fā)現(xiàn)人性中的良善,生命的美好。
-----------------------------------------------------
平常心是心之常態(tài),如果失去常態(tài),就不合道了。比如一名射擊手,在平日練習打靶時,幾乎百發(fā)百中,但一到競賽場上,就射中率明顯下降,很不理想了。什么道理呢?就是他在競賽時,失去平常心了,有顧慮、有負擔了,所以手就不聽從支配了。又如,有的學生平日考試成績優(yōu)秀,總是名列前茅,然而到升學考試時,卻成績突然下降,令人非常失望。究其原因,也和打靶的道理一樣,失去平常心了。
-----------------------------------------------------
常人在富貴利達時,和窮困潦倒時,心態(tài)是截然相反的,整個心靈完全被外境所轉(zhuǎn),這時平常心不見了。若能在這種“不平?!钡臅r候,還能保有平常心,其精神境界是很了不起的了,未下過很深修養(yǎng)功夫的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必去掉執(zhí)著心,才能保持平常心。
有兩句古詩寫的好:“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寒潭水無痕?!敝褡颖伙L吹動,竹影掃著臺階,但臺階上的灰塵并未移動;月亮照在水里,穿過潭水,而潭水并無波痕。不管外界的事情如何變化,內(nèi)心不為之動搖,不論自己做了多么大的好事,立了多么大的功勞,也不自以為是做好事,而認為完全是本分內(nèi)應做的,仍保持平常心,這就是道心了。
由此可見平常心能讓一個人更加鎮(zhèn)定、沉著,充分表現(xiàn)自己,亦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沒有緊張情緒和精神壓力,可以真正體驗到什么是自在灑脫的人生境界。
這就是平常心是道,總括來說,所謂道,就是每個人現(xiàn)前的不分別心。但現(xiàn)在的不分別心,卻有妄想雜念、人我是非,那就不是平常心了。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遇緣而不改變我們當下的不分別心,亦不改變不分別心去隨緣,才是我們的平常心,才是佛法修成的道路。 所謂:「最平常事最神奇,種種玄奇不知,好笑紛紛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骨百薀o非揭示平常心即是道,道即在平常生活中。以上平常心,可為吾人生活的參考。 第一、為善不執(zhí)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懼是平常心, 第三、吃虧不計是平常心, 第四、逆境不煩是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一是尊重規(guī)律和規(guī)則,尊重客觀現(xiàn)實,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二是既積極主動,要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從容淡定的自信心。 平常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對于周圍所發(fā)生的事情的一種心態(tài)。 平常心是“無為、無爭、不貪、知足”等等觀念的匯合而已。做為一種處世態(tài)度,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愛之心等等。 任何一個人都可具備平常心。 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tài)”,是具備一定修養(yǎng)才可經(jīng)常持有的,因為它屬于一種維系終身的“處世哲學”。 1.保持一顆平常心,意味著不驕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顆平常心,意味著在現(xiàn)代緊 張生活的壓力下,仍有心情去感受那份龍辱不驚。閑著庭前花開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那份自在! 2.所謂平常心,不過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周圍事情的一種心態(tài)。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tài)”,是有一定修養(yǎng)后方可具有的,它屬于一種維系終身的“處世哲學”。如孟子所說的:“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 說到底,平常心不過是“無為、無爭、不貪、知足”等等觀念的匯合而已。作為一種處世態(tài)度,亦可進一步解釋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愛之心……但是,“無為”并不等于提倡無所作為,“無爭”并不等于不同惡勢力抗爭……至于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夢死,更不能算為一種人生境界,正如作者所評論的:“當他們到了純粹只顧自己醉生夢死的境界時,道德的評價就蒼白無力了?!卑哑匠P挠顾谆⑹浪谆?、簡單化,都是對平常心本意的曲解。 3.經(jīng)典形容我們的心有如瀑流,念念相續(xù),又如波濤洶涌,上下起伏,實在難以維持一顆平靜、平常的心。什么是平常心?是一種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環(huán)境的變化而喜憂;平常心,是一種境界,慧能大師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它超脫物外、超越自我。這里再談四種平常心: 第一、為善不執(zhí)是平常心:無論付出、行善,你有了執(zhí)著,就會有所罣礙;有了執(zhí)著,就會有所期待。當期待落空,不免失望,甚至反而惱怒不安,內(nèi)心就無法平靜了。 如果能夠行善施恩于人,無求回饋,不執(zhí)于心,體達「三輪體空」,無施者、受者以及無施物的清凈平等心,就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懼是平常心:生死輪回是宇宙運轉(zhuǎn)的常道,人總難免生病,面臨衰老,甚至死亡的來到,能夠心無懼怕、意不顛倒、無所罣礙、安然自在,所謂:「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準備;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惯@就叫平常心。 第三、吃虧不計是平常心:有句話說:「學習吃虧能養(yǎng)德?!褂袝r吃點虧,并不是壞事,你從吃虧中,可以累積人生的經(jīng)驗,從吃虧中,可以學會處世的退讓。尤其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所不公與虧欠。能夠在吃虧時不計較、不比較,這就是平常心。 第四、逆境不煩是平常心:所謂:「月無日日圓,人無日日順。」當我們遇到忤逆的境界,要能看清憂慮,放下憂慮,不隨煩惱起舞,泰然處之。好比競賽的時候,總想戰(zhàn)勝對手,其實要戰(zhàn)勝對手,要先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就是不為環(huán)境所擾,不為雜念所困,不為順逆所動,忘掉對手,忘掉勝負,以自然的心態(tài)對待,這便是平常心。 「人若無求,心自無事;心若無求,人自平安?!蛊鋵崱钙匠P摹梗褪侨粘S檬轮袩o取、無舍、無驕、無求、無執(zhí)著的心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