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財務分析概述 第二節(jié) 財務分析中常用的財務指標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 1.短期償債能力----針對流動負債的償還: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分析:一般來說指標高,短期償債能力強,但過高收益能力降低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分析: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應維持在1:1左右較為理想,它說明1元流動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作保證。 【例題1】 (2009年)下列資產負債項目中,不影響速動比率計算的是()。 A. 預付賬款 B.長期股權投資 C.短期借款 D.存出投資款 【答案】B (3)現(xiàn)金比率=現(xiàn)金/流動負債 分析:運用它可評估企業(yè)短期償債能力 應注意的問題:也不能說越高越好,過高可能會降低收益能力 2.長期償債能力----針對全部負債的償還: (1)還本能力:負債總額/XX資產(總資產、凈資產、有形資產)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凈值)*100% 【例題2】 (2008年)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情況下,( )反映企業(yè)償還債務能力較弱。 A.資產負債率較高 B.產權比率較高 , C.應收賬款周轉次數(shù)較少 D.基本獲利率較低 E.已獲利息倍數(shù)較高 【答案】AB 【解析】選項C是反映營運能力的指標,選項D是反映獲利能力的指標,均不正確;選項E已獲利息倍數(shù)較高,說明償債能力較強,所以也不正確。 (2)付息能力:息稅前利潤/利息 已獲利息倍數(shù)=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息稅前利潤根據(jù)損益表上的利潤總額加上利息來得出 【例題3】 (2007年)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情況下,下列財務指標的情況能反映企業(yè)償還債務能力較弱的是()。 A. 資產負債率較低 B. 產權比率較高 C.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shù)較短 D. 基本獲利率較低 【答案】B 【解析】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企業(yè)利用債券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越弱,而企業(yè)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所以A不符合題意;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高,說明企業(yè)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弱,產權利率越低,說明企業(yè)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所以B符合題意;應收帳款周轉天數(shù)越短,應收帳款變現(xiàn)能力越強,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強,所以C不符合題意;基本獲利率是反映獲利能力的比率,因此D不符合題意。 二、營運能力比率 XX資產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或銷售成本)/XX資產平均數(shù) XX資產周轉天數(shù)=360/XX資產周轉次數(shù)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數(shù)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shù)=360/應收賬款周轉次數(shù)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次數(shù)=銷售成本/存貨平均數(shù) 存貨周轉天數(shù)=360/存貨周轉次數(shù) 3.流動資產周轉率(補充)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數(shù)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shù)=360/流動資產周轉次數(shù) 4.固定資產周轉率(補充) 固定資產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數(shù) 固定資產周轉天數(shù)=360/固定資產周轉次數(shù) 5.總資產周轉率(補充) 總資產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總資產平均數(shù) 總資產周轉天數(shù)=360/總資產周轉次數(shù) 來源三、獲利能力比率
1.一般企業(yè): (1)
【例題4】
(2008年)某公司年初資產負債率為45%,年末資產負債率為40%,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為8 800萬元,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比年初增加2 000萬元;當年實現(xiàn)凈利潤2 550 50-;~。則該公司當年度的資產凈利潤率為( )%。 、 A.14.17 B.15.00 C.15.94 D.26.02 【答案】B 【解析】年初資產負債率=(資產總額一所有者總額)/資產總額=(資產總額一8 800)/資產總額=45%,所以年初資產總額=16 000(萬元);同理,年末資產總額=18,000(萬元);資產凈利潤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2 550/[(16 000+18 000)/2]=15.00% 題目考核的是第2章“資產凈利潤率”的計算,需要先根據(jù)已知條件計算平均所有者權益。 (2) 基本獲利率=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 【例題5】 (2009年)甲公司2008年年初產權比率為60%,所有者權益為500萬元;2008年年末資產負債率為40%,所有者權益增長了20%。假如該公司2008年度實現(xiàn)息稅前利潤54萬元,則2008年的基本獲利率為()。 A.4% B.6% C.8% D.10% 【答案】B 【答案】 基本獲利率=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 2008年年初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60%*=負債總額/500 2008年年初負債總額=300萬元 2008年年初資產總額=500+300=800萬元 2008年年末所有者權益=500(1+20%)=600 2008年年末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40%=負債/(負債+600) 2008年年末負債=400 2008年年末資產總額=400+600=1000 總資產平均余額=(1000+800)/2=900 基本獲利率=54/900=6% 2.上市公司: (1)每股收益 第一,基本每股收益 分子: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凈虧損----每股收益則為負數(shù) 合并凈利潤—少數(shù)股東損益 分母:僅考慮當期實際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 【例題6】 (2007年)乙公司年初僅有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萬股,當年7月1日定向增發(fā)普通股2000萬股;當年1——6月份實現(xiàn)凈利潤4000萬元,7——12月份實現(xiàn)凈利潤8000萬元。則乙公司當年的每股收益為()元。 A.1.07 B.1.09 C.1.00 D.1.20 【答案】B 【解析】發(fā)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shù)=10000+2000×6/12=11000萬股,每股收益=(4000+8000)/11000=1.09元。 第二,稀釋的每股收益 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是指假設當期轉換為普通股會減少每股收益的潛在普通股。 潛在普通股是指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后期間享有取得普通股權利的一種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 基本原則: •假設稀釋性潛在普通股于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已經全部轉換為普通股。 其一,分子的調整: •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相關所得稅的影響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應當根據(jù)下列事項對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應考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其二,分母的調整: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fā)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shù)的加權平均數(shù) (股數(shù)增加,每股收益則稀釋。)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shù)應當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shù)與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fā)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shù)的加權平均數(shù)之和。 關注:可轉換公司債券 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后影響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shù)加權平均數(shù)。 【例題7】 某公司2010年1月2日發(fā)行4%可轉換債券,面值800萬元,每100元債券可轉換為1元面值普通股90股。2010年凈利潤4500萬元。2010年發(fā)行在外普通股4000萬股,所得稅稅率33% 基本每股收益=4500/4000=1.125元 稀釋的每股收益 凈利潤的增加=800 ×4% ×(1-33%)=21.44萬元(不付息,凈利潤的增加) 普通股股數(shù)的增加=800/100 ×90=720萬股 稀釋的每股收益=(4500+21.44)/(4000+720)=0.96元 (2)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總額/普通股股份數(shù) 影響因素:企業(yè)的獲利水平和企業(yè)的股利發(fā)放政策 (3)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股凈利潤 分析:市盈率應當有一個正常范圍
第三節(jié) 企業(yè)財務狀況的綜合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 (一)指標分解:
(二)杜邦核心公式: 凈資產利潤率=資產凈利潤率×權益乘數(shù)
凈資產利潤率=銷售凈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shù) (三)權益乘數(shù)的計算與含義 權益乘數(shù)=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 =資產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1/(1-資產負債率)=1+產權比率 股東權益比率+資產負債率=1; 股東權益比率的倒數(shù)為權益乘數(shù)。 (四)結論 1.凈資產利潤率 2.資產凈利潤率 3.銷售凈利潤率 4.資產周轉率 5.權益乘數(shù) 【例題10】 某公司2010年年初產權比率為80%,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2010年年末所有者權益增長為4%,產權比率下降4個百分點。假如該公司2010年實現(xiàn)凈利潤300萬元,則其2010年度的資產凈利潤率為()%。 A.3.28 B.3.31 C.3.33 D.3.35 【答案】B 【解析】2010年年初負債總額=5000×80%=4000萬元,2010年年末所有者權益=5000×(1+4%)5200萬元,2010年年末負債總額=5200×(80%-4%)=3952萬元,資產凈利潤率=300/[(4000+5000+5200+3952)/2]×100%=3 .31% 二、財務比率綜合評價法 【例題11】 (2008年)某公司當年實現(xiàn)凈利潤為100萬元,將凈利潤調節(jié)為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的調整項目分別為: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0萬元,計提固定資產折舊20萬元,處置固定資產發(fā)生凈收益3萬元,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萬元,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和經營性應付項目年末比年初分別增加10萬元、8萬元和6萬元。則該公司當年的盈余現(xiàn)金保障倍數(shù)為( )。 A.0.90 B.0.98 C.1.10 D.1.62 【答案】C 【解析】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100+10+20—3—5—10—8+6:110(萬元) 盈余現(xiàn)金保障倍數(shù)=經營現(xiàn)金凈流量/凈利潤=110/100=1.10 【點評】本題考核的是第2章中“盈余現(xiàn)金保障倍數(shù)”的計算。 【例題12】 (2007年)企業(y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開展負債經營并獲得財務杠桿利益的前提條件是()。 A. 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于債務資本成本率 B. 資產凈利潤率大于債務資本成本率 C. 債務資金的利息支出小于普通股的股利支出 D. 債務資金比重大于所有者權益資金比重 【答案】B 【解析】在企業(yè)資產凈利潤率高于負債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企業(yè)負債經營會因代價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因此,所有者總希望利用負債經營得到財務杠桿利益。所以選項B正確。
【例題13】
(2007年)按《企業(yè)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的規(guī)定,下列指標中,可用于評價企業(yè)財務效益狀況的有()。 A.銷售增長率 B.主營業(yè)務利潤率 C.總資產報酬率 D.盈余現(xiàn)金保障倍數(shù) A. 存貨周轉率 【答案】BCD 【解析】評價企業(yè)財務效益狀況的基本指標有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報酬率,修正指標有資本保值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盈余現(xiàn)金保障倍數(shù)和成本費用利潤率,所以,選項BCD正確;銷售增長率是評價企業(yè)發(fā)展能力狀況的基本指標,所以,選項A不正確;存貨周轉率是評價企業(yè)資產營運狀況的修正指標,所以,E不正確。 【例題14】 (2009年)根據(jù)《企業(yè)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的規(guī)定,下列指標中,屬于評價企業(yè)效績基本指標的有()。 A.市盈率 B.資本積累率 C.已獲利息倍數(shù) D.凈資產收益率 E.流動資產周轉率 【答案】BCDE 【例題15】 某股份公司2010年有關資料如下:
要求: (1)計算流動資產的年初余額; A.10000 B.12000 C.11000 D.48000 年初余額=6000×0.8+7200=12000(萬元) 【答案】 B 計算過程: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5=流動資產/8000 年末流動資產=8000×1.5=12000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0.8=速動資產/6000 年初速動資產=4800 年初流動資產=4800+7200(存貨)=12000 (2) 計算流動資產的年末余額; A.10000 B.12000 C.11000 D.48000 年末余額=8000×1.5=12000(萬元) 【答案】B (3) 計算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 A.10000 B.12000 C.20000 D.48000 【答案】 B (4)計算本年產品銷售收入凈額; A.10000 B.12000 C.20000 D.48000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數(shù) 產品銷售收入凈額=4×12000=48000(萬元) 【答案】D (5)計算總資產周轉率;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總資產周轉次數(shù)=銷售收入凈額/總資產平均數(shù) 【答案】B (6)計算銷售凈利率; A.10% B.6% C.20% D.27% 銷售凈利潤率=2880/48000×100%=6% 【答案】B (7)計算凈資產收益率。 A.10% B.6% C.20% D.27% 凈資產利潤率=資產凈利潤率*權益乘數(shù) =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shù) 凈資產利潤率=6%×3×1.5=27% 【答案】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