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器的斷代(三)
3.秦漢時期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封建制統(tǒng)一國家,但僅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流傳下來的具有明確紀年的文物很少。由于缺少參照物,因此很難對秦代的文物作出明確的斷代。從零星出土的玉器來看,與戰(zhàn)國精細作工的玉器區(qū)別不大,還未見代表性之作品。 到兩漢時期,由于社會穩(wěn)定,國力強盛,玉文化也蒸蒸日上。從王公貴族到官宦人家甚至紳士富商等階層日常用玉品種豐富、數(shù)量眾多、加工工藝精湛。此時出現(xiàn)了許多精美的作品,代表了這個時代的最高水平。漢代玉器繼承了戰(zhàn)國時代玉器的傳統(tǒng),并有所變化和發(fā)展。玉禮器(所謂瑞玉)較前減少,已不再是玉器品種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各種作為裝飾用的玉佩飾大大增加,用于喪葬的玉冥器亦顯著增加,玉用具也有較大的發(fā)展。在雕琢工藝方面,圓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鑲玉器物較前增多。紋飾的風格由抽象為主轉(zhuǎn)向?qū)憣崬橹?,一些象生?a href="http://www./index.php?id=118" target=_blank>玉器也有了現(xiàn)實感和生命力,形神能巧妙地結(jié)合于一體,這些都為先秦玉器所不及。 我們現(xiàn)今能看到大量的漢代玉器,其中尤以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大量玉器為代表作。另外還有各博物館收藏的傳世漢代玉作,有高足杯、角形杯、帶托高足杯、盒、枕、帶鉤、印章等。裝飾品可分為人身上的玉飾和器物上的玉飾兩大類。人身上的玉飾主要是佩玉,計有璜、環(huán)、琥、瓏和玉舞人等。玉環(huán)的紋飾優(yōu)美多樣,在佩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漢代還有一種專門用于辟邪的玉制品叫剛卯,除見于著錄的傳世品外,發(fā)掘出土的剛卯為數(shù)不多。 從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考察,漢代用于禮儀的玉器和先秦時期相比有所減少,只有璧和圭仍然作為禮器使用。玉璧在漢墓中出土很多,玉圭則從西漢中期以后逐漸消失。漢代雖然還存在“六器”中的琥和璜,但已是作為裝飾用的佩玉了。另外,璋和琮在漢代可能已不再制造和使用。漢代時人們認為玉石能使尸骨不朽,所以用于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竅塞、玉琀和握玉。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完整的玉衣由頭罩、上衣、褲筒、手套和鞋5部分組成,每部分都由許多小玉片編成,是漢代治玉工藝高度發(fā)展的產(chǎn)物。玉九竅塞是作為填塞或遮蓋耳、目、口、鼻、肛門和生殖器等九竅用的,這些玉制品皆為素面。玉琀一般作蟬形,置于死者口中,制作簡單,俗稱“漢八刀”。至于死者手中的握玉,在西漢中期以前多作璜形,系用玉璧改制而成,到西漢中期以后,逐漸流行為玉豬。死者手握玉豬的習俗,在東漢直到魏晉南北朝都很流行,但玉豬造型變化不大,刻紋也都比較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