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計與若瑟夫分別是中國文學巨匠魯迅的《孔乙己》和法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居伊·德·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這兩個人物,看似無足輕重,卻不可或缺,意蘊極豐。一中一外兩位文學家在對這兩個小人物的塑造上,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兩個人物都是小說的線索人物。
從小伙計的口中,我們知道了咸亨酒店的布局,小伙計求職時的人情世故,短衣幫與長衫幫的貧富差距。他眼中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又是唯一穿長衫的人。由此交代孔乙己的外貌,衣著,愛好以及言行特點,周圍的人群對孔乙己的態(tài)度?!靶』镉嫛边€串聯(lián)起人們的幾次談論以及孔乙己的幾次出場,暗示孔乙己的命運結局。
若瑟夫作為敘事主體貫穿全篇。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一變再變,對金錢的崇拜,對手足親情的漠視,其言行的前后對比,其他人物的一舉一動、喜怒哀樂,都是從若瑟夫的眼里看到的。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感受和評論,也都是從若瑟夫的角度說出來的。在若瑟夫身上,寄托著作家的褒貶、喜怒和哀樂。
雖然不動聲色,然而“小伙計”卻向我們展示了當時中國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風貌;通過若瑟夫,我們看到了法國當時人們的虛偽自私、貪婪狡詐的本性。
二、通過這兩個人物來批判當時社會的腐朽和人性的陰暗。
通過“小伙計”的見聞,深刻的揭批了科舉制度對于讀書人的戕害??滓壹旱谋瘎「丛谟诜饨婆e制度?!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毒害了孔乙己,他科舉不中,潦倒透頂也不屑用讀書之外的其他方式謀生,即便是站著喝酒,也要穿著長衫,以顯示自己是讀書人。后來偷書被人譏笑,他還很窮酸的爭辯是“竊”不是“偷”,以此來維持讀書人的所謂“尊嚴”??梢哉f孔乙己是封建社會落第文人的典型。
更為發(fā)人深思的是周圍的短衣幫。生活的重壓使得他們只能借助喝酒來緩解壓力。然而這些不幸的人遇到同樣不幸的孔乙己卻暴露出人性的丑陋。他們以挖苦孔乙己為樂,然后“陶醉”在這“快活的空氣”里。在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殘后,他們只有幸災樂禍。甚至當孔乙己拖著殘腿用手“走”到酒店時,他們臉上依舊是笑容。這種麻木與冷漠讓人心寒,也引發(fā)讀者深思。
通過“若瑟夫”的見聞揭示了生活中菲利普夫婦這一類人物極端勢利的嘴臉。當?shù)弥诶瞻l(fā)財?shù)南r,原本“分文不值”的人一下了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當看到于勒又老又窮的現(xiàn)實狀況后,菲利普夫婦不能容忍于勒回來構成的潛在危險,不能接納弟弟于勒的親情融入。其態(tài)度變化前后迥異,對比強烈。其虛偽、自私、貪婪、冷酷的形象躍然紙上。
那個“誠實可靠”的貧窮公務員之所以不再遲疑,而要下定決心與若瑟夫的二姐結婚,僅僅是因為他看了于勒的來信。這充分說明了當時社會法國國民的普遍心態(tài),“勢利”的不是單個人,而是當時社會的通病。
通過“小伙計”,我們看到了孔乙己所受毒害之深,看到了短衣幫的麻木與冷漠、看到了丁舉人的殘忍;透過“若瑟夫”我們看到了“勢利”的社會眾生相。兩位作家都批判了當時社會的罪惡和人性的陰暗。
三、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作者對未來的思考。
小伙計生活在一個麻木而又沉重的時代,雖然周圍總有“笑聲”。不幸者的四周充斥著諷刺與挖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小伙計也“附和著去笑”,人性逐漸迷失。當孔乙己要教他寫“回”字時,他的拒絕也許不是因為對知識的反感,而是對孔乙己的厭惡與蔑視。當眾人津津樂道于丁舉人打殘孔乙己的“壯舉”時,他的內(nèi)心也許是渴望成為丁舉人那樣“殺氣騰騰,威風凜凜”的人物。小伙計最終將會如何成長?
深刻的拷問也在小伙計貌似平常的言行中冷峻的顯露:如果中國社會不產(chǎn)生劇烈的變革,國人的思想不產(chǎn)生深刻的蕩滌,未來的中國人還將繼續(xù)麻木,繼續(xù)冷漠,繼續(xù)沉重!
若瑟夫生活在一個腐化、動蕩的時代,周圍的人都充斥著金錢至上的觀念,親情遭到流放和輕視。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下,在耳濡目染中,若瑟夫的善良本性也許也會漸漸發(fā)生改變。試想,利普夫婦也有過純真的童年時代,他們當時肯定也有金子般的童心。隨著歲月潮水的滌蕩,那顆童心被沖刷得一干二凈。剩下的只有殘忍與冷漠,只有金錢至上的思想了。那么,若瑟夫的未來究竟會怎樣?畢竟小說中若瑟夫的善舉,拉近了與叔叔于勒的親情關系,感化了叔叔玩世不恭的心腸。若瑟夫雖幼小卻成熟地善待親情的方式,是作者對法國國民重返人類精神家園的號召與指引,這樣的號召與指引可以使人類棄惡揚善、棄舊從新??梢?,若瑟夫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希望,這是作者的用心,也是作者沒有完全失望的表現(xiàn)。
從這兩部小說中,我們看到作者對未來的思考。從這個角度而言,魯迅和莫泊桑在這兩部小說中更深刻的思想也許是呼喚健全人性的回歸,不再讓迷失的人性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