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種基本釣法: 1.無漂釣法。使用長竿、短線、大鉤組成釣組,無漂、無墜。釣位選擇在靠近岸邊的陡坡、大石頭、壩埂上等水深的地方。首先固定好竿架,找好魚竿與水平面的夾角,確定好垂釣深度,裝好餌料甩竿拋釣,使竿尖、風線、水線、炸彈鉤垂直在一條線上靜止下來。要仔細觀察竿梢,竿尖微動說明有魚來動食,應做好隨時提竿準備;當竿梢左右搖動或上下點動明顯應立即用力抖竿、刺魚。 2.有漂釣法。這種釣法大家比較熟悉,不再贅述。但在釣具組合上有一種最簡便易行的辦法,即在臺釣組合上將雙鉤摘掉換上炸彈鉤,將浮力小的漂摘掉換上浮力大的漂即可。 二、選擇釣點要注意風向 風,對釣鰱鳙影響很大。風平浪靜、艷陽高照的天氣好釣;微風、和風還可以釣,要是4~5級風,水面起了波浪就很難釣了。風對手竿釣鰱鳙影響就更大,當采用有漂釣法時,鉤在水中移動很快,魚很難咬鉤。因此,選擇釣點一定要注意風向,最好是順風釣,一是便于拋竿送鉤,二是可以借用風力使釣點遠離岸邊;其次是側(cè)風釣,盡量避開迎風釣。 無論是順風釣還是側(cè)風釣,由于竿的拉力和風的作用力使竿尖和漂形成一條直線,使鉤逐漸移動到相對靜止的一個小范圍內(nèi),也可以稱為相對靜止點。要特別注意這個靜止點所處的位置,每次甩釣力爭都要重復在這個“點”的附近。因為在這個“點”上鉤滯留的時間長,程定性好,便于魚圍著餌料轉(zhuǎn)、濾食吸鉤。通常在這個“點”上,抖竿次數(shù)多,散落餌料多,起到了打窩的作用,容易引來魚群覓食。因此,在這個“點”上獲魚率最高。 三、關鍵是掌握好抖竿時機 一般在鰱鳙濾食旺季,浮漂信號反應明顯,出現(xiàn)走漂、黑漂較多,抖竿時機也容易掌握。在淡季由于氣溫和水溫的變化,魚的濾食動作很小,漂的信號顯示不明顯,多為微動或上下抖動,必須仔細觀察,抓住漂向下沉1~2目時猛抖竿。 要注意小魚鬧鉤干擾。有的季節(jié),有些水域水上層小雜魚很多,鉤一下去,就成群結(jié)隊地圍上來,啄食餌料,漂相信號顯示顫動頻率高,也有明顯地上浮、下沉,但走漂、黑漂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要是誤認為鰱鳙咬鉤,一個勁地抖竿。結(jié)果是白費勁,對付辦法:一是立即更換釣位;二是耐心等待,當出現(xiàn)明顯走漂或黑漂時再抖竿。 四、搞好“兩個結(jié)合”。 1.浮釣鰱鳙與釣其他魚結(jié)合,在有的季節(jié),有些時候,在水上中層活動的魚種類不少。因此,要把浮釣鰱鳙與釣其他魚結(jié)合起來可以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將炸彈鉤改進一下,在其連接環(huán)處再加上兩把鉤,要用硬尼龍線拴鉤,線長約為5厘米,以釣鯉、草魚為主要對象,在這兩只鉤上和從彈簧中間穿出來的那只鉤上裝上蚯蚓、玉米粒、螞蚱、面食等餌料就可以釣其他魚了。 2.浮釣與底釣相結(jié)合。在一個釣位上使用一根竿垂釣時,可先打底窩釣鯽、鯉,引來鰱鳙活動時,迅速轉(zhuǎn)為浮釣鰱鳙。當釣一陣鰱鳙不咬鉤,抖落一些餌料時,再轉(zhuǎn)為底釣,依次互相轉(zhuǎn)換著釣,做到兩不誤。 拋竿浮鉤釣鰱鳙 鰱魚古稱鱮,俗稱白鰱,狀如鳙而頭小形扁,細鱗肥腹,體色較白,鳙魚俗稱花鰱、大頭鰱、胖頭,形似鰱魚而體色較黑,大頭,故又有人稱之為大頭鰱子,它與鰱魚同屬鯉科魚類。 因鰱鳙的食性習性特點相同,同屬濾食性魚類,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鳙比鰱魚更愛食臭,它的頭比鰱魚大的多.釣魚人常把這兩種魚等同起來稱呼鰱鳙.過從施釣的效果來看,也確實如此,用釣鰱的魚餌可釣獲鳙魚,用釣鳙魚的餌也可釣鰱魚.從這個現(xiàn)象中可以看出,鰱鳙的習性與食性的相近程度。 鰱鳙為廣布性魚類,在我國長江,珠江,黑龍江,錢塘江,淮河水系均有分布。人工養(yǎng)殖的鰱鳙已遍及全國各地。 鰱魚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性情活潑,善跳躍,不耐低氧,主食浮游生物和藻類植物及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 鰱鳙屬大型養(yǎng)殖魚類,長江、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常有個體重達數(shù)十千克鰱魚、鳙魚,池塘中養(yǎng)殖的也在1到5千克之間。因此,施釣時,應根據(jù)釣場魚的大小來選擇釣具,如池塘中可用手竿釣,自然水域則可用海竿釣。但無論你用何種釣具浮釣鰱鳙必須針對鰱鳙喜歡較高水溫的特點,不耐低氧的習性和偏重酸腥香臭甜的口味,采取相應的釣法。鰱鳙魚攝食的方式,是吸入霧化餌的水,經(jīng)過鰓耙的關閉,來過濾進食。因此,選配釣餌就顯得尤為重要。 釣餌:取2千克的玉米粉加少量的面粉,配以鮮酵母拌和,在高溫的條件下靜置一小時,待餌料發(fā)出酸味時,再加上少量的白粉和蝦粉,如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摻一些蒜粉,或是王致和的臭豆腐汁,這樣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浮鉤釣組的制作 取一只直徑4.5厘米,長度為7厘米的塑料瓶(裝藥或其它用途的瓶子),把鋼鋸條在頭上加熱,在瓶體上等距離地烙出8道長條形槽溝(以便瓶中的釣餌能順利地從槽溝中漏出)再在瓶子的底部用鐵絲烙出6個直徑1毫米孔洞,用于固定拴鉤的子線。在瓶蓋上烙出一個1厘米大小的孔洞,便于組鉤與主線連接。 鉤組,取6只鉤門寬,鉤底深的伊勢尼形鉤(12號),用45厘米長的子線拴結(jié),以保證拴結(jié)組鉤的子線有20厘米的長度. 組裝鉤組,打開瓶蓋將釣鉤從瓶子底部孔洞中穿至瓶外,再將組鉤的子線穿過瓶蓋的孔洞,并打上一個死結(jié),以固定鉤組的子線使其不能從瓶蓋的孔洞下滑。這樣,一副浮釣鉤組即可完成。釣友戲稱為藥瓶釣組。這種釣組的優(yōu)點是:抗沖擊性能好,不會因為拋投的力量過大,造成餌料脫開使釣餌脫落,也不像使用一般餌料因孔洞太多,使餌料滲出的太快,使霧餌在水中不能保持較長的時間而頻繁地換餌,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增加了施釣的時間。 釣組的組配,先將與魚漂浮力相等的空心鉛墜用主線穿過,再穿上一粒擋豆,再穿上魚漂(大號塑料標),穿好漂后再上一粒擋豆,(即在魚漂的兩端各有一粒擋豆,用于上下調(diào)節(jié)魚漂和所釣的泳層)。主線的一端拴結(jié)連結(jié)器與釣組(藥瓶釣組)相連。使用時根據(jù)自己事先選擇的釣點,調(diào)節(jié)好所釣的泳層,旋開瓶蓋,將釣餌裝進藥瓶中即可開釣。 拋竿浮鉤釣取的鰱鳙一般個體較大,故在選擇海竿時,要選擇竿長不少于3.6米調(diào)性好的海竿,漁輪要用儲線為80~120米的仿本型漁輪,釣線為直徑0.45毫米即可,太粗的線不利于遠投,還會影響靈敏度。 釣點:鰱鳙魚耐缺氧的能力較差,一旦水中缺氧就會氣浮頭。因此,它們藏身于水流較緩和水藻生長繁茂,氧氣充足的區(qū)域。因此, 垂釣鰱鳙釣點應選擇在溶氧氣充足的進水口附近,或浮游生物較密集的地方。鰱鳙魚適宜的溫度為20Co,溫度越高它的食欲越旺盛,每年夏季七、八、九三個月則是最容易釣獲的黃金時期。一天中,上午9時至下午4時,鰱鳙魚的咬鉤率最高。浮鉤釣鰱鳙最佳的釣場是透明度較高的瘦水,一旦釣餌入水后,即刻霧化成一片餌帶,很容易誘來鰱鳙魚群。 釣法:將調(diào)好的釣餌裝入小瓶內(nèi)旋緊瓶蓋,做窩的餌料盡可能調(diào)得干一些,使餌在水中霧化得快一些。并要保證有一定的頻率。若是數(shù)人同釣,最好能集中一個點,便于霧化區(qū)的形成達到快速聚魚的目的。施釣用餌可適當?shù)靥砑由倭康拿娣郏员WC有個適當?shù)撵F化時間,提高釣獲率,減少換餌的次數(shù)。鰱鳙魚口大用鉤大些無妨,大釣的益處主要表現(xiàn)為刺得透,掛得牢,中鉤的魚很難脫鉤。識標的技巧:鰱鳙中鉤的魚訊主要有以下4種:一是抖標,二是黑標,三是抬標,四是領標.浮標抖動則表明釣者并未揚竿,魚在未受外力的作用下已經(jīng)中鉤.黑標,是鰱鳙吃鉤的標準信號,施釣中根據(jù)這樣的訊號揚竿,很難有空竿。抬標,是鰱鳙吃鉤信號較復雜的一種。有時爭餌的魚身體蹭線或是碰撞魚漂而出現(xiàn)的信號,這種情況下?lián)P竿只有50%的中鉤率.領標:在鰱鳙密度較高的場所,釣點內(nèi)魚較多的情況下,時常出現(xiàn)鉤餌剛?cè)胨?,浮標就被斜向或是橫向牽領,這時揚竿成功率最高。鰱鳙魚的漂訊簡單容易識別,通常動作越大魚越小,動作越小魚越大。鉤餌越接近底層釣獲的魚越大。 鉛墜與魚漂匹配要得當 拋竿浮釣鳙魚應注意的問題 1、 鉛墜的重力應略大于浮標的浮力,鉛墜必須使用串心活墜。 2、 釣組宜用大鉤,鉤尖須鋒利,鉤條韌性要好。 3、 鰱鳙魚嘴唇薄、嫩,揚竿不應使太大的力,當出現(xiàn)漂訊時,只要略為帶一下就可以掛牢魚嘴,否則,會拉豁魚唇,助魚脫鉤。 4、 多人施釣時,應集中一點拋投,不宜各自為陣,東一榔頭西一棒,這樣不利于聚魚,相反還會把魚群分散,減緩了上鉤的頻率。 鰱鳙全接觸 鰱鳙體型相似,食性相近,所以釣法也比較接近,可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怎樣釣鰱鳙總是籠罩著一層霧,看不透、摸不清,偶爾釣到也說不出所以然。后來拋竿出現(xiàn)了,但串鉤和錨鉤涮鰱技術一問世就受到非議,之后,改進炸彈鉤,系“籃頭”于半水的釣鰱鳙技術又被養(yǎng)殖戶拒絕。然而,在手竿釣混合魚比賽中占有相當份量,在湖泊水庫等開放水域成為主要垂釣對象的鰱鳙無時無刻不在引起我們的注意。本文從現(xiàn)代釣魚史角度,對怎樣釣鰱鳙予以總結(jié),概括為鰱鳙釣技16招。 蘸餌刺鰱術 讓我們記住兩個名字———梁少賓、呂宏———前者系1985年第一屆全國釣魚比賽個人手竿總重量冠軍,后者獲1990年第六屆全國釣賽個人總分第一。記住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曾經(jīng)是冠軍,而是在此之前我們還沒有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釣鰱方法,是他們填補了中國釣魚的空白。 1992年,筆者觀察了呂宏在鄭州“黃河杯”釣魚比賽中的釣鰱方法,概括起來就是:用松散的片屑狀誘餌誘魚;流線型浮標、懸墜、長子線、單鉤釣組,不裝餌而將濕了水的魚鉤在面粉中蘸幾下,使鉤體表面粘滿面粉,拋鉤時面粉粘水后溶散成霧狀并慢慢下沉,但鉤上還保留著一部分;魚咬鉤都是半水,所以鉤不到底,在浮標也沒有固定的魚訊反應,但凡標尖搖晃和幅度不大的下扌屯就提竿了,然而標尖上升都不中魚;魚中鉤不是鉤尖刺入下頜就是掛在尾部,沒有一尾魚是鉤入魚嘴的。在下層魚普遍不咬鉤的情況下,有人摹仿呂宏的釣法在水深1.2米的水底也能勾住鰱魚,只是數(shù)量差得太遠。 對我國古代釣魚史頗有研究的包凌云先生曾在它的著作中說,釣鰱用酸餌,并從文獻中發(fā)現(xiàn),遠在商代就有了“酸餌”的記載,但具體是什么狀態(tài)的餌,怎么釣,就不詳了。如果古代確有釣花白鰱魚的秘招,那也湮沒在歷史的長河里失傳了。梁少賓、呂宏用無味的面粉做蘸餌,可能不是原創(chuàng),但用于競技釣魚卻是首創(chuàng)。他倆是廣東人,我問過一些廣州的釣手,是不是會釣鰱魚,見識過釣鰱魚沒有?他們都是搖頭。這樣看來,它應該是一項新技術,或者說是少數(shù)人掌握的技術。然而看似簡單的蘸餌釣鰱,在懸墜釣法尚未普及和只知調(diào)4釣2搓餌釣底的時候,鉤上粘多少餌、釣棚多深、用什么鉤、怎樣提竿才能將魚刺中等等,沒有先生教是不行的,靠自己摸索總是魚誘得很多而中魚寥寥。另外,由于它出現(xiàn)在競技釣魚,在一些地方性的比賽中屢遭非議,甚至有泥古不化者以鉤入魚嘴為釣,用鉤刺魚體不計成績來排斥它。盡管如此,但在實行收費制的釣場許多人還是津津樂道,視蘸餌釣鰱為一大快事。 釣底,鯉魚、鯽魚不咬鉤;釣浮,草魚都在遠處,這是氣壓太低造成的。釣賽要出成績或避免吃蛋就只有釣鰱魚,而且還怪,別的魚不咬鉤的時候鰱鳙咬鉤特兇?,F(xiàn)在,許多以“××杯”命名的商業(yè)性釣賽走出釣小魚誤區(qū),選擇了釣混合魚。其鰱魚和鳙魚占有很大比重,這是學習蘸餌釣鰱術的現(xiàn)實意義。 鉤上粘多少餌?梁少賓、呂宏的做法是從鉤尖到鉤柄都粘滿了面粉,藏鉤于粉而外觀上仍保持著魚鉤的基本形狀,連子線下端也粘了面粉,但入水后粘在子線上的面粉先花了,然后是鉤尖、鉤柄,化得稍慢的是鉤頸和鉤彎。有限的餌重到底能把標尖壓下多少,是半目,還是1/3目?能維持1秒、2秒,還是3秒,說不清楚,因為拋鉤后浮標有一個下行慣性,總是過了釣目再向上回升的。與拉餌術相比較,蘸餌的餌重比拉餌略重,但溶散更快,下沉中的餌重損失也比拉餌多得多。所以蘸餌是不設定釣目的,它以浮標下行中的異常為魚訊的。但在空鉤出水,鉤上的水還沒有瀝干時就蘸,粘的餌就多一些,因此蘸餌的餌重是可以通過濕水的多少來調(diào)整的。 面粉的比重比雪花粉大,它溶解于水后形成的是一個縱向的霧化區(qū);雪花粉的特點是輕、懸浮,擴散后形成一個誘魚平臺,釣棚相對穩(wěn)定。用面粉做蘸餌沒有固定釣棚,因為面粉總是不斷的下沉,所以釣棚是跟著面粉的下沉而調(diào)整的。它不能釣得太淺。如水深1.5米,釣棚設定在1米到1.2米之間,處于中層偏下;若面粉磨得很細,溶散加快,懸浮并在較淺水層形成霧化區(qū),那就不能釣深而要釣淺了。 蘸餌釣鰱是利用面粉濕水后的擴散和霧化,模擬一個類似浮游生物的活動區(qū),然后在魚吸食懸浮微粒而觸及釣線、鉛墜和魚鉤時以鉤刺魚,但用什么鉤,怎么刺卻頗費思量。一般釣鰱都是用“白狐”和チヌ,但這是搓餌底浮用的鉤,蘸餌最早用鉤彎平打的弓形鉤,后改用袖和關東。它們的共同點是鉤頸短而直,前鉤彎有明顯折角,后鉤彎向上提起,在大部分蘸餌溶化后,前鉤彎仍保持一定殘餌;可惜弓形鉤的質(zhì)量不穩(wěn)定,鉤條粗,鉤尖也不夠鋒利;袖鉤的鉤門不寬不窄,欠缺的是強度,刺魚后容易變形;關東鉤鉤條細,適合刺魚,但鉤門寬了影響強度。無論國產(chǎn)還是進口魚鉤,要找一種適用蘸餌刺魚的鉤形幾乎沒有,但勾勒它的特征就是:鉤尖銳利,鉤頸短而直,鉤彎強度高,鉤柄較長。翹立鉤出現(xiàn)之后,這種鉤頸外撇、鉤尖與鉤柄不在一個平面上的魚鉤使刺魚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但用于蘸餌行嗎?關于附鉤性,我們總以為鉤上要保留一定殘餌才會被魚吸入,但蘸餌不需要,因為它不依賴魚吸入魚鉤,而是靠魚觸及釣線和鉤引起標尖晃動為魚訊的,鉤上有殘餌是如此,沒有也是如此。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刺魚了。檢示蘸餌刺魚,成功不外乎下頜、嘴角、腮蓋、胸鰭、腹、尾這幾個部位,跑魚都是掛著鱗片,說明魚體擦線的成功率最高,鉤在魚的下方。因此盡量提起風線,使它與水線處于同一直線而向上垂直提竿是必須的,傳統(tǒng)手竿都是側(cè)向提竿,這也是它很少中鰱魚的一個原因。在四大家魚中,生長最快的是鰱,其次是鳙草青。由于相互間形成食物鏈和不同的棲息層,水庫以放養(yǎng)鰱魚為主而有多種釣法,底浮釣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種。 2001年8月,安徽釣手李大毛以一手底浮釣鰱術在北京“光威杯”釣魚邀請賽上出足了風頭。事后記者跟蹤李大毛,在萬佛湖(原龍河口水庫)的一個小島上見識了他的底浮釣鰱術。 二、底浮釣鰱術 時值8月,驕陽似火。在多達100余個小島的萬佛湖,李大毛選擇的這個島很像一個問號?!斑x擇這里是因為水流從那個豁口進來,”李大毛指著150米外與這個島對峙的另一個島之間的一片水域說,“帶來了大量的微生物,在差不多是靜水的灣里造成鰱魚生長的環(huán)境?!崩畲竺奈幕讲皇翘撸袑W畢業(yè),但他從魚類行為學角度一眼就看準了這片水域———出魚。這個問號似的小島是天生著要提出問題的:在長500米,寬60米的小環(huán)境里你怎樣選擇釣位?然而現(xiàn)場的11名釣手有5人挨著李大毛。如果不是對李大毛的絕對信任,偌大的水面哪里不可以釣,非要挨著他? 兩天釣鰱的結(jié)果是,李大毛15尾,總重量80余千克,挨著他的有8尾、9尾的,最少的4尾,而遠離他的釣手都是鲴魚、馬雞、黃顙一類雜魚居多,即使中鰱魚,也是1尾、2尾。萬佛湖之行后,記者隨上海某釣具企業(yè)組織的班車去江蘇昆山釣魚,發(fā)現(xiàn)凡選點丁字形河口下風一側(cè)凹陷河岸的都釣到了鰱魚,雖然釣組不同,但徽派和海派在釣點選擇上是相同的———豁口內(nèi)側(cè)集鰱魚。 釣鰱的第一要務是選擇合適的釣點,因為鰱魚妻妾成群,對食物的依賴比任何魚都強,能在微生物富集的水域形成數(shù)十尾集中的大群,同樣的情況在遼寧也是如此。沈陽的喬曉威告訴我,他喜歡駐釣水庫,一釣就是幾天甚至一個星期。如果釣鰱魚就一定選擇兩山之間凹進的那片水域,理由是這里的水流動得慢,當水流裹帶著微生物從硤口進來,慢慢降低了速度,微生物不再漂移,大群鰱魚就出現(xiàn)了。 李大毛的釣組是6.3米磯竿;SHIMANO魚線輪貯3號線100米,特大戰(zhàn)斗型醉仙竹腳浮標,兩鉤無餌調(diào)4目,釣任意目;2.5號子線,長25~30厘米;12號關東鉤,鉤距約2個鉤高;釣餌為蒜香型霧化餌加白粉。應該說這樣的釣組很一般,也談不上特色,但沒有特色而釣出特色就讓人刮目相看了。釣點水深4米多,餌搓小了鉤沉不到水底。連續(xù)拋鉤10次,李大毛在不斷加大搓餌的同時調(diào)整釣目,最后把餌搓到大紅棗那么大才穩(wěn)定在釣3目和4目上。此時調(diào)目和釣目相差3~4目,從餌重推測,兩餌觸底了,但浮標停留在釣目上的時間不到30秒標尖就上升了,說明餌溶散了。如果把搓餌拋鉤的時間計算在內(nèi),就是1分鐘提竿一次,用餌量是相當可觀的。然而,李大毛是結(jié)合著技術來計算成本的。誘魚階段絕對不能吝嗇,30竿打底,只有把餌鋪足了才有魚。之后,搓餌就不是三個指頭搓而是用兩手捏,把松散的餌一層一層捏緊了,捏的時候手上還粘了白粉。這樣,餌拋到水里后外層沒有粘性的白粉沾水化成一團白霧,隨著餌的下沉,就有了不同深度的白粉和釣餌溶散。李大毛說:“把搓改成捏,釣餌有了粘性,重量也增加了,釣餌由全程快速溶散變?yōu)榈讓泳徛F化,標尖滯留在釣目上的時間延長了,捏的時候加了白粉就有了釣餌剝落一層,白粉霧化一團的效果?!贬烐柕牡诙獎帐庆F化,沒有霧化就形不成魚群,李大毛以白粉增強霧化,用捏的方式控制溶散是把握了釣餌狀態(tài)與誘魚的關系。 白粉是什么?商家不說,釣魚人也沒有深究。有人從粘手滑膩和化散迅速推測是鈦白粉。如果此說成立,應盡量少用,或不要在飲水水源附近使用。但用什么代替它,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好的替代物。 鰱魚是以鰓耙過濾微生物的濾食性魚類,張口極大而將釣鉤吸入是有可能的,底浮釣鰱就是利用了這個特點。李大毛說,我用大型戰(zhàn)斗標是因為它配鉛重,在水深4米時可以使兩鉤迅速到達水底,把主要霧化層壓低在3米以下。盡管離水面1米到3米的區(qū)域里也有鰱魚,但我堅持釣下層、釣底。原因有三:1.水庫里的鰱魚越大沉得越深,上中層的鰱魚偏小;2.中層鰱魚多擦線信號,真實性差,標尖搖晃而少下挫,提竿多空鉤,即使中魚也是刺在魚身上的多,容易跑魚;3.釣底,或稍稍離底,魚中鉤多鉤在嘴里,既不會跑魚又不易傷魚。釣魚要不傷魚是不可能的,但少傷是可以做到的。底浮釣鰱以魚的誤吸中鉤為主,在李大毛釣起的15尾鰱魚中,鉤刺魚尾和魚腹魚鰭的有4尾,底浮釣鰱術與其它釣法的不同就是鉤入魚嘴。 調(diào)目和釣目相差4~5目,兩顆大紅棗般的餌肯定超重了,所以兩餌觸底后浮標有一個反彈動作。這在釣鯽中可能會貽誤魚訊,但要做到底浮,就不能把浮標的剩余浮力降得太低。12目的標尖調(diào)4目,剩余浮力偏大,反彈是必然的,然而這種因剩余浮力增大而出現(xiàn)的反彈卻有拎直子線,在餌重減少后把鉤提離了水底的作用,認識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底浮包括了兩層意思:釣餌下層霧化,成懸浮狀;兩鉤離底,但帶有少許殘餌。鰱魚攝食不會像鯉魚那樣把落在水底的餌撮起來,它是吸,利用水的潤滑作用把散狀的餌微粒吸入口中,鉤離底了,子線長了就容易擺動到嘴里。這是釣鰱魚的第三要務。 李大毛的提竿時機都把握在標尖上升的過程中。兩個鉤高是5.5厘米,調(diào)目和釣目相差4~5目是8厘米,兩鉤離底而被霧化狀餌微粒包圍著,這就是空鉤誤吸,魚訊表現(xiàn)為下挫。當然其它魚訊也是有的,可是李大毛視搖晃于不見,標尖急升過了調(diào)目也不提,只掐準標尖升而突然下挫,這是他中魚率比一般釣手高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