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 宋代龍泉窯在浙江省西南部的龍泉地區(qū),故名“龍泉窯”。在龍泉、云和、麗水、遂昌、慶元等縣形成長達(dá)200_300公里的瓷窯帶,有窯址200余處。 龍泉窯的器形有爐、尊、瓶、洗、琮、文房四寶用品、生活用品、供品、祭品等,造型使人們喜歡大小適中,釉色以青色含有各種深淺的綠色都視為青,稱為粉青、灰青、青黃、梅子青等。以梅子青為最佳釉色。梅子青大部分生產(chǎn)在南宋時期,而這一時期的器形又是制瓷最好的,大小適中,紋飾美。 北宋時紋飾以蘆雁,水波,云紋,嬰戲及篦點和篦劃紋為主。以浮雕蓮瓣為興盛。筆畫流暢粗獷。 南宋時以白胎青瓷的蓮瓣、弦紋、雙魚、龍紋、貼花牡丹為多。這時的花紋明顯的顯得筆畫精巧、畫工細(xì)膩。 北宋南宋的龍泉瓷不一樣:北宋的器底灰黑,南宋的底赭紅,這是制胎用料和精細(xì)度造成的。在龍泉窯的發(fā)展過程中,要識別早、中、晚期的產(chǎn)品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同是宋代的龍泉窯制品,但其價值和珍藏要求是不一樣的。 74.龍泉的時代色 五代龍泉呈黃綠,綠中微黃北宋遇。 粉青龍泉燒南宋,梅子青色南宋細(xì)。 深黃微灰屬明代,粉青微黃綠元器。 龍泉青綠鐵做色,摻量極少還溫記。 注解 五代時的龍泉顯黃綠色,屬于弱還原溫度,綠中微黃也常是北宋燒的弱溫還原,南宋的粉青是中等還原溫度,梅子青色是南宋用強(qiáng)還原溫度控制的,梅子青被稱為最好的釉色。明代深黃微灰是用強(qiáng)氧化燒成的。粉青微綠是元代用強(qiáng)還原燒的,但他們的氧化鐵和三氧化二鐵的比例不一樣,還原溫度不一樣。龍泉摻鐵量極少,是用還原溫度來控制的,好的梅子青瓷器很少。 75.龍泉窯時代的釉色 北宋胎白盤碗壺, 釉色青中又泛黃, 胎白色美粉青釉, 刻劃為主云水動, 植物變型圖案多, 器大胎厚青泛黃, 吉祥人物釉光強(qiáng), 注解 龍泉窯幾朝代都燒,而且很多地方都燒,要找宋代的很少,但市面上有。宋代的也分南宋北宋的。南宋瓷比北宋的精致。時代不同釉色也有區(qū)別,加工上也有區(qū)別。以南宋梅子青為珍品。刀工也很精道。 76.南宋龍泉創(chuàng)用灰堿釉加紫金土 高溫流淌石灰釉,南宋龍泉灰堿釉。 胎中加入紫金土,胎白生出翠青釉。 灰堿釉好翠綠美,美屬溫熔金屬釉。 注解 南宋時期,窯工出現(xiàn)南北技藝結(jié)合,在龍泉窯出現(xiàn)高溫的灰堿釉高溫釉不易流淌,溫度好控,不但給燒制帶來了成功率,而且對摻入金屬釉也有好處,由于高溫?zé)傻男Ч玫教岣撸诖嘶A(chǔ)上又加入紫金土,使得龍泉釉出現(xiàn)了翠青色。胎是白色的,但顯粗糙,這是龍泉用的土不如景德鎮(zhèn)用的土好有關(guān)。 77.龍泉窯 泡聚層層疊疊立,均密泡中石英粒。 好似冰糖碎釉下,恰似云團(tuán)滾滾遇。 胎色灰白白中灰,釉胎邊沿有紅跡。 爐中烘烤朱紅色,老釉不浮釉透麗。 新假釉亮半透明,胎釉泡足要注意。 深層用鏡仔細(xì)看,能夠看出料色粒。 注解 泡像層層云霧從左右向一處集聚一樣,在很多泡中可見石英粒狀物,看釉層下像壓碎的冰糖一樣裂隙泡。泡像層層云朵滾滾來,胎是灰白,有的是白脂,胎粗,因沒有景德鎮(zhèn)的麻倉土,但灰有深的有很淺的,胎和釉邊沿紅色。胎釉接觸處有彩紅帶醬色的印跡。老的釉透徹,釉層泡兒千姿百態(tài),新的半透明釉胎的面層都新,假的表面賊亮,過于透徹。真的用三四十倍放大鏡看,釉層有色料沒熔化的顆粒。深層用鏡仔細(xì)看能夠看出釉料的色粒。 吉州窯 吉州窯在江西吉安縣永和縣交界之處,因隋、唐、五代、宋都稱有窯之地是在吉州境內(nèi),所以窯也就稱為吉州窯。 吉州窯以杯、碗、缸、壺、爐等為多,在紋飾上有剔花、印花、彩繪等,也有剪紙和堆塑,還有直接用木葉標(biāo)本貼在坯體上的,這種方法是入窯燒制后其紋飾被永久燒制在瓷器上。這是吉州窯最早發(fā)明的,葉脈紋路清晰、自然。在繪畫上蟲、草、魚、獸、簡筆山水也常見,周邊常畫回紋。胎質(zhì)不一致,有粗的缸胎,有醬紫色的缸色釉胎,有米黃色和淡青色的胎,所以不能以哪一種胎作為唯一標(biāo)準(zhǔn)認(rèn)對錯,但從紋路、釉質(zhì)淺淡為真上可以看出其神韻,從仿品呆滯上看出差異。 83.吉州窯瓷胎紋飾鑒別 吉州胎白無妝土,地褐釉褐胎白土。 紋飾明顯時代晚,畫顯呆板胎實主。 吉州胎實聲也悶,假品胎聲脆為主。 注解 吉州窯胎比磁州窯的白,所以不用化妝土,但白中顯褐色,底足顯白褐色,紋飾時代感明顯要比磁州窯晚,畫風(fēng)呆板,胎比磁州窯的瓷質(zhì)堅實。 84.吉州窯創(chuàng)用剪紙貼花和覆燒 吉州窯創(chuàng)剪紙花,可用吹釉拓片壓。 注解 江西吉安縣的吉州窯首先創(chuàng)用剪紙貼花燒成紋飾,首創(chuàng)燒出鷓鴣斑釉花,兔毫紋飾,創(chuàng)用了覆燒法,使一次性入窯數(shù)量增大,產(chǎn)量提高。剪紙貼花覆燒、鷓鴣斑紅釉面、兔毫釉面為三大創(chuàng)燒。 剪紙的方法可以用吹釉和拓釉進(jìn)行瓷器的施釉,這種方法比手工繪畫要快,而且紋飾統(tǒng)一性好,圖片一致性強(qiáng),在當(dāng)時這種方法是先進(jìn)的,它和覆燒法一樣都對提高生產(chǎn)率起到了作用。 耀州窯 耀州窯的窯址在陜西省銅州市黃堡鎮(zhèn)為中心,因為宋代時屬耀洲,故名耀州窯。始燒在唐代,到北宋興盛,以燒青瓷為主。兼燒醬釉,黑釉,窯變釉,白瓷等。 在器形上:壺、瓶、盤、碗、罐、缽、洗、熏等都有造型輕巧、秀美、大小適中。 釉色屬青瓷,青中偏黃,有的稍綠,也有的微微閃黃,釉層有點厚,有從上向下淌的狀態(tài)所以釉在器件上是上薄下厚,胎和釉的分界處有呈褐黃色的火石紅漬跡,人稱“姜褐黃”,釉面常有小褐斑點。 宋代耀州窯以劃花、刻花、印花為紋飾。后又涂釉燒制,??躺徎?,牡丹,*,水草,纏枝,折枝為植物線體描繪手法,也有鹿、獅、魚、羊、鴛鴦等動物,畫面布局合理,線條活潑流暢,功法嫻熟。一豎一斜的兩刀刻法明顯,這是后來仿制的難點,也是鑒別的依據(jù)之一。在耀州窯瓷的鑒別上有些是必須要掌握的,也是要熟知的。 80.耀州窯瓷鑒別 耀州刻劃細(xì)兩刀,口釉少脫胎輕飄。 胎釉接處醬黃紅,青中泛黃鑒求高。 大泡小泡都水泡,黑青環(huán)上大泡高。 大泡小泡都不均,有群有散釉里飄。 鏡看開片多裂隙,裂線不臟水平高。 注解 耀州窯刻劃很細(xì),花紋用兩刀,即一立刀,一剔的斜刀。胎輕,從胎釉接觸點看有醬黃、醬紅色邊跡,黑青釉常常黑青泛黃,這在鑒別上很重要。 大泡小泡都有,但都是釉泡比較亮,大小泡都有一群群,也都有松散的,大泡坐在青黑的環(huán)上,用鏡看有開片泡亮,開片線縫隙不臟,是一種青白裂線很漂亮,沒有胎土成分入線。 81.耀州窯瓷胎鑒別 耀州古瓷釉邊紅,胎灰不白才算成。 造假足邊缸瓦窯,色是紅紫非火紅。 胎色不灰顯紅紫,胎不重紋是兩刀成。 注解 耀州窯是宋代很重要的一個窯口,出了很多好的瓷器,認(rèn)識耀州窯的產(chǎn)品十分重要,有一件產(chǎn)品也很難得,耀州窯的瓷器在下部釉和足的邊上泛有火石紅,底看白但是胎是灰深泛紅的,白的是化妝土造成的。紋飾是一豎刀、一斜刀,屬兩刀功。目前造假者為仿火石紅,在圈足上用缸瓦窯的紫紅胎技術(shù)作足,有時一看像火石紅,但不是真的,想蒙混過關(guān),要注意。耀州窯屬青瓷的一種。 影青 影青又稱青白瓷,早期生產(chǎn)在江西省東北部昌江南岸。在當(dāng)?shù)夭c其支流南河,在河匯合處,景德鎮(zhèn)在漢代稱新平,唐代稱昌南。宋代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年)設(shè)鎮(zhèn),對其窯稱景德窯專燒御用瓷,后對該鎮(zhèn)稱景德鎮(zhèn)。 影青瓷是宋代景德鎮(zhèn)燒制的,也是一個古老的窯口,其生活用品如茶具、酒具、瓷盞、瓷熏、瓷枕、冥器、祭器等。品種非常多。在瓷器上有畫、刻、雕、鏤空、塑、貼等。 由于釉料在瓷器表面的剔花或塑雕處出現(xiàn)深淺像似影子,因此人們給了它一個準(zhǔn)確又好記的名字——影青。(也就是青白瓷) 影青瓷胎白或白中微微灰,釉面中閃青,當(dāng)然也有泛偏青的,這種影青瓷非常值得欣賞,有青玉之稱。在唐代文人陸士修有“素瓷傳靜夜,芳?xì)鉂M閑軒”之句。影青瓷多以支釘燒制,器件體重比較輕,但比定窯重,是宋代名瓷之一。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所以其器形、紋飾都比較多。影青瓷唐宋元明清都生產(chǎn)。鑒別中要識別斷代,就要依據(jù)每朝代的制瓷特點去鑒別。如:元代的器體和型顯笨重,清代的制胎和刻畫過于細(xì)膩。這些都是與宋影青瓷器鑒別的依據(jù)。 78.影青瓷宋元之別 青白釉名叫影青,青泛白來白泛青。 景德鎮(zhèn)出南宋窯,宋色黃青元偏青。 黃褐斑圈宋時產(chǎn),宋黃褐圈有支釘。 宋泡密多小不亮,元泡稀少大亮精。 注解 青白釉的瓷又叫影青,這種瓷很名貴,宋代就有,所謂影青青中泛白,白泛青都是影青,景德鎮(zhèn)燒造,這種瓷往往是凸出部分白,凹下去處青,所以稱影青。宋代的色澤黃青,元代的扁青色。底部帶黃銹斑圈的宋朝產(chǎn),而且是有支釘痕跡,器口有的是學(xué)定窯也做出芒口,泡密多,小而不亮,元代的用墊砂底,體重胎厚,元代產(chǎn)器件泡稀大而亮,區(qū)別起來很明顯。 79.青白釉(影青) 青白釉泡大而密(宋產(chǎn)),元產(chǎn)泡大稀疏的(元產(chǎn))。 紋廊積釉玻璃強(qiáng)(宋元產(chǎn)),洼處顯青高白強(qiáng)。 注解 青白釉(影青瓷)泡小而密,元代產(chǎn)的泡大而且稀散,在刻畫的紋飾痕處積釉,因此玻璃質(zhì)強(qiáng),釉面光滑。另外洼處顯青,高處釉色顯白色。 看古陶瓷工藝制作示圖,了解制作工藝 為了能夠更好更快的認(rèn)識古陶瓷,鑒別古陶瓷,應(yīng)該對古瓷制作有所了解,這對鑒別古瓷器的幫助非常大,非常必要。如:知道在古瓷器制作中因當(dāng)時的技術(shù)條件的限制,在制作底時的挖足、削足和現(xiàn)在不一樣。在鑒別中就會盡量發(fā)現(xiàn)和當(dāng)時制作工藝相關(guān)的情況。如:不平、跳刀、削刀痕跡。知道古瓷器中的立件是分幾塊對接制作的,在鑒別時就會去想辦法看是否有對接痕跡。 為了能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在本冊中用圖示方法將古瓷制作情況簡單介紹。通過看圖了解古瓷制作工藝,初學(xué)者做到看古瓷制作圖,知其工藝技術(shù),知其特色來歷。有利鑒別真假,方便學(xué)習(xí)見效快,掌握其鑒別本領(lǐng)。 1.看古代制瓷圖如同和古人在一起 看圖識圖如聽講,感受真誠不空想。 似與古人在一起,山地采礦取料場。 運料選料全過程,淘料練泥見識廣。 注解 看圖學(xué)習(xí)即快又好,一目了然,比任何書本學(xué)習(xí)都快。省時、省力、又直觀。 2.細(xì)看古代制瓷圖知其工序 制胎切口修足中,古時窯工動作清。 修胎晾坯蕩釉忙,制作粗繪細(xì)畫精。 入爐燒窯出爐選,陶瓷外運苦窯工。 注解 看圖要用心細(xì)看,按順序看,才知古時的制瓷過程,給以后的學(xué)習(xí)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3.看古代制瓷圖,才知道古瓷存在的特點和原因 看圖才知窯工難,工具用具笨拙纏。 全知古瓷制作法,鑒瓷才把古意還。 注解 看制作圖時,對古時的工具、用具,制瓷手法真正了解,才能較好的學(xué)習(xí)到古瓷的制作過程,掌握古時瓷器上存在的痕跡特征和來歷,對鑒別古瓷很有幫助。 本書共幾百首口訣,從標(biāo)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