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偈出自《六祖壇經(jīng)》。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jīng)》是后人根據(jù)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lǐng)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現(xiàn)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奈蕹荊 吮闥饋?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nèi),常拂之,心凈無塵; 塵在內(nèi),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釋摘自網(wǎng)頁,我再談?wù)勎业目捶?,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養(yǎng)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dāng)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guān)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凈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fā),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凈,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于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于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zhí)著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現(xiàn)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于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jīng)》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xué)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墻上書一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nèi)。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托人亦書一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jīng)》。至“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