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始末:雖然有過一次叫魂的經驗,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打電話給諾奶奶(當時諾爸和諾姥姥在臨沂),詳細地問了一下“叫魂”的程序和注意事項。在和諾姥爺仔細地商量之后我們便開始了“叫魂”:由姥爺拿著小諾出事當晚穿的衣服到門外大道上,邊拍打小諾的衣服邊沖著門外喊:“小諾,回來吧!跟姥爺回家了!”然后一邊喊著一邊往回走,走到家我開門的時候要問:“小諾回來了嗎?”姥爺答:“回來了!”我接過姥爺手里的衣服蓋在小諾的身上(或壓在小諾的枕頭下)。至此,整個“叫魂”的過程就算結束了。
我緊緊地抱著小諾,不停地親吻著她的額頭、臉頰和頭發(fā),拍著她說:“小諾回來了,沒事了,沒事了……”過了一會兒,小諾突然要下地,然后就自己看書、玩兒了起來。姥爺見狀欣喜若狂:“是叫魂管用了吧!快看看她還燒不燒了?”摸了一下她額頭,真的不燒了呢!之后小諾一直玩了很長時間,精神特別好,直到12點多才睡去。
可是好景不長,小諾夜里仍然睡不安穩(wěn),早上醒來我感覺她還是有些熱。這天是周日,是小諾發(fā)燒的第二日,可是我這天要參加考試,所以讓諾奶奶來家里幫忙照看小諾??纪暝囄业谝粫r間往家里打電話問小諾的狀況,奶奶說小諾精神特別好,一點兒不鬧,也不燒??墒堑搅送砩闲≈Z又開始燒了,仍然是39度,不得不再次喝了退燒藥。
第三天,周一早上,小諾體溫38.2度,我很擔心,帶小諾去查了個血,白血球12000,說明有炎癥,可是我卻納悶了:有炎癥,小諾卻除了發(fā)燒沒有其它任何不適的癥狀,為什么呢?姥姥仍然堅持她的觀點:小諾受到驚嚇而發(fā)高燒,繼而燒起來的炎癥?!狾(∩_∩)O哈哈,我看我們都成醫(yī)生了!不過我和姥姥倒是一致同意給小諾吃藥,于是買了清熱寧顆粒,配合希刻勞一起給小諾吃,正兒八經吃了一天的藥。雖然晚上又燒到了38.9度,但是一覺醒來突然就痊愈了,再沒發(fā)燒,也就沒再給她吃藥。
至此,小諾發(fā)燒整整三天三夜,白天精神好,晚上就高燒。同事還提醒我是不是小兒急疹,但沒發(fā)現小諾身上有異樣??磥恚≈Z就是受到驚嚇而引起的高燒。而“叫魂”到底管不管用?
我看“叫魂”:首先聲明,我可不是在這里散播封建迷信思想哦!(*^__^*) 嘻嘻……以前也聽說過受了驚嚇叫魂兒的事情,總認為那是迷信。以前小諾受到驚嚇,我只是學老人摸著她的頭說:“沒嚇著、沒嚇著。”可是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就不一樣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雖然對這種反科學的東西持懷疑態(tài)度,但為了小諾,只要小諾沒事,我怎么樣都無所謂的!況且,事實證明,“叫魂”還是蠻管用的嘞!看來啊,有些東西不信是不行的!
關于“叫魂”:
舊時,人們普遍認為,小兒受驚嚇后,其“魂兒”便游離于體外。小孩受驚嚇后,出現睡眠不安、食欲不振、腹瀉(綠色溏便)、驚厥、高燒等癥狀,民間便以為孩子“掉了魂兒”。曾流行在濟南地區(qū)的叫魂兒方式很多,如最簡單的是立時用力拍地,同時輕拍孩子,并輕輕撫著孩子頭發(fā)說:“撲拉撲拉毛,嚇不著,嚇著人家,嚇不著自家。”“狗驚,貓驚,俺小子不驚。”然后抱著孩子邊走邊叫著孩子小名:“××,家走(回家)咧!”受驚嚇厲害的,要等到三更半夜到街口去“叫魂兒”,有的還要拿著小孩的鞋子或小孩的衣服。濟南民間還把夜晚哭鬧不止的小孩稱為“夜哭郎”。如遇有這種情況,大人們便將寫好的夜哭帖貼在街頭墻壁、樹木或電線桿上,上面寫著:“天皇皇,地皇皇,俺家有個夜哭郎(或小兒夜哭在娘房)。過路行人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以此來祈求孩子停止夜哭。
“叫魂”是否真正有效,有什么根據?從心理學角度,又該如何解釋?
“叫魂”體現了大人對孩子的關懷之情,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徹底的安全感。孩子受驚嚇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會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幾天,孩子自然會好。假如“魂”真掉了,又豈是你叫的回來的?“叫魂”只是表達了大人對孩子的關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過“叫魂”這件事,他或她就會想,我家里人是很喜歡我,關心我的,心理上會得到極大的安慰,逐漸會忘卻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驚嚇之后,大人不聞不問,甚至呵斥之,那么孩子的心理就會深深受到傷害,并認為大人討厭他,從而會對父母或其他家人產生仇視。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熱愛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間建立起一種健康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幼兒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叫魂”的方法:
晚9點以后,拿孩子的外衣,在最近的路口抖摟幾下,叫孩子的名字,跟媽媽回家拉。
小米叫魂:把小米裝到一個杯子里,要裝平,用紅布包上杯子,再倒過來,在寶寶頭上逆時針轉9圈正轉10圈。 小米可重復使用,如果寶寶沒有原由的鬧,用這個方法試試,但是一定要確定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生病還是要上醫(yī)院!
此文,希望對著急、無助的媽媽們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