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鄙1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孔子說:“見識淺薄的人可以與他一起侍奉君主嗎?當(dāng)他還沒有得到東西的時候,擔(dān)憂得不到。如果已經(jīng)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如果擔(dān)憂、害怕失去,他就會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 【說明】道聽途說的人就是見識淺薄的人,而見識淺薄也就說明不會辨別,這與第八節(jié)又緊扣在一起,對這種不會辨別、不好學(xué)習(xí)的人,是很難與其共事的。陽貨、公山弗擾、佛肸、臧文仲等這些竊國、竊位者就是這樣的人,孔子說,我怎么可能與這樣“患得患失”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呢?他們擔(dān)憂、害怕失去既得利益,就會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既然如此,這種人就更是天地、國家發(fā)展規(guī)律的大敵了。 —————————————————— 【注釋】1.鄙:《左傳·宣公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晉書·董京傳》:“魚懸獸檻,鄙夫知之。”這里用為形容見識淺薄的人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