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綱證候間的關系
www.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八綱證候間的關系】
八綱中,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各自概括一方面的病理本質(zhì)。然而病理本質(zhì)的各個方面是互相聯(lián)系著的,即寒熱病性、邪正相爭不能離開表里病位而存在,反之也沒有可以離開寒熱虛實等病性而獨立存在的表證或里證。因此,用八綱來分析、判斷、歸類證候,并不是彼此孤立、絕對對立、靜止不變的,而是相互間可有兼夾、錯雜,可有中間狀態(tài),并隨病變發(fā)展而不斷變化。臨床辨證時,不僅要注意八綱基本證候的識別,更應把握八綱證候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將八綱聯(lián)系起來對病情作綜合性的分析考察,才能對證候有比較全面、正確地認識。 八綱證候間的相互關系,主要可歸納為證候相兼、證候錯雜、證候真假、證候轉(zhuǎn)化四個方面。 【證候相兼】 廣義的證候相兼,是指各種證候的相兼存在。本處所指為狹義的證候相兼,即指在疾病某一階段,其病位無論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質(zhì)上沒有寒與熱、虛與實相反的證候存在。 表里、寒熱、虛實各自是從不同的側(cè)面反映疾病某一方面的本質(zhì),故不能互相之間概括、替代,而臨床上的證候,又不可能只涉及到病位或病因病性的某一方面。因而在辨證時,論病位之在表在里,必然要區(qū)分其寒熱虛實性質(zhì),論病性之屬寒屬熱,必然要辨別病位在表或在里、系邪盛或正虛;論病情之虛實,必察其病位之表里、病性之寒熱。 八綱辨證在臨床上常見的相兼證候有表實寒證、表實熱證、里實寒證、里實熱證、里虛寒證、里虛熱證等,其臨床表現(xiàn)一般是有關綱領證候的相加。按理尚應有表虛寒證、表虛熱證、表里虛寒證、表里虛熱證。但所謂表虛,除衛(wèi)表不固證(衛(wèi)陽不固,偏于虛寒)外,以往常是將表證有汗出者,稱之為"表虛",表證無汗者,稱之為表實。其實表證的有無汗出,只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毛竅的閉與未閉、邪正相爭的不同反應而已,毛竅未閉、膚表疏松而有汗出,不等于疾病的本質(zhì)屬虛。所以,表虛寒證、表虛熱證、表里虛寒證、表里虛熱證,實際上是陽氣虛衰所致的里虛寒證,陰液虧少所致的里虛熱證等。 "證候相兼",是從表里病位、寒熱病性、虛實病性等不同角度,對病情進行綜合辨別。 【證候錯雜】 證候錯雜是指疾病某一階段的證候,不僅表現(xiàn)為表里同時受病,而且呈現(xiàn)寒、熱、虛、實的性質(zhì)相反,因而證候顯得相互矛盾、錯雜。 八綱中表里寒熱虛實的錯雜關系,表現(xiàn)為表里同病、寒熱錯雜、虛實夾雜,臨床辨證應對其進行綜合考察。證候間的錯雜組合關系有四種情況:第一類是表里同病而寒熱虛實性質(zhì)并無矛盾,如表里實寒證、表里實熱證等;第二類是表里同病,且寒熱性質(zhì)相同,但虛實性質(zhì)相反的證候,如表實寒里虛寒證、表實熱里虛熱證;第三類是表里同病,且虛實性質(zhì)相同,但寒熱性質(zhì)相反的證候,有表實寒里實熱證,即"寒包火"證;第四類是表里同病,且寒與熱、虛與實的性質(zhì)均相反的證候,除可有表實寒里虛熱證外,其余組合臨床極少見到。 此外,由于里證的范圍極廣,故雖為里證,也可有臟腑病位之別,可表現(xiàn)為寒熱虛實證候的錯雜。因此,臨床上的證候是極其錯綜復雜的。 證候的錯雜,勢必給辨證與治療帶來困難,因此臨床應當認真辨析。同時應認識錯雜的證候中存在著矛盾的兩個方面,都反映著疾病的本質(zhì),因而不可忽略。臨床辨證當辨析表里病位的緩急,寒熱虛實病性的主次,以便采取正確的治療。 【證候真假】 【證候轉(zhuǎn)化】 八綱中相互對立的證候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證候轉(zhuǎn)化,大多是指一種證候轉(zhuǎn)化為對立的另一種證候,本質(zhì)與現(xiàn)象均已變換,因此它與證候的相兼、錯雜、真假等概念皆不相同。但應看到,在證候轉(zhuǎn)化這種質(zhì)變之前,往往有一個量變的過程,因而在真正的轉(zhuǎn)化之先,又是可以呈現(xiàn)出相兼、夾雜之類證候關系的。
本文來自:中醫(yī)五絕網(wǎng)(http://www.),詳細請參考:http://www./zyzy/jcll/zyjd/200703/418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