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后,氣溫遽降,相約釣魚的電話少了,釣魚人有的已經(jīng)準備封桿了,盡管還有些釣癡仍在伺機而動,但是魚獲是一天不如一天,顯然,釣魚旺季已經(jīng)過去。長沙的釣魚人就是這樣命苦,記得立冬的那幾天氣溫還是二十七八度,忽然一陣北風來,就到了十度以下,秋天的味還沒聞著,立馬就蹦到了冬天。春冬冷颼颼,夏天烤蕉蕉,記得常一起釣魚的老羅曾安慰我們:等到秋天就好了,秋高氣爽,魚成群,要過冬,會拼命吃,易得釣。老羅釣了二十幾年魚,也不知他說的是哪一年的秋天,反正,今年在日歷上算是秋天的日子里,他以喝酒扯淡為主,“釣魚曬的跟烏龜一樣化不來”。但千萬不要誤會老羅不是真正的釣魚人,老羅是我認識的釣魚人中少數(shù)有數(shù)的幾個真正吃得苦、耐得勞、善于動腦筋、舍得花時間而且長期堅定的以野釣為主的人物之一。老羅本年度息桿次數(shù)的增多,只能證明如今真正的江河野釣難度在不斷增大。這也是為什么我要在這里來閑扯翻板——這種特色鮮明、有著較長歷史、對推動湖南野釣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釣法釣派的原因。
我是怎么愛上翻板的
其實,在接觸翻板釣法之前,我差不多有十年沒有真正釣過魚了,期間偶爾釣魚,也就是別人請客或單位請別人客,到養(yǎng)殖塘去,用老板喂的飼料釣。魚是肯定釣得到的,釣不到別人也會分你幾條,沒勁。有時,想念小時侯釣魚的樂趣了,就拿根手桿獨自或帶著兒子到離家不遠的河邊去,結(jié)果往往不是空軍就是幾個“油條”,跟兒子講自己小時候的河里是多么有魚,他老子又是多么能釣云云,都跟編故事一樣,自己都覺得有點虛幻。做老子的連兒子都帶不出興趣來,回去還得受老婆和鄰居的消遣,覺得沒面子,干脆不去了。試想一下,象我這樣的人,在河邊長大,從小不是釣就是網(wǎng),以漁為樂,漁而忘家的人,為什么在那么長的時間里,竟對釣魚失去了興趣了呢?究其原因,學藝不精當然是首要的,后來通過逛論壇交釣友,發(fā)現(xiàn)手竿其實是可以釣到魚而且也是能釣到稍大一點魚的,但是,時移世易,有些事實必須得承認,對于我們這些真正喜歡江河野釣的人來說,一根竹竿打天下的時代早已過去,面對水廣魚稀而且越來越希的局面,顯然光有手桿這點技藝還遠遠不夠,要與時俱進的釣魚的話,哼哼......就須博采眾長、學貫中西,并在平時游釣實踐中盡量堅持做到謙虛謹慎、見賢思齊,非此不能實現(xiàn)多釣魚、釣大魚的愿望!在此,我要聲明,釣魚人就是為了釣到魚而釣魚,而不是去曬太陽看風景,為了釣到理想的魚,哪怕是天黑風高加電閃雷鳴,他也會在家人特別是老婆的胡羅卜加大棒的勸阻威脅下,毅然潛行,這一點完全可用本人及身邊釣友的親身經(jīng)歷為證。
而在我成年后的野釣中,第一次實現(xiàn)多釣魚和釣大魚的心愿,就是從釣翻板開始的。這的確是一種十分聰明的釣法!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翻板時的感覺。盡管時過多年,已無法考證這是哪一位前輩高人的靈感迸發(fā),毫無疑問,他是釣魚界萬里挑一的智者,這位前輩的發(fā)明推動了江河野釣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湖南(別的地方尚不清楚)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有了這種釣法而拿起釣竿,開始找到或重新拾回野釣的樂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為此加入了真正的野釣的行列。而我,作為翻板釣法的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對此至今心存感念。
第一次見識翻板是在秋天的湘江邊,那是國慶長假最后一天的下午,雖然對釣魚的熱情已經(jīng)被一次次“空軍”所磨滅,但是對那些流動的水尚存的一息思念,仍使我拿起那根4.5m的手桿出了到湘江河邊。不出所料,“油條”和楞子咬的勤,上得也快,釣位選的還不錯,老經(jīng)驗起了作用,但是,一旁幾位釣海桿的卻看不出有絲毫的羨慕,見我提的歡,有一位不冷不熱的就來一句:“回刻油炸放點辣椒還是蠻好的”,當然,如果近旁的這幾位海桿釣的是爆炸鉤,我想我也不會有嚴重羨慕他們的機會,因為這種流水爆炸鉤的釣法,我也曾挖空心思調(diào)配方奴顏媚骨拜師傅,但總是收效甚微,收獲跟付出成反比。然而,我錯了,那個下午,接下來的時間是海桿的表演時間,兩邊十來根桿子,響鈴聲此起彼伏接二連三,跟點炮一樣,收上來的魚最小三四兩,大的四五斤。我這邊盡管還有魚仔魚孫在不停拉漂,也只好放下手頭的活,收起一顆嫉妒又羨慕的心,象小學生一樣,蹲下來,仔細看看人家是怎么釣魚的。看清了,一個鉛墜+一塊豆腐樣大小的糠餅+連有四五個鉤的白色塑膠片,于是,趁這位收魚正收得高興,弱弱的問了一聲,老師傅告訴我這叫“翻板”,一個很怪的名字,但是我覺得足可以為之“獻身”,從此也就走上了我愛翻板的不歸之路。
翻板需要技術嗎 翻板釣法在湖南的存在據(jù)說有二三十年的歷史,遺憾的是,它雖然歷經(jīng)幾代人的改良,卻不是湖南應用最廣、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釣法。目前,喜歡并使用翻板的釣魚人主要集中在長株潭地區(qū),其他象邵陽、永州、益陽,發(fā)現(xiàn)有人在用,而離長株潭更遠的懷化、自治州有的只是聽說過,使用者相信就更少了。如果說是翻板釣法不夠?qū)嵱?,大部分翻板人都是因為它確實能夠釣到魚而愛上翻板的,在氣候、地理環(huán)境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既然在長株潭能釣,在湖南其他地方應該同樣可釣(我唯一一次在懷化的氵舞水河里夜釣翻板就響過一次鈴,可惜收魚時掛底沒見著面。去年,在益陽和瀏陽都有用翻板釣到魚的經(jīng)歷)。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翻板的如今的現(xiàn)狀呢?個人認為:第一是區(qū)域間的交流不夠。這里說的交流是指從事或想了解翻板釣魚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非你本來只認為有一手桿、串鉤或爆炸鉤足矣,并不認同翻板,今天非要拉你來交流。當然,每個地方的釣魚人都有自己長期形成的具備一定特色的一套釣魚方法,翻板自誕生以來,雖歷經(jīng)改良演變,至今也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或標準化的使用方法,將來或許也不可能形成,但是,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過去,無論是中國或是將來在國外,只要釣者用的是翻板,那么原理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所謂交流不夠,其實是各地方的釣魚人對翻板釣魚的原理理解程度不同,有深有淺,有的地方則是反其道而行之。翻板釣魚的原理在網(wǎng)上可搜出很多,我認為其中古鐵的寫的“大小魚統(tǒng)殺的利器——翻板釣法”系列貼子論述比較全面和透徹,完全可以作為翻板釣魚的入門教材。而翻板在湖南,之所以歷史如此之久推廣卻如此之慢,更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它釣不到魚,而是因為有人把它看成是一門傻等的藝術,是糙活,沒什么技術含量,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認識的誤區(qū)。我剛開始學習使用翻板的時候確實也經(jīng)歷了這樣的階段,到漁具店去,問老板:“喂,有翻板賣嗎”,老板就給我一堆螺絲坨連的帶糠餅的翻板釣組給我,拿回去往海桿上一掛,到河邊看見水了,隨便往哪一打,就傻坐著等鈴子響,結(jié)果等了半天也沒響鈴,只好拍拍屁股走人。第二天學聰明點了,就專找到有人打翻板的地方再打,有年紀大看起來釣齡長的,對,就挨著他打,結(jié)果挨了不少白眼,替人操了不少魚,自己的鈴子還是不響?;叵肫饋恚@確實是一段很傻的經(jīng)歷,我相信現(xiàn)在還有許多人在重復這樣的經(jīng)歷,尤其,是后來見過很多年輕滿哥,看見別人翻板響鈴上大魚了,就趕緊跑到魚具店去買翻板,五六根海桿七八個螺絲坨,花去大洋好幾百,來到河邊連打兩天,不見動靜,第三天就沒看見人了,惋惜啊,翻板界的后起之秀又這樣流失了。每碰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想起自己最初的情形,同情、惋惜也很無奈。說到這里,一些曾經(jīng)用翻板釣到過魚現(xiàn)在又對翻板失去興趣的人,一定知道,只要選好糠餅、改進釣組、找好釣位,就能釣到魚,很簡單。但是,如果把前面這三項每項都細化并落實到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段、釣不同魚種上,也許就不簡單,不好說這一定是技術,但相信許多人就是通過這樣發(fā)現(xiàn)了翻板的魅力,并樂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