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譯文】
孟子說:“君子對于萬物,愛惜它,但談不上仁愛;對于百姓,仁愛,但談不上親愛。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讀解】
我們今天也說:“讓世界充滿愛。”不過,充滿什么樣的愛?我們沒有具體分析,也沒有說。
孟子這里作出了分析,說出了愛的層次差等。
對于物(朱熹注釋說,指禽獸草木),主要是愛惜。愛惜的具體表現(xiàn),按照朱熹的說法,就是要“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這種思想,倒是有我們今天環(huán)境保護(hù),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了。
對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愛。仁愛的具體表現(xiàn),按照朱熹引程頤的看法,也就是孟子在《梁惠王上》里面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這種推己及人的仁愛,對禽獸草木等“物”是談不上的。
對于親,也就是自己的親人,則不是愛情和仁愛的問題,而是一種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親愛,是愛之中最自然最親密的一個層次了。
但是,只有當(dāng)你能夠親愛親人時,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愛百姓;只有當(dāng)你能夠仁愛百姓時,才有可能愛惜萬物。不然的話,就會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可能維系下去的。所以,愛雖然有親疏,有差等,但這些親疏差等之間卻又有著內(nèi)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的問題是,愛之所以有親疏,有差等,不是我們主觀方面隨意決定的,而是因?yàn)榭陀^方面,這些對象本身有所差別,用朱熹引楊氏的話來說,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無差等。”總起來說,有差等又有聯(lián)系,“統(tǒng)而言之則皆仁,分而言之則首序。”(程頤)
從親愛自己的親人出發(fā),推向仁愛百姓,再推向愛惜萬物,這就形成了儒學(xué)的“愛的系列”,而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系列又正好是和《大學(xué)》所開列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階梯相統(tǒng)一的。由此可見,圣賢所論,無不用心深刻。既然如此,讀者也只有用心體會,才能得其真髓。
回到開始時的話題,“讓世界充滿愛。”是不是應(yīng)該充滿各種各樣的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