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詩歌鑒賞”高考模擬訓(xùn)練 內(nèi)容:
“詩歌鑒賞”高考模擬訓(xùn)練 2007.10
1.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佛山06.11
春閨思 張仲素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①這首詩中兩組疊音詞的運用有何妙處?(3分)
②這首詩中抓取了哪一細節(jié)?寄寓了怎樣的情感內(nèi)涵?(3分)
①“裊裊”寫柳枝搖曳之態(tài),“青青”繪桑葉青蔥之色,這兩個疊詞渲染出一種融合駘蕩的無盡春意(2分),同時又增添了詩歌的韻律感和音樂美。(1分)
②詩歌中作者抓取了“提籠忘采葉”這一細節(jié):和眾多的采桑女一樣,本來是到郊外采桑葉喂春蠶的女主人公,卻倚樹凝思,一動不動,手里提著個空空的竹籃。這一特寫鏡頭表明了她雖身在桑下卻心不在“桑”,而是在思念自己從軍的丈夫。(細節(jié)1分,情感內(nèi)涵2分)
2.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9分)汕頭06.3.21
清平樂
五月十五夜玩月
劉克莊
風(fēng)高浪快,萬里騎蟾背。曾識姐娥真體態(tài),素面原無粉黛。 身游銀闕珠宮,俯看積氣濛濛。醉里偶搖桂樹,人間道是涼風(fēng)。
注:劉克莊(1187—1269),宇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
(1)《清平樂》是這首詞的__________名。從這首詞的風(fēng)格看,作者與我們讀過的作品《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作者___________同屬______________流派。(3分)
(2)這首詞主要是運用什么手法來描繪詞人“玩月”的?試簡要賞析這樣寫的好處。(6分)
(1)《清平樂》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從這首詞的風(fēng)格看,作者與我們讀過的作品《永遇樂·京
口北固亭懷古》的作者辛棄疾同屬豪放流派。(3分)
(2)這首詞是用幻想(或:想象)的手法來描繪詞人‘‘玩月”的。 (2分)這樣寫幻想豐富奇特,夸張大膽,詞人突破現(xiàn)實的樊篙,竟然能夠騎蟾上天游玩月宮,天上搖桂樹人間吹涼風(fēng),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動,嫦娥洗盡鉛華,‘‘素面原無粉黛”,詞人騎蟾、喝酒、搖樹,風(fēng)流倜儻瀟灑;描繪的幻境壯闊輝煌,宮闕鋪銀嵌珠,云海滔滔翻騰,人間積氣濛濛;整首詞氣勢豪邁,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色彩。(4分)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9分)汕頭06.4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fēng)催。行客凄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shù)蜂來。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1)這首詩屬于近體詩的哪種體裁?韻腳是哪幾個?(3分)
(2)詩中第六句“晴日數(shù)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你從表現(xiàn)詩意的角度,分別說說選用“蜂”還是“峰”各有什么不同。(6分)
(1)屬于五言律詩。(1分)韻腳是催、開、來、杯。(2分)
(2)選用“蜂”,著眼于表現(xiàn)梅花馥郁的香氣。梅花盡管是在山中冷僻之處開花,仍然有蜜蜂來光顧,這就凸現(xiàn)了梅花的魅力,借以表達詩人認為只要有才華、自有知音的意蘊。
選用“峰”,著眼于表現(xiàn)梅花高潔的品性。梅花生長在偏僻的山中,自有山峰映襯,超凡脫俗。這是用擬人手法來抒發(fā)詩人孤高自傲的情懷。(3分)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10分)南海06.11.2
章臺夜思
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fēng)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家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臺:即楚靈王行宮章華臺,故址在今湖北省監(jiān)利縣西南。
瑟: 琴瑟。
(1)“清瑟怨遙夜,繞弦風(fēng)雨哀”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賞析其作用。(4分)
答:
(2)本詩的題目為《章臺夜思》,有人認為這首詩全篇未現(xiàn)一個“思”,卻“秋思”不斷,令人回味,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結(jié)合具體的內(nèi)容進行闡述。(6分)
答:
(1)“清瑟怨遙夜,繞弦風(fēng)雨哀”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怨”字,賦予“清瑟”人的情感,清徹的琴瑟撩人幽怨,讓人徹夜難眠,就好像風(fēng)雨繞弦使人生出無盡悲哀。這樣寫,既為“思”設(shè)計了背景,渲染了氣氛,又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
評分標準:擬人手法1分;能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指出作用“設(shè)計了背景,渲染了氣氛,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任兩點給2分;沒有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但能準確指出作用給1分。
(2)同意。本詩以“夜思”為題,全篇雖未現(xiàn)一個“思”字,卻選取了一系列引人“思”的意象,如“清瑟”、“遙夜”、“孤燈”、“殘月”、“故人”、“秋雁”等,展現(xiàn)了“思”意境。詩的三、四聯(lián)更是直接描寫“思”的內(nèi)容:時當秋節(jié),芳草已暮,韶華已逝,故人不來,鄉(xiāng)思難寄。詩人將自己的無限秋思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表達了懷人思鄉(xiāng)之情,感情真摯,悲涼凄楚,叫人腸斷。
評分標準:“同意”得1分;能指出“選取了引人‘思’的意象”(或“三、四聯(lián)直接描寫‘思’的內(nèi)容”)得1分;舉例準確得1分;“思”的內(nèi)容表述正確得1分。如果不同意,可自圓其說,按此給分。
5.請閱讀下面這首詩,并回答問題。(6分)金中07.1
山 家
劉 因
馬蹄踏水亂明霞, 醉袖迎風(fēng)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 雀聲先我到山家。
請賞析前兩句詩中寫景的特色。(6分)
①詩歌前兩句寫景情景相生,動靜相宜,有聲有色,畫面感強。②詩中馬蹄踏水,水波激蕩,明霞散亂,天光水色,閃爍迷離,天上地下的空間距離遙遠的兩種景物被聚攏于馬蹄之下,有了化靜為動的意趣。③醉袖乘馬迎風(fēng)飄舉,林花因風(fēng)而落,落而沾袖,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花樹蔥蘢,人醉美景的意蘊。④溪水的潺湲、馬的蹄踏和天上的明霞、山中的林花交相輝映,有聲有色。透露出詩人恬適的心境。(6分)(答對其中2點就可)
6.閱讀下面宋詞,按要求完成(1)~(2)題。華師附中07.03
昭君怨·詠荷上雨
(宋)楊萬里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1)這首詞的動詞使用得生動別致,請以“跳”字為例分析說明。(2分)
答:
(2)整首詞中,詩人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1)“跳”字寫出了雨之急、雨之大(1分);“跳”這個動詞繪聲繪色地把雨打荷葉的情景極為傳神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1分)。
(2)上闕詩人夢中泛舟西湖花底,看到的是滿湖煙水,聞到的是陣陣幽香,因而沉醉其中,忽然一陣急雨襲來,敲打船篷,致命名詩人午夢初驚,對急雨驚夢不無遺憾抱怨之情;然而醒來一看,眼前出現(xiàn)的卻是更加美妙的境界,感情由急雨驚夢之遺憾變?yōu)樵伜缮嫌曛老?,變化自然,水到渠成。(每種感情1分)
7.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8分)深圳07.2
謁岳王墓
袁 枚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詠西湖
郁達夫
樓外樓頭雨如酥,淡妝西子比西湖。
江山亦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蘇①。
【注】①:蘇軾在杭州任職時在西湖筑防洪堤,后人名之曰“蘇堤”。
(1)袁枚詩中涉及到的“偉人”是指明代的于謙和宋代的 。郁達夫的詩句“淡妝西子比西湖”化用了詩人蘇軾的“ , ”。(寫出原詩句)(2分)
(2)“江山也要偉人扶”“江山也要文人捧”兩句詩,一“扶”一“捧”,境界各異,試指出“扶”和“捧”的不同含義,然后說說這兩首詩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
(1)(2分)岳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每空錯一字扣1分,每空最多只扣1分??弁?分為止)
(2)(6分)①(2分)扶:扶持,匡扶,呵護,映襯等(1分)。(袁詩說江山也要偉人扶,強調(diào)一個“扶”。“扶”字含義雙關(guān),既指人文景觀使自然景觀具有了生命、活力,有了意義,借死于杭州、葬于杭州的岳飛和生于杭州的于謙這兩位民族英雄寫西湖,為嫵媚纏綿的西湖平添幾許慷慨悲壯的陽剛之氣,強調(diào)人文景觀對自然景觀的映襯;又指民族英雄匡扶〈保衛(wèi)、呵護〉江山社稷的偉大意義。)捧:渲染,贊美,歌詠等(1分)。(郁詩說江山也要文人捧,強調(diào)一個“捧”,“捧”在這兒是渲染,是錦上添花。詩人以歷代詩人畫家和其他藝術(shù)家對西湖山水勝景的題詠的歌贊,強調(diào)文人的渲染對自然山水的審美價值的重要意義。(亦指江山社稷要有文人的幫襯和美化。) ②(4分) 袁詩大氣,慷慨悲壯。(由西湖美景與人文景觀的關(guān)系,聯(lián)想到偉人對整個江山社稷的意義,含義深沉,主題深刻。)(2分) 郁詩優(yōu)美,自信豪邁。(將蘇軾作為文人對自然山水的渲染的代表,使人聯(lián)想到許許多多文人對西湖的題詠,內(nèi)涵豐富。)(2分)。 或者:袁詩說江山也要偉人扶,表現(xiàn)詩人對偉人的崇敬(歌頌)。郁詩說江山也要文人捧,(明顯從袁詩而來,)但表現(xiàn)出文人的自信與傲氣(或不服氣),偉人扶正的江山還要靠文人進行美化。(意思對即可) 8.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8分)茂名07.2
過分水嶺
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 一夜聲。
再宿武關(guān)
李 涉
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
關(guān)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釋:李涉,唐代人。曾因事貶謫出京,后被罷官流放。此詩為第二次貶官時作。
(1)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手法寫“溪水”?請指出兩首詩中通過溪水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認為,“溪水無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卻”字更好,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jié)合詩的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擬人(1分)
前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詩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現(xiàn)自己對溪水的依依惜別之情。(2分) 。
后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為詩人的不幸遠別而嗚咽啜泣,又仿佛是從他的心中流出,載著綿綿無盡的離愁別恨,長流遠去。詩人借溪水抒發(fā)了去國離鄉(xiāng)的愁苦情懷。(2分)
(2)可以有兩種答案:
①不同意。溪水本無情,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xiàn)的一種主觀感覺,語意靈動輕妙;并設(shè)置懸念,引導(dǎo)讀者去體悟作者的感情。(2分。大意對即可得分。)換成“卻”字便覺過于強調(diào)、坐實。(1分。有比較即可得分。)
②同意。在“人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與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將別之際,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別。“卻”字肯定并強調(diào)了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2分。大意對即可得分。)而“似”字無此意味。(1分。有比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給分。
9.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以下問題(6分)江門07.2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醉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注釋】①謝亭:謝公亭故址在今安徽宣城縣,古時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②勞歌:送別時唱的歌。③西樓:指謝亭。
⑴讀全詩,說出第二句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品味其中“急”字的妙用。(3分)
⑵結(jié)合全詩欣賞第四句“滿天風(fēng)雨”所描寫的景象與作用。(3分)
⑴(3分)藝術(shù)手法:以樂景寫哀景。(1分)“急”字,既寫出了送行者依依不舍的心情,也寫出了急遽分別無可奈何的氣氛。(2分)
⑵(3分) 詩歌末句沒有直接抒發(fā)離別之情,而寫了西樓滿天風(fēng)雨的凄楚迷茫的景象,宣泄了分別后凄清的情懷。(每點1分)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湛江07.2
霽夜
孔平仲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fēng)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寫了景物的什么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3分)
(2)這首詩運用了襯托對比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1)(3分)這首詩描寫了秋月、秋聲、秋葉和秋螢等景物,寫出了秋夜雨霽的清靜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爽快(答“閑靜”、“愉悅”也可)的精神境界。(3分)
(2)(4分)用對比映襯的手法描寫秋夜的景色,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詩人的清秋愉悅的情懷。訴之視覺的朦朧的月色和訴之聽覺的戍墻之鈴的清泠之聲相映襯,動靜相襯,使人更加感到清寂(答“秋聲墜葉的聽覺動態(tài)和月夜飛螢的視覺動態(tài)相互映襯,引起詩人的清秋逸興”也可);(2分)之前的狂風(fēng)暴雨和眼前的清寂的霽夜,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加強了雨過天清的切身感受。(2分)
11.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佛山07.2
山村即目
丘逢甲
一角西峰夕陽中,斷云東嶺雨蒙蒙。
林楓欲老柿將熟,秋在萬山深處紅。
【注】作者(1864-1912) 是臺灣彰化人,離臺內(nèi)渡后,定居祖籍粵東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澹定山村。
(1)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回答。(3分)
(2)詩中第三句的“欲”“將”二字富有表現(xiàn)力,請簡要賞析。(3分)
(1)作者通過描繪山村中西邊日落東邊雨、林楓欲老柿將熟、遠處萬山紅遍等秋景,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表現(xiàn)內(nèi)渡之后居住在祖國大陸鄉(xiāng)村的歸屬感?!韭?lián)系詩歌內(nèi)容分析,2分。作者的心情1分?!?/div>
(2)因為“欲”“將”二字描繪了欲老未老之楓葉、將熟未熟之柿實,此時的楓葉、柿實紅得富于生機,紅得耐人尋味,與末句的“秋紅”照應(yīng)得天衣無縫,生動地寫出詩人即日所見的景致【內(nèi)容分析,2分。前后照應(yīng),1分?!?/div>
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汕頭07.3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⑴辛棄疾詞中上下闋的“愁”具體含義有什么不同?(2分)
⑵這首詞上下闋連用疊句,請說說疊用“愛上層樓”和“欲說還休”,有什么表達效果。(4分)
⑴辛棄疾詞里上下闋的“愁”具體含義是不盡相同的。上闋“強說”的“愁”是春花秋月、無病呻吟的閑愁;下闋“識盡”“欲說”而不說的“愁”是詞人關(guān)懷國事、懷才不遇的哀愁。(2分)
⑵上闋疊用“愛上層樓”,生動地寫出思想單純的少年喜愛爬上高樓、再爬上更高層的樓那種躍躍欲試、純真活潑的形象。下闋疊用“欲說還休”,寫出由于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權(quán),歷盡滄桑的詞人對國事的憂愁苦痛只得回避不談。平易淺近的疊句的形式渲染了詞人“有苦無處訴”的深沉、憂郁、激憤的感情,詞人內(nèi)心深處無可奈何、痛楚矛盾的悲憤愁苦溢于言表,加強了辛詞的藝術(shù)效果。
也可在音律節(jié)奏和詩歌結(jié)構(gòu)形式上分析。(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