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叫你的時候,你忙著自己的事情。我們小時候比較簡單了,看看小人書,打打彈子?,F(xiàn)在的孩子不一樣,打電腦游戲,而且還戴個耳機,父母叫更不理了,往往還會不耐煩。我小時候就有過不耐煩:你煩不煩啊,叫兩聲好了,你叫三聲。今天的孩子,有時候父母一看,戴一個耳機,也不聽,過去拍兩下:你煩不煩,我這一關(guān)游戲沒過去,你看,我被人打死了。這種情況很多,比比皆是。
父母命,是父母叫我們?nèi)プ鲂┦虑?。我們從小也都?jīng)歷了。拿我個人來講,有些事情我很愿意去,比如媽媽叫我:孩子,你去買個冰棍。我很高興,一面買一面我吃回來了,回來時,就冰棍的棍在我那兒。媽媽說:孩子,你去買瓶芝麻醬。這我也愿意,因為可以吃一點。媽媽說:孩子,你去買點糖果。那我更高興,藏兩顆在口袋里。但是如果媽媽叫我:兒子,去給我打瓶醬油。我就會說有事。為什么?我不能喝醬油。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育、教訓我們的時候,有幾個心里沒有抵觸情緒的?一般都認為:我自己的事,爸媽管那么多干嗎?你煩不煩???時代不同了,你們過時了。經(jīng)常有這個心態(tài)。我從小就經(jīng)常這么做,跟我爸爸頂牛,跟我媽媽頂牛,現(xiàn)在不頂了,但是現(xiàn)在爸爸媽媽也沒有力氣來教訓我了。到這個時候你會很后悔:你小時候跟父母頂牛,到今天你不想頂了,突然發(fā)現(xiàn)父母老了,連教訓你的力氣都沒有了。像“父母責”,古時候,責比教要重,責往往是責備、責打。我們小時候挨幾下打,挨父母說幾句重話也就算了,可今天的孩子,誰還敢打?所以我們可以想想,這四個“父母”句,我們都做到?jīng)]有?我們?nèi)绾蝸砀卸??如何來報恩?#8220;恩重如山”四個字,普天下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是當?shù)闷鸬摹?br> 當我們對照《弟子規(guī)》,認真反省自己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四組看似簡單的“父母”句,其實做起來并不容易,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究竟應(yīng)該怎樣做呢?為什么首先要從“父母呼,應(yīng)勿緩”做起呢? “父母呼”,父母呼喚孩子,我們都知道,每一聲呼喚里面是有情感的。在中國史籍當中,就有著很感人的記載。曾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稱。有一天,曾子進山打柴,他媽媽留在家里。突然家里來了一個客人拜訪曾子,他媽媽見到一個陌生人來找自己的兒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這個時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覺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馬上就想是不是媽媽有什么事?是不是媽媽在叫我?于是趕緊背著打好的柴,急匆匆地返回家里,跪問母親:母親,我剛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媽媽就說:剛才有客人忽然來到,我不知道說什么好,又怕說得不好,讓人家覺得不符合規(guī)矩,我沒有辦法,就只好咬著手指盼你回來。這就是我們史籍當中記載的故事,在東漢王充的《論衡》中,在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在六朝的《孝子傳》中都有記載。你看,有時候母子之間心靈相通,這一種呼喚,連聲音都不需要。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對于“父母呼”,對于父母和子女之間這種親情的一種非常感人的描述。我們現(xiàn)在要學習、要工作,都很忙,好像就有理由忽略父母的呼聲,其實這是不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