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壺
手拉壺
“手拉壺” “手拉壺”是潮州楓溪一項代代相傳的民間茶具工藝。“手拉壺”采用手工拉胚法(或叫輪制法)成型,與宜興紫砂壺成型的模制法完全不同,是最原始轆轤制陶技法,已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潮州楓溪素有“南國瓷鄉(xiāng)”美稱,早在唐朝,楓溪就利用當?shù)氐娘w天燕瓷土生產(chǎn)陶瓷器皿,近年來成為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工藝化日用陶瓷生產(chǎn)出口基地
灌漿壺 灌漿是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將含有石蠟的泥漿加熱注入石膏模中,冷卻后將石膏模脫開,便可得到壺坯,經(jīng)鑲嘴、把并脫蠟后燒制成壺。但是由于灌漿所需紫砂顆粒至少要在200目左右,則使紫砂壺失去了應有的透氣性。灌漿工藝特別適合于大批量的生產(chǎn)且成本較低,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灌300-500個。所以比較容易滿足茶藝市場的要求。
灌漿壺里面沒有條紋,所謂灌漿壺就是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個小時,就變成很細的泥漿,然后再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鐘拿出來,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壺了,沒有工藝可言。灌漿壺用的泥料目數(shù)細,無顆粒成分,還摻有較多的玻璃水
◎傳統(tǒng)的紫砂壺,是用拍身桶和鑲嵌身桶兩種工藝形成各種形狀的紫砂壺。這就是紫砂成型工藝。如何識別手工壺、手拉壺和灌漿壺?
手工壺: 壺身外觀,顆粒分布不均勻,比較粗;壺內無螺狀條紋紋理;無添加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低沉則硬度較低。
手拉壺:壺身外觀,不論粗細,分布很均勻;壺內有螺狀條紋紋理;添加高嶺土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
灌漿壺: 壺身外觀,泥料目數(shù)細,無顆粒成分;壺內無螺狀條紋紋理;添加較多的玻璃水成份;撞擊聲效,聲音尖銳,硬度高。(硬度指燒制溫度)
注:玻璃水主含石英砂(SiO2)、純堿(Na2CO3)、石灰石(CaCO3)。高嶺石主含鋁 硅酸鹽,三氧化二鋁(AI203)。
手工壺:分純手工和半手工。半手工指模具壺,模具有嘴巴模、身筒模,其他是用手工來完成。
手拉壺::機械操作,下面一個馬達,上面一個圓盤。把泥料放在圓盤上,開關一開,馬達旋轉,利用慣性離心力,用手拉出一個壺型來。拉出來后切下, 放置晾干,再配壺嘴、壺把(都是灌漿制作),裝成一把茶壺,放置晾干后再 噴漿,經(jīng)過燒制就可以成為手拉胚茶壺。它不屬于紫砂成型工藝。手拉胚壺 一個人一天可以拉200-300個
灌漿壺: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個小時,就變成很細的摻瑪,然后再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鐘拿出來,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壺了。它不屬于紫砂成型工藝。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灌300-50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