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注解第二卦:坤卦 作者:胡晉武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09-4-2 8:22:04 第二卦:坤卦 上六 六五 【地】 六四 六三 坤卦【柔順,為臣之道】 六二 【地】 初六 【卦象卦名】坤卦由兩坤相重而成,乃地順承于天而反復(fù)不變之象,地道柔順,故名坤卦。坤:地也,含柔順之義。人臣秉柔順之德而事其君,忠貞不渝,如地之順天也,故坤卦之象即為臣之道也。 【爻象解析】坤卦以柔順為義,則爻皆有柔順之象,乃君子為臣之道也,但以時位而言之。為臣之道,當(dāng)卑順而不違,乃全其美,須慎于初始而戒于久終也。 初六:履霜,堅冰至。 初六為坤之始,陰始生于下,其性凝滯,無順陽之美德,柔德待養(yǎng)而成也。初居至下而始進,履之象也【下為足象】,微弱而凝滯,似若初寒之霜,故曰“履霜”。既始于“霜”,則須防其至于“冰”也,故曰“堅冰至”。為臣之道,在初即須防微杜漸,弗違柔順之德,否則,積“霜”成“冰”,兇將至矣。 六二:直、方、大,不習(xí)無不利。 二居下體之中,則以大地之中為象,故曰“直、方、大”【平直、方正、寬大】。二居下而有中正之德,具坤德之美:率直、端正、寬大,是居臣位而臣德美善者也,不假修為而功自成,故曰“不習(xí)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三居下體之上,才德已著之象,然六三居坤而承坤,下坤未終而上坤復(fù)來,為坤德不變之象,是固守順承之德而不自顯者也,含藏章美而不露,故曰“含章可貞”。四為近君之臣,三以柔居其下,乃不與人競功之象,故曰“或從王事無成”。君子為而不恃,不居功自成,必得其善終也,故曰“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四居上體,處近君之位,是進而有成之象,然以柔居柔,處上體之下,又是收斂無為之象。君子因進而有成而謹慎收斂,無為處事,雖不顯于功名,卻可避去災(zāi)咎,故曰“括囊,無咎無譽”【“括囊”即收斂才智、謹言慎行之義】。 六五:黃裳,元吉。 六五有柔中之德,雖居上之尊位而具下臣之美德,故曰“黃裳”【“黃”為中之色,指六五得中而具誠信之德?!吧选睘橄氯梗讼轮椂崦酪?,指下臣順從之美德】。五居君位而有臣德,必能禮賢下士而得下臣愛戴也,故曰“元吉”。 上六: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 坤者,順也,以陰從陽之道也。上六為坤之終,則陰盛而不從乎陽,陰陽抗?fàn)帲喽废鄠试弧褒垜?zhàn)于野,其血玄黃”【“龍”者,陽物也,上六與陽抗?fàn)帲试啤褒垜?zhàn)”。坤為地,上六居坤之外,故云“野”,其含義為上六失坤德之正也。乾玄坤黃,陰陽相傷,故云“其血玄黃”】。坤者,為臣之道也,當(dāng)卑順而不違,乃全其美,茍失坤德之正,盛而欺君,必為君所忌惡,何傷而不至耶? 用六:利永貞。 此句總諸爻之義而言者也。初有積“霜”成“冰”之危,終以盛滿而致兇,柔順之為用,利于永久守持正固,故曰“用六:利永貞”。臣順乎君,如地之順承于天,此為自然法則,人若違之,則天地所不容也。上六之“龍戰(zhàn)”者,天不容也,“于野”者,地不容也,“其血玄黃”者,兇之甚也!坤卦六爻皆柔,故總而通言之。 卦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集說】《彖傳》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zé)o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yīng)地?zé)o疆。 俞氏琰曰:坤順乾之健,故其占亦為“元亨”。北地馬群,每十牝隨一牡而行,不入它群,是為“牝馬之貞”。坤道以陰從陽,其貞如牝馬之從牡則利,故曰“利牝馬之貞”?!兑住分蟹卜Q“君子”,皆指占者而言。“有攸往”,謂有所行也。坤從乾而行,先乎乾則迷而失道,后乎乾則得乾為主而利,故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朋”,坤類也,西南坤之本方,兌、離、巽皆坤類,是為“得朋”。出而從乾,則東北震、艮、坎非坤類,是為“喪朋”。君子之出處,隨遇能安,一是皆以貞自持,蓋無往而不吉,故曰“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鄭氏維岳曰:坤,配乾者也,坤之德即乾之德,乃柔順以承之而有終耳,有終為健,故曰“牝馬之貞”。坤道從乾,乾為坤主,故先則迷,而后則得其主。“西南得朋”者,率類以從陽,以人事君之道也。“東北喪朋”者,絕類以從陽,渙群、朋亡之道也。此皆陰道之正,而能安之所以得吉也。 《周易折中》云:“后得主”,當(dāng)以孔子《文言》為據(jù),蓋坤者,地道、臣道,而乾其主也,居先則無主,故“迷”,居后則得其主矣。“利”字應(yīng)屬下兩句讀,言在西南則利于得朋,在東北則利于喪朋也,“得朋”、“喪朋”正與上文“得主”相對,蓋事主者,惟知有主而已,朋類非所私也,然亦有時而宜于得朋者,西南是坤代乾致役之地,非合眾力不足以濟,于是而得朋,正所以終主之事,是得朋即得主也,惟東方者受命之先,北方者告成之候,稟令歸功,已無私焉,而又何朋類之足云?故必喪朋而后得主也。為人臣者而知此義,則引類相先,不為阿黨睽孤特立,不為崖異,故《易》卦之爻有曰“朋盍簪”者,有曰“朋至”者,有曰“以其匯”、“以其鄰”者,皆得朋之義也,有曰“朋亡”者,有曰“渙其群”者,皆喪朋之義也。斯義也,質(zhì)之文王卦圖、孔子《彖傳》而皆合,故自此卦首發(fā)明之,而六十四卦臣道準焉。 【案】《坤》者,為臣之道也,為人臣者秉順承之德而事其君,如地順承天而生萬物,必獲大通,然非正固則不能保其終,必具“牝馬之貞”方為有利,故曰“坤,元亨,利牝馬之貞”,“牝馬之貞”即忠心事主之謂也。為臣之道,居先則迷而失道,居后則有其主也,故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為人臣者,既當(dāng)合眾力以事其主,又當(dāng)惟主是從而無阿黨之私,此即所謂“率類以從陽”與“絕類以從陽”之義也,故曰“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為人臣者,知此義而安守正固則吉,故曰“安貞吉”。孔子以坤之元亨利貞配乾為四德,是得理之精也,詳見后面《文言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