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 【知識清點】 原書古代文化常識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考綱解讀】
【考點透析】 翻譯的原則、要求與重點:
【粵題精講】 1.2009年廣東高考題 2.(2008年廣東)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jié)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的能力。翻譯要做到“信、雅、達”,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以意譯為輔,并聯(lián)系具體語境。它考查學生文言綜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高考題將文言句式(尤其是固定格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現(xiàn)象等內(nèi)容都放在這一題里面考查。本題除對常用實詞、虛詞的考查外,還對省略句式、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名詞作動詞)等進行了考查,難度適中。 答案:①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做主簿的官職,與他結(jié)為好友,并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②人們往往有一些優(yōu)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你的功勞那么大,卻沒有說一句,這是為什么呢? 3.(2007年廣東)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譯文:只是用濃墨灑成大黑點,弄得滿紙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雞黍,備狐啖飲。 譯文:郭生因此感激狐貍,常常置辦美味飯菜,供給狐貍吃喝。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的能力。除對常用實詞、虛詞的考查外,還對省略句式、詞類活用(意動用法,名詞作動詞、固定結(jié)構(gòu))等進行了考查,難度適中。要把握下列詞語:但;副詞;只是、僅僅;異:以之為異,感到奇怪;白:告訴。以是:因此;德:感激、感恩;恒:常常;啖飲:吃喝。 4.(2006廣東)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今安慶守譚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②伯章若無所聞,第曰:“吾亦知之,但道遠不能至耳。” 答案:①現(xiàn)在的安慶太守譚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嗎?你為什么不去投靠他? ②伯章好像沒有聽到這些話,只是說:“我也知道這事,只是因道路遙遠不能到罷了。” 【粵考趨勢】 近幾年年高考試卷中,分值為6-10分;增加分值的高考試卷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文言翻譯越來越受到重視,因而在2010年高考中,這一考點還將會是考查重點。 考查的形式仍為兩種:一是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仍為主流;一是單出段,翻譯畫線句子。 原書139頁 應考方法盤點 (一)復習方法 原書140-142頁 (二)文言文翻譯的步驟 1.找到要譯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細審讀要譯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這段話的大致含意,明確這段話說的方向和范圍。 2.找到句子的特點,即得分點。 3.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句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直譯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這時就要采用“留、換、刪、補、調(diào)、縮”等方法。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度量衡單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譯: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臨川王安石作記。 “至和元年”是年號,“臨川”是地名,翻譯時應該保留。 ②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nèi)者?”(2006高考天津卷) 譯:光武認為河內(nèi)防守很難,向鄧禹詢問道:“眾將中誰是可以派去鎮(zhèn)守河內(nèi)的人?” “光武、鄧禹”等為人名,“河內(nèi)”為地名,應該保留。 ③乃疑遷特雄文善壯其說,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懌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遷書不誣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盡知也。(2004年高考吉林卷) 譯:于是懷疑司馬遷只是文筆雄健,在敘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這樣。等到了解到桑懌的事跡,才知道古時的人也有這樣的情況,司馬遷的書并沒有說假話,知道今人中本來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曉。 “遷”、“桑懌”均為人名,故保留。 2.換 即替換法。有些詞語意義已經(jīng)發(fā)展,用法已經(jīng)變化,語法已經(jīng)不用,在譯文中,應換這些古語為今語。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諸葛亮《出師表》) 這里的“卑鄙”應替換為“地位低、見識淺”。文言中還有一些特稱詞語,即各個領域中的習慣用語,如“下車”、“乞骸骨”、“除”、“拜”、“左遷”,表時間、年齡、風俗的稱謂等,翻譯時也要換成現(xiàn)在的說法。 ②伏愿以崇儉慮遠為法,以喜奢樂近為戒。(2006年高考重慶卷) 譯:我希望(皇上)把崇尚節(jié)儉思慮深遠作為準則,把喜好奢侈及時行樂作為警戒。 “伏”,是謙稱。翻譯時要將“伏”換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軾《赤壁賦》) 譯: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時間稱謂,大月為十六,小月為十五。這里七月為大月,故應譯為現(xiàn)代的說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賈誼《過秦論》) 譯: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義是“天地四方”,但翻譯時要更換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賈誼《過秦論》) 譯: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 ⑥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zhàn)陣之急;促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2006年高考湖北卷) 譯:在朝廷當官,不知道有戰(zhàn)場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祿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勞苦。 ⑤、⑥兩例,“藩籬”是比喻修辭,應換譯為“邊防”。“廟堂”本指“廟宇”,這里比喻“朝廷”,應該替換。 文言句子中還有不少的修辭格,翻譯時一般采用更換的方法。諸如此類的還有“蕭墻”“黔首”“阡陌”“七廟”“萬乘”“神器”“垂拱”等。 3.刪 即刪削法。文言中有些虛詞的用法,在現(xiàn)代漢語里沒有相應的詞替代,如果硬譯反而別扭或累贅,譯文時可刪削。這些詞包括:發(fā)語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結(jié)構(gòu)倒裝的標志、句中停頓的詞、個別連詞及偏義復詞中虛設成分等。如: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韓愈《師說》) “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在意義,故翻譯時應略去。 ②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孔雀東南飛》) “作息”為偏義復詞,義偏向“作”,故“息”應該不譯。 ③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詩經(jīng)·靜女》) “其”是句中形容詞詞頭,助詞,無實在意義,不譯。 ④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蘇洵《六國論》) “夫”是句首發(fā)語助詞,表示要發(fā)議論,無實在意義,舍去不譯。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淵明《桃花源記》) “仿佛”與“若”同義,翻譯時只取一個詞。譯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難》) “噫”、“吁”、“嚱”均為表感嘆的語氣助詞,翻譯時只要譯一個就可以了,故可譯為“啊”。 此句為賓語前置句,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為“有何陋”,“之”是助詞,幫助使賓語置于謂語之前,無實在意義,故不譯。 4.補 即增補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詞不同的地方,可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詞語和語法增加或補充一些成分,使譯文顯豁通順。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單音實詞增補成雙音實詞。 因古人多用單音節(jié)詞,而現(xiàn)代漢語多用雙音節(jié)詞,翻譯時,用與文言詞語相同或相近的現(xiàn)代漢語詞語把文言文中的單音節(jié)詞補成雙音節(jié)詞。還要注意古今異義的雙音節(jié)詞語如“妻子”“地方”“指數(shù)”等,如: ①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說》) 譯:變更你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稅,那么怎么樣呢? “更”“役”“復”“賦”,均應譯為“變更”“差役”“恢復”“賦稅”。 ②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2003年全國高考題) 譯:皇帝討厭聽到有人指出自己的過錯,那么忠誠(的人)會變?yōu)榧樨ǖ娜耍?/p> “惡”“過”“忠”“佞”就可以分別組成“厭惡”“過錯”“忠誠”“奸佞”。 ③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2004年高考廣西卷) 譯:有才德的人如果錢財多,就會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錢財多,就會增多他的過失。 “財”“損”“志”“益”“過”都要補為雙音節(jié)詞,譯為“錢財”“削弱”“志向”;“增多”“過失”“妻子”在這里就要拆分并補充為“妻子兒女”。 ④我奉王命,義無屈。公等有妻子,徒死無益。(2004年高考重慶卷) 譯: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義不能屈服。你們這些人有妻子、兒女,白白送死沒有好處。 “王”“命”“無”“屈”“妻”“子”“益”均應換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子”“兒女”“好處”。 (2)增補主語、謂語、賓語、介詞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語、謂語、賓語、介詞或分句,翻譯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補出來。如: ①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韓愈《師說》) 譯:(那些恥笑別人學習的人)就說:“那個人與某個人年齡相近,修養(yǎng)和學業(yè)也差不多。” 這里“則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語,翻譯時要補出。根據(jù)上下文,這里省略的應是“那些恥笑別人學習的人”。 ②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2006年上海卷) 譯:有人屢次把他的文章給我看,我另外讓人收藏起來,但沒有讀過。 這里 “有”的后面省略了賓語“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語“吾”,尾句省略賓語“之”,翻譯時應該補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譯:但是,力氣可以到那里卻沒到,在別人來講,是可以譏笑的,對自己來說,是應該后悔的。 這個句子,根據(jù)前后文理解,應省略一個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卻沒有至,所以“人譏己悔”。故在翻譯時應補出“而不至”之類的分句。 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加以學習,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謂語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qū)υ挾÷缘?。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一定要補充出來。 ⑤沛公軍壩上。(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譯:沛公駐軍在壩上。 “軍”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詞“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譯時根據(jù)具體情況補出。 ⑥乃召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譯:于是召集他們的首領,把禍福關系告知他們,各部落都認為許逖的話是可信的。 “諭”后省略了賓語“之”,代“他們”,翻譯時應該補出。 (3)數(shù)詞后面增加有關的量詞、分數(shù)的詞語。 古漢語中,多數(shù)情況下,數(shù)量、分數(shù)等表示的方法和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的差別,不用量詞和表分數(shù)的詞語,在翻譯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補出。如表物量,可補“個”、“只”、“把”等,如表動量則補“次”“回”等。如: ①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陳情表》) 譯:祖母劉氏今年九十六歲。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詞“歲”,譯為符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的“九十六歲”。 ②茲編所錄,精于理者蓋十之六。(2006年高考湖南卷) 譯:這部文集收錄的,長于說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數(shù)詞,譯為“十分之六”?!多嵅硕斡谯场分?#8220;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與此同。 ③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譯: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歡游覽的人到的地方,還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十一”是分數(shù),“十分之一”。 5.調(diào)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語法的演變,有的句型表達方式古今不同,譯文時,應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慣調(diào)整。主要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和介詞短語后置等。如: (1)主謂倒置 主語后說的情況,多用于感嘆句或疑問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⑾颉蛾套又螙|阿》) 譯:你治理東阿是很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譯:你不聰明也太厲害了! 以上兩例都是主謂倒裝句,“子之治東阿”、“汝之不惠”是主語,“甚善矣”、“甚矣”是謂語。翻譯時應調(diào)整順序,主語在前,謂語在后。 (2)賓語前置 有多種情況,都應用現(xiàn)代漢語的說法,先說謂語或介詞,再說賓語。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的句子。翻譯時按現(xiàn)代漢語的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助詞“之”、“是”不譯。如: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譯:不懂得句讀,不能解除疑惑。 這是一個賓語前置句。古漢語中,為了強調(diào)賓語,借助詞“之”“是”“之為”使賓語前置。此句按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為“不知句讀,不解惑”。“之”是助詞,幫助使賓語前置,不譯。又如“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惟命是從”等。 ②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高考全國卷Ⅰ) 譯:從縣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長官,近代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古漢語否定句中,如果代詞作賓語,一般要前置于謂語動詞之前。例中“未之有”即“未有之”,翻譯時將“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時不我待”“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③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譯:恐怕應該責怪你們吧? 古漢語疑問句中,如果代詞作賓語,一般要前置于謂語動詞之前。例中“爾是過”即“過爾”,翻譯時將“爾”放到“過”的后面,“是”是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④不識吾子奚以知之?(2004年高考廣東卷) 譯:不知道您憑什么知道這件事? “奚以”“何請”均為疑問句中賓語前置,翻譯時要將代詞賓語“奚”“何”放到介詞“以”和動詞“請”的后面。譯為“憑什么”“請求什么”。 (3)定語后置 古漢語中,借“之”和“者”使定語后置,常用“中心詞+后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的結(jié)構(gòu)。翻譯時調(diào)整順序。如: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荀子《勸學》) 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即“利之爪牙,強之筋骨”。翻譯時把“利”放到中心詞“爪牙”的前面。 ②今陜西成皋中,立土動及百尺,亦雁蕩具體而微者。(沈括《夢溪筆談·雁蕩山》) 譯:現(xiàn)在陜西成皋那里,矗立的土山動不動達到百尺高,也算是形體具備只不過規(guī)模小一些的雁蕩山。 “具體而微”是修飾“雁蕩”的,即“具體而微之雁蕩”。翻譯時把定語“具體而微”放到中心詞“雁蕩山”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蘇軾《赤壁賦》) 譯:有一個吹洞簫的客人,合著節(jié)拍應和。 “有吹洞簫者”修飾“客”,翻譯時把“有吹洞簫者”放到中心詞“客”的前面。 (4)介賓短語后置 文言文中,介賓短語后置非常普遍,按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從它們所處的位置來講,叫補語。但從內(nèi)容上講,它們有時作狀語。翻譯時要提到動詞前面。如: ①不拘于時,學于余。(韓愈《師說》) 譯:“不受時俗限制(影響),向我學習。 ②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杜牧《阿房宮賦》) 譯:比田里的農(nóng)夫還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間。(蘇軾《赤壁賦》) 譯: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也可譯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間。 ⑤乃召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譯:于是召集他們的首領,把禍福(利害關系)告知他們,各部落都認為許逖的話是可信的。 ⑥飲酒于斯亭而樂之。(2004年高考湖南卷) 譯文:在這個亭子里喝酒并以此為樂。 以上例①、②、④、⑤、⑥中,“于時”“于余”“于南畝之農(nóng)夫”“于庭之槐”“以禍福”“于斯亭”翻譯時就一定要放到動詞“拘”、“學”“多”“紡”“諭”“飲”前作狀語。但有時,有些短語可置于動詞之前作狀語,也可以不調(diào),仍放在動詞后面作補語,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飾動詞的數(shù)詞,常置于動詞之前作狀語,而現(xiàn)代漢語中常常置于動詞之后作補語。如: 譯:良馬跳一次,不能超過十步,劣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句中“一”譯為“一次”,“十”譯為“十天”并放到“躍”和“駕”的后面。 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很不高興,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罐。 句中“一”譯為“一下”,并放到謂語“擊”的后面。 以上兩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順序翻譯為“良馬一跳”。例②譯為“替趙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應該在數(shù)詞后加上量詞,并放到謂語之后。 6.縮 即凝縮法。即對文言中為了增強氣勢而使用繁筆的句子簡化。如: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 譯:“秦有并吞天下,統(tǒng)一四海的雄心。” ☆意譯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jù)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對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辭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譯。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xiàn)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錯省卻而又相互補足,交互見義合并而完整達意,不可直譯。如: ①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將“秦”、“漢”兩個作主語的朝代名詞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譯:主人客人下馬上船。 如果我們譯出的句子是這樣:主人下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沒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見”?所以,要把同為主語的“主人”、“客”,同為謂語的“下馬”、“在船”分別放到一起,再進行翻譯。下例類推。 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宮賦》) 譯:燕、趙、韓、魏、齊、楚聚斂收藏的珠寶、珍奇、精品。 這些句子直譯就使句子的意義不全,要重新組合,相互補充,意譯出正確的意思。把同一成分組合后,放到一起翻譯。 2、比喻 比喻修辭在翻譯時要譯出其比喻的意義,尤其要注意譯出借喻的本體。 ①金城千里。(賈誼《過秦論》) 譯:堅固的城防方圓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譯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屬修筑的城”,因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這樣的說法。所以意譯為“鋼鐵般的城防”或“堅固的城防”。 ②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司馬遷《報任安書》) 譯:埋沒在污穢的監(jiān)獄中卻在所不辭(的原因)。 “糞土之中”指骯臟的地方,不能直譯,應譯出其比喻義“污穢的監(jiān)獄中”。 ③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天下人像云一樣聚集起來,像回聲一樣應和著他,擔著糧食像影子一樣地跟隨著他。 “云”、“響”、“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譯為“像云一樣地”、“像回聲一樣地”、“像影子一樣地”。 3、借代 ①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我認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更何況大國之間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翻譯時應該譯出借代的本體。“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譯為“平民百姓”、“百姓”。 ②無絲竹之亂耳。(劉禹錫《陋室銘》) 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 “絲竹”,本來是指絲線和竹子,這里用來代用絲線和竹子制成的弦樂器和管樂器,又因這些樂器能奏出音樂,故代音樂。古漢語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杏壇”代教育界,“社稷”代國家,“干戈”代戰(zhàn)爭,“桑梓”代鄉(xiāng)里,“祝融”代火災,“紈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樂,“筆墨”代文章,“朱門”代富家,“而立”代三十歲,“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冊,“鐘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縉紳”代官員,“三尺”代法律或劍,“萬鐘”代高官厚祿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諱。如把國王的死說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凡遇到這種情況,按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來譯就可以了。 ①若有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崤之戰(zhàn)》) 譯:如果仰賴貴國國君的恩惠,我們國君赦免了我們,三年后我們將要興師報仇。 “拜君賜”如果直譯的話,就是“拜領你的恩賜”,根本就不能反映說話者的意思。實際上這里表達的是一種含蓄的挑戰(zhàn),意思是要來回報,而回報的方式是報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李密《陳情表》) 譯:生下我才六個月,慈祥的父親就去世了。 “見背”是古人避諱的說法,實際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們翻譯時就應該把它譯出來。 5、用典 ①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李密《陳情表》) 譯:我活著應當不惜肝腦涂地,死了也要報恩。 “結(jié)草”是化用古代報恩的傳說。一個士大夫?qū)⑵涓傅膼坻硇屑奕?,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jié),絆倒恩人的敵手而使恩人取勝。所以應翻譯為“報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譯:元嘉年間,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樣建功立業(yè),草率出兵,結(jié)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封狼居胥”是一個典故,漢武帝時,大將霍去病大敗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翻譯時要懂得典故,譯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譯為“像霍去病那樣建功立業(yè)”。 ③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王勃《滕王閣序》) 譯:既然遇到鐘子期那樣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樂曲又有什么羞慚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湯問》中的典故,俞伯牙彈琴,鐘子期能聽出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本內(nèi)容請參見“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的有關內(nèi)容。 四、注意通假與活用現(xiàn)象 本內(nèi)容請參見“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有關內(nèi)容。 考點對應直練 翻譯下列教材中的重點句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參考答案 1. 不是我要拖日子,你無良媒來聯(lián)系。請你不要生我氣,選訂秋天作婚期。 2. 你說你曾占過卦,卦上沒有不吉話。拉著你的車子來,裝上嫁妝到你家。 3. 我做妻子沒過錯,丈夫他卻變了心。始愛終棄沒定準,前后不一壞德行。 4. 時光飛逝,我將趕不上,擔心年歲不待我。 5. 時光匆匆而過不能久留,春來秋去,時序交替。想到草木已凋零隕落,擔心自己年老而無為。 6. 孩兒已經(jīng)沒有了做高官、得厚祿的福相,幸虧又娶到這個賢惠能干的妻子……這個女子的行為沒有不端正的地方,哪料到會招致母親不喜歡呢? 7. 東邊鄰居有個賢惠的女子,名叫秦羅敷,她的姿態(tài)可愛無比,母親替你去求婚。你可以趕快打發(fā)她走,打發(fā)她走千萬莫挽留! 8. 我對她已經(jīng)失恩斷義,當然不能答應你。 9. 感謝你忠誠真摯的情懷!你既然這樣記著我,我不久盼望你到來。……恐怕不會聽任我的意愿,想到將來我心里像煎熬一樣。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