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失敗案例分析 (2009 08 26 期貨日報)在期貨日報發(fā)表的文章 2010-02-01 09:01:44 閱讀17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徐海熙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筆者在10多年的期貨從業(yè)經歷中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失敗交易者。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吸取失敗的教訓,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讓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案例一:某投資者A,從事現貨貿易數十年,具有極其豐富的現貨貿易經驗。聽說了期貨這一交易品種后很感興趣,馬上開戶并投資20萬。頭三天,他并沒有急于交易,而是坐在電腦前熟悉行情。每天,他給出一個合約當日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的預測。令人驚奇的是,他每天的預測都十分準確,幾乎沒有誤差。他信心滿滿,認為期貨很簡單。于是,第四天他正式開始交易,滿倉買入某一合約。但是遺憾的是,這一天該合約并沒有按照他的預期上漲,而是略有下跌。他持倉過夜。第五天,該合約又跌了一些,浮動虧損大約4萬元。他還是沒動。隨后幾天,該合約一路陰跌不止。經紀公司不斷發(fā)出追繳保證金通知,他不愿追加資金,于是所持頭寸逐步被強平。直到最后,賬戶上只剩下2萬余元時,他將所剩無幾的頭寸平倉離場。同時也離開了期貨市場,表示以后再也不碰期貨了。 A的期貨投資生涯只做了一筆交易就結束了。這個案例很極端,也很有代表性。對于新接觸期貨的交易者而言,尤其是證券市場也從未涉足過的投資者而言,盡管你在你原先從事的領域很成功,但不代表你在期貨市場就能成功。嘗試任何一項新事物,都必須放低自己的身段,以一種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來認真對待。如果妄自尊大,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認為期貨市場是小菜一碟,那么很容易被市場吞沒。如果市場通過你賬戶上一定數目的赤字告訴你,你的方向錯了,就要及時認錯。不要有“我肯定是對的,市場是錯的”這種想法。 案例二:某投資者B,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yè)家。在某期貨投資顧問C的介紹下,于2007年4月份進入了期貨市場,投資100萬元。C推薦他買入正處于良好上升勢頭的橡膠。初期有所獲利,但隨后橡膠價格開始下跌。C堅定看好橡膠市場,建議B繼續(xù)加倉買入。滿倉之后價格仍在下跌,C建議B追加資金,越跌越買,B照做了。到了2007年7月份,B累計投入的資金已經超過了1000萬,但賬面上剩余的資金只有不到400萬。好在橡膠價格止住了跌勢,開始回升。到了2008年2月,賬面資金已經到了1200余萬。平倉出場后獲利200余萬。B嘗到了逢低加死碼的甜頭,認為在有充足資金準備的條件下,這是個不錯的操作方法。2008年7月,滬鋅價格跌到了上市以來的最低價15000以下。B認為這是個不錯的投資機會,因為據說鋅的生產成本就在這一帶,于是開始越跌越買。到了2008年9月,鋅價跌至14000左右,B認為更值得買了,于是共計投入資金2000萬左右買入鋅合約。不料,2008年國慶長假過后,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影響,所有商品價格直線暴跌,很多品種出現多次三版強平。好在鋅的第三個停板并沒有封死,在經紀公司的配合下,B在即將穿倉的危險狀態(tài)下及時平倉,但所投入的2000萬元資金僅剩余4萬。B黯然離開期貨市場。 從B的持倉時間看,他是一個長線交易者。作為長線交易者,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就尤為重要。如果在這方面出現問題,損失將是巨大的。需要在進入交易前,就對準備投入的資金規(guī)模和愿意承受的虧損有一個計劃。對可能發(fā)生的最壞情況做出預計,看是否能夠承受。一旦判斷失誤,要有止損措施。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在錯誤的判斷下越陷越深。本來損失一根牛毛就可以的,結果整頭牛都被牽走了。雖然B在橡膠上的操作是獲利的,但是這仍屬于錯誤的操作思想。一次僥幸不代表次次運氣都好,這種越跌越買的思維,只要錯一次,就血本無歸。B從期貨市場離開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從長期看,他遲早會有這么一次。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錯了死扛,再加死碼攤低成本”這種交易指導思想短時內在表面上看似乎效果很好,但是長期看,必敗。 另外,由于我國期貨市場的特殊性,每年春節(jié)、國慶都會有一周的長假。在此期間國際期貨市場如果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國內開盤后必然是連續(xù)停板。這給交易者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所以,長假前夕,交易者不要重倉過節(jié)。最好是空倉,或者輕倉。 案例三:某投資者D,個人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已經2、3年了,看了很多期貨書籍,對各種分析方法理論都很熟悉。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史蒂夫·克羅的《克羅談期貨投資策略》等等看的滾瓜爛熟。道氏理論、甘氏理論、波浪理論等等說的頭頭是道。“讓盈利奔跑,截斷虧損”、“趨勢是你的朋友”、“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等期市格言倒背如流。但是,他的交易結果卻很糟糕。問題出在哪里呢? 筆者經過和D的交談驚訝地發(fā)現,他所知道的和他的實際操作完全是兩碼事!他雖然知道入市前需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操作計劃,但是實際上卻并沒有計劃,或者即使有也沒有嚴格執(zhí)行。到了該止損的時候,他經常盼望價格能夠朝他有利的方向回轉,希望虧損能夠減少,不愿意面對砍倉帶來的損失。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下不了手”。而當他實在受不了了,終于砍倉的時候,往往砍在最低或最高點。另外,當市場方向不明確,并沒有給出入市信號的時候,他往往會頻繁交易。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手癢”。 知行不能合一,是很多交易者都存在的問題。所有交易者接觸期貨一段時間后,對期貨市場最基本的原則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失敗的交易者都是在某些地方違反了這些原則。明知故犯。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近年來的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指出,人是不理性的?;蛘哒f,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在金融投資領域,在需要作出判斷的時候,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其本性往往會導致錯誤的操作。要改變這個現狀,就需要從人的本性入手。 一方面,不斷重復正確的操作,強化正確的記憶,少犯同樣的錯誤。比如,做交易日記,從自身的成功和失敗例子中學習,不在同一個地方被絆倒。一筆交易成功與否,并不是看交易結果是盈利還是虧損,而是看是否嚴格按照計劃實行的。如果是按計劃做的,即使虧損也是好的交易。如果沒按計劃,即使贏利也是壞的交易。 另一方面,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yǎng),推升自身“真、善、美”的一面。要想做好期貨,先要做好人。去除心中的“貪婪和恐懼”,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梢约訌娹q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學習,也可以從道家佛家的經典中吸取有益的養(yǎng)分。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信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