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 仙 女
時 期:1878年
創(chuàng)作者:阿道夫·威廉·布格羅 法國
規(guī) 格:44.8cm×209.5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斯托克頓 哈金博物館藏
這幅作品充滿著浪漫的神秘意境。一群裸體仙女們在幽暗的森林中玩耍。畫家在深沉的背景前描繪了女性肉體的美感,
她們幾乎全部被現(xiàn)實化與理想化了。我們眼中的仙女,個個身材修長窈窕,體態(tài)柔美,豐滿而又富于韻味,構(gòu)成了對生命的禮贊,對青春的詠嘆,她們本身就是詩。這是布格羅浪漫主義理想的流露。
名 稱: 鄉(xiāng)村貴族小姐
時 期:約1851年
創(chuàng)作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法國
規(guī) 格:195cm×261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庫爾貝在這幅畫中,
直接描繪了自然的美妙與周圍生活的恬靜,并恪守著明暗的寫實法則。他以近景、中景、遠景構(gòu)成空間關(guān)系,人物處理生動灑脫,極其寫實。在色調(diào)的處理上,十分注意光、色的關(guān)系,使鄉(xiāng)村景色,陽光明媚,十分宜人,貴族小姐天真可愛,甚至牛、狗等動物,也被處理得十分有趣,增加了畫面的鄉(xiāng)土氣息。
名 稱: 橡樹林中的修道院
時 期:1809-1810年
創(chuàng)作者:卡斯帕爾·達維德·弗里德里希 德國
規(guī) 格:110.4cm×171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柏林國家美術(shù)館藏
畫家用陰沉、凄涼、神秘、恐懼的灰色調(diào),
描繪了曠野橡樹林中破敗的修道院。雖然,畫面上只有幾組簡單的形象--干枯的老橡樹、兀立的修道院的殘墻斷壁及散落的墳墓與十字架,卻構(gòu)成了恐怖而神秘的意境,特別是修道院斷壁上微明的冷光,更增加了凄冷死寂之感。幾個穿黑衣的修道士在殘壁中穿行,給人以一種不可言說的神秘感。整幅作品以冷色調(diào)為主,由黑、灰、亮等的色階變化,展示出一個令人毛骨聳然的世界。
名 稱: 耶路撒冷風景
創(chuàng)作者:詹姆斯·費爾曼 美國
規(guī) 格:82cm×113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巴黎 伯納德·巴魯克·施 泰尼茨美術(shù)館藏
這是以遠眺耶路撒冷的視角而繪制的風景畫。夕陽下的耶路撒冷,
建筑物鍍上了夕陽金色的余輝,圣城因而顯得十分莊嚴,清真寺的圓頂在山坡上熠熠生輝。在明暗交錯中表現(xiàn)圣城的黃昏風景,更增添了圣城的莊嚴與神秘,并且畫家有意把耶路撒冷城置于遠景的山坡上,更顯得空間遼闊,與天空大地融為一體。
名 稱: 小淘氣
時 期:1872年
創(chuàng)作者:阿道夫·威廉·布格羅 法國
規(guī) 格:200.7cm×109.2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倫敦 索思比公司藏
布格羅的作品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古典主義手法的束縛,
從生活出發(fā),于現(xiàn)實中擷取題材,表達一種博愛的人性思想。他強調(diào)形式之美,關(guān)注母愛,善于運用幻想的方式,尤重女性美感的塑造。因此,他的作品已經(jīng)有了某種唯美的傾向?!缎√詺狻繁闶沁@種浪漫主義作品,描繪了母子情深的動人情景。
名 稱: 真 理
創(chuàng)作者:朱爾斯·勒菲弗爾 法國
規(guī) 格:265cm×112cm
材 料: 布 油彩
存藏處:巴黎 奧賽博物館藏
這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構(gòu)思。真理被一個美麗純真的裸體少女,
一手高舉著"光明",一手緊握一根繩索,形象地說明了真理既復雜又單純。畫家以浪漫主義繪畫的手法,描繪了身材修長的窈窕少女,少女純凈的眼睛凝視前方,體態(tài)勻稱,曲線流暢,富于青春活力。無疑,美麗的裸體少女是真理的象征,也是藝術(shù)理想的象征。
名 稱: 貝爾蒙特城堡
時 期:16世紀末
創(chuàng)作者:保羅·布里爾 尼德蘭
規(guī) 格:155cm×220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羅馬國家美術(shù)館藏
這是一幅典型的尼德蘭風格風景畫。高高的貝爾蒙特城堡矗立在山上,
雄偉莊嚴;山下河谷、平原中的放牧者、耕作者怡然自得。這是尼德蘭田園的普通景色,卻又因高聳的貝爾蒙特城堡而多了幾分神秘與奇異。細密畫手法不厭其煩的描繪,全景式構(gòu)圖的宏偉,增加了這幅畫的藝術(shù)感染力。
名 稱: 創(chuàng)造亞當
時 期:1510年
創(chuàng)作者: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 意大利
規(guī) 格:280cm×570cm
材 料:壁畫
存藏處: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取材自《圣經(jīng)》中的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的傳說。上帝創(chuàng)造的人類始祖亞當,
被畫家描繪為體格健美的青年,充滿了現(xiàn)世人物的真情實感。在繪畫技巧上打破了中世紀那種獨立空間和單純裝飾的處理方式,并且以極其寫實的手法完美地刻劃了"人"的形象,這個形象意味著對自身的認識和覺醒,代表著文藝復興繪畫的經(jīng)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