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三伏灸時間(附外貼古方一張)
2010年的三伏天就要到了,也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療、康復、保健的最佳時期之一。三伏灸是天灸療法中的一種,因其選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治療(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所以稱為三伏灸,與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y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可稱的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y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jīng)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通過有經(jīng)驗的針灸醫(yī)生辨證分析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此時,人體腠理疏松,氣血暢通,藥性易于深達臟腑,三伏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充分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療法。中醫(yī)認為庚日五行屬金,與人體五行肺金對應,為驅散內伏寒邪最好時間,因此一些慢性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如能在此時進行治療,對于預防這些病在冬季的復發(fā)有很大的幫助。它主要適用于兩類疾病:一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虛寒胃痛、慢性腹瀉、關節(jié)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等相關疾病。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哮喘的發(fā)作與肺、脾、腎三臟有關,三伏灸選取相應的背部俞穴如肺俞、脾俞、腎俞,再加上大椎、定喘、百勞等能發(fā)揮平喘、補肺、健脾、益腎作用的穴位來進行。三伏灸的具體方法是:選取麻黃、法半夏、白芥子、細辛、麝香等藥物按比例研末,用時以姜汁調成膏狀,用膠布將塊狀藥膏貼于穴位上。在貼膏藥前,用拔罐器先拔相應穴位3分鐘左右讓穴位出現(xiàn)潮紅更佳,每伏各貼藥一次,貼于雙側對應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貼藥時間為午時最好,因為此時陽氣最旺,成人一般貼6-12小時,兒童貼1-2小時,貼藥后皮膚有發(fā)熱感,灼痛感,各人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但以能耐受為度。貼藥后如皮膚出現(xiàn)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chuàng)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療的同時應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2010年初伏是7月19日(農歷六月初八庚午日)、7月29日(農歷六月十八庚辰日)、8月8日(農歷六月二十八庚寅日)。據(jù)個人經(jīng)驗,連續(xù)貼3年以上者效果比只貼一二次或者貼一二年的要好。
三伏灸十年實踐經(jīng)驗談 每到夏天三伏天.很多中醫(yī)院,都會開展三伏灸,治療多種慢性疾病. 方子:白芥子18克、元胡18克,甘遂9克、細辛9克,上4味藥共研細末,用生姜汁調成糊狀. 用法: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分別做成直徑5公分的圓塊,貼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共6個穴位上,然后用膠布固定,一般貼4--12小時取下,每隔10天貼一次,即頭伏、二伏、三伏各貼一次。 主治:體虛易感冒,慢性病(慢支,哮喘,過敏性鼻炎).四肢關節(jié)痛.
我原來在某中醫(yī)院工作.該院夏天三伏灸開展到現(xiàn)在已有三十年.該療法曾獲湖南省中醫(y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我曾參與該頂工作十多年.每年有5-6百人次.親歷親為.親眼見到很多病人因用三伏灸治好多年頑癥.
三伏灸的第一個關鍵是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共6個穴位.每個穴位一是要找準,二是貼后要有反應, 三伏灸的第二個關鍵是藥物調配.白芥子是主藥,發(fā)皰藥,要炒后才能用,炒白芥子要求剛剛黃,不過黃!過黃則發(fā)皰不佳.不夠黃則發(fā)皰過度,引起皮膚過敏. 找準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共6個穴位的關鍵是體位.患者端正坐好.充分露背,雙上肢相擁.含胸拔背.背部雙肩胛崗最低點聯(lián)線就是肺俞(第三胸椎),下推二個胸椎為心俞(第五胸椎),再下推二個胸椎為膈俞(第七胸椎).左右相隔三寸(患者一掌).
我從古籍得一方,原文如下:可參考。 哮喘奇方貼:肺腧穴,背脊中骨第三節(jié)風府門。川烏6錢連翹8錢當歸6錢白芷8錢木鱉子8錢白芨6錢官桂8錢茯苓6錢赤芍8錢草烏6錢白薇8錢 牙皂5錢桑枝5錢棗枝5錢烏藥6錢桃枝5錢柳枝5錢槐枝5錢 上藥同麻油3斤浸藥一宿熬焦去渣,入飛黃丹一斤如麥色,急以桃柳二棍攪至滴水成珠時入乳香沒藥細末各4錢,收膏攤貼,三伏九九其病可除根。 1錢=3.12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