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欣賞是語文高考的重要考點,今年安徽卷和全國Ⅰ卷兩卷的詩歌字面上沒什么太大的障礙,內(nèi)容都較易理解,題目設置的難度也不大,都是從詩歌的內(nèi)容和寫作技巧上對學生的詩歌欣賞水平進行考查。 安徽卷考題目: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歲暮① [唐]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9.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 詩歌欣賞題,安徽卷與全國Ⅰ卷都給出了關于詩人或詩歌寫作背景的備注,提示或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情感、主題。孟子說“知人論世”,這是我國古典文學欣賞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學生結合備注欣賞詩歌、解答題目就很重要,這其實也是給了學生一把解題的鑰匙。本詩的“注”就杜甫寫作這首詩的背景作了簡要介紹,是理解詩歌的非常重要的信息。 這是一首古體詩。題“歲暮”不僅點明時間,也喻指詩人生命的衰老與落空。“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一嘆自己年歲老大,異地漂泊,二嘆邊亂不斷,國事堪憂。一個“還”寫出詩人對邊患連年的時局無限悲傷、憂愁。三四兩句緊承“還用兵”,進一步把邊亂寫得更加具體、形象。這句寫法上值得注意,一是對仗工整,二是角度的變化,一視覺一聽覺,三是“犯”、“動”兩字突出了邊患的急迫、恐怖,四是“煙塵”與“鼓角”代指戰(zhàn)火、戰(zhàn)爭,古詩詩詞里大多如此,譬如“漢家煙塵在東北”、“九重城闋煙塵生”、“五更鼓角動天地”、“戍鼓斷人行”等。“天地日流血”既是對以上兩句的概括與收縮,又是將詩歌內(nèi)容、思想引向深入,在這樣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時刻,可是“朝廷誰請纓”?這時詩人自然聯(lián)想到自己,詩人早年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壯志、“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情懷,在國家危難、生靈涂炭的時刻,又“濟時敢愛死”呢?注意,“敢”在這里是怎敢、何敢、豈敢的意思。 “寂寞壯心驚”!多么驚心動魄、震撼人心的現(xiàn)實。此時的杜甫已進入人生的暮年,“漂泊西南天地間”,孤苦無依,衣食無著,濟時報國的理想根本無實現(xiàn)的可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國家一步步走向沉淪。這句也回應首句,首尾圓合。整首詩沿襲了杜甫詩歌一貫的思想情感,感時嗟老,憂國憂民,極沉郁、極悲壯,讓讀者為之動容,為之扼腕,為之長嘆。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48da30100j4kj.html) - 淺談2010年高考兩道古詩詞鑒賞題_饒水知音_新浪博客再來看試題第一問。“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這是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可以從詩人他鄉(xiāng)漂泊孤獨寂寞,時局動亂危艱、生靈涂炭,朝廷無人請纓、政事蕭條,詩人報國無門、壯志難酬這些方面作答。 第二問“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考查的是學生對詩歌寫作手法的理解。我認為這首詩的表達技巧可以從下幾方面作答:一、三四兩句運用對偶,從視覺、聽覺兩方面烘托、渲染邊亂的深重、緊迫,可以想見百姓的疾苦,國運的危急;二、借代手法的運用。“煙塵犯雪嶺”結合備注可知戰(zhàn)爭的煙火已燒到雪嶺,同樣,“鼓角動江城”的鼓角也代指戰(zhàn)爭。這是用事物的特點來借代事物本身,其好處就是形象、生動、具體。借代是古詩詞欣賞中常用的手法,學生必須掌握。三、“請纓”典故的運用,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容、思想感情,增加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簡單的典故學生必須熟記于心。四、對比手法的運用。一是“天地日流血”艱難的時事與朝廷無人請纓的強烈對比、與自己壯心寂寞的對比,一是朝廷大臣身居高位卻無人請纓與自己心懷壯志、卻只能寂寞、孤獨形成對比,同時自己的年老、漂泊的境況與與報效國家的一顆壯心其實也是一種對比。 全國卷Ⅰ試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 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 (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 (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5分) 全國Ⅰ卷有點怪,居然考了劉孝綽的詩歌??戳祟}目《詠素蝶詩》,便知這是一首詠物詩。題注對劉孝綽的生平、性格作了簡要介紹,解題時一定要注意其中的信息。 再看詩歌內(nèi)容。從字面上說,這首詩歌沒有什么難理解的語句。作為一首詠物詩,詩歌一至六句都是在寫素蝶的活動。素蝶伴隨著蜜蜂在綠蕙草間飛舞,為躲避黃雀的襲擊,它們又隱藏于青薇里;春日映照下,它們從花間突然竟相飛起,風兒吹來,它們又瞬間一起回到草樹里。五六句是一至四句的概括。“參差”,形容素蝶在樹葉間飛來飛去的樣子。這兩句是說它們每天或出沒于花叢之中,或在飛舞在綠葉之間。“繞”、“隱”、“出沒”、“參差”形容素蝶的飛舞準確、生動,“忽”、“乍”兩字又情態(tài)畢現(xiàn)。七八兩句借素蝶的心愿,表達情感,“芳華”即芳花。美麗的花兒,美好的綠樹,希望能永遠與你們相依相伴在一起。 詠物詩在寫作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譬如杜甫的《房兵曹胡馬》、《畫鷹》、《孤饜》,李商隱的《流鶯》,王維的《早雁》等,這是解這類題目的一個思考方向、解題方法。一至六句寫素蝶的活動,六句詩六個畫面。在春天里,它們映著溫和的陽光,乘著和煦的春風,隨蜂兒在青草、花叢間飛舞,時而紛紛飛起,時而又共同飄蕩歸去。這些描寫給我們的感覺是,素蝶生活的環(huán)境是美好的,它們是自由的、快樂的,當然同時它們也要時時堤防黃雀的襲擊。讀到這里,如果聯(lián)系劉孝綽的生平,“他恃才傲骨物,為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就不難看出素蝶的生活里面,有著詩人自己的影子。他熱愛、依戀美好的事物,渴望、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尤其后兩句借素蝶之口寫自己的志愿,表達對美好的事物、生活的向往、熱愛。然而 “他恃才傲物”,生活中、仕途上就不免常常遭到別人的忌恨、攻擊。 再來看考試題目的設計。第(1)題從詩歌內(nèi)容設問,較簡單,第(2)題問的是詩歌的主題及主題的表現(xiàn)方法。表現(xiàn)方法簡單,關于詩歌的含意,給出的參考答案是:“這首詩通過對素蝶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歡、沉浮,最后兩句突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依戀和向往。”“表現(xiàn)了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歡、沉浮”,這樣的理解我認為有點勉強,更可能的答案應該是詩歌借素蝶的活動、意愿,表現(xiàn)詩人了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的熱愛、追求,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渴慕,同時,也有對惡意的攻擊、誹謗、陷害的害怕與擔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