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蘇軾《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縱28.3厘米,橫306.3厘米,吉林省博物館藏。 《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均為蘇軾撰并書。此兩賦并後記,為白麻紙七紙接裝,紙精墨佳,氣色如新,縱28.3厘米,橫306.3厘米,前者行書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書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題十行,八十五字,前後總計(jì)六百八十四字,為所見其傳世墨跡中字?jǐn)?shù)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後者作於公元1093年,為蘇軾晚年所作,蘇軾貶往嶺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縣)書此二賦述懷。自題云:“紹圣元年(1094)閏四月廿一日將適嶺表,遇大雨,留襄邑,書此。”時年已五十九歲。 此時,蘇軾筆墨更為老健,結(jié)字極緊,意態(tài)閑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 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jié)體短肥"的特點(diǎn)。 乾隆曾評:“精氣盤郁豪楮間,首尾麗富,信東坡書中所不多覯。”明張孝思云:“此二賦經(jīng)營下筆,結(jié)構(gòu)嚴(yán)整,郁屈瑰麗之氣,回翔頓挫之姿,真如獅蹲虎踞。”王世貞云:“此不惟以古雅勝,且姿態(tài)百出,而結(jié)構(gòu)謹(jǐn)密,無一筆失操縱,當(dāng)是眉山最上乘。觀者毋以墨豬跡之可也。”。 此兩帖真跡清初為安岐所藏,乾隆時入清內(nèi)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儀遜位,被輾轉(zhuǎn)藏入長春偽帝宮,1945年散失民間。1982年12月上旬發(fā)現(xiàn)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館。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時被人撕掉,造成殘損。 《洞庭春色賦》釋文: 吾聞橘中之樂,不減商山。豈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戲于其間。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舉棗 葉之有馀,納芥子其何艱,宜賢王之達(dá)觀,寄逸想于人寰。嫋嫋兮春風(fēng),泛天宇兮清閑。吹洞庭之白浪,漲北渚之蒼灣。 攜佳人而往游,勤霧鬢與風(fēng)鬟,命黃頭之千奴,卷震澤而與俱還,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忽云蒸而冰解,旋珠零 而涕潸。翠勺銀罌,紫絡(luò)青倫,隨屬車之鴟夷,款木門之銅镮。分帝觴之馀瀝,幸公子之破慳。我洗盞而起嘗,散腰足之 痹頑。盡三江于一吸,吞魚龍之神奸,醉夢紛紜,始如髦蠻,鼓包山之桂揖,扣林屋之瓊關(guān)。臥松風(fēng)之瑟縮,揭春溜之淙 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鰥,屬此觴于西子,洗亡國之愁顏。驚羅襪之塵飛,失舞袖之弓彎。覺而賦之,以授公子 曰:烏乎噫嘻:吾言夸矣:公子其為我刪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