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竹山堂連句》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人臨墨跡本 傳本。墨跡本,顏真卿書,原跡早佚,傳世者為唐人臨本。絹本,原是屏風(fēng), 后割為冊頁,28.2×13.7厘米,計15頁,頁6行,計298字。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又稱 《竹山潘氏堂聯(lián)句》。此帖著錄首見《宣和書譜》。為顏氏與諸友人于竹山堂作詩聯(lián)句。書法端嚴渾厚,雖乏顏書磅礴之勢,但楷則猶存。有“紹興”、“緝熙敬止”、“希世之書”、 “御府之印”、“容齋清玩”、“晉府圖書”、“ 玉張氏”、“王世懋印”、“ 蒼嚴”、“安儀周家珍藏”、“鐵保私印”、“葉公綽”等鑒藏印。帖前有標(biāo)簽“ 顏魯公竹山連句詩帖”。帖后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鐵保三家題跋。曾經(jīng)南宋高宗 紹興內(nèi)府、明晉王府、清梁清標(biāo)、安歧等收藏。明王世貞《 州續(xù)稿》、清安歧《 墨緣匯觀》等著錄。
按:是書前題:“光祿大夫行湖州刺史魯郡公顏真卿敘并書”,而顏真卿散官光祿大夫,時在大歷十二年(七七七年)遷刑部尚書之后。大歷年間,顏真卿散官僅是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其結(jié)銜歷歷可明,試舉幾例。 大歷六年《大唐中興頌》題:“金紫光祿大夫前行撫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并書。” 大歷七年《元結(jié)碑》題:“金紫光祿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并書。” 大歷九年《干祿字書》題:“第十三侄男金紫光祿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真卿書。” 《顏魯公文集》所收大歷十二年《授顏真卿刑部尚書告》也稱:“金紫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湖州諸軍事前湖州刺史……可刑部尚書,散官勛封如故。” 又,唐制爵分十等,“國公”,“開國郡公”等同為封爵名稱,“開國”兩字,題銜必不可少。魯公封爵為“魯郡開國公”,屬正二品,見上所引碑版結(jié)銜。而是書僅題“魯郡公”,明顯是不明唐代爵位名稱所致。 至于“書 山僧茗”,“茗”作竹字頭;“遠野下牛羊”,“野”字重出土,訛為“墅”;“道在器猶藏”,“器”字本以犬守之,而其作“大”字,皆不合《說文》。“禽閑喜頡〓”,“喜頡〓”作“ 頡行”。“頡〓”,鳥飛上下,出于《詩經(jīng)》:“燕燕于飛,頡之頏之”(《燕燕》),后引申為不相上下,如《晉書》 “藩交連輝,頡〓名輩。”此言“頡行”,顯然杜撰,與上句“憐清淺”者失對。諸如此類,不言而喻,是非魯公手跡蓋無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