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處看到一篇帖子,介紹的野釣經(jīng)驗很好,深受啟發(fā),轉(zhuǎn)過來大家學(xué)習(xí)一下。
一、概論
釣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戶外活動,放松自己、鍛煉身體,感受自然、享受生活。閑暇時間邀幾個朋友或獨自一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得幾分清閑與幽靜,這對都市生活的人來說更是難得的一種享受。 在很多釣魚方式里面,我獨衷手竿釣魚,手竿釣魚更能展示一個人的智慧、聰明才干和處理突發(fā)事變的應(yīng)急能力。如果說小提琴是樂器之王的話,那么手竿就是淡水釣之王。這些年來,我就一直使用手竿,雖然我以前也買過幾根海竿。“臺釣”還沒有傳入大陸的時候,我就根據(jù)自己在釣魚中的情況和體會,設(shè)計出了用軟腦線制作的懸墜長腦線釣底釣組,在使用過程中效果明顯。“臺釣”在大陸剛剛傳開,我馬上接受并改多股滌綸軟腦線為單絲魚線作腦線。這兩年我走過很多地方,在很多地形復(fù)雜的水庫釣魚,我基本都是用手竿,很多時候都是懸墜底釣。事實證明,即使是在斜坡、水底不平的水庫垂釣,懸墜底釣也有它很大的優(yōu)勢。 我不玩競技釣,下面所涉及一切只是在水庫、河流等自然水域垂釣的體會,千萬不要和標(biāo)準(zhǔn)池、競技釣相提并論。 二、配置 1、竿長和線長 我們先從線長說起。很多人就一句話:“齊竿線”,如果再細(xì)問就有不同了。是全長與竿等長呢,還是主線與竿等長。主線多長為宜,各人有各人的習(xí)慣,但是有一個原則--順手,要拋竿順手(不吃力),起魚順手。有些朋友愛用長線,總認(rèn)為大魚就在前面一點,拋竿很吃力,不愿把線減短。我主張主線比竿長稍短一點(短100毫米),或者說全長與竿等長,如果竿子比較軟,主線還可以再短一點。這樣不論是拋竿還是起魚都很方便,也是拋竿更準(zhǔn)的重要條件,很多朋友沒有明確這點,拋竿落點不準(zhǔn)也不知道原因。朋友們不妨試一下,把主線減短一點后拋竿明顯有力多了。拋竿的準(zhǔn)確性不僅影響魚獲,更反映一個垂釣者的基本技術(shù)素質(zhì)。 長竿好還是短竿好,這個問題很難用幾句話說清楚?,F(xiàn)在是兩極分化,有的人用竿是越來越長,有的人用竿是越來越短,我屬于后者。我以前也有幾根長竿,釣魚的時候喜歡一長一短。后來發(fā)現(xiàn)長竿很少上魚,短竿上魚后還嫌長竿礙事。時間長了我深深的體會到,還是只用一根短竿好。我平時出門就帶一根手竿,再帶幾個自制的換把。我一般就用3米6的短竿,偶爾用到4米2。這個規(guī)格很特別,不是習(xí)慣的標(biāo)準(zhǔn)長度。 短竿有很多優(yōu)點。使用方便,拋投準(zhǔn)確,轉(zhuǎn)移釣點時靈活。很多人認(rèn)為短竿釣不上大魚,我看這不是問題的根本。只要保持相對的安靜,特別是腳下不要亂動、不要發(fā)出哪怕是很小的聲響,就是大魚還是愛到岸邊來覓食的。這是魚兒長期養(yǎng)成的一個生活習(xí)慣,不是那么能夠輕易就改變得了的。在很多水質(zhì)很好、能見度很高的水庫,我用短竿釣邊不是照樣釣上不少大魚嗎。當(dāng)然,我也承認(rèn),魚太大時短竿最終還是對付不了。短竿再配上相應(yīng)的補救措施(失手繩、“超級失手繩”*),成功率高還順手,有啥不好?各人對釣魚的態(tài)度不同、取向不同,選擇魚竿長短的觀點也就不同。有一點都相同,那就是大魚總是很少的,短竿也能對付的常規(guī)魚才是絕大多數(shù)。棄少而求多,這就是我釣魚選竿的一般原則。 2、怎樣拋竿 拋竿準(zhǔn)確與否,關(guān)系重大。拋竿準(zhǔn)確性差,餌料在水底就很分散,這樣當(dāng)然不利于魚進窩后盡快的吃到鉤食。那種天女散花式的拋竿、拋哪算哪式的拋竿都是很不對的。拋竿有三種方法,正拋、斜拋和平拋。 1)正拋法 一般取站姿,雙腳分開與肩寬,持竿的手和握鉛皮座的手都在自己的正前方,持竿手向前伸,竿梢指向釣點,握鉛皮的手向后拉,蕩餌進窩。正拋的特點是拋竿時竿和主線所構(gòu)成的那個平面是與水面垂直,正拋最好學(xué),其準(zhǔn)確性也最高。但是這種拋竿法抗風(fēng)性最差,一般適合在無風(fēng)的時候使用。 2)斜拋法 站、坐均可。持竿手在正前方,握鉛皮座的手在側(cè)后方,此時竿與主線構(gòu)成的平面和水面有一個夾角(一般在35-60度之間)。這種拋竿法的準(zhǔn)確性稍差(對于右手持竿者而言,易偏右),但是方便,并且抗風(fēng)性較好,適合在有風(fēng)天使用。 3)平拋法 這種拋竿法很少有人使用。站、坐均可,持竿手平舉,握鉛皮座的手在后,整個上身稍微向握鉛皮座的手的方向側(cè)轉(zhuǎn),此時,魚竿與主線構(gòu)成的平面和水面基本平行,持竿手基本是水平發(fā)力,鉤、墜也基本是被平拋出去的(有點像是撒魚網(wǎng))。這種拋竿法抗風(fēng)性最好(西北的風(fēng)大,這種拋竿法就是在很大的風(fēng)時也能把主線基本拋直),但不易掌握。適合在大風(fēng)天和頭頂有障礙物(樹下釣魚)的時候使用。 3、我的線組 在說線組之前,我們有一個問題一定要搞清楚,那就是我們的魚竿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彎力。換句話說,我們魚竿的最大抗彎強度究竟是多少。現(xiàn)在有的魚竿已經(jīng)標(biāo)出了“凈釣力”,其實這個凈釣力就是最大抗彎強度,就是說,我們在正常釣魚的時候,魚竿只能承受這個彎力(非拔河時魚對魚竿的拉力),如果拉力超過了這個值,魚竿很可能就會折斷。要知道,這個“凈釣力”是很小的,一般都沒有超過2公斤。我們再來看看魚線,我的手里有一盤“波”線,上面標(biāo)注:2號,0.234m/m,4.5KG。就是說這盤2號線的最大抗拉強度是4.5公斤,考慮到打結(jié)會降低線的抗拉強度,這時2號線的最大抗拉強度也有2.7公斤(按60%計算),再考慮到我們的線總有一點損傷和微觀的不均勻性,我的主線不會超過3號,腦線不會超過2.5號。所以我認(rèn)為用強力“火線”作主線和腦線是錯誤的,除非你想讓你的魚竿在遇到大魚時被拉斷。合理、科學(xué)的配置好自己的線組,在釣魚的時候才會無所顧忌,不管遇上多大的魚才會放心的遛。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竿、人合一,這個時候你再遛魚,那才叫爽! 我的線組有一點和很多人都不同,我不是直接在主線的末端做一個“豬蹄扣”。我先把主線拴在一個自制的小銅環(huán)上,然后在小銅環(huán)上用多股滌綸線再做一個“豬蹄扣”。這樣做是避免了用單絲魚線做“豬蹄扣”而帶來的一個“死結(jié)”,并且在實際垂釣時,主線會更深一點的被“埋在”水里,這樣對主線的“切水性”要求就相對降低了一些。我們很多朋友在提竿后很容易在主線的上端,也就是“豬蹄扣”這個地方斷線,就是因為“豬蹄扣”避免不了要有一個“死結(jié)”,我用自制圓環(huán)解決了這個“死結(jié)”,所以我的主線上端基本就沒有斷過 4、關(guān)于打結(jié) 我們的線組,不管你采用那種配置都避免不了要打結(jié)。權(quán)威人士告訴我們,一個死結(jié)會降低40%的抗拉強度,所以如何打結(jié)而不降或少降魚線的抗拉強度是我們很多人面臨的一個難題,下面我們先看一個實驗。 我們把魚線繞在一個固定的剛性圓柱上,先只繞半圈。魚線的一端系一個小東西,我們拉動魚線的另一端,雖然圓柱是不能旋轉(zhuǎn)的,但我們還是可以把那個小東西拉起來。如果我們把魚線再繞一圈,這時再讓你去拉動魚線,我們就會明顯的感覺到很吃力。這是因為不能旋轉(zhuǎn)的圓柱已經(jīng)承受了絕大部分的拉力,而魚線的另一端也就是掛小東西的那一端已經(jīng)基本沒有什么力了。換句話說,這時作用在魚線上的拉力很大部分被這個剛性圓柱體分解了,這個力傳遞到魚線的另一端時已經(jīng)變得很小了。魚線在圓柱體上纏繞的圈數(shù)越多,被圓柱體分解的力就越多。所以我主張在魚線和連接環(huán)的打結(jié)時,魚線至少要在圓環(huán)里穿過兩次,線尾的處理就簡單多了,只要保證不散就行。 現(xiàn)在介紹打結(jié)的地方很多,打結(jié)的方式也很多,究竟那種打結(jié)方式更好,我的看法還是朋友們自己去選擇。不論是那種打結(jié)方式,都應(yīng)該自己去檢驗一下。檢驗的方法也很簡單,任意找一段魚線,按照你選定的方法打結(jié)然后拉,拉斷為止,最后看是從什么地方拉斷的。如果基本是從打結(jié)處拉斷,那就說明你選擇的打結(jié)方式是不好的,還得從新選擇另一種方式打結(jié),反之說明你的這個打結(jié)方式還是可以的。 一件事情的成功,要受很多因數(shù)的制約。要在各個細(xì)節(jié)都認(rèn)真對待,一時一事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不良后果,釣魚是這樣,我們干其它事情也是這樣。 5、選漂與調(diào)漂 現(xiàn)在浮漂的種類無非是立漂和散漂兩種。立漂適用于靜水中垂釣,它的抗風(fēng)性很好,有利于拋遠(yuǎn)、拋準(zhǔn),漂相豐富,更能直觀的反映出魚吃鉤的很多細(xì)小動作,用立漂釣魚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更多的朋友所接受。現(xiàn)在的立漂越做越好,幾塊錢的立漂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水庫用漂,要選擇浮力大、漂身修長、漂尾細(xì)長的硬尾漂。這種漂抗風(fēng)性能較好,很適合在水庫釣魚。 懸墜底釣的調(diào)漂 我認(rèn)為調(diào)漂的最基本要求是要了解這支漂,要了解這支漂在正常情況下,一個習(xí)慣大小的餌料能壓幾目。我們在釣魚時不可能每次都把餌料做成一樣大,另一方面餌料的配方不同,比重也就不同,這樣一個餌料壓幾目就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這并不影響我們?nèi)チ私?餌壓幾目,因為這些偏差并不影響我們的調(diào)漂和釣魚。 現(xiàn)在的漂尾都比較細(xì),一般大比重的餌料一個就能壓6、7目,比重小一些的餌料一個也能壓4、5目,水庫釣魚我不主張用拉餌,至少用漂掌握不太好的人我認(rèn)為先不要用拉餌。我們?nèi)?餌壓6目為例,半水調(diào)8目釣1目半,很容易就做到了1餌到底1餌懸起。關(guān)鍵是在找底確定釣?zāi)康臅r候浮漂一定要從下往上慢慢的移動,一次不能移動得太多,當(dāng)你認(rèn)為已經(jīng)好了的時候,最好再把漂向下移動幾毫米看釣?zāi)坑袥]有變化。如果當(dāng)你把漂向下移動一點釣?zāi)烤蜏p少一點,那么你就應(yīng)該再把漂上移到剛才的原位;如果你把漂向下移動了一點,這時的釣?zāi)炕緵]有變化,那么你還得再把漂向下移動,直到下移浮漂釣?zāi)烤陀凶兓?。?dāng)然,你對這支浮漂已經(jīng)比較了解了,有一定經(jīng)驗了這個過程就可以省略,剛開始這樣作對你認(rèn)識手中的浮漂還是有好處的。如果你釣3目,這個時候可以肯定,雙餌都到底了。我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移動浮漂的時候,一定要讓浮漂從下往上移,特別是新手更要注意這一點。 怎樣測定1個餌壓幾目,半水調(diào)8目漂,一鉤掛食然后拋竿、壓線,這時少了幾目就說明1餌壓幾目。要點是這個過程是在半水進行的,雙鉤都不能到底。 如果這時你要釣浮,只需要把餌料盡量減?。ㄟm當(dāng)增加餌料的粘性,把以前的1個餌分成兩個),在找好底的情況下再把浮漂向下移動大約50毫米(注意,這時最上面那個太空豆不要移動),如果漂尾還能出水1目,可以肯定雙餌就離底了。如果漂尾不能出水面,你可以適當(dāng)?shù)臏p掉很少一點鉛皮,直到漂尾出水面為止,最上面兩個太空豆之間的距離就是你釣浮離底的高度。 水庫釣鯽魚一定要掌握釣浮,因為溫差的原因,水庫的鯽魚很愛離底,即使是水深只有半米左右,在北方這種鯽魚離底的現(xiàn)象也還是明顯。 為什么我在前面要讓你釣1目半,因為釣1目半時浮漂上升或下降一點都很明顯。比方說半目的變化,這時我們看到的就是2目(上升)或1目(下降),這時變化的比例是很大的。反差大,對人眼睛的刺激就強烈,更容易引起釣魚人的警覺。釣?zāi)刻伲杂酗L(fēng)浪會影響看漂,而且也很累。釣?zāi)刻嘧兓蜁@得不明顯,會影響你的果斷提竿。如果風(fēng)浪較大,你可以釣2目、3目都行。 6、關(guān)于魚鉤 1)、魚鉤的大小 我們一般愛說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但是魚大不一定嘴就大,魚小也不一定嘴就小,所以應(yīng)該說釣嘴大的魚用大鉤,釣嘴小的魚還得用小鉤。但是很多時候并不清楚下一條是什么魚,你也不可能因為魚情是變化的所以你就頻頻的換鉤。一般情況下你很可能只能選擇一個鉤,然后用它去釣各種魚。所以我愛用那種稍微偏小,而鉤條比較粗的魚鉤。這樣做太小的魚不容易釣起來,碰上大魚也能對付。 2)、什么樣的鉤型好 面對五花八門的鉤型,我們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就我的看法,一個好的魚鉤應(yīng)該滿足下面幾個條件:熱處理要好,強度高;刺入性要好,更容易刺入魚的肉體;刺入深度足夠,不容易脫鉤跑魚。 第一個問題我們只能選牌子,看樣子、用手掰,究竟怎么樣只好碰運氣了。有時候看看還可以,結(jié)果經(jīng)常被拉直跑魚??偟膩碚f,魚鉤的熱處理是個難度較大的事情,碰上不好的鉤我自認(rèn)倒霉,以后不買這個廠家的鉤就是了,一包小鉤,你還能怎么樣? 不是所有魚鉤的刺入性都是好的,據(jù)我觀察,很多魚鉤的刺入性就成問題,不客氣的說很不好。這種設(shè)計上的錯誤,被我們釣魚時的重提竿所掩蓋,而我們很多人又很少去考慮這個問題,所以被忽視了。 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你想把一個竹簽插入某物體,有三個要素是要確定的,插入方向、施力方向、施力點(為了下面敘述方便,我們把施力點放在竹簽的后部)。我們總是把插入方向、施力方向定為一致,即二者在一條直線(或延長線)上,因為這樣很方便。這個問題很簡單,你會說“我一直就是這樣干的呀”。如果二者不在一條直線上,就是說施力方向和插入方向有一個較大的夾角,情況又怎么樣呢?1.把被插入物體推著走。2.明顯不容易插入。3.搞不好還把竹簽弄斷了。請你找一塊蘋果、一根牙簽做一下這個小實驗,并記住這個實驗。 下面再來看看魚鉤。找一個魚鉤(什么鉤型都行,為了能看清楚鉤最好選大一點的。)綁好一段(100毫米)線,鉤尖放在一塊橡皮上,手拿線的另一端,慢慢拉,眼睛就看鉤尖前面一小段基本是直線的部分。凡是鉤尖那一小段直的和魚線在同一直線上,這種鉤的刺入性就是好的,有一定的夾角就不好,夾角越大就越不好。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把一個魚鉤的鉤尖和鉤柄向下立在一個平面上。如果鉤尖那一小段和立鉤的平面有一定的夾角,說明這種鉤的刺入性不好。鉤尖和鉤柄兩點的連線所代表的方向也就是我們施力的方向,刺入性好的魚鉤,鉤尖的那一部分應(yīng)該和這個線段平行,或只有很小的一個夾角。 我們再來說說刺入深度的問題。 簡單的說,鉤的刺入深度就是把一只魚鉤的鉤尖向上直立起來,這時鉤尖的高度就約等于刺入深度(多了一個鉤條)。應(yīng)該看到我們很多魚鉤的刺入深度是很淺的,很多魚鉤看起來很大,但是設(shè)計了一個很淺的刺入深度,這種魚鉤是不能用來釣大魚的,這才是跑魚的主要原因。 3)、魚鉤的倒刺 很多朋友不愿意用無倒刺魚鉤,認(rèn)為無倒刺鉤只能釣小魚,遇到大魚容易脫鉤,我認(rèn)為這是不對的。在魚進抄網(wǎng)之前,彈性良好的竿體始終對魚有一個拉力,只要本身勾牢了,脫鉤是不可能的。脫鉤,我們更多的還是應(yīng)該從鉤型、線組的調(diào)配等方面多考慮。 無倒刺魚鉤不是跑魚的原因,這點倒是被很多人誤解了。我用無倒刺鉤很多年了,很難有跑魚的現(xiàn)象。在一個朋友承包的水庫,我用無倒刺千又鉤釣上草魚想讓它跑掉都很困難,一條魚至少要松好幾次竿才能達(dá)到目的,就這樣還是有一條草魚實在是放不掉,我才不得不把它帶走了。在四川的升鐘水庫,八斤的鯉魚把我的魚竿拉進水里,最后把魚竿撈起來魚還在上面,我用的就是無倒刺魚鉤。 我們在釣魚的活動中,魚鉤很容易掛上我們的抄網(wǎng)、魚護、衣褲甚至自己的身上。如果用有倒刺魚鉤,那就很麻煩,很有可能只有停止釣魚而進醫(yī)院。而如果用無倒刺魚鉤就方便多了,特別是在比賽的時候更是如此。 4)、平鉤與歪嘴鉤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魚鉤,一種是歪脖子鉤,另一種就是平鉤。所謂平鉤,就是整個鉤體都在一個平面內(nèi),這種鉤還比較普遍。歪脖子鉤就是鉤的鉤尖向一邊歪,目前市面上的歪脖子鉤不是很多。 魚的嘴是上下開合的,我們雖然不能簡單的把它看成是兩個平面的張合。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承認(rèn),在我們提竿的那一瞬間,魚的嘴在很多時候還是可以按照兩個平面來對待的。一方面是我們的鉤相對于魚嘴來說總是小的,這就相當(dāng)于只考慮魚的嘴巴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我們提竿的時候魚嘴處于很隨意的狀態(tài),不可能都是魚嘴緊閉的時候我們才提竿;我們的魚鉤從魚的口腔里拉出來所用時間也是很短的,所以從上面三個因素來看,我們不少的時候是把一個魚鉤從兩片基本平行的“肉片”中拉出來的。不難想象,如果魚鉤本身也是平的,那么魚鉤刺入肉體的概率就不可能是100%。如果魚鉤的平面和魚嘴形成的平面完全平行,那么魚鉤根本就不能刺進肉里。如果魚鉤的平面和魚嘴的平面只有很小一點的夾角,那么魚鉤的刺入深度肯定很差,就是說此時魚鉤只能刺進一點表皮,這時極易造成中途脫鉤。只有當(dāng)魚鉤的平面和魚嘴的平面有比較大的夾角時,魚鉤刺入肉體的深度才比較可靠。我認(rèn)為,前兩種情況至少要占10%,說不定還要大些。至少我們可以說,在釣大魚所用的鉤里面,平鉤是有設(shè)計缺陷的。在我近幾年的垂釣活動中,脫鉤的情況基本都是發(fā)生在使用平鉤釣魚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在遛了一陣魚之后,魚脫鉤而逃,檢查鉤組沒有任何毛病或損傷,這究竟是為什么,都是平鉤惹的禍。 歪脖子鉤在設(shè)計上基本避免了這種缺陷,因為歪脖子鉤它本身就不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種刺不進或刺入表皮的現(xiàn)象就基本不成在了。 在我們釣魚的活動中,脫鉤跑魚是很難避免的事情,但是應(yīng)該承認(rèn),平鉤跑魚的概率要大得多。所以我選鉤會盡量的去選歪脖子魚鉤。 7、對幾種小配件的看法 在我們常用的釣魚小配件里,有幾樣配件我認(rèn)為有制造缺陷,有些配件的功能我認(rèn)為根本就沒有必要。 反捻環(huán)及旋轉(zhuǎn)裝置。設(shè)計者認(rèn)為,在遛魚的過程中,魚很容易打轉(zhuǎn),為了不傷魚線所以就應(yīng)該用這種裝置。這里我們先不說幾米的魚線扭幾轉(zhuǎn)有多大的關(guān)系,我很懷疑這種裝置能防止魚線扭轉(zhuǎn)(我做過試驗,下面的魚線轉(zhuǎn)了好幾圈,可是反捻環(huán)一動不動)。更何況這種極細(xì)小的反捻機構(gòu)在制作時很難保證其制作質(zhì)量,我們遇見的反捻機構(gòu)脫落的情況還少嗎。在釣小魚的時候用這種反捻環(huán)(8字環(huán))還可以,如果是釣大魚我看還是不用反捻環(huán)為好。不用8字環(huán)主線和腦線又怎么連接呢,所以我就自制了一種小銅環(huán),具體做法如下: 取直徑1.4毫米圓銅線,在直徑3毫米的鋼輥上繞成螺旋狀,然后截成一個一個的小圓銅環(huán),整形后用錫焊焊牢。這種用錫焊制作出的小圓銅環(huán)是完全可以承受釣魚的拉力,這種圓環(huán)我用了十來年,從未拉開過。 8、餌料 現(xiàn)在,顆粒魚飼料越來越普及,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它,這是釣魚作餌料的好東西。顆粒魚飼料和其它顆粒飼料不同,一般的顆粒飼料扔在地上,今天沒有被吃掉還有明天。顆粒魚飼料是往水里扔的,水里總有一些雜魚,今天不被養(yǎng)殖魚吃掉就沒有明天了。所以一般的顆粒魚飼料里都有一些添加劑,以此促進魚兒盡快進食。所以我們應(yīng)該把顆粒魚飼料作為我們釣魚的基本餌料,根據(jù)你自己或當(dāng)?shù)氐慕?jīng)驗再往里面添加一些商品餌或其他東西,就是一份很不錯的餌料。現(xiàn)在有些朋友在水庫海竿釣魚,動則就是高檔商品餌,我認(rèn)為這樣很不好,這樣下去的后果就是離了高檔商品餌就不能釣魚了,顯然是一種“斷后路”的做法。 我做餌的原則是:軟、散、少。 軟和散,我的觀點是餌料越軟越好,越散越好,只要你能把餌搓在鉤上,只要你能把這種餌料拋進窩子,浮漂站穩(wěn)并堅持1分鐘左右,這就是前提。在滿足這個前提下,各人的拋竿技術(shù)不同,餌料的軟硬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軟、散比硬、粘好。 少,指的是一次做餌不要多,能用3個小時就夠了。我們用餌都帶有一定的試探性,一次做得太多無疑是種浪費。再說天氣熱了,餌料一次做得太多很容易變味。一般一天至少要做兩次餌。餌料一次少做點,靈活機動又節(jié)約了材料何樂而不為呢。 在一些很少有人用商品餌釣魚的水庫、河流及自然水域,玉米面就是一種很不錯的釣魚餌料。很多人其實也愛用玉米面,但是制作工藝太復(fù)雜,太費時間。我用玉米面做餌全部過程只要幾分鐘,現(xiàn)在介紹給大家。 1)、做玉米面糊糊。將適量的水倒入干凈的炒菜鍋中,放少量的(大約是水的1/15)玉米面攪勻,然后再點火,不停的攪動,直至燒開。涼水就下少量的玉米面更有利于面和水相溶,這樣做不容易起疙瘩。燒開前不停的攪動是為了不讓玉米面沉底、粘鍋,這個過程大約要1分鐘。 2)、完成了上一步就改用小火(有火就行,越小越好),把剩余的玉米面撒在做好的玉米面糊糊上,不要攪動,蓋好鍋蓋。下面的糊糊任然是煮,上面的干面就屬于蒸。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3分鐘。 3)、開蓋,將上下干稀和勻。如果太軟,可以再加一點生面,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半分鐘。 4)、幾點說明。剛做好的熱餌料在冷卻后會變得更硬一些,在垂釣時可以在現(xiàn)場再加水,如果本來就太軟,到現(xiàn)場就麻煩了。水和面的總比例大約是1比1.2,準(zhǔn)確的比例自己做幾次就掌握了。這種餌料保持了玉米的清香,粘性也很好,比較耐泡。在這種玉米面餌料里再加上白糖、香精或其他東西,就看你的習(xí)慣和發(fā)揮了。這種餌料釣鯽魚、鯉魚、草魚都很不錯。全過程不到五分鐘,怎樣,還方便吧。 三、怎樣釣魚 1、關(guān)于打窩 從開始學(xué)釣魚到現(xiàn)在,我一直就不打窩。就是在水庫釣魚,我任然堅持不打窩,其效果未必比別人差。在可比的情況下,我的魚獲總是比打窩的好。 不難想象,如果窩子里面的餌料太多,魚咬鉤的概率就大大的降低。相反,如果窩子里面只有不多的一些散食,這個時候我們的鉤餌就很突出,就更容易讓進窩之魚首先發(fā)現(xiàn)并食之。這種誘、釣合一得用餌原則被越來越多的朋友所接受,并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 因為要打窩,所以帶的東西也就多了不少,這給出門、換位都帶來不便。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打窩,食的落點都是一個不小的范圍,這無疑給魚吃鉤帶來麻煩。提食做窩可以把少量的餌料投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里,魚更容易在很小的點上搶食,效果當(dāng)然要明顯些。 不打窩并不等于窩子里面沒有餌料,提上幾竿窩子里面就有不少餌料。一時沒有魚兒進窩,就不要盲目的繼續(xù)提食。在垂釣過程中,我們始終要對窩子里還有多少餌料有一個基本正確的估計,及時的保障供應(yīng)很重要。 2、怎樣把魚誘進窩 先講一個打獵常識,我們都知道,打獵時如果有風(fēng),獵手一定要從獵物的下風(fēng)處接近獵物,否則獵物早就跑了,那是因為風(fēng)可以把你的氣味帶走。其實所有的氣味都是由某種傳播媒介帶走的,所以我們才能夠聞到氣味,氣味的傳播實質(zhì)上就是某種物質(zhì)分子的傳播。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這種傳播媒介不是流動的,我們就無法聞到想要聞到的氣味,比方說密閉的容器里面的物質(zhì),我們是不可能聞到里面的氣味的。還有一點要清楚,傳播媒介的密度越小,流動性越好,氣味傳播的速度和效果就越好,這都是常識問題。 物質(zhì)的氣味在空氣中的傳播我們都很熟悉,可是,物質(zhì)的氣味在水中的傳播我們卻有點陌生。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們對餌料氣味在水中的傳播問題就好理解了,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傳播介質(zhì)不同而已。世上沒有一潭死水,靜止是相對的,流動是絕對的。我在很多水庫就明顯的感覺到水在流動,應(yīng)該看到,水庫里的水不是亂流的,它是在很多外力的作用下,作有一定規(guī)律的流動。我們餌料的氣味也只能在這個流動方向里有效的傳播,那種一個好的餌料就能把四面八方的魚都誘來的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水有一定的能見度,只有在有效的能見度這個范圍內(nèi),魚才會直接進窩,可惜魚的視力很差是個近視眼。魚塘里的水也是流動的,其規(guī)律就是:上層順風(fēng)走,底層逆風(fēng)行。除了上述三種情況,魚進窩就只有是“路過”的了。明白了這個道理,誘魚進窩的方法就看你自己的了。 我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事先對水的深度有一個基本了解或估計,把浮漂定在明顯偏低的地方,完全按照正規(guī)釣魚的方式搓食拋第一竿。因為浮漂定得偏低所以浮漂會沉沒于水中,估計鉤食已經(jīng)到底隨即抖腕提竿把餌料留在水底,適當(dāng)?shù)南蛏弦苿痈∑?,搓食拋第二竿,直到浮漂出水達(dá)到你預(yù)定的釣?zāi)?。每次移動浮漂不要太多,不要性急,一般七、八竿就能完成這個找底的過程。即使是老窩子,也要這么提上兩三竿,提食做窩連找底就這樣完成了。
前面我說了,我的餌料很散,入水很不耐泡,于是我換食就比較勤。這種頻頻的提竿、換食、拋竿是誘魚進窩的很有效的辦法。在整個過程中,我的餌料都比較小。隨時對窩子里面還有多少食都要有一個基本估計,窩子里的餌料不能太多。如果你感覺窩子里的餌料已經(jīng)不少了,這時你可以把浮漂向上移動一點,浮漂在水里站立的時間就會延長。逐步上移浮漂,最后餌料全化了浮漂也不上升,這就進入了釣?zāi)看笥谡{(diào)目階段。這個時候,化散了的餌料任然和魚鉤是在一起的,這是一種釣法,是一種對付“滑魚”的釣法,也是一種被動的等魚進窩的做法。 有人擔(dān)心頻繁的拋竿會把魚嚇跑,我的經(jīng)驗恰好相反。適當(dāng)?shù)呐c聲響反而會把魚招進窩子,除非釣點的水深太淺。我們經(jīng)常有鉤食剛到底就中大魚的時候,可見這種顧慮是多余的。 有時我也采取一些其他的誘魚進窩的辦法,在鉛墜上包裹一些餌料,讓其蕩到釣點的上方,剛?cè)胨投锻筇岣妥岎D料自然飄落下去,這種辦法很容易把遠(yuǎn)處的魚誘進窩子。還有就是把餌料也裹在鉛墜上,按正常的方式拋竿下水,當(dāng)浮漂剛好到位就抖竿,讓鉛墜上的餌料在離水底不遠(yuǎn)的地方(腦線長度)散落,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誘魚進窩的辦法。如果你用的是玉米面做的那種粘性比較好的餌料,你可以在拋竿之后把餌料搓成綠豆大的小團,隔三間五地扔向釣點,效果也很不錯。 用盡了辦法還是沒有魚進窩,我的做法是換地方。在離這個釣點稍遠(yuǎn)的地方照上述辦法再釣。并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吃個“回頭草”,不要“一個心眼兒”釣魚,要多長幾個心眼才行。 3、窩子太重的壞處 有人認(rèn)為自己的鉤食很好,即使是窩子很重魚還是愛吃鉤食,我并不這樣認(rèn)為。 我把魚分成兩類,一類是不愁吃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魚,商業(yè)魚塘里的魚就基本屬于這類。另一類就是“溫飽”沒有保證的魚,自然水域、一般的水庫和很少有人垂釣且不喂養(yǎng)的魚塘。前者對于餌料是比較挑剔的,因為它根本就不缺吃所以才挑剔,這是動物的本性。后者不可能挑剔,因為它很難有吃飽的時候,這也是動物的本性。 對于“溫飽”沒有保證的魚,只要它覺得安全,它就會就近、順口的進食,它不可能進窩后還挑挑揀揀的選那些“好”的餌料。我父親在河里釣魚習(xí)慣用酒米打窩蚯蚓釣,結(jié)果釣起來的魚基本都是已經(jīng)吃了不少酒米的,這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窩子食太多,我們的鉤食就不會很明顯,即使后來被我們釣起來,也屬萬一之列。如果窩子里只有不多的一些散食,這個時候魚兒進窩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我們的鉤食,我們也就可以更早的把它釣起來。 我們經(jīng)常有提上幾竿就上魚,而后斷斷續(xù)續(xù)上魚的現(xiàn)象;也有打了大窩子,要等一兩天才發(fā)窩的情況,為什么要過幾天才發(fā)窩?我的理解是:打窩太重已經(jīng)把魚嚇跑了,即或是沒有被嚇跑也因為窩子食太多魚一時很難吃到你的鉤食。經(jīng)過一兩天的時間,窩子里面的魚越聚越多,而窩子里面的餌料越來越少,這個時候魚咬鉤的機率就明顯增多,就是說魚已經(jīng)在窩子里吃了很久才被你釣起來,這有什么值得慶幸的呢?再說我們打大窩的誘餌一般是玉米粒、麥粒等不會化散的固形物,這和入水很快就化散并隨流水而擴散的“面食”相比,哪一個誘魚進窩的效果好不是很清楚了嗎。 不要抽象的說大打窩,還要看你是用什么樣的東西來打窩,最典型的就是玉米粒和玉米面。玉米粒到了水里,水庫的暗流基本上不會把它帶走,其味道也就很難在水里傳播開來;玉米面入水后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即使是一群小魚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里把不多的一點玉米面吃干凈。所以即或是打窩,我主張以粉末為主、碎屑次之、顆粒少許這樣一個配比比較理想,單純的顆粒狀或粉末狀都有不足的地方。 我的觀點是:根據(jù)當(dāng)時水下魚兒咬鉤的情況、有效魚的密度,粗約的估計窩子里面還有多少“余食”,及時的對窩子進行補充,做到“保障供應(yīng)”就足夠了。有人說這就叫“經(jīng)營”窩子,我看就很形象。窩子要會經(jīng)營,不能過剩、積壓。 有人在網(wǎng)上提問,為什么你要用雙鉤?開始我也很難回答,因為雙飛的機會畢竟是很少數(shù)。后來我明白了,雙鉤釣魚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能夠很好的、及時的補窩。 4、選點 選擇理想的釣點是一個很復(fù)雜的事情,是一個很難用語言來表述的事情。所以我認(rèn)為選點主要靠經(jīng)驗,靠對現(xiàn)場和對魚的生活習(xí)慣的了解。面對復(fù)雜的地理環(huán)境,我認(rèn)為有幾種情況不能選作我們的釣點。 1)、危險的地方。高壓線下不能選作釣點,道理很簡單,但是有些人就是忘了或是不以為然,更多的人是沒有“向上看”的習(xí)慣;地基不穩(wěn)或行走不便的斜坡不能選作釣點。有些水庫的岸邊是沙石沉積而成的“硬地”,這種地方看似很結(jié)實,其實一點都不穩(wěn)定,說垮就垮根本不給你一點撤退的時間。在行走不便的斜坡上釣魚更是“危險作業(yè)”,釣魚不需要這種代價。說句時髦的交通用語,“家人等你平安回來”,再多、再大也不如平安回家。 2)、起魚不便的地方。有些地方很可能就是出大魚的地方,但是一旦釣上大魚卻根本無法下抄網(wǎng)起魚。事先不考慮好,萬一釣上大的又束手無策,把自己推向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何苦呢。 排除了上面的幾種情況,再排除太淺的淺灘,于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可供選擇的地方就不是很多了,這個時候再說釣點就好說多了。我這叫排除法,排除法在很多需要抉擇的時候是很有用的。在兩個魚情可能差不多的釣點之間,我情愿選擇地面更有利于釣魚人的地方下竿,這樣有可能少釣幾條魚,但是自己感覺更舒服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我的“以人為本”的選點原則,選擇一個環(huán)境相對好的又能釣魚的地方,舒舒服服的釣上一天,有什么不好的呢。 老釣位和新釣位。很多人愛把釣點選作老釣位而看不上新釣位,其實新、老釣位各有利弊。老釣位出魚好,那是因為老釣位已經(jīng)形成了窩子,魚都愛到那里去。但是,老釣位也是愛鬧小魚的地方,有些水庫的小魚可以把你鬧煩,讓你根本無法下竿釣魚。所以我的看法,在有小魚或者小魚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到老釣位去,另辟新窩是避免鬧小魚的很好辦法。很多人到處尋找避小魚的辦法,叫我說就沒有什么辦法可以人為的避開小魚。在老窩垂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投誘餌,釣餌用玉米粒、硬食等。在小魚多的水庫釣魚,我主張另辟新窩和走釣的辦法。找新窩很簡單,就找那些水深2-3米,岸邊基本平坦,起魚基本方便的地方。岸邊近處有沒有魚星,有沒有魚跳等現(xiàn)象也是我們選點的依據(jù)。我這次在外面釣水庫,經(jīng)常在沒人釣過的釣點下竿,收獲很不錯。走釣就是把大部分東西留在基地,只帶少量的必須品,選定一個釣點,半個小時沒情況就往前走,在第二個釣點如果半小時還是沒情況,返回第一個釣點吃“回頭草” 。有些朋友是先一氣就打好幾個窩子,然后換著釣,這種做法的缺點是在打窩的時候,多少有點盲目性。我走釣的窩子是提出來的,在我提食做窩的時候,就對水底的情況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如果水下的情況不好,我可以隨時停止另辟新點,主動權(quán)時時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當(dāng)然要比先打窩后下竿最后又放棄的好。 很多地方的水庫都有網(wǎng)箱養(yǎng)殖,這也是我們釣魚的好地方。如果靠網(wǎng)箱太近下竿,最好就只用一個魚鉤,避免發(fā)生一下不愉快的事情。 一個朋友在網(wǎng)上發(fā)了一個帖子,說的是他和一個朋友在河邊釣魚,他們兩個釣魚的水平比較相當(dāng)。他的朋友一天釣了不少,可是他卻釣得很少。他問這是為什么?我肯定地說,你們相距不遠(yuǎn),你在上游,所以你釣得很少。我為什么能說得這么準(zhǔn)確?其實在河邊釣魚有點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無論上游的釣魚人是打的窩子還是從魚鉤上脫落的餌料,都會順流而下,都會把遠(yuǎn)處(下游)的魚兒引上來,因為兩人坐得不遠(yuǎn),誘上來的魚當(dāng)然首先發(fā)現(xiàn)了下游的鉤。也就是誘上來的魚都被下游的朋友截走了,在上游的朋友當(dāng)然就釣不上了,即使能釣上幾條,也屬“漏網(wǎng)之魚”。 所以說,如果到河邊釣魚,有人已經(jīng)早于你占了某個釣位,你就不要傻乎乎的在他的上游下鉤;出于友好之舉,你也不要在離他較近的下游下鉤,至少也要離開他十米以上。 釣魚選窩,不要有一錘定音的想法,中醫(yī)開方子還講究試一下呢,何況我們釣魚。要敢于否定自己,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有所作為。 5、怎樣釣沉塘魚 所謂沉塘魚就是指那些經(jīng)過捕撈、垂釣過后,魚塘里還僅有的幾條魚。這種魚吃食相當(dāng)謹(jǐn)慎,經(jīng)過我多年的觀察認(rèn)為,這種魚吃食的原則是只吃散食,不吃粘性較好的面食。我的這個觀點在與鄭州朋友交流時,得到了很好的應(yīng)證:攝像頭下,一條鯉魚進窩了。它很快就把鉤食周圍的散食一掃而光。對沒有化散的鉤食不肖一顧。沉塘魚的數(shù)量越少,這種現(xiàn)象越明顯。海竿糟食就能釣起這種沉塘魚,手竿糟食照樣行。
傳統(tǒng)的軟腦線用糟食釣,就是很好的對付沉塘魚的辦法,具體做法如下: 用多股滌綸線做腦線,雙鉤,腦線一長一短,長度控制在30-50毫米左右,宜短不宜長。一般沉塘魚都比較大,所以魚鉤也要選稍大一點的。調(diào)漂很簡單,鉛墜的重力約大于浮漂的總浮力,只要保證鉛墜到底就行,釣1-3目都行。這種釣法的關(guān)鍵是軟腦線、墜到底、糟食。 我們一般的單絲釣魚線多少都有一點彈性,當(dāng)糟食化散以后,魚鉤在魚線的彈力作用下很容易和糟食分離,這當(dāng)然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多股滌綸線在水里就基本沒有一點彈性,所以就是餌料散了魚鉤還是能原地不動并和已經(jīng)化散了的糟食混合在一起。魚吸食的結(jié)果就連同魚鉤一起吸到嘴里去了,這時,無論是送漂還是黑漂提竿都有魚。也因為多股滌綸線沒有彈性,所以它能夠很好的躺在地面上,魚兒在附近游動也不會有干擾,不至于出現(xiàn)假象。 鉛墜的形狀盡量做得粗短一些,不要考慮鉛墜的隱蔽性,魚兒沒有這個智商,也不會把鉛墜和危險聯(lián)系在一起。鉛墜到底有利于魚鉤在水底保持不動,就是在風(fēng)天釣魚,浮漂也能很好的站立。 糟食的制作很簡單,增加適量的麩皮以改變面食的粘性,使之能很快化散就是不錯的糟食。糟食要比一般的面食更干一些,稍用點勁才能把糟食裹在鉤上,這樣糟食入水后麩皮吸水就會膨脹,促進糟食的化散,對沉塘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我的對象是沉塘魚,所以就不能像湖北的“包餃子”釣法。我的是空鉤裝糟食,事先不需要在鉤尖上再掛其他餌料。這種無餡的“餃子”釣法還是對付像小麥穗這樣的小魚的很有效辦法,這種釣法,就是在麥穗很瘋狂的地方,浮漂也能穩(wěn)穩(wěn)的立在水面,不至于讓小小的麥穗鬧得手忙腳亂。 這種做法需要注意:水底情況不明、有可能掛底時最好不要用。這種裝置的腦線強度一般都比主線高,一旦出現(xiàn)掛底就很容易斷主線。所以有時候我就用雙股縫紉機線代替多股滌綸線,這樣做雖然不會斷主線,但是遇上較大的魚也很難成功。凡事很難有十分完美的辦法,我們只能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某些局部的、次要的犧牲以換取全局的主要的勝利。 長沙漁民有一種釣魚的方法:兩根軟線拴在一起,一根拴鉤另一根拴一個核桃大的石頭,石頭上包一層新鮮的牛糞。入水后空鉤就在有牛糞的石頭旁邊,釣上來的都是個頭較大的鯉魚。我問為什么,漁民說這和鯉魚的吃食習(xí)慣有關(guān),鯉魚總是先將牛糞周圍的雜物“檢去”,然后再進食,結(jié)果在用嘴“檢”雜物的時候上鉤了。 我認(rèn)為他們的做法是對的,畢竟這是他們多年的經(jīng)驗,而且收獲不錯。但是他們的理論是錯誤的,他們用人的思維去解釋魚的行為,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魚是在吸食牛糞的時候誤食了魚鉤才上當(dāng)?shù)?,魚這樣的低等動物永遠(yuǎn)也不會把魚鉤看成是致命的危險物,吸食的習(xí)慣決定了不可避免地要同時吸入一些雜物,我們的魚鉤吸入容易吐出難,這才是這種釣法的原理,這也就是空鉤釣魚的原理,手竿、傳統(tǒng)、糟食釣魚就是利用這個原理的很好典范。 6、怎樣提竿 我們很多朋友犯的錯誤就是提竿太猛,有些朋友即便是提空竿也把竿子搞斷了。抖動手腕提竿,讓鉤尖刺入魚的肉體這才是正確的提竿方法。抖腕的幅度不能大,用力也不能大,這又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我的一個經(jīng)歷很能說明一點問題。 那是我初學(xué)釣魚不久,我在釣手竿的時候旁邊還放了一個手線:串鉤、純玉米面餌料有點硬,手線的另一頭就繞在一個線板上,線板沒有壓任何東西,就這樣隨意放在離水邊有近一米的地上。突然我的線板被拉動了,差點被拉進水里。畢竟我從來就沒有用過手線釣魚,所以我的反應(yīng)很幼稚:我快速抓住線板,根本就沒有用力拉動手線使得魚鉤有一個刺入動作,而是慢慢的就像是小偷一樣的慢慢的往回收線。我可以說一個很少有人看見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一條四斤多的草魚在水面上悠閑的翻轉(zhuǎn)著身軀、飄飄悠悠的被我拉了過來,就在離我還有兩米左右的時候它一個翻身鉆入水底跑了,我的鉤子根本就沒有刺入它的肉體。 我們應(yīng)該承認(rèn),小小的魚鉤要刺入魚的肉體是不需要費多大力的,僅僅是這點力不足以讓魚亂跑亂竄。如果我們提竿太猛,對魚的刺激太大,魚當(dāng)然就要使勁的竄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很難控制魚的走向了。有時候我們稀里糊涂的就把一條大魚拉到了岸邊,為什么,主要就是我們對魚的刺激很小,魚沒有感覺到危險??墒钱?dāng)它感覺到危險時,當(dāng)它發(fā)力掙扎的時候,你是很難把它控制住的。我在安徽金寨的梅山水庫,用3米6的短竿也把一條近一米的鯉魚“請”到岸邊來玩了一個完整的8字,我對它的刺激很小是主要的原因。可是后來它不高興了,我的兩根2.5號的琥珀線也不能把它制伏,說斷也就斷了。我用3米6的軟調(diào)竿釣起十三斤四兩的原塘花鰱,成功的秘訣還是提竿輕。所以提竿輕,對魚的刺激小是能否進入遛魚階段的關(guān)鍵。那些剛提竿大魚就往深處竄,毫無疑問是提竿太猛,急于把大魚拉到岸邊所引起的。很高興的是,現(xiàn)在有不少的朋友,用自己的體會也證明了我的這個觀點。 當(dāng)我們提竿的那一瞬間,魚跑的方向有沒有規(guī)律。有些朋友認(rèn)定魚總是往深水區(qū)跑,我對此持不同意見。我始終認(rèn)為,魚總是向你提竿的反方向跑。換句話說,魚總是和你較勁,也只知道和你較勁,后果是什么它就不管了。我們可以作一個很簡單的試驗:你把釣點不要選擇在竿身的延長線上,而是前方偏左一點,我可以斷言,你今天提竿后魚的第一反應(yīng)都是向左前方跑。因為你的釣點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魚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則剛好相反。這就是我平常說的,你往左面提竿,魚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魚就往左面跑;我們經(jīng)常是向正后方提竿,魚也是經(jīng)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魚就原地打轉(zhuǎn)。 有一次我在外面釣魚,我站的地方是一塊伸出去大約一米的凸臺,我就在突出部分釣遠(yuǎn)。一會兒來了個年輕人,就站在我的左邊溜邊釣,釣點靠近草。很快他就釣上一條鯉魚,但是魚鉆進草里很容易就脫鉤了。他又下竿,再次有魚咬鉤,他使勁的往外楊竿,魚還是鉆進草里去了,接連跑了兩條不小的鯉魚,他灰心的走了。他前腳剛走,我就調(diào)轉(zhuǎn)方向把鉤下在他原來的釣點,竿稍不是平放,而是微微的上楊并偏向左邊。很快就有魚來咬鉤,我看準(zhǔn)了時機,輕輕的向左一抖手腕。我預(yù)料的事情發(fā)生了,一條一斤多的鯉魚直接向右沖去,我順勢把魚領(lǐng)向右邊。魚在水里劃了很大的一條弧線,當(dāng)它被我領(lǐng)到岸邊來的時候已經(jīng)無力掙扎了。我高興極了,摘鉤、放魚,又如法炮制的打出了第二竿、第三竿…… 還有一次,我在省農(nóng)大魚塘釣魚。這里有一個魚塘,它的形狀很不規(guī)矩,四周全是柳樹。有個釣點凹進去一塊,三面是樹,一面和大水面相連。我的朋友就在那個凹處打了窩子并叫我去試一下,我拿著5米4的長竿好不容易的才進了釣點。剛下竿就有動靜,只見漂上下點了兩下就穩(wěn)穩(wěn)的送起來,我本能的只有向上挑竿(別無選擇),奇跡出現(xiàn)了。魚沒有亂竄而是原地順時針打轉(zhuǎn),一圈、兩圈,第三圈魚剛好到12點位置,我順勢把它領(lǐng)了出來,魚在水面劃了一條很大的弧線后被我拉到岸邊。當(dāng)我用手去抓它的時候,它一點反抗都沒有。得到好處的我用同樣的辦法接二連三地在那個釣點釣起了四條鯉魚,條條都在兩斤多,個個都是一個模樣:先是順時針打轉(zhuǎn),然后被我領(lǐng)出來用手抓。
了解魚的這個特性,對我們釣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當(dāng)你選定了釣點以后,就要根據(jù)水下、岸邊的情況來確定你希望魚的第一個逃竄方向,有了這個方向,也就有了你提竿的方向??刂坪昧唆~的第一個逃竄方向,往下就好辦多了。只要保證鉤不掛底,魚不向樹枝、草叢里鉆,剩下的事就好辦了。把魚領(lǐng)向明水區(qū)去遛,那是你的天地。 7、怎樣遛魚 魚的動力來自尾部,是后驅(qū)動,魚鉤在前面,因此要想改變魚的游向就很容易,從力學(xué)的角度來看不難理解。假設(shè)一條魚往正北方向游,你向正西方向拉,此時二力的夾角為90度,魚很容易向西拐。你向西南方向拉,此時二力的夾角為135度,魚拐彎也不太難。你向正南方向拉,此時二力的夾角為180度(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方向相反),要讓魚拐彎就很難了。你如果要把魚往西北方向拉,此時二力的夾角小于90度,那叫領(lǐng)魚,此時是最容易的,這些都是我們在釣魚時的體會,是不難理解的?;蛘哒f要想省力,你對魚的作用力和魚的游向之夾角要越小越好,順著魚逃竄的方向往回拉就比較容易把魚拉回來。用土話來講就是要順毛捋,不要和它太較勁,要在它不知不覺中達(dá)到你的目的。 可是有朋友說,他遛魚時用的勁要比魚的體重大多了,遠(yuǎn)不是用幾倍能形容得了的。魚的泳力究竟有多大,魚的泳力真的是其體重的幾倍嗎?我明確地回答,不是。我們魚竿的凈釣力很多都不到兩公斤,如果魚的泳力是其體重的一倍,我們就很難對付兩公斤以上的魚??墒聦嵧耆皇沁@樣,兩三公斤的魚還是很好對付的。這個問題怎么看,從杠桿的力系來看其實并不難理解。設(shè)魚竿不會彎曲,遛魚時兩手握竿一前一后,前手為支點,后手為動力點,竿梢為阻力點。不難看出,對人來說這是一個很費力的杠桿。就3米6的竿而言其比例是1比7,5米4的竿其比例是1比10!當(dāng)然你得費點力了??墒囚~竿肯定是要彎的,對彎曲后的魚竿作力的分析要復(fù)雜一些,此處斬且不談,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對人而言這仍然是一個費力的杠桿。人雖然費力并不能說明魚線受到的力也大,我的經(jīng)驗值是:二力夾角為90度時,6分之一魚的體重力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讓魚拐彎;二力夾角為135度時,4分之一魚的體重力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讓魚拐彎。讓魚不斷地在很小的范圍內(nèi)拐彎(倒8字遛魚法)就可以很好的消耗魚的體力,準(zhǔn)確的掌握好魚的動向(水下的魚看不見,只能憑經(jīng)驗來判斷),即時采取果斷措施也是很重要的,這要靠經(jīng)驗的積累才能作到運作自如。 我們釣魚的時候,隨時都可能遇上大的。野外的魚因其野性很足,這時簡單的靠“8”字遛魚法并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大魚要往遠(yuǎn)處跑,這時要想把它拉回來就只有倒竿了。我在這里說的倒竿和拔河完全不是一回事,拔河的結(jié)果就是斷線,倒竿則可以很好的把魚拉回來。 我們都知道,大魚一旦上鉤千萬不要急于把它拉到水面上來,因為這樣做大魚就會受到驚嚇,大魚本身就不愿受你的擺布。當(dāng)大魚要往遠(yuǎn)處游的時候,怎樣才能把它拉回來呢?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 我們設(shè)水的深度為一米,岸高為0.4米,3米6的手竿。這個時候我們就是坐著抬竿,魚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也大約是45度,就是說魚受到一個45度斜上方的拉力。如果我們對魚的拉力是1公斤的話,那么魚實際上受到了兩個力的作用,一個垂直向上,另一個是水平向岸(假設(shè)這時魚是向正前方跑),這兩個力都是0.7公斤。就是說,我們雖然對魚施加了1公斤的拉力,但是往回拉的力量只有0.7公斤。注意,這是夾角為45度時的情況。 如果我們站得更高,水更深呢,這個夾角就會更大。如果夾角是60度,這時我們對魚的拉力還是1公斤,而這時魚受到往回的水平方向的拉力(分力)就只有0.5公斤,而向上的分力卻有0.86公斤。這個時候,魚感覺你并不是要把它拉回來,而是要把它拉出水面。 上面的例子充分說明:當(dāng)我們的拉力不變時,竿尖越高,水平方向的分力越小,垂直向上的分力越大;竿尖越低,水平方向的分力越大,垂直向上的分力越小。如果你的竿尖與魚在同一個高度用力,那么向上的分力為零,換句話說就是效率最高,更容易把魚拉回來,這就是倒竿的力學(xué)原理。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不難認(rèn)為:當(dāng)大魚要往遠(yuǎn)處跑的時候,我們要把它拉回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竿尖的高度,同時使勁往回拉。 倒竿就是變原來的上舉魚竿為下插魚竿,上舉魚竿時竿身好比是上拋物線,倒竿就是向左或是右兩側(cè)倒下變成下拋物線,竿把翹起來向上。不難想象,只有這樣的倒竿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竿尖和魚的相對高度。在整個倒竿的過程中,竿體始終是彎的,始終是吃上勁的,決不能有一時的松懈。倒竿決不是拔河,拔河的結(jié)果必然是斷線,這是一個基本常識,我們怎么能用拔河的方式去遛魚呢。 倒竿是有方向的,并不是隨便往那邊倒都行。如果魚是向左前方跑,你就向左邊倒竿;如果魚是往右前方跑,你就只有向右邊倒竿。對于我們一般習(xí)慣用右手握竿的人來說,往右倒竿很不方便,因為這個時候雙手是交叉的。我們只能先倒竿然后視機再把手換回來,如果先去換手可能就沒有時間去倒竿了。 遇上一條大魚很難,讓它吃鉤也不容易,能成功的制伏它就更難。 8、水溫與釣魚 在西部高原地區(qū),日溫差很大。從寶雞往西走,溫差越來越大,蘭州地區(qū)的日溫差在13-15度,西寧的溫差更大。一個地方如果溫差太大,無疑給我們釣魚帶來很多麻煩。蘭州的4、5月,很多山溝和陰面水域就很明顯,深處的水溫很低,可是在淺處,特別是在向陽的淺處水溫已經(jīng)很高了。我們一般釣的對象魚都屬溫水魚,它們都是趨溫的,在多數(shù)情況下哪里的溫度高,它們就游向哪里。就是在溫差相對小一些的地方,魚也是在尋找更適合自己溫度的水域。所以我們在釣魚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釣點早晚好,有些釣點中午好。 在自然界,太陽是從上面加熱水域里的水。這樣的結(jié)果就使得水溫很不均勻,同一時刻,同一水域的水溫度都有很大的差異,就連露天游泳池里的水也經(jīng)常是這塊熱那塊涼,這就要我們釣魚時“一日三遷” 。 這種現(xiàn)象在初春和秋末尤其明顯,在這兩個季節(jié),早、晚要釣深,中午就要到相對淺一點的地方,這也是我們選點時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在北方還有一個問題不要忽視,那就是陽面和陰面。我們能直觀的感覺山坡的陽面和陰面溫度上的差別,但是我們很少去感覺水里的陽面和陰面的溫度差別。北方春、秋的太陽因為向南偏斜得比較厲害,所以山的陰面的溫度就要低的很多,同樣的道理,陰面水底的溫度也要低一些。山之南為陽,山之北為陰,這個我們一般都知道。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這點卻被很多人忽視了,或者說搞反了。原因很簡單,參照物變了,水之北不就是山之南的水下部分么。有人說水面溫度都差不多,的確,由于風(fēng)力的作用,水面的溫度是差不多,可我們是釣底,魚也是在底層活動,我們當(dāng)然要考慮底層的溫度,除非你是釣花、白鰱。 人們經(jīng)常說“神仙難釣正午魚”,究其原因,我認(rèn)為要從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魚兒吃食總有個時間,任何動物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覓食??傆行菹ⅰ㈤e逛、吃食這么幾種狀態(tài),這就決定了我們釣魚也有時間性。當(dāng)然,如果魚的密度較大,食物匱乏,相對來說魚覓食的時間也就要長一些。如果魚的密度本來就小,相對來說食物就比較充足,魚兒吃食的的間隔就比較明顯。表現(xiàn)在我們釣魚的時候就有較長的空竿時間,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溫有所改變。盛夏淺處的溫度很可能就太高了,這時魚兒就會往更深處去“避暑”;而在其它季節(jié),可能就是淺處的溫度更適合魚兒的要求,它們很可能向岸邊的淺灘集聚,特別是一些有草的淺灘更是鯽魚喜歡的地方。所以到了中午這段時間,釣點最好移向淺處,這就是“一日三遷”的真正原因。這里我要特別說明一點,很多朋友不習(xí)慣在這樣的淺灘釣草,我的意見在一開始定點的時候就要遠(yuǎn)離這些地方,這些“是非”之地離得越遠(yuǎn)越好。 總之,我們要正確的認(rèn)識水域在不同情況下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很好的掌握這些規(guī)律對我們選點是有好處的。這是從宏觀上的選點,這些在很多地方和季節(jié)是很重要的選點依據(jù) 9、風(fēng)對垂釣的影響 1)、上風(fēng)于下風(fēng)。 水面在較長時間風(fēng)力的作用下是會流動的,風(fēng)把上層已經(jīng)曬熱的水不斷的吹向下風(fēng)處,底層的相對溫度低的涼水不斷的向上風(fēng)處流去。時間稍長,下風(fēng)處的水溫就要比上風(fēng)處的水溫高出很多(在溫差大的地區(qū)很明顯),這就是規(guī)律。也就是說,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下風(fēng)處要比上風(fēng)處好。你在下風(fēng)處投下的餌料,它會隨著底層的流水而帶向遠(yuǎn)處,遠(yuǎn)處的魚很容易順食而上,最后進入你的窩子,這是下風(fēng)處好釣魚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先分析上風(fēng)處的情況。上風(fēng)處的底層水是向岸邊流來的,這個流向岸邊的底層水也會把我們的餌料帶到岸邊,這個時候只有岸邊這部分魚有可能聞到餌料的氣味,可惜這個范圍的魚實在是太少。而如果是在下風(fēng)處,情況就不同了。下風(fēng)處底層的水是流向遠(yuǎn)方的,說句極端的話,你就是把餌料倒在腳下的水里,流水也會把餌料的氣味帶向遠(yuǎn)方。往后的情景我就不多說了,這層窗戶紙已經(jīng)搗破,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呢。 魚兒在水下經(jīng)常是頭朝下風(fēng)處并向下風(fēng)處游去。在我們?nèi)丝磥?,魚愛順風(fēng)游好像有點不對頭,其實他是逆水而行,要知道,魚是很不愿意順?biāo)械摹m標(biāo)恤~就很難呼吸,這是魚的呼吸方式和特點所決定的。 當(dāng)然,選擇上風(fēng)處還是下風(fēng)處下竿還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拋竿的基本功如何,水下、水上的障礙如何,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很難有十全十美的釣點等我們?nèi)プ?br> 2)、風(fēng)向 從整體、宏觀的高度來看,風(fēng)向的不同其效果是有區(qū)別的。就我國的地形來看,東風(fēng)、南風(fēng)濕熱,西風(fēng)、北風(fēng)干冷。 但是就局部而言,因為地形、建筑的原因,南風(fēng)變成了西風(fēng)、北風(fēng)變成了東風(fēng),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在說風(fēng)向的時候,一定要說宏觀的風(fēng)向,不要被局部的假象所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