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作第一神品--《富春山居圖》賞析
黃公望被稱為中國山水畫的一代宗師,他的山水畫“山川渾厚,草木華滋”, 堪稱山水畫的最高境界。 黃公望(1269--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字子久,號一峰,后入“全真教”,又叫大癡道人等。《道藏》收入金月巖編 、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nèi)丹原理和功法。同時,他著有《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傳世的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等。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時,一次從松江歸富春山居,偕好友無用禪師同行。 暇日始于山居南樓援筆作此長卷。黃公望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氣韻,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不重形似,筆法簡練精到,筆意深遠(yuǎn)蒼茫,峰巒渾厚,氣勢雄秀。 《富春山居圖》長639.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繪富春江一帶的初秋景色。 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當(dāng),墨色濃淡干濕并用,極富于變化,用時六至七年才畫成,是黃公望最花心血的作品。清初畫家惲壽平在贊賞此圖時說,“凡數(shù)十峰,一封一狀,數(shù)百樹,一樹一態(tài),雄秀蒼茫,變化極矣”。這幅作品在元代文人中,的確是一幅從真山真水中提煉概括出來的杰作,畫被推為黃公望的“第一神品”。
元代以來,歷代書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乃至封建帝皇權(quán)貴都對《富春山居圖》推崇備至,并以能親眼目睹這件真跡為榮幸,使得這卷寶圖既備受贊頌,也歷盡滄桑。明末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極喜愛之,臨死前下令此畫焚燒殉葬,險在其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稱《剩山圖》,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后段較長稱《無用師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5月18日,《剩山圖》點交儀式在京舉辦,于6月1日在臺北故宮與《無用師卷》合展。
前半卷 名稱:《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館藏:浙江省博物館 尺幅:縱31.8厘米,橫51.4厘米 后半卷 名稱:《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尺幅:縱33厘米,橫636.9厘米 仿本 名稱:《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名稱:《富春山居圖-沈周臨摹本》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豎畫三寸,當(dāng)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迥”,《富春江山居圖》描繪兩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巒深秀。隨著畫卷的展開,繼而平波沙渚,遠(yuǎn)山隱約,接著連綿起伏,群峰爭奇的山巒,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則高峰突起,遠(yuǎn)岫渺茫。山間叢林茂密,點綴村舍,茅亭,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和水布置疏密得當(dāng),層次分明,筆墨紛披,蒼茫簡遠(yuǎn)。
《富春山居圖》凡數(shù)十峰,數(shù)百數(shù),極富狀態(tài),變化無窮。 其山或濃或淡,都以干枯的筆勾皴,疏朗簡秀,清爽瀟灑。山和水都以干枯的線條寫出,無大筆的墨,惟樹葉有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zhuǎn)折,隨意而似天成。將近20厘米的長披麻皴,枯濕渾成,功力深厚,灑脫而極富靈氣,洋溢著平淡天真的神韻。
后世畫家對此圖評價極高,董其昌題詞: “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FONT> “此卷一觀,如詣寶所,虛往實歸,自謂一日清福,心脾俱暢?!?/FONT> “誠為藝林飛仙,迥出塵埃之外者也?!?/FONT>
黃公望長期浪跡山川,觀煙云變化之奇,領(lǐng)略江山釣灘之勝,得之于心,運之于筆,隨時寫生。 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深入的觀察,真切的體驗,豐富的素材,使《富春江山居圖》的創(chuàng)作有了扎實的基礎(chǔ)與來源,加上晚年那爐火純青的筆墨技法,因此落筆從容。千丘萬壑,越出越奇,重巒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現(xiàn)了富春山水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zhì)的特征揮灑得淋漓盡致,整個畫面,似融有一種仙風(fēng)道骨之神韻。
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妙,集中顯示出黃公望的藝術(shù)特色和心靈境界,足可為其一生繪畫成就的最高代表,被后世譽為“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跋
作者:黃公望
正文:兩至七年(1347年)仆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于南樓授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逐旋填剳,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dāng)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銳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青龍在庚寅(1350年)歇節(jié)前一日,大癡學(xué)人書于云間夏氏知止堂。
《天池石壁圖》
《丹崖玉樹圖》
《剡溪訪戴圖》
《富春大嶺圖》 《九峰雪霽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