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黃庭堅《砥柱銘》,行書。此卷長八米,抄錄唐代魏征《砥柱銘》,全文六百多字。
黃庭堅《砥柱銘》卷,是散落民間的最重要的黃庭堅書法瑰寶。這件作品長達(dá)9米,上書黃庭堅本人最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的《砥柱銘》,全文600余字,可謂字字珠璣?!俄浦憽吩荒纤螜?quán)相賈似道巧取豪奪而入賈府,明清兩代則經(jīng)項元汴等數(shù)位大家歷藏,后從廣東流入日本,為日本有鄰館收藏。2010年3月底,流失海外的黃庭堅《砥柱銘》首次在國內(nèi)露面。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后世稱他黃山谷,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書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jìn)士。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王安石為宰相,實行新法遭到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對。后來新舊兩黨斗爭愈演愈烈,一直延續(xù)到北宋滅亡。在這場斗爭中,黃庭堅站在舊黨一邊,他雖然沒有積極參加這場斗爭,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爭的旋渦里。
黃庭堅出于蘇軾門下,與張來、秦觀、晁補之并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后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詩。詩論標(biāo)榜杜甫,但是強調(diào)讀書查據(jù),以故為新,“無一字無來處”和“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他在宋代影響頗大,開創(chuàng)了江西詩派。他又能詞,兼擅行、草書。
書法初以周越為師,后取法顏真卿及懷素,受楊凝式影響,尤得力于《痊鸛銘》,筆法以側(cè)險取勢,縱橫奇倔,字體開張,筆法瘦勁,自成風(fēng)格,為“宋四家”之一。《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xué)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xué)士。”他自己說:“余學(xué)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后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他著名的書跡有《松風(fēng)閣詩》、《黃州寒食詩跋》、《花氣熏人帖》、《虹縣詩》等。
黃庭堅《惟清道人帖》
《惟清道人帖》,行書,紙本。縱29.4厘米,橫32厘米,尺牘十一行?,F(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于紹圣元年1094年,鈐有“緝熙殿寶”、《項元汴印》、《儀周珍藏》等藏印。此帖曾經(jīng)明內(nèi)府及項元汴、安岐等收藏。書風(fēng)端穩(wěn)緊結(jié),俊健古雅,有晉唐人法度和韻致。與黃庭堅行楷書特具的跌宕開闔、斜欹外拓的風(fēng)格相比有所不同。乾隆評此帖云:“凌冬老干,偃蹇巖壑。”
釋文:
惟清道人本貴部人,其操行智識,今江西叢林中,未見其匹亞。昨以天覺堅欲以觀音召之,難為不知者道,因勸渠自往見天覺,果已得免。天覺留渠府中過夏。想秋初即歸過邑,可邀與款曲,其人甚可愛敬也?;蚵勄逵谂f山高居筑庵獨往,不知果然否?得渠書頗說后來草堂不淹留下也。庭堅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