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戲的伴奏 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著重于舌上技巧的運用 在演奏上表現(xiàn)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在氣息運用上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躍的舌打音,強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 梆笛善于表現(xiàn)剛健豪放、活潑輕 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qū)特點和生活、勞動習(xí)慣是分不開的。 多用于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劇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 曲笛 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戲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即纏絲)笛”,因盛產(chǎn)于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 多為C調(diào)或D調(diào)。 管身粗而長,音色淳厚、圓潤、講究運氣的綿長,力度變化細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韻,悠揚委婉,演奏的曲調(diào)比較優(yōu)美、精致、華麗,具有濃厚的江南韻味。 音色潤麗、清晰,音色控制、強弱對比自如,并多應(yīng)用笛子上的“喚音”、“送音”、“打音”、“倚音”、“顫音”等技術(shù),在氣息運用上要求飽滿均勻,盡量少用吐音斷奏。 曲笛在我國南方廣泛流行,適宜獨奏、合奏,是昆曲等戲曲音樂、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中富有特色的樂器之一。 笛子是中國最具有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fā)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制成),根據(jù)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現(xiàn)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tǒng)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今天的中國音調(diào)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現(xiàn)在的民間樂曲《小白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