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22日來源:www. 作者:未知 點擊:114次 加入收藏
您正在瀏覽的“從豎讀傷寒 橫看溫病 談胡寶書臨證心法論文”來源于網絡或期刊,由完全論文網收集,屬于“中醫(yī)論文”欄目,版權歸其作者未知所有。大家可以參考學習,但不可以盜用抄襲! 胡寶書(1865-1929),為“紹派傷寒”醫(yī)家中之杰出代表。胡寶書精研經典及諸家學說,對仲景之《傷寒論》及葉天士等溫病大家尤為推崇,畢生致力于時病,尤其對溫病的研究。胡寶書診務之繁忙,為臨床的實踐醫(yī)家,著有《傷寒十八方》、《新藥性賦》、《濕溫篇》等醫(yī)籍。 1/辨證論治頗具特色
胡寶書對外感病的治療診斷重在望切。臨證診治無需病家開口,憑切脈望色,便知患者病候。“凡診傷寒時病,須先觀病人兩目,次看口,舌,已后以兩手按其胸腹至小腹。”“胸腹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若欲知臟腑何如,則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診”。腹診為又一紹派傷寒之特色。胡寶書遵前輩之旨,臨證中按皮膚潤燥冷熱以辨寒熱;按其軟堅拒按否,以察邪之有無;重按察其痞硬程度,以辨臟腑之虛實。于判斷疾病之寒熱虛實,大有裨益。徐榮齋先生稱腹診“能補中醫(yī)診斷之不逮,可法可傳。”
胡寶書認為:“南方無真?zhèn)?多系溫病,而吾紹地處卑濕,純粹之溫熱亦少見,多類濕邪為患。”又認為“南方偏熱,陰液??嗖蛔?故香燥峻利、傷津耗液之品務須慎用,率而誤投,則亡陰動風之險立至,救之不易,誠不如保之為妥也”。治病應因地因時因人而施。贊同寒溫統(tǒng)一,以六經融會三焦,“辨證重濕,施治主化,用藥輕清,制方透靈,治病總以樸實、穩(wěn)健見長”的紹派醫(yī)風,從其醫(yī)案及其著述中窺見一斑。
中原之地,感證多緣寒燥,醫(yī)者以仲景法治之,屢能獲效。然江南沿海之感證;凡生搬仲景方者,則不效者良多。此乃風土之殊;病因、癥狀隨之而異故也。
明清溫病學說大興,葉天士衛(wèi)氣營血辨證、吳氏三焦辨證遂盛行于江南。衛(wèi)氣營血、三焦辨證的創(chuàng)立,為辨治溫熱病提供有利時機。然而,守舊的醫(yī)家卻認為,仲景之六經辨證,為統(tǒng)治一切外感熱病的綱領,既已有六經辨證,就不必再立衛(wèi)氣營血、三焦辨證,并由此而引發(fā)了一場守舊派與創(chuàng)新派之間的,“傷寒”與“溫病”之爭。兩派各執(zhí)已見,眾說紛紜,使得臨床醫(yī)者莫衷一是,難以辨病處方。
胡寶書認為:“南方無真?zhèn)?多系溫熱,而吾紹地處卑濕,純粹之溫熱亦少見,多夾濕邪為患。”他以經典理論為依據,并以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參諸家學說,獨具慧眼,提出了“豎讀傷寒、橫看溫病”的主張,將六經辨征、衛(wèi)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有機結合起來,對辨治江南的外感熱病益處甚多。充實了“紹派傷寒”的內涵。
2/豎讀傷寒橫看溫病
胡寶書對的寒溫之爭認為,要認識六經與衛(wèi)氣營血、三焦辨證之間的關系,首先應正確認識傷寒與溫病的關系,傷寒與溫病均屬外感熱病之范疇,兩者之間,只有小異,并無大異。廣義的傷寒與廣義的溫病,往往是同一個對象。而同一個對象并不會因給予它不同的稱呼,便會在脈、因、證、治上表現出大異。故主張“寒溫統(tǒng)一”。
胡寶書還認為,仲圣所立之六經辨證原為辨治中原之傷寒而設。仲圣以為“傷寒”之邪,由皮毛侵襲,故其傳變自外入內,立六經分證為基點,先陽經后陰經,從太陽病開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縱向排列,次第相傳,則為循經。故有“豎讀傷寒”之說,但尚有越經直中、順證與逆證、合病與并病等等,不可不辨。
葉天士根據江南外感熱病致病的特點,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8221;,“大凡看法,衛(wèi)之后方言氣,營之后方言血”的觀點,并創(chuàng)立了衛(wèi)氣營血辨證法。認為溫病之邪,由口鼻而入,而肺氣通于鼻,口氣通于胃。肺主衛(wèi)氣,外應皮毛,皮毛者為易受外邪侵擾之地。衛(wèi)、氣屬陽,營、血屬陰。由陽傳陰,與六經分證傳變趨向一致;口鼻受邪,肺胃受累,肺在上焦,胃在中焦,直貫相傳,實三焦辨證之萌芽屈。由此可知,衛(wèi)氣營血辨證,包含了縱和橫二種傳變過程。葉氏之后,吳鞠通創(chuàng)立的三焦辨證,以三焦為綱,病名為目;,繼承葉氏衛(wèi)氣營血辨征的要領,系統(tǒng)闡發(fā)溫病的分證論治與傳.變規(guī)律。手太陰(肺)、手厥朋(心包)屬上焦,足陽明(胃)、足太陰(脾)屬中焦,足少陰(腎)、足厥陰(肝)屬下焦;提出“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脾與胃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始上焦,終下焦”的傳變規(guī)律。“橫看溫病”即是此意。
然除上所述外,亦須分新感、伏邪、厲氣之致病,順傳、逆?zhèn)髦愂狻?例舉
王孟英:大溫熱究三焦者,非謂病必上焦始,而漸及于中下也。 伏氣自內而發(fā),則病起于下者有之; 胃為藏垢納污之所,濕溫疫毒,—病起于中者有之;
暑邪挾濕者,亦犯中焦;
又暑屬火,而心為火臟,同氣相求,邪極易犯,雖始上焦,亦不能必其在手太陰一經也。
傷寒、溫病同為外感病,因人、因地之異,病證亦有所不同,治療當宗六經辨 證為主,結合三焦。俞根初“以六經鈐百病,為確定之總訣;以三焦賅疫證,為變通之捷徑。”與吳中葉派有所不同,可見胡寶書的主張,則更為明確。
胡寶書以《傷寒論》第三條謂:“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第六條謂:“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二條對比,同屬太陽病,一名傷寒,二名溫病。同發(fā)熱,:一惡寒,一不惡寒,一口不渴,一口渴。若“傷寒”“溫病”不辨;認為均是太陽病,既是表證,即用麻黃湯發(fā)汗,或桂枝湯解肌,對傷寒可,對溫病豈非相悖?若認斯癥已傳入陽明經,妄投白虎湯;亦有藥過病所之弊;是病是證,王孟英認為“展氣化以輕清”,當用梔豉湯加減,以山梔之輕泄,豆豉之透達;配芩、翹;蔞,葦,可收桴鼓之效。辨證差之毫厘,用藥則失之千里,足見胡寶書“豎讀傷寒,橫看溫病”含義之深。
胡寶書謂:“鞠通香巖之法,香巖本仲懸之經,經驗積累,步步深化,創(chuàng)察舌、辨苔、驗齒、視斑以充實四診內容,立六經、衛(wèi)氣營血、三焦分證以擴展八綱范圍”。辨證法應“縱橫交叉驗證,以達到取長補短、施治有方”的目的,“若能將諸論融貫通,熔外感熱病于一爐,實吾輩醫(yī)界之企望焉。胡寶書以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之境界,“傷寒”、“溫病”諸論融貫通之企盼,實在是難得可貴。
3/治濕重氣化保陰存津
胡寶書以為江南氣候溫熱,地處卑濕,不但真?zhèn)僖?連純粹之溫熱亦不多見,所致外感多夾濕邪為患。治時病當化濕為先。主張“治濕先須治氣,氣化則濕自化。濕之所以停滯者,皆因氣之不運,運之則濕焉能?
運氣之法,葉氏最精。即辛苦淡并用,上中下同治是也。”將上中下同治歸納為“宣、運、導”三法,并闡釋道:
上焦宜宣,開肺氣,疏腠理,甚則開竅,均屬宣之范疇;
中焦宜運,燥濕,化濕,開膈,快脾,均歸納于運字之中;
下焦宜導,滲濕,導濕,旨在分利小便,即古人“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義。
胡寶書認為,濕喜歸脾,脾屬太陰,與胃同居中央,為運化之樞紐。脾胃有病,每見胸膈痞悶,納少肢倦。濕祛則脾運,脾運則胃蘇,水谷之道路暢通。得谷者昌,此培后天本也(后天脾胃)。為此,胡寶書告誡說:“濕犯中焦,實則陽明,虛則太陰,此乃人所共知;而中宮為運化之樞機,不利則全身之氣化皆不行,上下焦之濕亦因之而凝滯不化,故治濕雖須宣上、運中、導下并用,尤以運中為先,此乃人所未盡知也。”
4/胡寶書所著《傷寒十八方》中之用藥機理:
1、疏表散邪方
淡豆豉,桑葉、薄荷發(fā)散透熱,使邪從汗解,
焦山梔與厚樸溫燥散滿,理氣化濕。
2、祛暑調中方
青蒿、六一散配焦山梔,意在清熱解暑,走下焦,入膀胱,促使?jié)駸釓男”愣?邪有出路。
枳殼、郁金、瓜蔞寬中開膈以調中,實為清暑泄?jié)?調暢氣機而設。方中宣、運、導三法有機結合而各有側重。胡寶書深知其義,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3、“于溫熱證,喜寒清而畏寒泄,于寒濕證,喜溫補而畏溫通”之弊,于治濕證特設“透濕達邪法”,并分清透、涼透、宣竅透邪,俾濕由內達外而去,可補宣、運、導三法之未備。立化濕透熱之法,
4、濕遏熱伏,不得外達,身熱不揚,胸膈痞塞等證
枳殼、蔞皮、郁金破氣解郁,散痞寬中,
夏枯草、綠豆衣、連翹、淡竹葉既清又透,
配焦山梔、晚蠶砂利三焦之濕,使?jié)裼谐雎窡嵋嚯S之而去。
5、熱入營血,心煩不寐,身熱夜甚,舌絳脈數的清營涼血方,雖熱入營血,逼近心包,而當務之急在于清營涼血,唯恐動血耗血,然仍未忘透邪,
方用鮮生地拌搗大豆卷、郁金、丹皮清熱化濕,涼中兼透,
并配銀花、連翹、焦山梔、瓜蔞皮、卷心竹葉,燈芯以清心泄熱。
6、胡寶書還以宣竅透邪方,專為邪閉心包,身熱自溺,神昏譫語,角弓反張者而設。認為其病機一為濁痰蒙竅,一為熱盛動風。
方中重用細辛、石菖蒲急開其竅,
半夏、枳殼、天竺黃豁痰,
僵蠶、鉤藤熄風,
金銀花、連翹、瓜蔞皮、焦山梔、益元散泄熱透濕而達邪。
7、胡寶書還認為,臨床遇到濕熱不揚、發(fā)痞、斑疹不暢、蒙閉,或高熱持續(xù)不退者,尤應注意運用透濕祛邪法。胡寶書在清氣泄熱方后注釋道:“方中寒水石清熱瀉火雖為主藥,倘若見患者瘖疹隱隱,則當去寒水石之涼遏,改用桔梗、杏仁、金銀花之屬,以利宣透肺氣”,而桔、杏、銀能助方中山梔、益元散、瓜蔞皮透濕達邪。胡寶書認為,透濕達邪法若運用恰當,每能收意外之功,不可等閑視之。
8、“留得一分陰津,即有一分生機”是溫病學家所主張,在治療中都重視保護病家陰津。溫病多兼濕,化濕藥多為香燥之品,又傷津耗液;若欲養(yǎng)陰,滋膩之物又恐礙濕。如何解決既能化濕,又能保護津液,胡寶書則別有見地,認為“南方偏熱,陰津常苦不足,故香燥峻利、傷津耗液之品務須慎用,率爾誤投,則亡陰動風之險立至,救之不易,誠不如保之為妥也。南方又多濕邪,中宮??嗖贿\,故陰柔滋膩、呆脾滯之品務戒勿用,否則健運失責,生氣日索,即藥力亦未能運至病所,欲病之愈,不亦難哉!”故胡寶書所選之化濕藥多為連翹、山梔、郁金、藿香、陳皮、茯苓、青蒿、豆豉、碧玉散;六一散之類,既無香燥耗液之虞,又無滋膩礙胃之弊。胡寶書在處方遣藥時,除善于保護陰津,使之不受傷外,并重視熱病后期陰津虧乏者的調養(yǎng)。
本篇論文來源于 完全論文網 原文鏈接:http://www./zhongyilunwen/0322294V2010_2.html 本篇論文來源于 完全論文網 原文鏈接:http://www./zhongyilunwen/0322294V2010.html |
|